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鱼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清塘不彻底,拉网或运输中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施用未经发酵的有饥料,水质恶化等。但只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掌握各种鱼病发病的原因和规律,及时采取措施,鱼病还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2.
徐承旭 《齐鲁渔业》2003,20(12):32-33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结合生产实践,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鱼病防治的几点建议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摄食情况,人们不易观察,一旦发病,及时诊断较困难,治疗也较麻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鱼病工作只有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正确方针,采用“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才能达到减少或避免鱼类...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05,30(9):26-27
6鱼病防治 黄颡鱼的鱼病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由于黄颡鱼人工养殖放养密度增加,在鱼种和成鱼养殖中,已发现了一系列的流行疾病,因此,必须加强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5.
做好鱼病预防,是养鱼饲养管理中很重要一环,它关系着渔业生产的最终产量和效益。然而,目前大部分养鱼生产单位,在鱼种投放后,仍不将鱼病预防列入生产管理日程,造成鱼病时常发生,酿成极大损失。因此在渔业生产管理中,必须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现将几种鱼病预防常用药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进入炎热的夏秋季,正值各种鱼类生长高峰时期,但也是各种鱼病多发季节;随着水温升高,各种病原体大量繁殖,如果预防不当,就会造成鱼病暴发,酿成巨大的损失。通过调查发现,我区历年来夏秋季常发的鱼病主要有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一些细菌性鱼病及锚头鳋、鱼鲺等一些寄生性鱼病。为此采取“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措施,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养殖产量的高产与稳产。下面就高温季节一些常发鱼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作一下介绍:生了病的鱼有其特点,首先表现在活动和体色上。普遍的症状是早上巡塘时,…  相似文献   

7.
不断降低饲养鱼类的发病率,是夺取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一环。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体会,凡是认真贯彻了毛主席制定的“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医疗方针的养鱼单位,发病率就低,防与治的工作就做得好。现将我们这里常见鱼病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渔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内陆水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高密度精养技术的运用,水产养殖的总产和单产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养殖病害也在不断增加,养殖用药的投入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增加很快。在鱼病防治的生产实践中,除提倡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坚持“全面预防,综合治疗”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浅谈生态学预防鱼病鱼病的生态预防是依照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根据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体环境的生态特点。来减少致病生物对鱼体侵袭机率,达到消除鱼病发生之目的。一、改善水体环境,消灭和抑制病原。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水体环境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绥化市的鱼病发生情况,就其发生原因和采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阐述了如何能更好的进行鱼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实施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是现代养鱼、预防鱼病发生的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所谓鱼病的生态预防,就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底环境的生态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除鱼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海鲜世界》1991,(4):4-5
近几年来,本市淡水养鱼发展迅速、池塘单产不断提高,相应的养殖方式发生改变,放养密度加大,投饵、施肥偏高,水质环境恶化,加上南苗北运和新品种的引进缺乏检疫,鱼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为防止鱼病的蔓延扩充,保持淡水鱼持续高产稳产,抓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已是当务之急。除进一步加强普及鱼病防治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三早、四定、五消”春季防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住“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郭发定 《河南水产》2004,58(1):22-22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谚语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好“三早、四定、五消。”  相似文献   

15.
张永旺 《内陆水产》2006,31(5):26-26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鱼病诊断与防治手册》工具书由潘金培同志主编、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鱼病的发生、鱼病的诊断方法、鱼病的预防以及鱼病的种类、诊断和防治。本书的特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它的出版,对我国鱼病的科学研究、教学、特别是对生产上的鱼病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6,(7):43-44
预防鱼病是鱼病工作的主要任务。鱼生活在水中,一旦生了病,在治疗和隔离上都比较困难;特别是生病后,多为忌食,给治疗带来困难。同时,病鱼又都在水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因此,早期的预防和消灭病原,是防止发生鱼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所谓鱼病的生态预防就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体环境的生态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除鱼病的方法。一、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消灭和抑制病原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是预防鱼病的基本前提,包括改善底质和水质两个方面。首先清除淤泥,因为它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源,又是病原体的滋生和藏身处,大量的有机物质在缺氧的条件下产生氨或胺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鱼类发病或死亡。高产鱼池每年都必须清除淤泥并消毒,同时清理改造进排水设备,做到进排分开,防止鱼病的交叉传染。…  相似文献   

19.
生态预防鱼病是利用鱼类生态和养殖水体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属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至消除鱼病的方法,它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有机结合。目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  相似文献   

20.
配合饲料养殖鱼病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不瘟,富得发昏",说明了鱼病的危害性和鱼病防治的重要性,鱼病防治工作要做到"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达到减少甚至避免鱼类因病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