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揭示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机制,试验以日本甜玉米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硝酸铅溶液处理后玉米叶片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Pb~(2+)污染使玉米细胞核变形,核仁解体;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紊乱以及消失,类囊体肿胀,部分叶绿体外膜解体;线粒体嵴消失,空泡化,外膜消失;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可见到许多沉积的深色颗粒。由于Pb~(2+)破坏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结构基础,进而对植物造成不可逆伤害。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麦扬花结实期旗叶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统计了不同生育期旗叶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和基粒垛数。结果表明,从扬花期至灌浆初期,叶片结构变化不明显;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序,细胞间隙少;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基质浓厚,易形成突起;线粒体嵴发达,充满浓厚基质。从灌浆中期至灌浆末期,叶片结构衰老迅速,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开始解体,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叶绿体基粒片层解体,基质淡薄,嗜锇颗粒增多,线粒体嵴和基质减少。还发现从扬花期至灌浆中期,高基粒片层数增加,灌浆中期之后,高基粒片层数减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抽雄期后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穗位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亏缺时,玉米叶片叶肉细胞皱缩,细胞的“花环型”结构消失;细胞壁变窄,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叶绿体形状发生变化,从细胞边缘向中央漂移,膜解体破裂;线粒体内外膜和脊模糊,线粒体外膜膨大或破裂;片层结构混乱,基质片层向叶绿体两端拉伸并出现断裂.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叶肉细胞的“花环型”结构清晰可见;细胞壁结构层次清晰,细胞壁的超微结构特征明显;叶绿体外膜逐渐变得清晰,呈长椭圆形或梭形,紧贴细胞壁,被膜清晰;线粒体成规则的圆球形或椭圆形,双层被膜结构完整,内脊清晰;片层增厚,结构逐渐完整且有规律的排列,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综上可见,水分胁迫对玉米生育后期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玉米早衰现象,产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剂量分别为0、10、20、40 Gy的~(60)Co-γ射线对三七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其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旨在为三七辐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电镜观察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且各结构变化不同步。与0 Gy相比,当辐照剂量为10 Gy时,三七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由1层变成2层,细胞排列宽松;细胞形态畸变,线粒体数量略微增加,细胞核、细胞壁结构受损,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当辐照剂量为20 Gy时,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程度增加,细胞排列更为松散,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细胞壁受损伤较大,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严重。当辐照剂量达到40 Gy时,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结构受影响程度最大,细胞排列极为疏松,层次结构不清晰,叶绿体、线粒体数量均显著减少,质壁分离最为严重,三七叶片正常生长发育受阻。可见,~(60)Co-γ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对细胞形态结构的损伤程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海绵组织对~(60)Co-γ射线辐照的耐受性比栅栏组织强;其次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且适当的辐照可增加线粒体数量;细胞核对辐照较敏感。以上结论可以为不同目的的三七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选择最适辐照诱变育种剂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贮藏中福桔果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果实成熟即衰老的开始.刚采收的果实,果皮细胞中已看不到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叶绿体的基粒、基质片层结构基本消失,脂类小体取而代之,数量增多.最后叶绿体完全转变成有色体.线粒体的衰老发生较迟.采后1-2个月,细胞中结构完整的线粒体数目不断减少.细胞核在衰老过程中变化不大.贮藏150天后从桔水(浮皮)果实取样制片,还能看到细胞核、核仁、线粒体及有色体.  相似文献   

