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福霞  徐惠 《农业考古》2007,(6):354-357
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过大,加上我国城市化滞后,农村中非农产业受阻,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以及现行的制度因素,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其现状,并提出了转移的途径: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拓宽劳动力国外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人口增长,劳动力自身素质差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 ,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外流动向 ,并从小城镇建设、劳动力合理输出以及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文章在客观描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以及转移对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扩大时外劳务输出等一系列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与转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开发利用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面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与转移的诸多障碍,应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劳动力流动转移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与转移。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要以农业领域自身拓展及多元城镇化发展为依托,以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制度保障,多举措并用以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提高劳动力的转移效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须向城市输出转移。本文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过程中所存在的劳动力水平偏低、培训机制不完善、经费供给不足以及课程形式单一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解决办法,使这些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趋势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较慢、劳务收入与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的省份相比差距大及劳动力文化科技素质较低等现状,结合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提出了加快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剩余不断增加,人口庞大的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线性分析与托达罗模型相结合,发现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在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紧张、转移成本风险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能力降低等问题存在较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能够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心理预期,是实现当代中国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冀西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大背景下,依据冀西北地区农村发展系统特征,结合内涵标准和国内外的生态型乡村建设经验,深入分析冀西北地区的乡村现状,在实地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冀西北地区现有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 《甘肃农业》2006,(4):74-75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遥步解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这种要术形成极大反差。农村劳动力较低的素质技能已成为限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这种低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范围、方式、层次、效率等。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时其素质产生重要的反作用。为使农村劳动力考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本文对此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洪 《甘肃农业》2006,(7):106-107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这种要求形成极大反差。农村劳动力较低的素质技能已成为限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这种低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范围、方式、层次、效率等。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对其素质产生重要的反作用。为使农村劳动力素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本文对此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人”的角度出发,在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数学模型对甘肃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估算,并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甘肃省未来几年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化情况.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未来几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再上升.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静  杨林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91-4393,4396
从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建立多元化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小城镇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从农业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当地经济环境,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农民工就业环境等。因此,本文结合云南省陆良县的实际,分析如何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途径。从农村教育这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隐含实现条件出发,提出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转型、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非农产业等要求的不适应性;根据农村教育的瓶颈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范友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19-320,34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就业压力大,就业质量低已经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障碍,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机制●梁国萍江卫国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探讨如何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机制,已成为我国社科理论界和实际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一、农村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1农村仍有大量劳动力可以转移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问题,在学术界没有太多的争论。但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究竟是多少,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有着不同的结论,其中戴园晨、陈东琪、杜鹰、韩俊等人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目前为1.5亿的数据较有代表性,且为多数文章转用。因此,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总量上是供过于求的,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1.2劳动力要素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经济长期分割,人为地分割了劳动力要素市场,国家只…  相似文献   

20.
刘伟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79-17282
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地域选择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选择决策的因素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域选择的社会效应,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