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粮食问题与稻米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彭炎 《中国稻米》1994,1(1):41-43
粮食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几十年来,我国在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22.4%的人口,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美国的70%,却供养着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这一伟大业绩,举世瞩目。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把农产品全面推向市场,这就更为发展粮食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稻米营养价值和附加值,积极开展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是我国碾米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稻米消费国,稻米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正常年景年产稻谷约2亿t,约占世界稻米产量的1/3,占我国粮食产量的2/5、我国约有8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每年直接食用稻米及其制品耗用稻米约1.3~1.4亿t。所以,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是我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消费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3.
4.
我国稻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稻米产业的现状,指出中国稻米产业面临的压力:价格与成本的压力;粮食流通体制上的压力;外国以精新产品打入中国市场的压力;绿色壁垒的压力;国家粮食保护政策面临新压力。提出了中国稻米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扶持龙头企业,推进稻米产业化发展;建立生产风险制度;加强稻米安全标准和检验及国外种子病虫害检疫研究;注重开发稻米的多样性;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等,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稻米》2003,(6):20-20
由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厅、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3中国 (淮安 )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 ,于10月28~30日在江苏省淮安市隆重召开 ,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院长作为主宾宣布2003中国 (淮安 )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开幕。这是第二次全国性的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女士等领导和知名专家亲临大会 ,国内外稻米产加销、科研教学推广经营领域的1000多名代表与会。大会期间 ,29日下午还举行了首届中国稻米论坛 ,主会场设在淮安市人民大会堂。淮安市市长李继平首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五常市优质稻米形成和稻米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优质品种、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水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栽培历史悠久、科研推广实力雄厚和政府支持等。  相似文献   

7.
发展稻米产业 造福中国百姓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2003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攻坚年 ,也是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农业部党组将2003年确定为“全国农业科技年” ,这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推进现代农业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 ,我们作了一系列部署 ,其中就有对稻米生产发展的探索。稻米是我国60 %以上人口的主食 ,我国稻米消费量占全国粮食消费量的40 %左右。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  相似文献   

8.
李绍颖 《北方水稻》2012,42(3):74-76
通过对桓仁县稻米产业发展的先决因素的分析得出,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基础;优质高产品种的选择是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商品意识是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手段;树立优质理念、创新发展是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保证。实践证明,走优质米路线是桓仁县稻米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4年稻米供求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 《中国稻米》2005,11(2):41-42
本文对2004年国内、国际的稻米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2005年的生产消费情况进行了预测。指出,2005年国内、国际稻米市场仍将产不足需,库存将继续下降,大米价格仍保持坚挺。  相似文献   

10.
宿迁市稻米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产业在宿迁市粮食生产中举足轻重,阐述了宿迁市稻米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分析了稻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统筹规划、加强新型稻作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加强稻米产业化开发等实现宿迁市稻米产业发展新突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稻米的粒型及其品质特性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利用近3年全国各地的籼、粳稻稻谷样品5331份(其中籼稻谷3810份,粳稻谷1521份)的米质数据,对我国目前稻米的粒型及其相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籼稻品种的粒长主要有长粒和中粒两种,粒形则以中粒形为主,细粒形为辅;绝大多数粳稻品种的米粒属短、粗类型。籼稻的粒长、粒形均与其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粳稻的粒长、粒形与其主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相对较弱,且其性质也与籼稻的不尽相同。不同粒长组的平均整精米率也不同,其高低顺序是极短、短、中、长、极长,其中粳稻的极短粒与短粒两个类型间的整精米率无明显差别,但两者的整精米率与中粒的差异极显著;籼稻米各粒长组间整精米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对各类稻米的品质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粳稻米总体的品质优于籼稻米,有近半数粳稻品种的米质达到了优质米标准,而籼稻仅有1/4达到优质米标准;籼稻米中,极长粒形及长粒形品种中达优质米标准的比率高于中粒形及短粒形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1997-2002年我国籼型杂交稻稻米样品的米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1997-2002年来自全国的1 679份籼型杂交稻委托检验样品的米质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样本达标项目的类型结构--全优类∶优质类∶中等类∶不良类为1.5%∶40.0%∶53.3%∶5.2%;年度样本的类型结构呈逐年优化趋势,从1997年到2002年,全优类和优质类样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总体样本的综合品质指数为54.43,超过优质米2级综合分值(52分);年度样本品质指数由1997年的52.41上升至2002年的55.36.样本12项米质指标的品质水平高低不一,1级优质米指向度最高的是碱消值(90.0%);指向度为负值的项目主要有垩白米率、垩白度及整精米率,是今后籼型杂交稻品质改良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1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粒形分类,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组合)的粒长多属短粒形,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粒长、粒度、长宽比)与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蒸煮品质中的碱消值呈显著相关;千粒重对各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并提出水稻品质育种只有做到粒长、粒重兼顾,才有可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达到改良米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北方杂交稻与常规稻籽粒灌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以北方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杂交稻和常规稻的灌浆参数存在极显著差异,灌浆持续时间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品种粒重差异的主要因素。灌浆阶段,渐增期短,启动灌浆速率大,灌浆快增期早,快增期和缓增期延长等特性有利于增加粒重。同一品种的粒重差异来源于灌浆速率的不同。在灌浆期杂交稻的光合同化物向籽粒运转率高,干物质由茎鞘源源不断地向籽粒输送,使杂交稻保持较长的高速灌浆期和缓增期,最终形成较大的粒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杂交粳稻的米质及优质达标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NY/T 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分析了中国近8 a(1998—2005)育成的267份杂交粳稻的米质及其达标率。结果表明,杂交粳稻的米质整体较优,各项米质指标的平均值,除垩白米率接近优质3级外,其它全部达到或超过优质3级标准。优质达标率在75%以上的米质指标有糙米率、精米率、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等8项,其中前6项的优质达标率在90%以上。全部10项米质指标均达到优质的组合数占测定总组合数的45.4%。在地域上,北方稻区杂交粳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平均值低于南方稻区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比较,杂交粳稻各项米质指标的平均值除垩白米率高7个百分点外,其它9项米质指标基本相同。改良垩白性状仍然是杂交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特大粒水稻材料粒型性状的QTL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特大粒粳稻TD70(2011年千粒重达80 g)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经单粒传法获得的240个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对粒长、粒宽、粒厚性状进行鉴定,用完备区间作图法,以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41个SSR标记对粒型性状进行QTL检测。共检测到粒型性状的 QTL 18 个,分布于第2、3、5、7、9和12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粒长的QTL 5个,控制粒宽的QTL 6个,控制粒厚的QTL 7个。两年间均能检测到的QTL有7个,分别为粒长QTL qGL3.1,粒宽QTL qGW2.1、qGW2.2、qGW5.1、qGW5.2,粒厚QTL qGT2.3、qGT3.1;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6.19%、4.42%、29.41%、10.37%、7.61%、21.19%和17.06%。第2染色体RM1347-RM5699区间是粒长、粒宽、粒厚的共同标记区间。第3染色体RM6080-RM6832区间为粒长qGL3.1、粒厚qGT3.1共同标记区间。18 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大粒亲本TD70,且增效作用显著。定位的大部分位点包含已报道的精细定位和克隆的主要粒型基因;除第2染色体的qGW2.1(qGT2.1)、qGW2.3、qGL2.2和第12染色体的qGT12等位点已有粒型性状相关报道外,定位的qGT22,qGW9 和qGT9可能是新的QTL。  相似文献   

