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应用多重极化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估测森林生物量,冠层结构和树种组成的主要研究成果。SAR数据与树高,胸径,植株密度,方位和样地几何形状等因素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特别能反映硬阔叶林分子其它森林树种组间林冠特征差异(包括分枝形态,冠重量和面积),主要树种组内,树种组间与林结构的变化(包括树高,植株胸径和密度)以及一些低生物量和部分疏林地与潮湿土壤及枯枝落叶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重极化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估测森林生物量、林冠结构和树种组成(下)作者:StevenA.Sader译编者:邓侃2.线性回归分析SAR数据与森林各树种组的结构因子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的情况不多(表3),松树优势林分比其他林分类型的结果要好些...  相似文献   

3.
ERS-1SAR影像森林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利用1992年成像的覆盖山东省烟台地区的ERS-1SAR和TM资料开展工作。研究中首先将这两种遥感资料进行了几何精纠正和与地形图的配准,尔后,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遥感资料(ERS-1SAR、TM3、TM4和TM7)与森林参数(包括平均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层厚度和郁闭度)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波段的ERS-1SAR资料与森林冠层厚度和平均树高相关程度较高;森林参数综合因子对ERS-1SAR影像的影响大于对所用TM波段的影响,说明ERS-1SAR资料在森林应用中,对森林参数乃至于森林蓄积量的估测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桉树人工林种群密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林种群密度是森林培育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倍受森林培育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关注。近年来,作为外来树种,桉树因其速生丰产而在华南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因而其人工林种群密度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情况,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桉树人工林种群密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包括密度与栽培模式、保存率、林木生长(树高、胸径、径阶分布)、林分产量(单株产量、蓄积量、生物量)、冠幅、材性以及经济效益等关系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8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试验中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树高为9.0%,胸径为13.7%,材积为30.0%,而木材密度只有6.7%,各性状均有较高的重复力,木材密度和胸径的重复力在90.0%以上。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而胸径、材 与木材密度间表现出中度的遗传负相关,树高与木材密度间则表现出弱度的遗  相似文献   

6.
对黑荆树1-5年生人工林分在2.0×2.0m(A),2.0m×1.5m(B),2.0×1.0m(C),1.5m×2.0m(D)和1.0m×1.0m(E)5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生长及其经济效益,随密度增大递减;单位面积树皮和木材产量随密度增大递增,但增幅随林龄增大减小;林分的数量成熟期随密度增大缩短,间代期也随之提早,A、B密度为皮材兼用林最佳的造林密度;C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亚热带森林资源调查中典型的4种森林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生物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计算4种森林类型从林分蓄积量估算林分生物量的主要转换参数平均值,并分析影响转换参数的林分因子。结果表明:(1)杉木林、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4种森林类型中优势树种的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313 3、0.412 5、0.502 1和0.527 4,木材基本密度因树种种源、种系、立地条件、林龄、林分密度等因子的不同而不同。(2)杉木林、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生物量扩展因子的平均值分别为1.308 9、1.265 4、1.423 3和1.391 3,根冠比的平均值分别为0.169 4、0.177 2、0.239 1和0.263 5。(3)4种森林类型的生物量扩展因子和根冠比随林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增加而减少,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4种森林类型的生物量估算转换参数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估算森林生物量时应按具体的森林类型进行估算,同时还应考虑林龄、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等林分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杉木人工林根圈土壤两种磷酸酶活性、8种磷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根圈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根圈外高1.44、0.66酚mg/g(37℃,12h),R/S值分别为1.91和2.01;(2)根圈全P、DA-P、Al-P、Fe-P、H2SO4-P分别比根圈外高203.45,2.21,3.05,10.93,10.33mg/kg,R/S值分别为1.61,4.68,3.61,1.97,2.46,Ca-P比根圈外低2.34,R/S值为0.72,I-P和O-P无显著差异;(3)根圈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A-P和H2SO4-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和0.579,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全P、I-P和O-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4,0.773和0.686。  相似文献   

9.
ERS—1SAR影像森林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利用1992年成像的覆盖山东省烟台地区的ERS-1SAR和TM资料开展工作。研究中首先将这两种遥感资料进行了几何精纠正和与地形图的配准,尔后,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遥感资料与森林参数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波段的ERS-1SAR资料与森林冠层厚度和平均树高相关程度较高;森林参数综合因子对ERS-1SAR影响大于对所用TM波段的影响,说明ERS-1SAR资料在森林应用中,对森林参数乃至于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对土壤养分与杉木株产、树高和胸径生长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4个土壤养分因子对杉木株产、树高和胸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速效钾对产量影响最为显著,以有机质对树高和胸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4种土壤养分因子对杉木株产、树高和胸径生长作有的剩余系数分别为0.03286、0.4405和0.4836,说明还有部分相关因素(如植株密度、微量元  相似文献   

