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蜂螨是东南亚养蜂业的严重问题,在亚洲,小蜂螨和大蜂螨继续危害西方蜜蜂(DeJong et 1982),除大蜂螨外,在缅甸(Nyein& Zmarlicki 1982)和泰国(Burgett et al,1983)小蜂螨对西方蜜蜂的危害更为严重。阿富汗仅发现小蜂螨(Woyke 1984a)小蜂螨毁灭了90%的西方蜜蜂,并且在一年之内可以毁灭整个蜂群(Woyke,1985),如此看来,小蜂螨对西方蜜蜂的毁灭性比大蜂螨更大。据文献报道,小蜂螨的生物特性学同大蜂螨相似,大家知道,大蜂螨繁殖于蜜蜂幼虫,但在缺少幼虫时,它可以在工蜂体上存活  相似文献   

2.
正蜜蜂螨病是由大蜂螨和小蜂螨引起的一种蜂的常见寄生虫疾病。大、小蜂螨对蜂群危害很大,常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引起蜂群崩溃综合征[1-2]。西方蜜蜂和部分杂交蜂对蜂螨的易感性远高于东方蜜蜂(中华蜜蜂)。同时蜂螨在蜜蜂个体和蜂群间的传播和对蜜蜂几丁质外壳的侵蚀,可导致多种病原的入侵使蜜蜂染病,造成蜂群大面积感  相似文献   

3.
蜜蜂的螨害目前已成为养蜂界的世界性问题。寄生性蜂螨且严重危害蜂群主要有三种:武氏尘螨(Acarapis woodi),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和雅氏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其中雅氏大蜂螨是危害蜂群最严重的一种螨。自从1904年Oudemans首次报道在中华蜜蜂(Apis cerana)身体上发现了雅氏大蜂螨以后,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养蜂国家。各国都投  相似文献   

4.
论小蜂螨     
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最早发现于菲律宾。在我国,1959年首先在广东饲养的西方蜜蜂(Apismeuifera)身上发现,并逐步蔓延至全国各地。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小蜂螨危害程度剧增,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养蜂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一、小蜂螨对蜂群危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蜂群转地饲养,蜂螨等为害蜜蜂的主要病虫害也随着蔓延扩大。为了保证养蜂生产的顺利发展,开展蜜蜂主要病虫害的检疫工作,控制其为害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把有关的几种主要病虫害的检验方法简介如下: (一)蜂螨蜂螨是近年来严重为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虫害,在目前所发现的有大蜂螨和小蜂螨两  相似文献   

6.
小蜂螨(Tropilaclaps clareae)最早发现於菲律宾,1960年前后在我国的广东发现并逐步传播蔓延至全国各地,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小蜂螨危害程度剧增,已成为我国养蜂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小蜂蜻主要寄生在蜜蜂的封盖子脾巢房内,直接危害蜜蜂幼虫及蛹,极少寄生在成蜂体上,而且它具有繁殖速度快,行动敏捷等特点,因此小蜂螨对蜂群的危害超过了大  相似文献   

7.
陈渊 《中国蜂业》2014,(10):19-20
<正>蜜蜂由野生到人工饲养以来,一直受病虫害困扰,尤其是西方蜜蜂,备受蜂螨和蜂病侵扰。中蜂自身有清螨能力,却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阴影笼罩,中蜂用弃巢飞逃来躲避灾难。一、蜂螨对蜂群的影响蜂螨是蜜蜂的大敌,养蜂人如果不能将其控制在一定限度,蜂群会很快消亡。小蜂螨危害最严重,大蜂螨次之,最近几年一种名叫壁虱(武氏盾蜂螨)开始危  相似文献   

8.
大蜂螨和小蜂螨是西方蜜蜂最严重的两种外寄生螨。最近几年从被螨寄生的西方蜜蜂中,发现这两种螨的新寄主。由于螨的寄生,给蜂群带来巨大的危害。大蜂螨已从远东传播到除澳洲以外的每个洲。小蜂螨原生长于东南亚地区,分布并不广泛,最近在阿富汗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出现小蜂螨。  相似文献   

9.
1 引言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l)是我国养蜂业的生力军。然而,由于对蜂螨缺乏抗性而受到严重的危害。近些年来,小蜂螨的危害十分猖獗,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其一,小蜂螨个体小,体色呈棕褐色的保护色,生存繁衍皆处于封盖子脾内,具有隐蔽性,故初发时难于诊断;其二,小蜂螨  相似文献   

10.
冯峰 《蜜蜂杂志》2002,(1):18-19
(上接2001年第11期) 2 非传染性“爬蜂病” 2.1 蜜蜂寄生螨 危害蜜蜂的寄生螨有内寄生螨:武氏蜂盾螨,又称壁虱;外寄生螨:雅氏瓦螨,又称大蜂螨,亮热历螨,又称小蜂螨。在我国,目前尚未发现武氏蜂盾螨,而大蜂螨和小蜂螨在蜂群中普遍存在。 2.1.1 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1) 大蜂螨对蜜蜂的危害 大蜂螨于1956年前后,首先在江浙一带饲养的意蜂蜂群中发现,1960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11.
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 Oud.)是世界范围内感染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最严重的外寄生虫,蜂螨通过吸取未成年和成年蜜蜂的血淋巴来危害蜜蜂,同时还会传播有害病毒,给养蜂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防治蜜蜂病虫害是保护养蜂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一环。蜜蜂体外寄生虫——大、小蜂螨给我国养蜂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治大、小蜂螨,我国广大养蜂员和科技人员对它们的生活史、生活习性、消长规律、传播途径、越冬问题进行了很多试验研究,目前已基本上能控制住大、小蜂螨的为害。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大蜂螨 (VarroajacobsoniOudemans) (Acari:Var roidae)最早在东方蜜蜂 (Apiscerana)上发现的一种外寄生虫 ,它们在长期的共同适应过程中建立起自然的寄生———寄主关系。大蜂螨对东方蜜蜂不构成威胁。但自从 70年代早期 ,大蜂螨自亚洲的东方蜜蜂传入欧洲 ,它却成了欧洲蜜蜂 (Apismellifera)的一种最严重暴发性虫害。通过人为运移蜂群 ,大蜂螨已迅速传遍欧洲大陆。由大蜂螨引发的恐慌和造成的损失以及大蜂螨由流行性虫害过渡到地方性虫害这一事实 ,使人们意识到仅通过…  相似文献   

