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养猪户要提高养猪效益,想获得身体健壮、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养好母猪是关键。尤其要选择优良后备母猪群,应加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笔者通过二十多年养猪生产技术指导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生产管理经验,现就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1后备母猪的品种组合与选择1.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规模化养猪技术——SE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与净化感染性疾病是当今规模化养猪中最优先的课题.随着猪群的迅速扩大与密饲,猪场设施、科学管理及员工素质相对滞后,疫病矛盾日益突出,一般卫生防疫措施已难以控制疫病发生及在庞大群体内蔓延流行,防治工作如同水中按葫芦,养猪成本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养猪要取得较高效益,不但要有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还要有科学的经营管理技巧。本文结合农村现有养猪的实际,简要介绍一种目标养猪新法,试图让养猪投资者在强调养猪技术的同时,认真研究经营之道,避免盲目性,力争获取较好的养猪利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村肉猪养殖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且肉猪养殖已呈规模化趋势.但由于饲养管理与保健技术普遍跟不上现代规模养猪的要求,以致于一些农民养猪技术落后,不但不能致富,反而亏本;尤其在当前猪病复杂难治的情况下,许多有意养猪致富的农民由于缺乏相关技术而不敢发展养猪.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投资者纷纷把目光投向养猪产业;因此专业化的养猪大户、养猪场逐年增加。养猪业在近十年来随着饲料业的发展逐步由散养型、副业型、传统型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养猪的目的也发生根本的改变,由以前养猪为过年发展成养猪为赚钱为目的,但是如何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许多养殖户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如何提高养猪的利润,也是养殖户想探索的普遍问题。无论哪种投资,效益始终是根本。而种群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养猪的生产潜能,讲而影响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养猪模式多是集约化和工业化,这种模式易于管理且效率较高.然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尝试采用室外饲养的方式,对创新饲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我市现代工厂化养猪水平不断提高 ,仅万头养猪生产线就有 3条。工厂化养猪 (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肥育 )中分娩舍的生产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笔者在指导养猪生产中 ,积累了一定经验 ,现将分娩舍的饲养管理要点总结报告如下。1 分娩舍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分娩舍母猪的合理营养和饲养 哺乳母猪日粮营养与仔猪生产性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由于母猪的采食量有限 ,要想使母猪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满足母猪泌乳需要 ,就必须提高哺乳母猪料的营养水平。消化能应达到 13~ 14MJ/ kg,粗蛋白 18%、粗脂肪 6 %、钙 0 .8%、磷 0 …  相似文献   

8.
陈朋刚 《兽医导刊》2016,(10):242-243
猪肉是主要的肉食品之一,占我国居民肉食品消费的2/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林下放养猪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养殖模式,可生产优质安全猪肉,并极大的消除养猪对环境的污染.文章从品种选择、猪场选址与规划建设、饲养管理及常见猪病防治四个方面总结了延安南部林区放养猪技术要点,为陕北及邻近地区发展林下养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良种猪的引进和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对母猪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出栏量和养猪效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拟从不同的几个阶段介绍高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对农村科学养猪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从中发现不少养猪户在选留种猪、科学饲养、防病、配种等诸多技术问题上认识不高,掌握得不好。因而,使母猪产仔少,仔不壮,生长慢,肥猪育肥期长,饲料浪费多、猪发病多,养猪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们选留好种猪、科学养好猪、防好病、配好种,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特提出如下农村科学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乱留自产的杂交种猪。我们发现有些农村养猪户错误地认  相似文献   

11.
高效益养猪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各地养猪生产年纯收入不多,相当数量的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靠销售价决定收入,有的则亏损严重的共性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应从提高母猪单产效益、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三方面着手,其中提高母猪单产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养猪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好、数量多、体重大的仔猪,所以,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掌握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就能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笔者经过生产实践,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供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13.
养猪生产可分为种猪生产和商品肉猪生产两部分.就整个养猪生产而言,猪的肥育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猪肉为养猪生产的终结产品,用来生产猪肉的猪均称为生长肥育猪(20~100kg).饲养这类猪的目的,就是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产出量多、质优而成本低的猪肉供应市场,并从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刘俊峰  傅占元 《养猪》1990,(1):17-18
近几年,吉林省农村较大面积地推广了塑料暖棚猪舍养猪新技术,初步解决了寒冷季节养猪增重慢,耗料多,效益低的问题,达到了一年出栏两茬猪的目的。这是北方地区冬季养猪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和突破。但是,从各地用暖棚养猪情况看,由于猪舍的建造类型不同,性能不同,养猪的效果差异很大,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对不同类型的猪舍进行筛选,确定一种适用的标准猪舍模式,以提高冬季暖棚养猪的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在猪的饲养管理及养猪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农户养猪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致使猪只生长缓慢而直接影响到农户养猪经济效益.现就农户养猪生长缓慢的原因及其对策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16.
每年秋冬季,我国大部分的养猪区域的气温都相对比较低,猪群感染疾病的情况非常多见,导致养殖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养猪生产应该更加重视秋冬季的饲养管理措施.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冬季"干暖冬"和"干冷冬"两种气候环境条件下,养殖场应该注意的事项,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如能年分娩2.4窝,年提供仔猪28头比较理想.但是,由于饲养管理技术的不完善及疾病等原因,使母猪的繁殖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养猪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养猪生产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即便是以自食为主的农户,也应当考虑以最低的投入,如何使猪长得较快,以降低饲养成本。而降低养猪成本是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因素。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参考意见。 1 修建合理适用的猪舍 所谓合理的猪舍是指猪在舍中能生活在冬暖、夏凉的环境中;每栏装的头数不过密;水质好,且供应充足;粪尿做到合理处理,便于饲养人员每天的工作;养猪头数多、经济条件好的可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养猪的饲养方式与方法,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传统粗放状态,饲养周期长,饲料消耗多,经济效益差.为提高农村养猪生产水平,必须改革传统养猪方式,推广综合配套的节粮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20.
暖圈养猪是蓬莱市针对农村敞圈养猪的改革,是在低温条件下提高养猪效益的好办法。近几年来,本市农村的农户因地制宜地采用了这一办法,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例如,自1991年以来,东方猪场每年冬季(3个月)用暖圈养猪2240头,连续两年,合计多增重89106公斤、少耗料28960公斤,多收入358874.8元;同期,南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