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寻求适宜的烤烟移栽期,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移栽期下烤烟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株大田生长期间,4月13日和5月4日移栽时烟株烟碱含量最高,4月27日和5月4日移栽的烟株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最高。说明较晚移栽的烟株能够促进氮代谢产物的积累。烤烟上、下部叶中,4月20日移栽的氮代谢产物在优质烟叶范围内,中部叶中,各处理烟株的含氮化合物均在优质烟范围内,5月4日移栽除外,说明晚移栽的烟株烤后烟叶化合物表现不协调。4月27日移栽的烟株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最高,说明该时间移栽有利于促进烟株氮代谢能力。同时谷氨酰胺合成酶与烤烟中下部叶氮代谢产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烤烟移栽后60 d之前,硝酸还原酶与上部叶的烟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在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对含氮化合物起抑制作用,且在烤烟移栽后60 d之前,硝酸还原酶对烟碱起抑制作用。综上,在黔西南烟区,烤烟在4月27日移栽有利于促进氮代谢产物的积累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有效变化。  相似文献   

2.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本文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对保山香料烟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18日移栽的烟株,在生长发育时期由以氮代谢为主向以碳的积累为主的转变较为平衡,但是在此移栽期的基础上,应注意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的适当追加,以提高上部叶烟碱含量。使上部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移栽期过早或过晚,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烟叶在整个发育时期内碳氮代谢转变不平衡,烟叶化学成分不协调。  相似文献   

3.
氮水平和NO_3~--N比例对烤烟新品种YH05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促进烤烟新品种YH05的推广应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的施氮水平(5,7,9 g/株)和氮素形态比例对YH05不同部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NO3--N比例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烟叶中的内在化学成分均有影响,但对不同部位叶片的影响程度有差异。氮水平对各部位叶片中的烟碱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糖碱比的影响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说明氮水平是影响YH05碳代谢和氮代谢的重要因素,并调控碳氮的平衡;NO3--N比例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影响上部叶的氮代谢,也是中部叶和下部叶碳代谢的影响因素。由于各部位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均较低,明确YH05在工业卷烟生产中,应该主要作为辅料烟使用。  相似文献   

4.
成熟期是烤烟需水次临界期。为明确烤烟成熟期土壤水分对烟叶主要碳氮化合物的影响,试验在烤烟成熟期进行土壤控水,研究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和烟碱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70%~85%,烤烟生长后期(移栽后约83天)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较高;干旱胁迫降低碳代谢,而干旱后复水碳代谢增强。70%~85%土壤含水率,烤烟总氮和烟碱水平较低;干旱胁迫促进氮代谢,总氮和烟碱含量较高;干旱胁迫后复水,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烤烟成熟期,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协调烟叶碳氮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碳氮代谢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摸清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碳氮代谢变化规律,以豫烟5号、豫烟6号、豫烟7号、中烟100四个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不同成熟度烟叶碳氮代谢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转化酶(Inv)活性、总氮、总糖和总糖总氮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随成熟度的提高,色素含量、NR活性、Inv活性、总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糖含量和总糖总氮比先升高后下降,适熟期最高。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色素含量、NR活性、Inv活性、总氮、总糖和总糖总氮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豫烟5号、豫烟6号、豫烟7号色素含量、NR活性、Inv活性均较高,中烟100均较低,说明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特征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烤烟大田不同生育期亏水胁迫与烤烟物质积累及生理代谢的关系,以烤烟‘粤烟98’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烤烟伸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亏水胁迫处理下烟株干物质积累和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伸根期亏水对大田烟株中、后期干物质积累的抑制效应具有滞后性且不可逆转;旺长期亏水仅仅对烟株茎器官干物质积累显著抑制效应,但可逆转,且成熟期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而淀粉酶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成熟期亏水显著降低根、茎器官及整株干物质积累,但对叶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生产实践中,应高度重视伸根期和成熟期水分管理,确保烟株此期不受干旱,而旺长期适度亏水可以提升成熟期的烟叶田间耐熟性。  相似文献   

