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784—1”进行大豆种子浸种和拌种处理。田间试验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和叶绿体内片层结构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豆应用稀土动植宝拌种或喷施,均可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平均667m^2增产大豆15-33kg,增产11.72%-27.27%。以0.5kg大豆种子拌稀土原液7ml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54.0kg,增产49.1%。喷施以200-300ppm浓度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42.8kg,增产28.92%。拌种比喷施更简便易行,增产效益比喷施好,但要注意到即拌即播。  相似文献   

3.
据报导,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对钼的反应特别敏感。钼能促进根瘤菌的固氮活性,提高固氮能力,因而对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有较明显的效果。 今年在吉林省召开的全国钼肥生产和应用经验交流会议上。综合各地试验材料说明,在花生上施用钼肥一般可增产5—15%,最高增产达20%以上。福建省1976年多点试验,用钼酸铵拌种、浸种,花生增产10.6—19.4%;福建省同安县每亩用20克钼酸铵拌种增产16.2—17%;辽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新剂型—“40%多菌灵胶悬剂”防治大豆灰斑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浩然  李勇 《大豆科学》1989,8(1):75-85
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有效成分40克加水40—50kg于R_2(大豆开花盛期)至R_3(结荚始期)最迟至R_4(结荚盛期)在以“合丰25号”,“绥农4号”为主的大豆品种上,田间常规喷雾防治大豆灰斑病100.68万亩。据5县58个防治地块调查,病粒率降为0—21.4%平均5.44%;防治效果35.1—100.0%平均71.8%。又据15个重点防治点调查,防后大豆平均增产12.1%,百粒增重1—2g,亩可多产大豆18.0kg,并能提高大豆一个等级,改善大豆品质。并对药剂品种及剂型、施药器械、施药时期及次数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十烷醇又称蜂蜜醇,结构式为CH_3(CH2)_(28)CH_2OH。我省粮油科研所等单位由米糠中提炼成品,于1980年开始应用于大豆试验。本所两年小区试验及一年生产示范,平均增产7%左右。本所及岳阳、邵阳、零陵、衡阳等地(市)所属的6个县(场)农科所,三年来在春、秋大豆上的22个点次田间对比试验,比对照增产3—15%的有20个点次,增产3%以下的2个点次。11个点次的中间生产试验,收获的9个点次(共356)亩增产3—15%的有8个点次,增产3%以下的一点个次。  相似文献   

6.
ABT生根粉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于1981年研制成功的,是一种广谱、高效、复合型的植物生根促进剂。现已开发出五个继代新产品,应用技术由单一的扦插育苗发展到浸种、拌种、叶面喷施等全方位技术。该项目先后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0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为探索生根粉在我省大豆作物上应用效果和使用技术,省推广站从1991年开始布点试验,经两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1991年克山、桦川、海伦、通河、鸡西等5个县市进行了试验,其中通河县还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示范面积9000亩。用ABT生根粉处理的大豆较对照平均亩增  相似文献   

7.
稀土和农药处理甜菜种子,对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稀土在甜菜上施用,增产增糖效果好.拌种平均增产6.05%,增糖0.554度;浸种平均增产1.7%,增糖1.13度;叶喷平均增产6.15%,增糖0.2度。稀土与农药混用防治害虫,防治效果在88—90.6%之间;采用稀土拌种,亩用量40克与农药直接混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三氯苯甲酸(TCBA)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刺激素。我们于1973年开始试制,1974、1975年分别在庄河、铁岭、法库等县进行了应用试验,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 1.试验方法:分别用100、200、300PPM的三氯苯甲酸,在花生的始花或盛花两个不同时期各喷一次,取30株测定生长发育情况。 2.试验结果:用100、200PPM三氯苯甲酸在花生始花期(7月15日)喷洒的试验结果表明:100~200PPM三氯苯甲酸对花生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其中200PPM处理的第一对侧枝平均长度比对照提高12.58%,百果重增加16.0%。  相似文献   

