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探讨分质供水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优质地下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模型由水资源多目标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和优质地下水水价格计算模型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影响水资源价值的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目标(指标)模糊评价,第二部分是根据社会对优质水价的承受能力构建水资源价格向量,进而计算优质地下水的水资源价格。以济南市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计算济南市优质地下水的价格,从而为济南市实行分质供水、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基于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系统特征,建立了多目标、多水源、多用户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与目标逼近技术相结合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同时考虑供水区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建立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合理配置方案,并对推荐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该研究为供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 ,分析了水资源价格问题 ,提出了水价不应由平均生产费用来决定而应由不利供水条件下的费用来决定的观点。以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 ,对不利供水条件下的水价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 ,建立了不利供水条件下的水价计算的矩阵模型 ,为水资源价格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角度对济南市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区域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鉴于该地区复杂的水网构造,把整个地区划分为4个计算区,最后确定各计算区最优水资源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峰  雷声隆等 《灌溉排水》2002,21(3):17-19,27
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分析了水资源价格问题,提出了水价不应由平均生产费用来决定而应由不利供水条件下的费用来决定的观点。以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对不利供水条件下的水价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不利供水条件下的水价计算的矩阵模型,为水资源价格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面向生态的黑河中游模糊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河中游为例,构建面向生态的单目标(模型一)和多目标(模型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单目标模型的目标函数是农业和生态产生的经济价值最大;多目标模型的生态目标是生态供水满意度最大,经济目标是农业产值最大。为了保证生态用水,模型中引入0-1整数规划来优化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的种植面积,同时,考虑到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将模糊数引入到已建模型中。分别对2个模型求解,得到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各个计算单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为当地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多水源联合、以月为调节时段的济南市"五库连通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分析和计算研究区供水水源时段初可供水量和时段内来水量等配置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不同降水频率对应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对不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求解,得到最优配置方案,可为工程的健康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动态类型的确定对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预测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保护地下水资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预防环境地质灾害、制定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等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掌握我国通辽地区水文、气象、地质以及相关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将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熵权理论相结合,确定出综合模糊判定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研究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进行分类.将分类结果与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相对应,可验证综合模糊判定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裂隙地下水在我国许多城市和工矿企业供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地下水流态复杂、含水介质不均一地区,当具有系统动态观测资料时,多宜采用随机模型方法.考虑到地下水是一种时空变化的动态系统,以往用于地下水位预测和资源计算的数理统计方法均为固定参数模型,不免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而多层递阶回归方法,是针对时空动态系统而言的,模型中的参数是随时间变化的,能很好的反映出系统动态变化情况.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阐明了多层递阶回归方法在白垩系孔隙裂隙水允许开采量计算中的应用,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裂隙水资源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水资源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汉市多水源、多输水工程、多用户的复杂水资源系统的实际状况,并针对目前大多数配置模型只考虑水源、用户之间的配置,忽略了供水工程的配置调度作用,提出了基于水源-供水工程-用户的大系统多目标配置模型,并综合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总体线性优化及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模型。该模型能突出供水工程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明晰了水源-工程-用户之间的供水关系,为指导武汉市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