11.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物量是反映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本研究以河北省油松林调查数据为基础,借助Excel、SPSS11.0和ForStat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北省油松单木生物量和分配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单木胸径与树高、树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根生物量和全树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树高与胸径、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树根生物量和全树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各调查地油松各器官的生物量,其中树干的平均值为50.55%,树枝的平均值为18.93%,树根的平均值为15.52%,树叶的平均值为15.00%。(3)随着单木生物量的增加,单木各器官树干、枝条和树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尾叶桉、细叶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简称桉树类,下同)和马占相思、粗果相思及薄果相思(简称相思类,下同)等8个树种,在水土严重流失的贫瘠丘陵地经7年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除巨桉和细叶桉在该立地生长较缓慢外,其余6个树种生长快,产量较高。尤其是尾叶桉和马占相思,7年生胸径年均生长量在1.0cm以上,单位面积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下同)为52.69t/hm2和43.67t/hm2。不同树种的生长比较:桉树类树种(除巨桉外)4年生以前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生长均比相思类树种生长快,4年后相思类树种逐渐赶上或超过桉树类树种。性状生长高峰期分别为:胸径桉树类为2年生(细叶桉1年生)、相思类为3~4年生,树高桉树和相思类均为1年生,生物量桉树类为2~3年生、相思类为4~6年生。  相似文献   

14.
选择树高、胸径月生长数量化指标,应用逻辑方程Y=K/(1+ea-bi)描述石碌含笑和华中木兰引种到广州后的早期生长表现,相关系数均大于0.90.通过各树种年生长节律、连年生长变化和速生长的模型构造与分析,揭示了濒危树种在迁地保存区的早期生长规律、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对濒危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引种适应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简介了人工神经网络及其使用方法,建立了单木树高与胸径生长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种经网络模型(即BP模型),并对单木树高、胸径生长的BP模型与Richards函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尾叶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同其它桉属树种一样,尾叶桉不仅可以形成外生菌根或内生菌根,而且可以同时与这两种类型的菌根真菌形成混合菌根.试验采用优良内生菌根菌苏格兰球囊霉( Glom us caledoniu m) 和外生菌根菌彩色豆马勃( Pisolithus tinctorius) 对尾叶按进行接种.根系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接种菌株均能感染根系并合成相应类型的菌根,在混合菌根合成过程中,两种真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试验苗根系菌根感染率与苗木5 个月时的生物量呈正相关( r2 =079 , P = 005 ) .与未接种对照苗相比,3 种接种处理苗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极显著( P = 001) .接种菌根菌还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对基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其中混合接种方式效果更佳.研究证实了尾叶桉苗期菌根依赖性较大,其中对混合菌根的依赖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8年6月,江苏盐城沿海地区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平均巢密度为1.06只/hm^2(XD=0.82,n=10),有卵巢密度为0.71只/hm^2(XD=0.71,n=10)。巢区上空黑嘴鸥成鸟数量与样带内巢密度及有卵巢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989和0.978),虽然黑嘴鸥营群巢繁殖,但在集中繁殖区内,黑嘴鸥巢向均匀分布方向偏离随机分布(R=1.101)。根据黑嘴鸥集中繁  相似文献   

18.
刘德良 《林业科技》2010,35(6):60-63
采用样地群落调查法对梅州市6类绿地的组成面积、种群结构、垂直结构、径阶结构和物种重要值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现有各类城市森林面积9953.05hm2,其中郊区城市森林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69%,其它各类绿地面积合计仅占总面积的9.31%;(2)在65个人工植物群落中,垂直结构为乔、灌、草3层结合的立体群落结构有9个(13.8%),乔、草结合的2层结构类型有34个(52.3%),乔或草单层结构类型共12个(18.5%);(3)62种乔木树种平均胸径为16.7cm,其中平均胸径〈10cm的有23种(37.1%),平均胸径为10~20cm的树种有29种(46.7%),平均胸径为20~30cm、〉30cm的树种各有5种(分别为8.1%);(4)梅州市城区乔木层的优势树种是垂榕、大叶榕、大王椰子。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ECM菌在尾叶桉上的筛选及其接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43种澳大利亚及2种国产外生菌根菌株在广东尾叶桉人工林上的筛选试验的初期研究结果。分别对试验林6、12和24个月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接种对照林木相比,接种试验林在树高和地径(或胸径)生长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接种优势(P〈0.01);接种林3次调查平均树高生长量最大增幅分别为26.1%、33.7%和27.4%,地径(或胸径)最大增幅分别为19.2%、21.59%和19.32%;24个月时每公顷材积最大幅为56.8%。E0710(Laccaria)、H4670(Labyrinthomyces)、E4501(Amanita)、E2013(Laccaria)、C9301(Pisolithus)、H1272(Scleroderma)、H1194(Thaxterogaster)、H0603(Scl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个常见树种的生物量器官分配特征,构建各树种单株及不同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模型,以提高其生物量估算准确性。【方法】以位于广州市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以该地区森林历史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研究区实际树种组成,选取黧蒴、中华锥、千年桐和华润楠4个常见树种,采用收获法测定各树种不同组分生物量,构建各树种单株及各组分的生物量模型,并探讨树高(H)和木材密度(ρ)作为第二自变量以不同形式加入模型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4个树种树叶生物量占比为5.34%~7.28%,华润楠显著低于黧蒴(P<0.05); 4个树种树枝生物量占比为16.82%~24.20%,华润楠显著低于中华锥和黧蒴(P<0.05); 4个树种树干生物量占比为47.22%~58.05%,中华锥显著低于其他3个树种(P<0.05); 4个树种树根生物量占比为14.25%~22.25%,黧蒴和千年桐显著低于中华锥和华润楠(P<0.05);随着胸径增大,千年桐和华润楠的树叶生物量占比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4个树种的树枝生物量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树干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