17.
Grain size traits, including grain length, grain width and grain thickness, are controlled b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Many QTLs relating to rice grain size traits had been reported, but their control mechanisms have not yet been elucidated.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 population of 240 lines, deriving from a cross between TD70, an extra-large grain size japonica line with 80 g of 1000-grain weight, and Kasalath, a small grain size indica variety, were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map grain size QTLs to a linkage map by using 141 SSR markers in 2010 and 2011. Five QTLs for grain length, six for grain width and seven for grain thickness were detected distributing over chromosomes 2, 3, 5, 7, 9 and 12. Seven QTLs, namely qGL3.1, qGW2, qGW2.2, qGW5.1, qGW5.2, qGT2.3 and qGT3.1, were detected in either of the two years and explained for 56.19%, 4.42%, 29.41%, 10.37%, 7.61%, 21.19% and 17.06% of the observed phenotypic variances on average, respectively. The marker interval RM1347-RM5699 on chromosome 2 was found common for grain length, grain width and grain thickness; qGL3.1 and qGT3.1 were mapped to the same interval RM6080-RM6832 on chromosome 3. All 18 QTL allel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large grain parent TD70. Most of the QTLs mapp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re found the same as the genes previously cloned (GW2, GS3 or qGL3, GW5 and GS5), and several were the same as the QTLs (GS7 and qGL-7) previously mapped. Three QTLs, qGL2.2 on chromosome 2, qGW9 and qGT9 on chromosome 9, were first detected. These results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fine mapping or cloning of these QTLs.  相似文献   

18.
Grain size is one of key agronomic traits associated with grain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Both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GS3 and GL3.1 play a predominant role in negative regulation of grain size. In this study, a CRISPR/Cas9-mediated multiplex genome editing system was used to simultaneously edit GS3 and GL3.1 in a typical japonica rice Nipponbare. In T_1 generation, we found that gs3 formed slender grain with lower chalkiness percentage, while gs3gl3.1 produced larger grain with higher chalkiness percentage. In terms of other agronomic traits, flag leaf size, grain number and grain yield of both gs3 and gs3gl3.1 mutants were affected. It is noteworthy that gs3 and gs3gl3.1 mutants both led to dramatical reduction of grain number, thereby decreased grain yield. In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knockout of GS3 and GL3.1 could rapidly improve grain size, but probably have some negative influences on grain quality and grain yield.  相似文献   

19.
烯效唑对杂交水稻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施药时期(浸种、孕穗期喷施)和不同质量浓度(0,10,20,40,80 mg/L)烯效唑处理对籽粒生长过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强势粒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同时却促进了弱势粒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协调强、弱势粒灌浆的作用,降低成熟期强势粒单粒重而提高弱势粒单粒重;使强势粒的终极生长量降低,达最大生长速率的时间延后,从而延长弱势粒的灌浆时间,提高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及最大干重;由于烯效唑对弱势粒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其穗实粒数,进而提高了单穗籽粒干重及水稻产量.处理时期不同,其最佳浓度不同;浸种处理以质量浓度为40mg/L时产量最高,喷施处理以20mg/L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低氮(14 mg/L)和常氮(28 mg/L)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Oryza sativa L.)N、P、K、Ca、Mg、Cu、Zn、Fe、Mn的吸收和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并着重分析了CO2浓度升高对稻米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当前CO2浓度条件下营养元素的正常供应水平,而且各元素都以有效态供给时,CO2浓度升高对多数被测元素吸收总量影响不大,只增加了K、Ca、Fe的吸收总量; N、P、Mg、Mn向穗部分配增加,K、Ca、Cu、Zn、Fe向穗部的分配比例不变;水稻籽粒中P、Ca、Mg、Cu、Zn、Fe和Mn含量无显著影响,N、K含量显著下降。还初步探讨了CO2浓度升高对稻米中人类必需营养元素的不足(或“隐性饥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