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选择适宜的晾房类型与材料,通过设计4种不同类型晾房于2010年在四川达州研究比较了白肋烟晾制期间晾房内温湿度和烟叶含水率、色素含量变化趋势及晾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晾房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调节能力有差异,美式晾房平均温度较高而涂泥晾房温度较低,钢架晾房平均相对湿度较低而涂泥晾房较高;晾房内部不同空间的温湿度有差异,晾房中部的温度、湿度要高于晾房两侧边的温度、湿度,晾房上层平均温度高于下层而上层的平均相对湿度低于下层;不同晾房晾制期间烟叶含水率与色素含量变化有差异,不同晾房对晾制后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设计的4种类型晾房均能够达到调制要求,各烟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材料选择适宜类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白肋烟在晾制过程中常遭遇低温阴雨潮湿寡照的不利自然条件导致烟叶霉烂、品质低劣等问题,2011—2012年连续2年在万州白肋烟区开展增温排湿晾房试验,通过对温湿度进行调节,分析其对白肋烟晾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温排湿晾房能提高晾房内的温度2~5℃左右,降低相对湿度到较为适宜的范围,使烟叶的晾制时间缩短7~10天;晾制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等有所改善;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平均提高10.22个百分点;产值提高了5474.33元/hm2。  相似文献   

3.
不同晾房晾制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四川省6种白肋烟晾房(竹笆涂泥晾房、全板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棚、小青瓦晾房)晾制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卷制单料烟进行感官评吸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白肋烟香气质量的晾房种类。结果表明,不同晾房晾制的中部叶总中性物质含量的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小青瓦晾房,上部叶的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全黑膜晾房小青瓦晾房,去除新植二烯后以黑膜推杆晾房晾制的烟叶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最低。竹笆涂泥晾房和黑膜夹草晾房巨豆三烯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主要类胡萝卜素类降解成分、茄酮及上部叶的氨基酸和糖类降解产物都较高,小青瓦和全板晾房晾制的中部叶总中性香气成分和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成分含量多处于较低水平,黑膜推杆晾房和全黑膜晾房烟叶西柏三烯降解产生的茄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晾房。中部叶感官评吸得分排序为竹笆涂泥晾房黑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黑膜推杆晾房全板晾房小青瓦晾房。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晾烟调制过程中内含物的主要变化时期和变化结果,对2种主要晾烟(白肋烟和雪茄烟)的调制工艺进行了归纳,总结了目前晾烟调制过程中应用的各种简便的温湿度调控技术。认为目前关于晾烟调制的研究多集中在白肋烟,雪茄烟调制方面的研究较少且集中在雪茄烟调制过程中内含物的变化规律、调制方式和调控技术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面。今后需对雪茄烟调制过程中内含物的转化机理、调制期细胞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和微生物群落演化及功能进行研究分析,优化调制工艺,制定雪茄烟调制的各项标准。  相似文献   

5.
晾制密度对雪茄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不同晾制密度条件下膜脂过氧化水平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杆距10 cm、杆距20 cm、杆距30 cm 3种晾制密度,研究其对雪茄烟叶所在晾房的温湿度、烟叶含水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多酚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杆距20 cm的晾制密度过氧化水平最低,且与晾房内温湿度相关性不显著,只与含水率相关,说明该晾制密度较其他晾制密度有利于避免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升高;烟叶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含量均在杆距20 cm晾制密度下最高,有利于增强烟叶的抗氧化能力;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杆距10 cm晾制密度下最高;化学成分以杆距20 cm处理较为协调。因此杆距为20 cm的晾制密度有利于提高抗氧化类物质,减轻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伤害,提升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统烘房存在耗能大、污染、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烘干品质相对低等缺点,重新设计一种新型烘房,该烘房以生物质为热源,即降低成本,又能减少田间秸秆乱焚等环境污染问题;热风的循环利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干制成本。利用PLC系统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并且能够实现温湿度的精确控制,通过控制风机的正反转,实现烘房内温湿度的均匀分布,提高产品烘干品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收晾方法对白肋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中上部叶的晾制质量受收晾方法影响很大。中部叶以摘叶不划筋处理较好,烟叶的外观质量、吸食品质较为协调,且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半整株采收的烟叶次之,叶片完熟,身份稍薄。摘叶划筋的烟叶质量最差,叶片尚熟或完熟,有青干或急干现象;上部叶则以半整株采收的烟叶质量较好,颜色红棕,结构稍疏松,香气量尚足,劲头适中。摘叶不划筋的次之,摘叶划筋最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统烘房存在耗能大、污染、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烘干品质相对低等缺点,重新设计一种新型烘房,该烘房以生物质为热源,即降低成本,又能减少田间秸秆乱焚等环境污染问题;热风的循环利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干制成本。利用PLC系统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并且能够实现温湿度的精确控制,通过控制风机的正反转,实现烘房内温湿度的均匀分布,提高产品烘干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变色期不同晾制温度对雪茄烟叶氮素转化机制的影响,以川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温度处理(23℃、25℃、27℃和29℃),测定分析不同处理下的烟叶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变色期晾制温度的增加,烟叶内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3℃与29℃温度处理的烟叶酶活性显著降低。随着变色期晾制温度的增加,各处理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氨和总挥发碱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其中温度为27℃处理的烟叶内NH4+-N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烟叶内氨转化产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烟叶中的氨与总挥发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整体呈显著负相关,与NH4+-N和氨基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当变色期温度控制在27℃时,烟叶内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最好,25℃处理次之。综上所述,变色期适宜的晾制温度条件有利于雪茄烟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房式仓中,采用箱式空气分配器离心式风机,对水分偏高的小麦进行分段降温通风,通风结束后,粮食在一年的储藏期间,上层最高温度为23.4℃、中层最高温度为18℃、下层最高温度为15℃,基本上达到了准低温储粮,粮情一直保持安全稳定。同时降温通风的单位耗能为0.055kW·h/℃t,大大节约了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11.
