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海北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包括自然资源、养殖情况及屠宰加工方式,同时还分析了其商业运作模式和发展潜力,提出了后期发展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2.
牦牛是农田种植主要工具,也是高原运输工具。现如今,牦牛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牦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牦牛屠宰检疫是保障牦牛产品安全进入餐桌的最后环节,通过屠宰检疫能够确保流向市场的牦牛制品安全健康。因此,屠宰检疫工作得到了重视,工作人员对其技术要点控制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外貌类型麦洼牦牛的屠宰性能,为麦洼牦牛本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在同一天然草场分别选取纯黑、粉嘴和弗洛3种不同外貌类型的麦洼牦牛各3头进行屠宰,测定屠宰体重、胴体重、内脏组织重、眼肌面积、屠宰率等。结果显示:弗洛型麦洼牦牛的牛蹄重显著低于全黑型和粉嘴型,三种类型麦洼牦牛的内脏组织重、眼肌面积、屠宰率等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外貌特征的麦洼牦牛的屠宰性能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育肥阶段对生长期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2.5岁体重相近、健康的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0 d屠宰组、45 d屠宰组和90 d屠宰组,每组7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90 d屠宰组牦牛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有机物(OM)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 d屠宰组(P<0.05),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45 d屠宰组(P<0.05)。0 d屠宰组牦牛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90 d屠宰组(P<0.05),ALP活性显著高于45 d屠宰组(P<0.05)。90 d屠宰组牦牛的胴体重、骨重、净肉重、肉骨比、屠宰率、胴体产肉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90 d屠宰组牦牛的头、蹄、肠、胃、内脏、皮毛重量均显著高于0 d屠宰组(P<0.05),头、蹄、皮毛重量显著高于45 d屠宰组(P<0.05)。研究表明,在不同育肥阶段,增加可消化营养物质进食量能够改善生长期牦牛的屠宰性能,促进牦牛机体代谢,且内脏、肠、复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高于环湖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屠宰率高于查乌拉牦牛和环湖牦牛,净肉率高于甘南牦牛和环湖牦牛,熟肉率高...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牦牛主要分布在世界屋脊——我国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高山地区,我国是世界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共有1300万头,我国有120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及祁连山所环绕的青藏高原上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甘孜州位于四川西部,有牦牛300多万头。目前尚未见到有关部门制定牦牛兽医卫生检疫检验规程及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孜州州县动物防疫监督部门通过在对康定县肉联厂屠宰加工的牦牛和理塘、甘孜、雅江、色达、炉霍、乡城、稻城等县的牲畜定点屠宰场屠宰加工牦牛38万多头,进行兽医卫生检疫检验及肉品卫生处理工作。现将我们采取的检验程序和检出几种疫病的处理介绍于后,供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7.
为评定阿什旦牦牛的舍饲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对阿什旦牦牛今后的舍饲养殖、育种提高、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联合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四岁阿什旦牦牛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开展了舍饲育肥对其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舍饲育肥的阿什旦牦牛较对照组在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理塘牦牛群体的遗传资源特征,试验选取6头成年牦牛(公母各半)测定其体尺、体重,并采用屠宰分割的方法测定理塘牦牛的屠宰副产物重、内脏器官重及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理塘牦牛公牦牛所有体尺体重指标均大于母牦牛,其中宰前重、体高及胸围性别差异均极显著(P0.01),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头、蹄重性别差异极显著(P0.01),皮重性别差异显著(P0.05);胴体重、净肉重公牦牛大于母牦牛,性别差异极显著(P0.01);眼肌面积公牦牛大于母牦牛,性别差异显著(P0.05)。说明理塘牦牛公牦牛的屠宰性能优于母牦牛。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利用野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于2012年11月对天峻县龙门乡18月龄野血牦牛、高原型牦牛进行了屠宰试验比较。结果 1/2野血牦牛屠宰前体重比同等饲管条件下家牦牛重18.84kg,胴体重前者较后者重17.51kg,龙门乡1/2野血牦牛的体重和胴体重均大于龙门乡高原型牦牛、大通牦牛、青藏高原型牦牛、羌塘型牦牛,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表明野牦牛是复壮家牦牛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并对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释放了增加贷款、减免税负等各种红利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扶持其发展。为此,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的岗位专家和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一起做了进一步的调研,以期了解肉牛屠宰加工产业在疫情期间的运作状态,并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肉牛屠宰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5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肉牛牦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2015年产业发展趋势,包括存栏量、产量和产业模式的变化,品种格局的变化,饲养成本与效益,疾病与防控,屠宰与加工,产业补贴政策等进行了预测。提出了2015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建议,主要是:亟待顶层设计产业政策和措施,"小资型"产业模式将逐步成为支撑产业稳步发展的主体模式,产业化错季、集约育肥模式是提高牦牛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牦牛腰椎肋骨触摸法鉴别牦牛肋骨对数及应用价值,随机抽样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的135头牦牛,采用腰椎肋骨触摸法触摸牦牛腰椎数和最后一对肋骨的形态结构进行牦牛15对肋骨和14对肋骨的鉴别,并进行屠宰确认.结果表明,135头牦牛中,70头牦牛为15对肋骨,65头牦牛为14对肋骨,屠宰的牦牛肋骨数跟腰椎肋骨触摸法判定的肋骨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亚丁牦牛的遗传资源特性并为今后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试验随机选取6头(公母各半)5.5岁健康亚丁牦牛测定其体尺、体重,并采用屠宰分割的方法测定亚丁牦牛的屠宰副产物和内脏重及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公牛的宰前体尺和体高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牛(P0.05或P0.01);屠宰后亚丁牦牛公牛头重、蹄重均极显著高于母牛(P0.01);胴体性状指标上,公牛胴体胸深显著高于母牛(P0.05);在产肉性能指标中,公牛胴体重、净骨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1)。