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猪瘟是一种早已被人们熟知的、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早在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就十分重视猪瘟的免疫工作。规模化猪场均已实施了以接种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2.
1 疫情情况据有关资料记载 ,平乐县猪布鲁氏杆菌病发生于上世纪 60年代初 ,本县某猪场 1 959年从区内某农场引进种猪 2 2头而把该病引入。这批种猪引进后以本交的方式繁殖 ,60年代该场被诊断为猪布鲁氏菌病阳性场 ,70年代初发现该场职工受到了感染。1 .1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发生流行情况1 981年 ,平乐县兽医站对境内该猪场 2 4头猪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监测 ,经试管凝集试验(SAT) ,检出阳性猪 9头 ,后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作补体结合试验验证 ,终判为阳性猪 2头 ,阳性率为 8 3 %。对确诊的 2头阳性猪及时进行扑杀处理。 1 983年该场又从…  相似文献   

3.
猪布鲁氏病是我区重要猪传染病之一 ,其流行历史之久 ,范围之广 ,影响之大 ,防制工作动用人力财力之多、耗时之长、防制效果之明显 ,确实值得总结。广西猪布病的防制工作在“十五”期间已进入攻坚阶段 ,笔者根据近 3年来我区猪布病防制的工作经验及一些历史资料 ,写成此文供基层工作的同事参考。1 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  布鲁氏杆菌病 (Brucellosis,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可分为猪种、牛种、羊种、山羊种、绵羊附睾种和犬种 ,均可在人畜间感染传播。在世界上约 2 0 0个国家和地区中 ,报告人畜间…  相似文献   

4.
依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目前一些地区猪瘟发病呈上升的趋势,出现了非典型和亚临床感染猪,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从而给猪瘟的防制工作特别是规模养猪场猪瘟的净化工作带来了困难。在出现这些现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还伴有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失败,从而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将对该病的认识及防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58-1999年间,在外检工作中剖检了近1000余头猪瘟死亡猪,对100多个疫点的猪进行诊断和防制,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6.
生猪疫病防制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生猪疫病防制工作自建国以来,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的指引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从实际出发,围绕这一方针,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养猪业平稳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防疫面前,只是起到了防御作用,未能消灭一种生猪疫病,且还有扩展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步伐显得太慢,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已消灭某些猪的传染病的国家,为保本国养猪利益,  相似文献   

7.
集约化养猪场母猪繁殖障碍(即母猪流产)严重影响并制约猪群的健康成长,是规模化养猪业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我市区集约化养猪已初具规模,3000~5000头存栏的大中型猪场已建成十多家,由于流产的发生滞后母猪繁殖,影响猪群扩大,同时也继发了许多疾病,实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每年对于猪肉的需求都很巨大,保证猪肉提供的安全健康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做好猪的饲养过程中的疾病防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猪气喘病是猪养殖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做好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猪气喘病的发病源是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接触式慢性传染疾病,发病症状为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本文主要论述了猪气喘病的基本概念、流行特点、临床特征以及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9.
玉环县地处浙东沿海,属海岛小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养猪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2004年底,全县生猪存栏9.85万头,50头以上规模猪场512个,散养户607户,生产方式逐步由家家户户散养型转变为规模化养殖.猪的品种已从单一梅山猪转变为内外三元猪、本地梅山猪共存.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批试验猪检测的猪痢疾(SD)原型疫苗可产生抗猪痢疾密螺旋体(Th)的高效价循环抗体。试验1在口服攻毒前免疫2次。攻毒后2周内,5/6的未免疫猪发生痢疾,而免疫猪只1/6发病。但攻毒后1个月。存活的那头未免疫猪和2头免疫猪却死于痢疾。试验2,将8头免疫3次的猪同感染猪混养后只有2头(25%)发生严重痢疾,而未免疫猪却有7/8发病。表明SD原型苗能提供保护,并已实用于澳大利亚的猪痢疾防制? ?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养猪业已成为云南省农民增收的产业。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疾病已成为决定养猪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在指导养殖户生猪防病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结合生产,对当前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略作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夏季热(热应激)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夏季热 (热应激 )是猪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夏季气温偏高 ,二元肥育猪脂肪层厚 ,散热困难 ,造成热应激 ,有时还能诱发猪瘟、猪蓝耳病、猪肺疫、猪丹毒、猪钩端螺旋体、猪弓形虫等疾病。防治本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防暑降温工作 ,采用对症治疗等措施可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猪细小病毒诊断与防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慧琼  王红宁 《养猪》2004,(1):34-37
猪细小病毒自发现日起,已广泛蔓延到世界各地,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损失。为此许多学者对猪细小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此文就猪细小病毒诊断方法、防制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养猪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县自2004年初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更进一步做好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我们对全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对今后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及猪种改良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此次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程宏 《猪业科学》2006,23(7):64-66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在我国许多种猪场呈爆发流行趋势,已成为我国养猪业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肉食品安全,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有关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猪囊虫病是由寄生于人小肠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和人,偶见于骆驼、犬、猫的肌肉和其它器官而引起猪等的一种寄生虫病。对人类危害较重,在人畜间循环的人畜共患病并能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搞好这种病的控制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各级政府对该病的防制工作措施,大大降低了发病率,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从我局猪囊虫病防制课题立项前的1993年和1994年的宰后检出率来看,我县猪囊虫病还时有发生。继续采取有效的控制净化措施,在我县开展“双无”活动即人无绦虫,猪无囊虫十分必要。1疫情状况 …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发热、大幅度减料、咳嗽等为特征,很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使病情加重.有报道称流感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变异,某一特定血清型猪流感病毒可感染人,使人患流感(反之人流感也可传给猪导致猪流感发生),所以从业人员在猪群发生流感时要特别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闫照升 《养猪》2006,(5):33-35
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最近几年才被逐渐认识并重视的传染病。该病早在30多年前就已存在,有人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及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从1969年存档的血清中检出了PCV2抗体,只是由于近几年该病危害日益严重才引起重视。笔者在兽医临床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现将积累的临床经验和对本病的认识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19.
傅强 《畜牧市场》2005,(8):57-58
生猪疫病防制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生猪疫病防制工作自建国以来.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的指引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本从着实际出发.围绕这一方针,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养猪业的平稳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防疫面前,只是起到了防御的作用,未能消灭一种生猪疫病,且还有扩展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步伐显得太慢,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已消灭某些猪的传染病的国家.为保本国养猪利益,以提高技术壁垒为门槛,将他国猪肉产品拒之门外.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出入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影响。不能不引起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改进工作方法迎头赶上.让我们的猪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地位,否则我们的养猪业就要受到他国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病的防制要采取综合措施,即要重"养",也要重"管",还要重"防",从细节抓起,做好每项工作,才能有效地防制猪传染病的发生,本文分别从猪场的选址、布局,饲养管理以及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方面,阐述了防制猪传染病的一些经验、观点和体会,以期对养猪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