7.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pH土壤处理研究土壤pH对烤烟氮代谢相关指标及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育前期,土壤pH在5.5~7.5时,烟株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最高。土壤pH在4.5~6.5时,其可溶性蛋白及烟碱含量最高。说明微酸性土壤环境能够促进烟株前期氮素代谢。烟株进入旺长后期至成熟前期,微碱性土壤环境中的烟株氮代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烟碱含量提升较快。说明微碱性土壤环境有利于烟株中后期烟叶的发育与成熟。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随土壤pH升高均表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总氮、烟碱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pH在6.5~7.5处理总氮含量最高;土壤pH在4.5~5.5处理烟碱含量最高。各处理烤后烟叶两糖差以弱酸处理表现最好,其烟碱含量也高。临沂烟区整体以弱酸环境下烟叶质量最佳,但在烟株发育后期,表现为氮代谢相关指标偏低,在实际烟叶生产中,应重视后期追施氮肥,适当调整追肥比例和打顶时期,防止烟株早衰,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氮钾配比对吉林省蛟河晒红烟质体色素、碳氮代谢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叶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在施氮量为90kg/hm 2、氮钾比为1∶2时,生长后期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含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阻碍烟叶碳氮正常代谢,不利于烟叶落黄成熟;而施氮量为75kg/hm 2、氮钾比为1∶3的处理碳氮代谢协调。从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来说,随着施氮量增加,含氮化合物含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随着施钾量增加,调制后烟叶钾含量明显升高。因此,在保证氮肥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植烟土壤钾肥比例,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烤烟品种碳氮及其次生代谢相关酶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烤烟品种的推广应用及其品质鉴定提供理论支撑,以‘云烟87’、‘遵烟6号’和‘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烤烟在移栽后0—45天碳氮及其次生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3种烤烟品种淀粉酶都随移栽时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移栽后45天‘云烟87’的淀粉酶活性值最大。(2)‘云烟87’烟叶蔗糖合成酶活性随着生育期迅速上升;‘遵烟6号’烟叶蔗糖合成酶活性生育期相对稳定。‘K326’烟叶蔗糖合成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其他品种相比,在移栽后30—45天酶活性较低。(3)‘云烟87’的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先缓慢上升,30天后较为稳定;‘遵烟6号’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在生育期一直较为稳定;‘K326’的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移栽后30—45天,‘云烟87’和‘遵烟6号’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都高于‘K326’。(4)‘云烟87’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上升至15天后较稳定,‘遵烟6号’表现出较大的波动,‘K326’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5)‘云烟87’烟叶的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呈现先略微升高随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遵烟6号’和‘K326’均随着生育期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总之,‘云烟87’具有更强的碳氮代谢和次生物质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广东不同烟区烤烟化学成份与地理生态特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东省6个烟叶产区县中部烟叶(C3F)和上部烟叶(B2F)主要化学成份与地理生态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五华、梅县烟叶特点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含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与其良好的光热条件有关。蕉岭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烟碱含量高,与其降雨量大,气温高有关。南雄烟叶的特点是总糖、还原糖含量低,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而中部叶烟碱含量偏低,与其弱碱性植烟土壤有关。连州烟叶的特点是总糖、还原糖含量高,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与植烟土壤和烟株成熟后期雨水多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烟草品种云烟97为材料,在皖南烟区典型的植烟土壤麻沙土、麻沙泥、粉沙土种植,以水稻土种植作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技术对生长成熟期烟叶的基因表达谱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水稻土相比,麻沙土植烟成熟期烟叶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有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的基因,以及与氧化胁迫有关的基因,而下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是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磷脂合成的基因。麻沙泥植烟成熟期烟叶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有与生长素运输和多糖合成有关的基因及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有关的基因。粉沙土植烟成熟期烟叶与干旱胁迫有关的基因和与纤维素、果胶质、淀粉和蛋白质分解有关的基因上调。叶片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表明,粉沙土和水稻土植烟,烟叶长势差,生长衰退迹象明显;而麻沙土和麻泥土植烟,尤其是麻沙土,烟叶生长势较好,生长衰退迹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质地植烟土壤氮素矿化的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深入研究植烟土壤的氮素矿化特征,通过设置不同质地土壤的烤烟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土壤质地对植烟土壤氮素矿化规律以及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为优质烤烟生产中氮素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土壤在烤烟不同生育期氮矿化量的差异都极显著。供试土壤中氮矿化速率分为前高后低型、双高型和前低后高型,前高后低型以粘土及砂土为主,有利于烤烟产质量的形成;而前低后高型土壤氮矿化率最高峰出现在烤烟采收期,对烟叶品质形成极为不利。土壤颗粒组成中尤以1~0.25mm的粗砂粒和<0.001mm的粘粒与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氮素矿化量二次显著相关。适当客沙,使土壤<0.001mm的细粘粒占比降至37.0%以下,0.05~0.01mm的粗粉粒占比高于5.5%、低于16.3%,1~0.25mm的粗砂粒占比控制在8.5%以下,将会使土壤氮素矿化量更加适应优质烤烟产量和质量形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云烟9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短时渍水处理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成熟期渍水处理3 d,中部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低于对照,降幅为20.39%;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33.14%,56.70%;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降低趋势,分别下降了2.9,0.74,0.77个百分点,而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有增加趋势,分别上升了1.33,0.46个百分点。