6.
铜胁迫对小麦幼苗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红丽  姚瑞芹  肖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58-12660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25、100和200mg/kgCu对小麦幼苗根尖和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果表明,25、100和200mg/kgCu均对小麦幼苗细胞造成明显损伤。Cu胁迫导致根尖和叶片细胞产生质壁分离,细胞质浓缩;叶绿体膨胀,片层结构紊乱,被膜消失,解体;线粒体结构模糊,空泡化等。Cu胁迫浓度与对小麦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且Cu对细胞各部位或各细胞器的损害程度不同,其中线粒体对Cu反应最为敏感,而不同部位的细胞器对Cu的耐性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分析黄瓜发育早期叶片亚显微结构对不同浓度(0、6、10、20、40mg·kg-1)DEHP胁迫的响应。透射电镜观察发现,DEHP胁迫对黄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损伤,随着DEHP处理浓度的增大,液泡逐渐膨大,细胞的膜结构消失。当DEHP达到10mg·kg-1时,线粒体嵴数目减少,线粒体呈空泡状;同时叶绿体类囊体膨胀,直至破裂,叶绿体被膜受到破坏,叶绿体中淀粉粒明显膨大、增多;当DEHP达到20mg·kg-1时,细胞核核仁解体,染色质凝聚,核膜断裂。与亚显微观察结果相一致,随着DEHP浓度的增加,黄瓜叶片中的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过氧化氢(H2O2)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表明DEHP胁迫通过产生过量的活性氧破坏黄瓜叶片正常的亚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8.
NaCl盐胁迫对两种刺槐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倍体刺槐为主要研究材料、二倍体刺槐为对照材料,观察二者在NaCl胁迫下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盐胁迫处理前,二者的叶绿体均表现为结构完整。处理10d时,二倍体刺槐的叶绿体出现变形、膜模糊、基粒片层松散;处理20d时,叶绿体进一步肿胀、变形,膜系统全部解体。对四倍体刺槐进行同时期的观察发现:处理10和20d时,其叶绿体形态与二倍体刺槐的相比差异不大。2)盐胁迫处理前,二者叶片的线粒体形态饱满,结构完整。处理10d,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模糊,失去完整性,内部出现部分空洞,嵴结构模糊;盐胁迫20d时,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结构几乎全部失去完整性,与周围介质相融,无结构清晰的嵴,线粒体内部绝大部分出现空洞。而四倍体刺槐叶肉的线粒体在盐胁迫过程中与处理前相比变化不大。3)处理前,二者的叶肉细胞均表现为排列疏松,结构完整,叶绿体分布于细胞边缘。处理10d时,二倍体刺槐的部分叶绿体位于细胞中央;盐胁迫20d时,绝大部分叶绿体进入细胞内部,游离细胞壁,呈随机分布,且细胞膜部分破损,变得模糊。而四倍体刺槐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在盐胁迫过程中变化不大。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四倍体刺槐具有与耐盐性相适应的解剖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品种冀豆7号和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SC-8、N3分别组成感病和抗病组合,运用电子显微镜比较观察了不同组合中大豆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抗病组合的叶肉细胞中,侵染早期(接种8~12h),叶绿体膨胀,叶绿体片层结构轻微零乱,核染色质发生凝集现象;接种后24h,叶绿体继续膨胀变形,线粒体结构清晰完整,核变形严重;侵染后期(接种后72 h),细胞核近乎衰败,双层核膜已基本辨认不清,叶绿体结构基本解体。此时线粒体嵴突已发生退化,只有双层膜结构,内部出现空虚状态。细胞中的病毒粒子很少,也没发现柱状内含体结构。在此过程中,叶绿体和细胞核是最早做出反应的细胞器,而线粒体是最后解体的细胞器。感病组合中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比抗病组合晚了10 h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变化特征与抗病组合相似,但在所观察的整个互作过程中,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衰退是同步的,显示出了细胞被动死亡的特征;且在细胞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叶绿体上均有淀粉粒的积累,另外还观察到线粒体的异常增加现象,这可能是为了病毒粒子的增殖和柱状内含体的产生提供能量所致。  相似文献   

10.
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相应保持系比较,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全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偏低,低温时期尤为明显.不育系的细胞器发育明显滞后,其莲座期叶片的叶绿体发育不良,呈椭圆形,基粒片层少,不及同期保持系的发达,内部较少积累淀粉粒,线粒体脊少,活性弱,内质网不发达;但到瘤状茎膨大期,不育系叶片的叶绿体发育程度接近保持系,呈梭形,基粒片层清晰发达,线粒体活性也增强;至抽薹期,不育系及保持系叶片的超微结构均呈退化状态,细胞器内膜降解、消失,线粒体空泡化,叶绿体内积累大量的淀粉颗粒.  相似文献   

11.
卡氏住白虫(Leueocytozoon caulleryi的裂殖子和配子体是从天然感染鸡的外周血液、肝、脾及其他内脏组织采取。通过透视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裂殖子呈圆形或卵圆形,外包有两层膜,外膜较薄,内膜比较厚,内含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核,在核中央有一核仁、核酸糖小体、食物空泡,具有一个管状嵴的线粒体和1~2个脂类包含体。 卡氏住白虫雄性和雌性配子体都具有三层明显的膜,但成熟的配子体仅见到两层膜。雌雄配子体含有细胞核、核仁、核酸糖小体、食物空泡、管状嵴的线粒体、内质网、雄配子体较小而细胞核较大。雌配子体染色较雄配子体深,并含有较发达的内质网。  相似文献   

