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榕树盆景《居高望远》,是从一株老榕树上取下一段板状的根条创作而成的。因为生长的年代久远,其中根条缠结粘合,形成特殊的结构,它奔放流畅,根盘夸张地向四面张开,有激流瀑布冲激岩面,水花四溅的壮观。  相似文献   

2.
山石盈景的发展进程与树木盆景相比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步提高。现在所创作的山石盆景,大多是“定石定型”的艺术作品,即使是一件成功的作品,从观赏角度来看,也是“景致一时新而难长久”,观赏时间越长则越觉得桔寂无味,缺乏新意。  相似文献   

3.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书画家们一直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与书画同宗同源的盆景艺术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在创作实践中,力争体现当今新时代的风貌和振兴中华、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在盆景界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喜好,那就是“崇古”。他们都以古桩、古盆、古几架、仿古配件、古诗词题咏等为最名贵,最具艺术性,有人甚至把“活的文物”作为盆景鉴赏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某种角度讲,这样做也不无道理。但从现实角度考虑,越古老的东西与现实生活相距越遥远,不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更  相似文献   

4.
<正>1998年春节刚过,风和日暖,友人相邀游山玩水。我偶然间发现山丘阳坡草丛中有一株九里香,树高1米许,一本多干,干身皮色如象牙,树冠上红果满枝。蹲下来拨开桩头周围杂物一看,古根自然有力,向四方弹射,多干中间有粗细二干,自然向上旋曲,真是可遇不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件丛林式的练手盆景作品,我想通过丛林式最基本的双干搭配、呼应、穿插、依伴,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而生、缺一不可的整体效果。5年前我尝试将这棵红叶小榆疙瘩做成了一个“石上”两干大树型多枝文人盆景。我想用最不经意的桩材去涉足大雅之堂,启发初涉盆景艺术领域的爱好者不要在盆景选材上走过于追求古、奇、怪或寻觅先天极佳桩材的弯路。  相似文献   

6.
1988年国庆节,与友人专程外出挖树桩,得一头多干石顶老榕桩一株(估计树龄近百年)。该桩头直径15厘米,其特点是:有隆起的大板根,树头起坑槽,树身矮壮、古朴,五干主从分明,是理想的古榕桩头。缺点是:都是朝天直干,左方少一干大横飘枝(见图1)。  相似文献   

7.
三角梅盆景《柔情似水》,曾荣获2008年中国(陈村)盆景赏石博览会——第二届“中华杯”中国盆景精品大奖赛铜奖、2008年广西50周年大庆花卉园艺展金奖。  相似文献   

8.
三国末期,曹魏王室大权旁落,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司马氏的专制暴政(司马氏包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竹林七贤"就诞生在这样一个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七贤的主流思想是热爱人民,信奉老庄的美德,追求自由,反对暴政,最终七贤中的核心人物嵇康、阮籍、刘玲因揭露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教而遭到杀害或惩罚。  相似文献   

9.
墨线图1是双干榕盆景《相依》原桩相,改坯时有两个方案:一是截去副干,改成单干;二是将主干的A、C、D三侧枝及副干的E、G枝截去,育成双干式。对比分析,实施方案一后,A枝明显大于主干,D枝向前后方生长,与主干不协调。方案二能改出较理想的双干型桩坯,两干头根相连又各有根爪,长相基本相似,一粗一细,一高一矮,各干刚中有柔,粗细变化均匀,主副干争让适度。不足之处是:截去D、E枝后,伤疤过大,有碍观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盆景艺术始创国,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代。宋、元文人以诗情画意开创古典园林造景,从而运用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特殊精巧的园林栽培技术,将树木、山石加工造型,在咫尺盆中,再现千年老树和万里山河的神貌,成为具有诗情画意的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1.
右上墨线图1是笔者1992年冬掘得的桩相图,桩高35厘米,头径9厘米,距桩头25厘米处分为A、B枝,B枝有C、D两伴嫁托,E处有后射托。若按图1的左视或右视为观赏面,A、B枝前后重叠,C、D枝变为向心或后托,E枝可作起托枝,但桩头扁、主干曲度不存在,没有左、右向根盘。改胚时考虑到刚柔相济的原则,截去A、D、E枝(墨线图2为截后桩相),这样主干粗细过渡自然,有变化。要将这种近似光身的桩材育成景,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第一托,应是在距基部20厘米处,育成右横出枝,起均衡作用,枝径应有2厘米才合比例;利用C托育成左下跌枝,达五个曲度,填补左侧空白。构思图见墨线图3。  相似文献   

