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在不同乳脂率德宏奶水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选取216头德宏奶水牛,采集乳样,用乳品分析仪测定乳脂率,德宏奶水牛的乳脂率大部分为(7.5±0.5)%,将其确定为中乳脂率组(M组),而乳脂率8.0%的确定为高乳脂率组(H组),乳脂率7.0%的确定为低乳脂率组(L组)。根据乳脂率测定结果,选择同一养殖小区中饲养条件及胎次相同、年龄相近、处于泌乳盛期的不同乳脂率的健康德宏奶水牛各3头,采集乳样,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脂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采集乳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PL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德宏奶水牛乳中的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组乳脂率、总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M组和L组(P0.01),M组显著高于L组(P0.05);H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组(P0.01),显著高于M组(P0.05),而M组与L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LPL基因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为H组极显著高于L组(P0.01),而H组与M组、M组与L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与乳中总脂肪酸、长链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乳脂率、总脂肪酸含量、长链脂肪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LPL基因在乳脂合成过程中对脂肪酸的摄取和转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粮添加LA和DHA对乳脂脂肪酸含量及比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带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乳常规组成、消化道各段食糜pH以及乳脂脂肪酸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LA和DHA不影响乳蛋白和乳糖含量(P>0.05),而添加DHA有显著降低乳脂含量的趋势(P>0.05);日粮共同添加LA与DHA能提高十二指肠前消化道的pH,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单独添加DHA显著降低了回肠的pH(P<0.05);日粮单独添加DHA增加乳脂中C23:0脂肪酸的含量,但并不降低乳脂中总饱和脂肪酸量.与对照组相比,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00%(P<0.05).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由3.18降低至1.24(P<0.05).添加DFIA使乳脂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由5.94降低至3.00(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LA和DHA可改变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有利于人体健康,但DHA使产奶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乳脂率德宏奶水牛乳腺组织中FATP1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选取216头处于泌乳盛期的健康德宏奶水牛,分为高乳脂率组(H组)、中乳脂率组(M组)和低乳脂率组(L组),采集乳样,用乳品分析仪测定乳脂率,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采集乳腺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ATP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组乳脂率、总脂肪酸含量和长链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M组和L组(P<0.01),M组显著高于L组(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H组极显著高于L组(P<0.01),显著高于M组(P<0.05),而M组与L组无显著差异(P>0.05)。FATP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H组极显著高于L组(P<0.01),而H组与M组、M组与L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乳脂率与乳中总脂肪酸、长链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FATP1基因mRNA表达量与乳脂率、脂肪酸总量、长链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在乳脂合成的过程当中FATP1基因对脂肪酸的摄取和转运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添加混合油料籽实对奶牛生产性能及CL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及泌乳量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头牛,进行为期45d的饲养试验。本试验预试期为15d,正试期为30d。试验组为添加整粒胡麻籽与整粒棉籽的混合物,胡麻的添加量为972g/(d·头),棉籽的添加量为2169g/(d·头);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油料籽实。胡麻与棉籽的添加用以研究添加油料籽实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加入胡麻籽与棉籽的混合物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其中非校正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4.7%,4?M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7.3%,但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脂率提高了3.5%,乳脂产量提高了7.4%,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对于乳蛋白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7%,乳蛋白产量提高了9.0%,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糖率,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了3.7%,乳糖产量比对照组提高了3.6%,差异不显著(P>0.05);乳中总干物质率比对照组提高了0.17%,无脂干物质率比对照组降低了0.96%,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的短链脂肪酸比对照组减少了16.8%,总的中链脂肪酸比对照组减少了11.6%,而长链脂肪酸比对照组增加了17.5%。其中试验组短链脂肪酸中的C14比对照组降低了21.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短链及中链脂肪酸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长链脂肪酸中的CLA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4.3%,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添加剂对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1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Ⅵ组,每组3头,对照组饲喂全混日粮(TMR),试验Ⅰ~Ⅵ组每天饲喂TMR加50.0 g、100.0 g、150.0 g、200.0 g、250.0 g、300.0 g/头复合脂肪酸日粮,主要探讨复合脂肪酸对奶牛瘤胃甲烷(CH4)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NH3-N)浓度和pH值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TMR中每天添加150.0~200.0 g/头复合脂肪酸,明显(P<0.05)提高奶牛乳脂率和瘤胃乙酸浓度,显著(P<0.05)降低奶牛的CH4释放量、CH4能/GE值和瘤胃NH3-N浓度,对奶牛的标准乳(FCM)、乳干物质、乳蛋白和乳糖均有提高趋势,能有效地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全棉籽比例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择8头泌乳早期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胎次、产犊日期接近,健康无疾病),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D组分别饲喂含5%、10%、15%全棉籽的试验饲粮.