9.
1996~1998 年,于不同作物中进行了植物多功能特效营养素“浸种剂”和“保花壮果剂”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对农作物种子具有提高发芽率、促进发芽势的作用;后者有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产量的显著效果,水稻增产10% 以上,油菜增产28% 以上,小麦增产16% 以上。单浸种或单喷施,浓度以1∶100 为宜,浸种基础上喷施,则喷施浓度以1∶200 为妥。该植物多功能特效营养素值得在农业生产中扩大示范,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据国外报道,大豆开花至成熟期,每英亩喷施3-(2-吡啶基)丙醇(分子式为-CH_2CH_2CH_2OH)有效成分130克(合21.42克/亩),可提高大豆产量28.0%。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于1978年初合成此化合物,其试验代号为784—1(亦称大豆激素或PGR—1)。作者从1978年开始与该所协作,并在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陈茹玉教授指导下,会同黑龙江省的农业科研所、农业院校、植保站、推广站以及国营农场等百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在马铃薯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6~1989年4年的土培、田间试验及多点示范,研究了马铃薯施用稀土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施用技术及生理作用。 1 马铃薯施用稀土元素的效果与效益 1.1 盆栽试验于1987~1989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网室中进行,供试品种为克新2号脱毒种薯。1987年设5个处理:①稀土拌种35克/亩;②稀土拌种70克/亩;③喷施稀土50克/亩;④喷施稀土100克/亩;⑤对照。喷施时间为开花始期,每亩用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多年来研究应用2.3.5—三碘苯甲酸(TIBA)100~200ppm于花期喷施,可使大豆增产10~23%,并有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我们对粳稻百亩丰产方进行喷药、喷磷钾及喷激素的“三喷”处理对比试验,取得了好的效果。 基本情况和处理设计供试品种为中熟中粳48—3691,供试农药为建湖农药厂生产的20%粉锈宁,涟水化工厂生产的含量96%磷酸二氢钾、沪产“ 920”。处理1为用粉锈宁、磷酸二氢钾、“920”分三次喷施,用A表示;处理2为用磷酸二氢钾、“920”分两次喷施,用B表示;处理3为喷一次 “920”用C表示。对照区为未作任何处理。小区面积为0.10亩,随机排列,重复两次。 增产效果分析1.增加功能叶,延长功能期。据考查:各处理小区收获前平均单株绿叶数为2.46张,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属秋大豆区北缘,过去不种秋大豆,无定型品种可供生产利用。本省南通地区历史上有玉米、黄、赤豆三夹种的习惯,但春玉米八月初收获,夏大豆要到十一月才成熟,由于作物共生期太长,玉米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大豆容易倒伏,产量不高。针对生产上存在的这些问题,1977年用“以夏代秋”的方法开始探索试种秋大豆的可行性及寻求适宜的品种。1978年以后又发展为改间作为纯作,改6尺的宽行玉米为4尺窄行,夏大豆改为秋大豆的密玉米—秋大豆—三麦/蚕豆的新旱三熟制试验。通过生产示范和秋豆品种区域试验,肯定了秋大豆的增产作用、经济效益和本省淮南地区种植秋大豆的可能性。 本项研究在棉区进行了多年试验与大量示范。据1981—1983年31个点次1060亩统计,年总产平均为1180.5斤/亩。此外还有提高地力保后作物增产的效益。推广面积1982年为1.6万亩,1983年4万亩,1984年4.5万亩,累计约10.l万亩。以每亩平均增加收入17.6元计,迄今增加产值为177.8万元。今后的效益将随着面积的扩展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卫农生物拌种剂是一种微生物拌种剂。试验结果表明:卫农生物拌种剂对大豆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平均每亩增产大豆13.4公斤,增产9.14%,纯增收64.5元。  相似文献   

16.
“784—1”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经多年努力,于1978年用国产原料合成新型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作物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加强脂肪及蛋白质的转化。“784—1”应用于花生,表现座果早,结果多,饱果率高,果重和产量增加,对大豆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对芝麻的作用效果在国内尚末见报道。 河南是全国芝麻的主产省份,产量居全国首位。平舆县是河南芝麻集中产地之一,种植芝麻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常年在20万亩上下。但长期以来,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讨新的增  相似文献   

17.
“碧全”系从台湾省引进的一种含有氨基酸和多种营养元素的新的植物叶面肥。为了探索该产品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其施用技术,给今后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试验和示范。一、材料与方法本项目于1990年在武夷山市黄土农场中等肥力的灰泥田进行。以“碧全”为材料,分别作浸种、秧苗三叶期喷施、本田生长期喷施试验和大田示范比较。供试水稻品种:早稻为“威优64”;晚稻为“汕优63”。 1.浸种试验浸种时,按每亩大田种子量用500倍液浸种10分钟,以清水浸种为对照,芽谷播在同块秧地上。设2个处理,2次重复,4个小  相似文献   

18.
1985—1987年在河南、山东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接种在三个夏大豆品种上,平均增产18.3%,效果良好。1988年继续小区试验,并在河南、山东进行了二万亩的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9.
晋花1号花生新品种,系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7年从“花29”品种中系选而成。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通过审定,并命名为“晋花1号”。 产量表现 该品种1985—1987年山西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三年28点次平均亩产284.9公斤,比“花37”平均亩产259.2公斤增产9.9%;1936—1987年全省花生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  相似文献   

20.
系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2年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作研究所引入的“汀171—6”中系选育成。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花生。 据1979—1981年在锦州、大连、沈阳、阜新、铁岭等市、地、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14个点及4个生产试验点试验结果,在不同肥水自然气候条件下,亩产730.4—393.5斤,平均亩产472.8斤,比推广种白沙1016亩增产14.5%,比对照种阜花5号亩增产16.1%,据1981年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