说明5.5岁的亚丁牦牛公牛产肉性能要优于母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周岁、平均体重(54.24±9.24)kg(较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低1.5倍标准差)的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屠宰对照组、精料组(补饲精料)、舔砖组(补饲精料+舔砖)、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半胱胺),另选取5头1周岁、平均体重(75.34±2.43)kg的同品种正常牦牛为正常对照组(补饲精料)。预饲14 d后对屠宰对照组牦牛屠宰取样,正式试验84 d后对其余各组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各组牦牛的精料、粗料和干物质的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摄入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屠宰对照组相比,84 d的饲养均促进牦牛体尺增加。舔砖组、半胱胺组体高与正常牦牛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僵牛的体斜长、胸深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半胱胺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营养调控能促进牦牛僵牛各胃室发育。试验组网胃和皱胃重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半胱胺组瘤胃重量最高,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营养调控促进了牦牛僵牛肠道各段的发育,其中舔砖组和半胱胺组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促进了牦牛僵牛生长及胃肠道发育,此基础上补饲舔砖和半胱胺使牦牛僵牛上述指标接近或超过正常牦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不同性别野血牦牛的屠宰性能和牛肉营养成分和组成。【方法】随机选取了阿里改则县区域5~6岁、自然放牧、体况相近且良好的野血牦牛10头,公母各半,体重分别为(299.00±30.50)和(247.00±10.20)kg。通过开展屠宰试验研究阿里改则县区域野血牦牛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及其肌肉营养品质特性。【结果】阿里野血公牦牛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和管围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P<0.01),其他体尺指标及屠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公牦牛胴体长、胴体宽、胴体深、胴体胸深、后腿围、大腿肉厚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P<0.01),而母牦牛背膘厚度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公牦牛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母牦牛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蛋白质、胆固醇、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在性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比例均为理性型优质蛋白质来源。脂肪酸组成上,阿里野血母牦牛肉中十五烷酸、棕榈...  相似文献   

16.
连续3年在同步检疫过程中调查天祝县定点屠宰厂屠宰的牦牛3556头,统计结果感染牦牛166头,感染率4.67%;其中肝包虫98例,感染强度范围1~39个,感染率2.76%;肺包虫21例,感染强度范围2~16个,感染率0.59%;肝肺包虫混合感染47例,感染强度范围5~22个,感染率1.32%。2016年,调查屠宰牦牛1086头,感染牦牛46例,感染率4.24%;2017年,调查屠宰牦牛1270头,感染牦牛57例,感染率4.49%,2018年,调查屠宰牦牛1200头,感染牦牛63例,感染率5.25%,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多年的防制成果又将难以巩固,所以应尽快行动,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全民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制相结合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来控制和净化包虫病在我县人畜间传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川多肋牦牛体尺及屠宰性状的测定,揭示金川多肋牦牛这一遗传资源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肉性能,为其今后的选育和杂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金川多肋牦牛中心产区金川县毛日乡热它村75头牦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对15头牦牛进行屠宰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金川多肋牦牛体型小于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相近,产肉性能方面15肋骨牦牛要高于14肋骨牦牛。结论:金川多肋牦牛中15肋骨牦牛相对14肋骨牦牛具有较高的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金川多肋牦牛是一个优良的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8.
牦牛全身都是宝,市场价值前景无可估量。文章分牦牛宰前检疫、宰后检疫、检疫后处理措施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牦牛屠宰检疫的技术要点,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对玉树民间屠宰法(即用窒息法致死后放血分割,以下简称A法)获得的牦牛鲜肉在表观性状、放血度、肉品卫生检验表现上与常规标准屠宰法(活体进刀宰杀放血,以下简称B法)所得鲜肉在相关指标上的差异,选择草场条件、海拔、气候一致,体型、体重相近(±3.5%)、年龄(60月龄)、性别相同(阉割牦牛)的玉树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即藏式屠宰组(5头,简称I组)和对照组(5头,即常规标准屠宰组,简称Ⅱ组),分别用A法和B法进行屠宰,24h后将所获牦牛胴体鲜肉分别进行肉品学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获得的胴体鲜肉在放血度、肉品卫生、商品性鉴定结果显著分化。A法(I组)获得的鲜肉性状发生显著变化,嫩度发生显著改变,鲜肉硬度增加,鲜肉外在颜色、亮度变暗,黏度增大,弹性下降、鲜肉美观度下降。呈现暗红色或深黑色状态。对照组(Ⅱ组)获得的鲜肉在相同指标比对中显著优于I组。表明当地大众用A法所获牦牛鲜肉更优(更有营养、更好吃论)的"舆论"无科学依据,是一种传统落后的非主流屠宰方式,无法适应国内大市场的需要,客观上阻碍了当地优质牦牛肉的屠宰加工(外贸外销)产业发展,应予以正确引导,坚决淘汰。  相似文献   

20.
野牦牛杂交复壮家牦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野牦牛冻精和野血牦牛,改良当地牦牛所生产的野血后代,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文章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公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重和体尺,同时进行了屠宰试验.结果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和28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P<0.01);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尺指标也是杂交牛极显著高于家牦牛(P<0.01);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8月龄、28月龄1/2野血牦牛和1/4野血牦牛比同龄家牦牛分别多产肉16.62 kg、24.70 kg和11.45kg、13.70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