每期试验28 d,其中预试期为7d,正试期为21 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全棉籽比例的增加,奶牛产奶量有提高趋势(P>0.05),校正乳产量极显著提高(P<0.01).全棉籽极显著地提高了奶牛的乳脂率(P<0.01),对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非脂固形物率无显著影响(P>0.05).全棉籽极显著降低了饱和脂肪酸( SFA)的含量(P<0.01),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P<0.05或P<0.01);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长链脂肪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或P<0.01).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全棉籽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改善乳脂品质,并以10%为泌乳早期奶牛最佳饲粮全棉籽比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饱和脂肪酸对高温环境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SFA 0)、1.5%(SFA 1.5)和3.0%(SFA 3.0)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试验结果,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提高4%乳脂校正产奶量(P<0.05),SFA 1.5与SFA 3.0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和总固形物含量,SFA 3.0组高于对照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和SFA 3.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糖、乳尿素氮和乳中体细胞评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的量对乳脂和乳总固形物呈线性增加(P<0.05),对乳蛋白的含量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中链、长链、长链不饱和、总不饱和、t10c12CLA、总饱和脂肪酸、长链不饱和与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SFA 3.0组短链脂肪酸低于对照组(P<0.01)和SFA1.5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呈线性降低乳中短链脂肪酸含量(P=0.03)和c9t11CLA含量(P<0.01),SFA 0、SFA1.5和SFA 3.0组乳中c9t11CLA含量分别为0.72、0.64和0.55 g/100 g脂肪.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可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脂率和乳中总固形物含量;对乳中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c9t11CLA含量显著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阴外动脉灌注乳脂前体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腺内短链脂肪酸摄取规律的影响。选择8头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每组4头牛。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2组分别饲喂2种不同粗饲料[苜蓿(MF组)、玉米秸秆(CS组)]的饲粮,饲粮的精粗比为45∶55。试验分为2阶段,每阶段20 d,其中预试期14 d,载体灌注期3 d,乳脂前体物灌注期3 d。在载体灌注期,MF组与CS组均接受载体灌注,分别命名为MFC_1组和CSC组;在乳脂前体物灌注期,MF组继续接受载体灌注(MFC_2组),CS组灌注乳脂前体物(CSF组)。测定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及乳成分。采集尾动脉和乳静脉血浆测定短链脂肪酸浓度和脂肪酸比例。结果表明:1)在灌注乳脂前体物前,CSC组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和产乳脂效率显著低于MFC_1组(P0.05),CSC组尾动脉血浆中短链脂肪酸浓度及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有低于MFC_1组的趋势(0.05≤P0.10)。2)灌注乳脂前体物后,CSF组产乳脂效率和乳蛋白率显著高于CSC组(P0.05),CSF组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尽管在数值上仍然低于MFC_2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CSF组产乳脂效率显著高于MFC_2组(P0.05)。3)灌注乳脂前体物后,CSF组尾动脉血浆中乙酸、丙酸以及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CSC组(P0.05),且乙酸、丁酸及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MFC_2组(P0.05),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有低于MFC_2组的趋势(0.05≤P0.10)。4)除CSF组丁酸动静脉差有高于CSC组的趋势(0.05≤P0.10)外,CSC组与MFC_1组、CSC组与CSF组、CSF组与MFC_2组乳腺对乙酸、丙酸、丁酸、短链脂肪酸的摄取量、摄取率和动静脉差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以玉米秸秆为粗饲料奶牛灌注乳脂前体物可显著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并达到与以苜蓿等为粗饲料相似的水平,且具有较高的产乳脂效率,但对乳腺内短链脂肪酸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富含棕榈酸的脂肪酸补充剂(PA)的颗粒大小对奶牛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奶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初产和经产荷斯坦牛进行重复4×4拉丁方设计,试验期21d。总的来说,与对照组相比,PA处理可增加乳脂含量、乳脂产量、3.5%乳脂校正乳产量、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C16乳脂肪酸的含量和产量、饲料效率,降低C16脂肪酸和总脂肪酸的消化率、从头合成的乳脂肪酸含量和预先形成的乳脂肪酸含量,但不影响干物质采食量、体重、体况得分、奶产量、乳蛋白产量和乳糖产量;与PA-SM处理组相比,PA-LG处理组趋向增加乳脂肪含量;与PA-MD处理组和PA-SM处理组相比,PA-LG处理组增加了C16脂肪酸的消化率;除此,与PA-MD处理组和PA-SM处理组相比,PA-LG处理组增加了C16脂肪酸的消化率。结果显示,PA可增加乳脂肪含量、乳脂肪产量和饲料利用率,减小的脂肪颗粒可降低脂肪酸消化率,但是在本试验的日粮条件和颗粒粒径的条件下,减小的脂肪颗粒对于动物生产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乳脂含量是确定乳价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对乳脂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牛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14∶0与C16∶0脂肪酸可助长消费者血液中胆固醇的循环水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最近研究表明,乳和乳制品中存在的结合亚油酸具有抗癌并减少关节硬化性疾病的功能(Fiteh-Haumann,1996)。有研究已证实,结合亚油酸主要存在于肉与奶制品中。Kyorasani等(1991)报道,对奶牛日粮进行调控可增加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Noakes等,1996)。本文就…  相似文献   

11.