12.
寻梦中国盆景,相约美好安康。在今年第八届中国盆景展会上,来自全国80多个城市的盆景艺术家、爱好者组成了近百人盆景创作大赛团队。我有幸参加,并以作品山石盆景《金州人家》荣获金奖。现将创作过程叙述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丝雕、舍利、神枝这一雕刻技艺,众说不一,也是对这一类盆景作品技艺的认识、理解各有看法。作为一个从事植物栽培工作多年的盆景爱好者,近两年来,所接触到的一些盆景作品图片和到临近省市走访,以及从市场上看到的一些盆  相似文献   

14.
山水盆景的制作,一般分“因意选石”和“因石立意”两种。“因意选石”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发,或受到某种事物的启迪而产生创作的动机和欲望,然后选择适当的石料,进行加工制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石立意”是先有石料,作者根据石料的大小、多寡、形态、纹理、质地等,立意构图进行创作。这种方法常受到石料的限制。前不久朋友送给笔者一块长30余厘米椭圆形灰白色浮石(如图1)。这块浮石质地较软,没有明显棱角,孔隙大小不一,吸水性能好。质地较软,锯截、琢洞、雕刻纹理,都比较容易。根据石料的质地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个词汇,叫“巧夺天工”。这说明“天工”之美才是自然的美。《沐浴》以“天工”造化为主基,通过笔者稍加修作而成。一、发现。笔者一次在花卉市场偶而见到一个变态薯块榕,它植于塑料营养钵中,枝叶密乱,其貌平平。但细观,其背面看像一个人赤背而坐(如图1,其中枝叶已作修剪)。正面看更似一人赤身叠腿而坐。再细看,两个主侧气根如同双臂。其肚脐位置,深度如人  相似文献   

16.
我的榕树盆景较多,但独钟人参榕盆景。其中有一棵颇似人形,“四肢”俱全站立,其块根成为树体的茎部,颇富阳刚之气(图1)。初植时(1996年)“人体头上”即茎部以上的唯一主干枝修长,不符合要求。我采用以蟠扎为主修剪为辅的方法,将茎部以上的主干枝向左侧拿弯,使其成为“外角”,成为飘枝。由于营养集中,很快地萌发了新的枝条(角枝)并将其培养成结顶枝。不久,右侧也萌发了第一层侧枝,经蟠扎拿弯成为柔和的右侧枝(图2)。  相似文献   

17.
笔者早年从事过舞台美术设计,后专事体育事业30余年。不论是舞台上的演员表演,还是运动场上的体育比赛,无不伴随着“欲前而先后”、“欲伸而先缩”的相反动作,由此而产生身段美、动势美、力量美等等,这也体现了《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的规律。所谓“反”,就是一种“逆”的强烈表现.是和势与力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8.
《三江渔歌》是一象形山水盆景,主峰是笔者收藏的象形奇石"鱼跃"。此石形态奇特、气势雄伟,鱼脊、鱼嘴、鱼身形态逼真,给人以一跃冲天的动感。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基本没有使用切割机械,为此笔者先对石料按配峰、坡脚、远山进行分类堆放,尽量选择底面平整及纹理、色泽相类似的石料,以便拼配组  相似文献   

19.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以浙江富春江两岸富饶美丽的风光为原型,耗费六七年心血绘成的大型山水长卷。10多年前一次参观刘海粟美术馆画展时.目睹按原作1:1比例还原的《富春山居图》长卷,顿感淡雅雄浑,笔意深长,深受感染。于是在馆内购得由浙江富阳市邮电局制作发行的《富春山居图》明信片一套12张,从此时常赏阅。  相似文献   

20.
<正>水旱盆景、山水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之树木盆景,更具有中国盆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诗情画意。但近几年水旱盆景和山水盆景发展缓慢,有新意的作品不多,这一方面是受盆、石料和树木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缺少突破。艺术创作初期效仿别人的模式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被模式束缚了头脑。一旦被模式困住,跳不出它的框框,在选材、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