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就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干部选拔形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一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重点把握用人导向、拓展视野、扩大民主、考核评价、强化监督、加强领导六个重要环节,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波 《农家致富》2014,(14):33-33
本技术通过选用优新品种,采用高光效树形、合理配置授粉品种及起垄栽培和大棚设施栽培等核心技术,解决生产中普遍存在栽培品种结构不合理、授粉配置不当、栽培技术体系简单、容易遭受花期低温伤害导致结果晚、平均单产低等问题。1.选用紫红色、大果型、硬肉、丰产新品种,主要有"红灯"、"布鲁克斯"、"美早"、"桑提纳"、"萨密脱"、"胜利"、"友谊"、"甜心"等,实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通过地域和早中晚熟品种配置,延长鲜果供应期。根据S基因型选配授粉品种组合,选择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花期一致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任祥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109-109,136
概述了制约安庆市水稻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选用对路品种、创新应用"三改"和"三控"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A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和特点,结合花育30号的品种特性和当地的生态环境,阐述了"AA"级绿色食品肥料和农药施用准则、花生生长的基础条件与施肥技术、种子选用和处理技术、除草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雷州半岛旱地甘蔗生态系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被破坏,土壤“库”容变小,土壤给"源"减少,土壤“流”增强,旱灾频繁等严重问题,论述了改革栽培制度、蓄水保墒耕作、选用高产多抗良种、建立高效低耗群体等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提高旱地甘蔗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溧阳市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水平,特进行水稻新品种(系)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41"(糯)、"2394"、"2401"和"香繁103"可扩大试验示范,"软米"可作为有机稻米生产的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7.
1品种选择生产上选用冬性强、耐先期抽薹、生长期较短、抗软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目前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强势"、"金峰"、"金峰2号"、"阳春"、"鲁春白1号"、"春夏王"、"日本春大将"等。  相似文献   

8.
一、选用优良品种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载体。选用具有优良生产性能和加工品质的作物品种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前提。因此,在购买种子时应选择品质质量好、抗逆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1小果症。由于农户在番茄苗期使用助壮素(或矮丰王)剂量大、时间晚(一般在"高脚苗"时),虽然控制了株高,但也抑制了果穗发育。此阶段应采用"生根壮苗法"。具体做法是选用500~800倍高美施有机腐殖酸活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大棚间套作的葡萄和草莓品种,进行了大棚葡萄间套作草莓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棚葡萄园套作草莓,可获得双高产,每667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从优质、高效、高产考虑,选择"无核王"和"巨玫瑰"两个适宜的葡萄品种,草莓应选择优质高产的"红额"品种,其次也可选用"丰香"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满意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新疆乡村治理农民满意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村干部和村民对目前乡村治理的满意度的排序相似,且村干部的满意度高于村民;村干部对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特色产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村民收入等经济发展因子的重视程度高于村民,对于群关系、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村干部选举的公开公正性等政治文化参与因子的重视程度低于村民。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新疆乡村治理绩效的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合作社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而良好的合作社治理结构,特别是其内部治理机制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关键。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之一,通过对江苏省15家村干部领办性合作社的深入调研,发现合作社在治理过程中存在权威治理取代民主管理、关系信任取代民主监督、利益分配差序化取代平等化等治理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促进合作社的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血缘信任的"去核心化"倾向,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的降低、信任半径的缩小,干群关系紧张是农村信任危机的具体体现。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文化影响降低,贫富差距的拉大,转型期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是农村社会信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但是,当前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在选拔任用、教育监督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够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某些地区对此也作了新的尝试,但是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系统的总结。本文拟从理论上构建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这对于村级党组织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雪梅  王征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59-4660,4663
在分析村干部所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博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村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完善村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宜城市黄冲村为例,首先以村干部角色为出发点,研究村干部在黄冲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村民致富带头人"、"村级组织建设人"和"村域发展当家人"这3种角色的特点,揭示村干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和可借鉴之处。其次进一步探寻其行为逻辑下的动机,从竞选村干部动机、工作动机、工作行为状态和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根据黄冲村村干部工作的可借鉴之处和村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合理设计工资水平,提升村干部工资报酬;强化职业素质培训,健全村干部发展机制;建立配套减压机制,减轻村干部工作倦怠;加强村民民主监督,强化村干部声誉机制,这4个方面提出设立村干部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4省7市的1 373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主成分分析(PCA)及层次分析法(AHP),实证探讨公共信任对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的影响,以及政治面貌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共信任有利于提高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影响大小依次为技术信任制度信任同行信任;2)农户存在一定的公共信任危机,平均公共信任程度仅为48.8%,市场信任危机尤重,仅为6.1%;3)政治面貌对农户公共信任与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之间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的绿色化转变,应重视公共信任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技术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新型主体与村干部的示范与带头作用,提高农产品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来自云南省1 183名村干部的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到当前云南省村干部队伍在性别、年龄和学历结构等方面有所优化,带头致富能力有所提高,这为村干部治村理政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保障,但在队伍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致富带富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经济待遇偏低,后继乏人等;为此,针对不足提出完善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班子,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村干部的胜任力和推进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等相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俞健  朱定贵  陈成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17-7619
笔者向广西省268个乡镇的扶贫助理、327个村的村干部发放调查问卷,分析贫困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认识情况,发现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存在的分歧主要是在观念问题上,这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干部管理提供了方向。研究中也发现,致富带头人能给村民带来新思想、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带动示范效应。因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鼓励在外打工、创业者回乡发展,给他们提供优惠条件,鼓励他们带领乡亲致富。对于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也应该加大思想观念创新指引,积极发展贫困乡村干群的集体智慧,促进贫困乡村新农村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晓丹    陈树玉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28-129,132
在河北省高校选取200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的直接原因、大学生对于能否胜任村官一职的自身认识和大学生对于担当村官的个人信心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增强大学生"村官"胜任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吸引他们的重要是"国家的优厚待遇",而对于自己能否胜任"村官"这一职业大多存在信心不足的情况。对于目前逐渐变热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广大有意愿的大学生仍需进行充分的理性思考,只有直面大学生选择"村官"的问题和困难,才能更好、更快地胜任村官这一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