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可使特定的中长链脂肪酸去饱和.用鼠源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的启动子与牛的β-乳球蛋白cDNA构建载体,通过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使其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对这4头转基因母羊第1个泌乳期的7、14和30 d乳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其中2头母羊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发生改变,饱和度下降,并且在泌乳第7 d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持续到泌乳的第30 d.其中1头母羊瘤胃中由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作用产生的C18:1-trans-11与共轭亚油酸C18:2-cis-9,trans-11的比例增加.乳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有益于人的心血管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8头体重、胎次和泌乳阶段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在玉米秸秆为唯一粗饲料的TMR日粮基础上,通过阴外动脉进行氨基酸灌注。试验期为27d,其中预饲期为21d,载体灌注期为3d(CSc),氨基酸灌注期为3d(CSa)。分别在两期灌注的后2d连续4次采集乳样,混合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CSa组的乳脂率较CSc组提高了5.92%,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间的乳产量及其他常规乳成分差异则不显著(P0.05);2)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后显著降低了乳脂中C4∶0、C6∶0、C8∶0、C10∶0、C12∶0、C14∶0和C16∶0的浓度(P0.05),并有降低乳中C18∶1cis-9含量的趋势(P0.10),但对乳中C18∶0、C18∶2n-6、C18∶3n-3的含量没有影响(P0.1);3)CSa组较CSc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了27.24%,显著低于CSc(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泌乳奶牛阴外动脉灌注氨基酸能降低乳脂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但对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利用饲喂红叶为主要粗饲料基础日粮的5头经产的芬兰艾尔郡牛,采用5×5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21d用于评价添加植物油和亚麻芥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试验处理为5组:①精料中不添加脂类(对照组);②按29g/kg添加菜籽油(RO);③按29g/kg添加葵花籽油(SFO);④按29g/kg添加亚麻芥油(CO);⑤按29g/kg添加压制亚麻芥(CE)。试验动物随意采食红叶,每天饲喂的精料为12kg。试验处理对粗饲料和总的干物质采食量、全肠道消化率、乳产量和乳成分无影响。饲喂植物油会降低乳中中短链饱和脂肪酸(6∶0-16∶0)含量(包括奇数碳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增加乳中C18∶0和18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乳中顺-C18∶1、反-C18∶1、非共轭C18∶2、CL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日粮中添加的油的脂肪酸组成。饲喂菜籽油可能会增加反-C18∶1(Δ位于4、6、7、8和9)、顺-9C18∶1、Δ9,11CLA、Δ10,12CLA和C18∶2n-6脂肪酸的含量,而添加CO可能会增加乳中反-13–16C18∶1、Δ11,15C18∶2、Δ12,15C18∶2、反-9,顺-13C18∶2、Δ11,13CLA、Δ12,14CLA、Δ13,15CLA、Δ9,11,15C18∶3和C18∶3n-3含量.饲喂CO和CE会引起乳中C18∶0和顺-9C18∶1浓度降低并增加乳中反-10C18∶1、顺-11C18∶1、反-9,顺-11CLA、反-9,顺-13C18∶2和顺-11,反-15C18∶2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乳脂肪酸对CO和CE的响应说明亚麻芥经压制后添加比游离添加对瘤胃内C18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C18∶0的速率降低。总而言之,以红叶为粗饲料的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植物油对奶牛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乳产量无影响,但会改变乳脂组分,主要表现为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富集特殊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600±29)kg、胎次2~3胎、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5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其中1~9 d为预试期,10~40 d为正试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6和160 g/(d·头)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个试验组的产奶量(第24、31和40天)、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非脂固形物含量以及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乳脂中CL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和38.6%,其中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其乳脂中CLA含量,从而优化乳脂中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乳化均衡脂肪、功能性脂肪)对母乳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3~6胎次、妊娠105 d健康的长大杂种母猪,按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母猪,单栏饲养,试验期28 d,仔猪21日龄断奶。从母猪产前1周至仔猪断奶,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优脂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乳化均衡粉末脂肪(商品名优脂能),优速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功能性脂肪(中链甘油三酯,商品名优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优脂能组显著提高乳中n-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乳中n-6脂肪酸(C18∶2)的含量,母乳乳脂率、仔猪断奶重显著提高;优速能组提高乳中中链脂肪酸(C8∶0和C10∶0)的含量,仔猪断奶重、成活率及乳脂含量也有所提高。