12.
在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研究喷施芦荟蒽醌类物质对大豆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究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芦荟蒽醌物质对植物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大豆株高降低、叶面积明显减小、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喷施芦荟蒽醌物质能有效缓解叶绿素含量、生物量降低,减少丙二醛产生;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叶细胞表面蜡状物质增加明显,气孔明显下陷;而喷施芦荟蒽醌物质后,表面蜡状物质仅稍有增加,气孔下陷状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3.
芦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苯、石油醚、正己烷8种溶剂对库拉索芦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产率随溶剂极性的增强而提高.以白菜黑斑病菌为测试菌,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芦荟各种溶剂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10mg/mL时,各种溶剂粗提物均表现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以石油醚、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分别为71.4 %、71.3 %和62.4 %.从抑菌效果及提取产率两方面考虑,乙酸乙酯为提取芦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通过测定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4种溶剂1 %~10 %系列浓度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甲醇、丙酮、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各种芦荟粗提物的溶解性,确立用乙酸乙酯-水(7∶ 3,v/v)溶解各种粗提物进行生物测定,既能较好地溶解各种粗提物,又对测试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试验研究还筛选了2 ‰~1 %吐温20作表面活性剂乳化乙酸乙酯使其与所溶解的粗提物能均匀分布到PDA培养基中,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通过测定库拉索芦荟等7种芦荟水浸提物的抑菌活性,认为树芦荟、库拉索芦荟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雏番鸭胸腺实质由许多小叶构成,每个小叶可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主要由大量密集排列的淋巴细胞组成,髓质淋巴细胞数量较少,排列也较疏松,上皮性网状细胞清晰可见,髓质部常见弥散型胸腺小体,偶见象哺乳动物那样典型的胸腺小体,电镜观察表明:(1)胸腺淋巴细胞根据其大小和超微结构分为大、中、小3型;(2)上皮性网状细胞形态多样,有突起,核较大,呈圆彤或椭圆形,核仁大而圆,胞质内含各种细胞器,核周和细长突起中存在张力丝柬,相邻细胞藉桥粒连接在一起;(3)巨噬细胞多位于内皮质、皮髓交界区和髓质,细胞大而外形多样,常有粗钝的伪足伸出,胞质丰富,细胞器发达,含有各级溶酶体,溶酶体内常见有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细胞器,细胞核外形不规则,异染色质很少,有明显核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山西省栽培的硬粒豌豆品种为实验材料,对豌豆个体之间细胞核仁的数目Ag—NOR的位置变化,及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染色体分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问期核可见到1—4个核仁,核仁的大小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发生变化,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银染核仁的面积分布不同,说明RNA与蛋白质的比例有颇大的变动。试验还证明,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对银染的分化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促使银染的正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西省栽培的硬粒豌豆品种为实验材料,对豌豆个体之间细胞核仁的数目Ag—NOR的位置变化,及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染色体分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问期核可见到1—4个核仁,核仁的大小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发生变化,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银染核仁的面积分布不同,说明RNA与蛋白质的比例有颇大的变动。试验还证明,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对银染的分化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促使银染的正反应。  相似文献   

17.
亚麻种子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主要对亚麻种子各部分发育进行了观察。各部分特点是,胚发育与双子叶植物大体相似,经过合子—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的过程,幼胚发育属茄型,成熟胚为直立型,两枚子叶发达;胚乳形成属于核型,成熟种子有胚乳存在,其细胞内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类颗粒;种皮较薄,表皮细胞含果胶物质,遇水粘化,内珠被纤维状加厚,珠被绒毡层保留并积累色素成明显的色素层,使种子呈现颜色。同时,本文对种子形成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也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抗茎腐病玉米品种冀丰58号幼苗根组织被肿吓腐霉菌侵染后,细胞迅速出现严重的质壁分离,质膜消失、各种细胞器紊乱破碎。侵入根组织的肿囊腐霉菌数量少,幼嫩且形态异常,菌丝外周或整个菌丝中出理一些电子致密物质,可能与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有关。感颈腐病品种掖单13号幼苗根组织被侵染细胞的壁完整,但细胞质凝聚或细胞器发生解体。根组织内在大量胞间及胞内生长菌丝,菌丝较成熟、粗壮,含大量的泡囊及线粒体,结构正常。氟乐灵浸种后再接种肿囊腐霉,玉米根系的超微结构较单独接种肿囊霉处理有明显的不同,抗病品种的HR反应更加剧烈、迅速,甚至感病品种也被诱导产生了HR反应,尤其是被侵染细胞及其临近细胞有大量近球形的电子致密物质沉积,该物质可能与抗性有关。这些电子致密物质在抗感品种上均有出现,在单独接种肿囊腐霉处理中出现很少。  相似文献   

19.
茶藨子属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藨子属植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类群,但该属植物形态变异幅度大,拥有两性花和单性花的两大复杂类群,属下分类难度较大。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茶藨子属7个亚属20种植物导管分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 1)茶藨子属植物导管分子均具孔纹导管类型,有一些种类兼具螺纹导管类型,该属导管分子均具尾部,尾部长短不一。 2)导管分子长度250~440 μm,直径15~30 μm,该属植物导管分子属于细小类型。 3)穿孔板类型为梯状穿孔板,且穿孔板上横隔数量在5.2~11.0之间,端壁倾斜角度较小,在13.33°~18.95°之间,且种属间变化不大;东北茶藨子、矮茶藨子、木里茶藨子、紫花茶藨子具有网—梯过渡穿孔板,长刺茶藨子、小果茶藨子、华茶藨子具梯—单过渡穿孔板。 4)香茶藨子、老铁山腺毛茶藨子与木里茶藨子个别导管分子具侧壁穿孔板。5)纹孔式样为互列式或兼有互列式和对列式,纹孔形状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圆形、近圆形、菱形、条形以及线形。 6)导管分子内壁形态各异,多为较光滑的内壁,也有较粗糙的内壁,即导管分子内壁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点状突起物,或由大小不等的突起物构成网状突起。   相似文献   

20.
对河南银杏主产区10个银杏栽培品种的种核形态、种核性状、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核性状变异程度不同,核型指数对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间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有一定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