散叶烤房系列研究 1.烘烤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通过测试装烟室内平面温差、垂直温差以及叶间隙风速风压的方法研究了散叶烤房的烘烤性能,结果表明:只要装烟板制作规范、装烟室地坪坡度合理、风机风压达到设计要求、装烟室单位面积风量≥1000m3/h,装烟室平面温差就能控制在1℃以内;散叶烤房的垂直温差表现为,在变黄初期最小,从变黄中期到定色结束,温差逐步扩大,干筋期又逐步缩小的规律。但和普通密集烤房相比,散叶烤房上下层温差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华南特色大棚夏季微域环境的变化特点,研究了防雨棚和防虫网棚2种设施内外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设施内外日平均气温差异小,白天设施内升温快,气温比露地稍高,但设施内外最高气温差异在2℃以下,晚间设施内外气温相近;设施内外相对湿度差异较大,防雨棚的相对湿度白天高、晚上高,防虫网棚白天低、晚上高,露地则是白天低、晚上低;设施内外最大相对湿度差异小,防雨棚最小相对湿度明显高于防虫网和露地。因此,防雨棚和防虫网棚温度与外界差异小,均适合华南地区夏季蔬菜栽培,但防雨棚的防雨水效果更佳,相对湿度更稳定,防虫网棚的防虫效果好,可根据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设施。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降低雾霾天气造成的灾害损失,为雾霾天气预报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利用高空探测、自动站观测、激光雷达等资料,对2013年12月17—25日发生在陕西关中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雾霾天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前期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污染物的急剧累积,后期中高空气流较为平直,低层有弱暖平流,地面气压场较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稳定维持;持续性轻雾或霾发生时对湿层厚度要求不高,900 h Pa以下即可,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时,有利于雾霾天气持续;地面风速小,逆温层维持,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近地层200 m以下,是这次严重雾霾的主要天气特征;涡度平流和总温度平流的垂直分布呈现出有利于雾霾产生和维持的动热力结构:关中地区特殊的地形作用也是雾霾天气易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苏州城市公园内不同景观类型的温湿效应,选取苏州市区苏州公园、桐泾公园、白塘生态植物园、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等4个公园内乔草密林、乔灌草混合林、乔草疏林、草坪、园内广场等5种景观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公园外道路作为对照。利用手持式温湿度仪测定不同类型样地1.5 m高度的空气温湿度。研究结果表明:(1)和园外道路、园内广场相比,有植被景观类型在不同季节均具有降温增湿效果;(2)不同景观类型中,乔草密林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3)在夏季,公园的平均温度、湿度和园外道路相比,有极显著、显著差异;(4)在夏季,公园整体的降温增湿效果和公园面积、水体面积占比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以给公园规划建设、市民出行游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预防冰雹、减少灾害损失提供有效的气象预报服务,本研究利用多种气象观测资料,对2013年5次典型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冰雹发生在高能、高湿以及较强抬升条件的有利天气背景下,大尺度强迫抬升、低层中尺度露点锋和地面辐合线是强对流天气的重要触发机制。(2)冰雹极易发生在午后SI明显减小,Ki指数、500 hPa与850 hPa温差以及CAPE明显增大,同时垂直风切变较大、0℃和-20℃层高度分别在600 hPa和400 hPa左右的情况下,湿度条件较好时会伴随短时强降水天气,强气流控制下常伴随雷暴大风。(3)冰雹常出现在对流云团成熟时、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值东南侧,且组合反射率因子强度>55 dBZ的对流单体内。(4)地面温度异常变化、气压梯度较大、风向顺时针旋转及风速极值同时出现可视为强对流天气发生前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16.
2015年5月山西中南部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飑线带来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特点,为日后此类天气的预报工作提取可利用的预报指标,利用稠密气象观测资料,对山西中南部一次飑线造成的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次飑线过程发生在高空冷涡与地面倒槽相配合的不稳定大气环境下。飑线的发生、发展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密切相关,强对流天气区有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配合,并表现出了气压陡增、温度骤降、风速变大的飑线天气特征,垂直结构表现为高层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平流之上,垂直风切变很大,湿度层结下湿上干,低层湿空气很薄,中高层干燥,这种层结特征决定了这次飑线过程以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为主。在雷达拼图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飑线弓形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2011年11月28-29日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山西产生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在强降雪期间物理量场空间结构的有利配置,针对2011年11月28-29日山西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从500 hPa环流背景、中低层影响系统的相互配置、fy-2c红外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物理量场(垂直速度、散度、相对湿度)的空间垂直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雪天气过程是在500 hPa西风槽、700 hPa切变与850 hPa持续偏东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700 hPa切变与fy-2c云图上云团的演变过程息息相关,尤其位相变化一致,构成了暴雪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强烈的上升运动,深厚湿层、上散下合流畅配置构成了强降雪产生的有利条件。该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研究,给出了今后暴雪预报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烘烤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是近年来中国烟草发展的一个主题,为了探明该烤烟房配套的烘烤工艺,依据现有烘烤理论和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的研究结果,设置自动供热排湿热风循环烤房的烘烤工艺,以传统的三阶段烘烤工艺为对照进行了烘烤比较。结果表明:设置的烘烤工艺阶段简单,操作方便,烟叶烘烤后,比三阶段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桔黄烟比例、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分别增3.38、4.74、2.03个百分点,鲜干比增高0.03,均价提高0.53元/kg;总糖、淀粉、总氮、烟碱、烟碱氮、蛋白质的含量及总糖与还原糖的差值有所降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