说明渍水胁迫使叶片生理代谢紊乱,氮代谢减弱,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研究结果有助于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成熟期渍水胁迫对烤烟生长和品质形成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四川雪茄烟叶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氮量对雪茄烟叶生长过程中碳氮代谢及调制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施氮量(120、165和210kg/hm2,分别记为T1、T2和T3处理)对雪茄烟叶生长期间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质体色素以及调制后化学成分含量、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雪茄烟叶生长过程中,各处理烟叶淀粉酶(AL)、中性转化酶(NI)、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淀粉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氮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同时期鲜烟叶AL、NI、NR和GS活性均有所升高,淀粉含量降低,总氮含量升高。烟叶成熟时,T3处理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41.71%和21.31%,不利于烟叶成熟落黄。从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来看,T2处理的烟叶氮碱比较低而钾氯比较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拉力和平衡含水率较高,含梗率较低,物理特性较好,香气质、香气量以及燃烧性等指标的分值较高,感官质量较优。因此,四川什邡雪茄烟种植区采用165kg/hm2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黔江区植烟土壤养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重庆市黔江区植烟土壤的肥力状况,提高优质烟叶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叠加图对黔江主要烟植区进行采样,经过土壤养分的分析测定后,对烟植区各土壤类型的主要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黔江烟植区土壤多呈弱酸性或中性,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能达到优质烟叶的生产要求;(2)速效氮含量偏低,符合烟草种植施肥特点;(3)黔江烟植区土壤中黑砂壤、黄壤的综合评价指数相对较高,适宜于优质烟叶的种植和生产。烟植区各土壤类型评价指数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相吻合,对当地烤烟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秸秆还田对烤烟根系活力和碳氮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长期连作及施用化肥带来的植烟土壤环境恶化问题,在粤北烟区开展了秸秆还田对烤烟根系活力和碳氮代谢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花生秸秆还田处理的烤烟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且成熟期根系衰老速度延缓,施用2500 kg/hm2花生秸秆的烤烟根系活力最强。打顶前(移栽后55天)秸秆还田处理叶片中淀粉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淀粉酶活性高峰提早10天;成熟期淀粉酶、硝酸还原酶、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则显著降低,Inv/NR比值升高。水稻秸秆还田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花生秸秆还田处理,且打顶前秸秆还田量高的处理高于秸秆还田量低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新型肥料对土壤肥力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新型肥料对土壤肥力及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有机中微量肥能显著提高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土壤碱解氮、烤烟叶面积指数与成熟期光合有效辐射,提高烤烟物理性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发育;液态生物肥能显著提高烤烟的叶面积指数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土壤pH,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固态生物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但烤烟根系要劣于常规施肥;上述新型肥料均可促进烤烟生长与成熟,提高烤烟成熟期光合有效辐射,提高烤烟旺长期与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8.
不同磷肥对土壤化学性状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磷肥的不合理施用成为烤烟品质的限制因子。通过深入了解磷肥的土壤效应及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确定磷肥最佳配方。利用 DPS与 SPSS软件,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高磷肥料对土壤化学性状及烤烟生长的影响。研究过程分不同磷肥配方设计、 土壤化学性状研究与烤烟生长研究 3个步骤。首先进行不同配方磷肥田间设计, 其次土壤取样测定、 冠层结构指标测定、 叶绿素测定、 烤后烟物理特性测定与根系测定, 最后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提出磷肥配方方案。通过方差分析得出: 高磷提苗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F=7.9375, P=0.0068)、 速效磷(F=6.2115, P=0.0145)、 速效钾含量(F=5.9213, P=0.0158)、 烤烟的叶面积指数(F=4.112, P=0.0433)与烤烟成熟期光合有效辐射(F=4.6775, P=0.0378), 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烟叶物理特性, 是防控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烤烟根系生长; 高磷基肥 II 型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F=5.112, P=0.0237)、 速效钾含量(F=5.20, P=0.0177)与烤烟的叶面积指数 (F=3.9621, P=0.0495), 能显著降低土壤 pH(F=4.2351, P= 0.0411), 有利烤烟根系生长; 高磷基肥 I型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16.61%。上述高磷肥料均可促进烤烟生长与成熟, 提高烤烟旺长期与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 1.26%~31.69%, 提高烤烟成熟期光合有效辐射2.04%~11.51%, 对湘西州缺磷土壤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