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安徽省利辛县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对安徽省利辛县水稻旱育秧栽培模式进行探讨,包括选用优良品种、苗床选择与培肥、整理苗床、种子催芽、适时播种及秧田管理等方面,为安徽省利辛县水稻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两优6919系安徽省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宣69S与恢复系m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等特点,适合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安徽省植棉区尤其是安徽沿江植棉区的植棉历史及棉花产业现状,分析了当前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大力发展机采棉的动力与机遇。同时提出了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发展机采棉在品种、机械、气候、种植规模与耕作制度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从3个方面阐述了现阶段安徽省沿江植棉区发展机采棉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优质早籼新品种皖稻8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皖稻85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经过多年试验、试种和示范,表现出米质优、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综合性状好等特点。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粮食局评为市场畅销优质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65优0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65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晚稻种植,2012年6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稻2012018。  相似文献   

6.
两系粳杂70优双九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70优双九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以本所选育的7001S为母本与优质父本双九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它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灌浆较快和较易脱粒等突出优点。1995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协优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协优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早熟、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登记名称:皖稻193号,审定编号:06010506。  相似文献   

8.
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籼2503系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具有品质优异、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协优75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7M05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1007)。  相似文献   

10.
两优1105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稻温敏核不育系皖2311S和自育的恢复系皖恢340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在2013—2014年的安徽省水稻区试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稻2016040)。  相似文献   

11.
宁籼优8号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特优92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具有丰产性突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闽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闽中稻作区或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种植过程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三系杂交籼稻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安徽省20a来三系杂交籼稻的育种成就和存在问题,指出今后的育种目标应主攻早熟、优质、超高产,并选育适于机械化制种和耐旱的组合;技术路线上早杂以选育早熟恢复系,中晚杂以选育优质不育系,亚种间组合以选育广亲和不育系为主。  相似文献   

14.
史鸿儒 《北方水稻》2021,51(1):44-45
稻源香久是营口天域稻业有限公司选育出的中晚熟香型水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60 d,耐盐、抗旱能力强,抗低温能力强,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增产潜力大,米质达部优三级标准,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杂交粳稻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和杂交粳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杂交粳稻发展所具有的地理和市场需求优势、政策和科技优势等,分析了发展杂交粳稻的面积和产量潜力,提出了发展杂交粳稻的目标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中浙优1号是用中浙A与航恢570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浙江省单季稻区试结果,2 a平均产量比汕优63增产6.3%,生育期长5 d,品质优良,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合于长江中下游作单季稻种植,2004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1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皖稻119(原名两优6326)是宣城市农科所用自育的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与优质中籼新品系wh2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产量高、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08—2019年通过安徽省审定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抗性、米质等性状。结果表明,2008—2019年共有314个水稻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其中,籼稻257个、占比81.8%,粳稻57个、占比18.2%;种业企业是选育单位的主体,其参与选育的品种占比高达75.2%;随着年代的推进,除中粳稻品种外,通过审定品种的生育期总体呈延长趋势,晚籼稻和晚粳稻生育期表现更加明显;随着年代的推进,产量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晚粳稻增幅更加显著;对稻瘟病抗性的表现总体较为理想,大部分品种处于“中感”至“中抗”水平,但“抗”级以上品种占比仅为3.8%;对稻曲病抗性的表现同样较为理想,大部分品种处于“感”至“中抗”水平,“抗”级以上品种占比38.7%;米质达部颁标准3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83.1%,但达2级及以上的品种仅占36.3%。因此,要围绕“抗性更强、米质更优”进行安徽省的水稻育种。  相似文献   

19.
禾香优1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粳稻不育系禾香1A与恢复系TD47配组而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米质优、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和湖北省沿江的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根据近几年田间示范表现和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高产制种和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