14.
<正>大蜂螨(varroa destructor)是危害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最严重的害虫。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大蜂螨以蜜蜂的血淋巴(血液)为食。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寄生虫反而对一种叫做脂肪体的蜜蜂器官有着旺盛的食欲,蜜蜂脂肪体(以下简称:脂肪体)有类似人类肝脏的重要功能,同时还可以储存营养并有助于提高蜜蜂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越南养蜂治螨不用药NVDung等在六十年代初期,越南就引进了西方蜜蜂。以后,群数日多,迄今约6万群,归1500养蜂户所有。大蜂螨原寄生于东方蜜蜂,小蜂螨原寄生于大蜜蜂。两种蜂螨都对西方蜜蜂危害严重,必须防治,以免全群覆灭。不过,越南养蜂者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16.
1 .药物熏蒸(1)升华硫方法一 :按一个生产群每次撒 3~ 5g升华硫于蜂路上 ,一般 7~ 10天撒 1次 ,2~ 3次就可控制小蜂螨。此法适用于小蜂螨危害严重时。严格控制用量 ,因硫磺对蜜蜂有较大的毒性 ,轻者伤蜂 ,重者出现蜂王不产卵 ,群势下降的现象。方法二 :按一个生产群一次涂 2~ 3g升华硫于封盖子脾上 ,7~ 10天涂一次 ,一般涂 2次就可控制小蜂螨危害。为了涂布均匀可在升华硫中加入适量滑石粉、玉米粉等做填充剂。因此法能杀死封盖房内的小蜂螨 ,所以适用于小蜂螨危害较严重的情况下。(2 )SO2 熏脾抽出巢箱内的封盖子脾放到继箱中 ,一…  相似文献   

17.
蜂场札记     
1988年8~9月,笔者随云南蜜蜂研究所蜂场放蜂。与此同时,走访了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养蜂员。兹博取行家之长,集成此文,以供同行参考。一、蜂螨云南四季蜜源不断,造成大蜂螨和小蜂螨周年不绝,严重影响蜂群的发展。这是云南养蜂生产中严重的寄生虫害。各蜂场采用下列方法治疗:蜂群转地安置后,首先进行治螨。螨害严重的蜂场,结合蜂王浆生产,幽王断子进行治螨,蜂螨控制后再放王。施药方法有药液喷脾(脾面附蜂)、药粉撤蜂路或抹脾面(脾上蜜蜂抖去)、药物熏蒸等。  相似文献   

18.
笔者养蜂近30年,受尽了蜂螨危害和假蜂药之苦,今提出一些粗浅建议和假设。希望蜂友们能共同研究探索,开拓防治蜂螨的新途径,彻底改变“华佗无奈小虫”的局面1.选育抗螨蜂种。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为了生存 (包括抗螨性在内 )的自我保护特性。20世纪20年代西方蜜蜂引进我国,60年代全国各地普遍发现蜂螨危害。随即,一些防治蜂螨的药物开始出现。那么西方蜜蜂是怎样传染上蜂螨的呢?还须进一步探索。据报道,世界上的螨类达几千种,而常见的危害蜜蜂的只有几种。另外,西方蜜蜂在上个世纪以前怎么没有受蜂螨危害呢…  相似文献   

19.
蜂螨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螨有大、小蜂螨两种,主要寄生在幼虫和蛹上.大蜂螨还寄生在蜂体上,小蜂螨则是典型的巢房内寄生虫,蜜蜂的幼虫和蛹受害严重.我国是发生大蜂螨比较早的国家之一,1956年在浙江杭州郊区的意大利蜜蜂最早发现这种螨害,以后逐渐向南北方向传播,到1964年以后,全国普遍发生;小蜂螨则在1960年前后首先在广东省发现,以后逐渐向北蔓延,目前这种螨类已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各省区普遍发生.螨害严重的蜂群巢房内随处可见死虫、死蛹,成蜂畸形,四处乱爬,足翅残缺,群势迅速下降,甚至全群覆没.  相似文献   

20.
蜂螨仍然是我国当前养蜂生产上传播最广、危害最大的蜜蜂敌害。在欧美各国的蜂群里只有大蜂螨,而我国的西方蜜蜂群里不仅有大蜂螨,还有小蜂螨,这两种蜂螨的形态、习性和活动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有很大的差异,却可以在同一个西方蜜蜂封盖幼虫房里共同寄生繁殖,这是我国养蜂生产上螨害严重、防治困难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现有的杀螨药剂品种少,常年使用同一种杀螨药剂,增强了蜂螨的抗药性等等原因,使得我国养蜂生产上螨害不断,染螨蜂群遍布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