结论:在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添加脂肪(尤其是乳化均衡粉末脂肪),提高乳中n-3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仔猪哺乳期增重,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选用10头经产荷斯坦乳牛分为对照和试验组(n=5),以二乘反转法,研究了加热大豆粕对奶牛血液代谢产物、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组日粮用加热大豆粕替代了对照组日粮中的生大豆粕,使RUP比例提高3.9%,两组日粮其他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试验组牛血浆葡萄糖浓度有下降趋势(P<0.1),尿素氮、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须氨基酸浓度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1);两组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组乳量、4%脂肪校正乳量、乳糖和无脂固形物产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比对照组增加7.1%(2.3kg/d)、6.1%(1.9k9/d)、80g/d(5.8%)和180g/d(6.8%);试验组乳蛋白质和乳脂肪产量增加30g/d(3.3%)和40g/d(5.0%),但无显著差异(P>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乳蛋白质率低0.09%单位(P<0.1),乳脂率、乳糖率和无脂固形物率低0.06~0.08%单位(P>0.1),乳脂中脂肪酸比例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用加热大豆粕替代高产奶牛泌乳前期日粮中生豆粕可增加产奶量。但是,增加产奶量的同时要改善乳蛋白质为主的乳成分含量,需要平衡地改善能量、蛋白质甚至葡萄糖营养的供给状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8头健康泌乳水牛,分为4组,每组2头,试验分对照组,半胱胺一组、二组和三组(半胱胺添加量分别为占精料0.2%,0.4%和0.6%)共4组,一共4个试验期,每一试验处理期为2周,每周后2 d采集奶样进行分析,并记录产奶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可以提高产奶量,部分降低泌乳水牛牛奶的乳脂率,但乳蛋白率、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乳糖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长链脂肪酸特别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半胱胺三组乳脂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因此,日粮中添喂半胱胺可提高泌乳水牛生产性能,提高水牛奶中CL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脂肪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用经产荷斯坦母牛8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含有4种不同水平保护性向日葵油日粮。测定产奶量、乳脂率、乳糖率、无脂固形物(SNF)含量和乳脂中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以低质粗饲料为主的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保护性向日葵油能增加产奶量和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和豆蔻酸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脂肪酸对椰子油的甲烷抑制效应的反馈。试验采用重复3×3拉丁方试验设计,6头按照瘤胃瘘管的奶牛(95+/-26.4DIM)被随机分到3个处理组中,分别为硬脂酸组(S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硬脂酸240g;月桂酸组(L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月桂酸240g;豆蔻酸组(MA组),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豆蔻酸240g。试验期28d。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降低了瘤胃内96%原虫数,同时降低了乙酸和TVFA含量及微生物N外流量。各处理对瘤胃甲烷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降低了35%干物质采食量,进而降低了产奶量,乳脂率也同样受到抑制,但对乳蛋白率没有影响。各处理组都相应的提高了所添加的脂肪酸含量,与SA组相比,LA组提高乳中C12∶0含量高达2倍,MA组提高乳中C14∶含量达45%。与MA相比,LA组降低乳中碳链小于C16的脂肪酸含量达16%。与SA组和MA组相比,LA组提高了乳中反式18∶1脂肪酸尤其是反式12和CLA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因此,LA降低了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了碳链长度大于C16的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与SA组和MA相比,LA组对瘤胃发酵、抑制微生物群落和降低DMI、乳产量及乳脂率的影响更大。但是LA组对瘤胃甲烷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用 8头经产荷斯坦种乳牛分为对照和 HOAC2组 ,以二乘反转法 ,研究了高油酸玉米 ( HOAC)对奶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OAC组用 HOAC替换了对照组饲料中 3 0 %的玉米 ,2组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结果表明 ,HOAC的替换对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其组成无显著影响 ( P>0 .1 ) ,但纤毛虫总数显著增加 ( P<0 .0 5 )。 2组牛干物采食量无显著差异 ,HOAC组产乳量增加 0 .7kg/d,但不显著 ( P>0 .1 ) ,4%脂肪校正乳量有提高趋势 1 .4kg/d( 5 .5 % ,P<0 .1 )。乳蛋白质、乳糖和无脂固形物的含量及其生产量 2组间无明显差异。HOAC组乳脂率有增加趋势 ( P<0 .1 ) ,而乳脂生产量显著提高 ( P<0 .0 5 ) ,但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 :奶牛饲料中HOAC的使用可改善乳成分 ,并对瘤胃发酵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