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滁州鲫原产于安徽滁州城西水库,是我国七大天然雌核发育的鲫鱼种群之一。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迅速、个体较大。2004年,济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原产地引进滁州鲫乌仔20000尾进行池塘试养,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2.
滁州鲫鱼人工繁育与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滁州鲫鱼产于滁州市城西水库,早在明朝滁县县志中就有记载,以其"肉肥细嫩,味甘香醇,乌背金鳞,银光闪闪"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近年来,学者们曾对滁州鲫染色体组型、形态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滁州鲫鱼为地方性的自然三倍体  相似文献   

3.
滁州鲫是安徽省滁州市的一个地方性天然繁殖的鲫鱼种群,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鲜美等特点,不同于鲫鱼。1994—1995年,张克俭等对其染色体组型,形态学,血清电泳进行研究,认为滁州鲫为三倍体,染色体为158~160条。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自2000年开始进行了滁州鲫人工繁殖、养殖、雌核发育等进一步研究,为探讨滁州鲫成鱼养殖技术和全面推广这一地方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滁州鲫(Chuzhou Crucian Carp)原产于安徽滁州城西水库, 是我国七大天然雌核发育的鲫鱼种群 之一。2004年,山东省济南市水产 技术推广站从原产地引进乌仔20000 尾进行池塘试养,积累了一定的养殖 经验。 一、滁州鲫主要的生物学特 性 滁州鲫鱼体呈纺锤形,侧扁, 头小背高,头后背部隆起明显,背部 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尾柄高大于尾 柄长。体侧线明显,侧线鳞28-30枚, 29枚居多。雄鱼胸鳍尖长,末端达 到腹鳍基部;雌鱼胸鳍末端未达到腹 鳍基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天然雌核发育三倍体滁州鲫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其生物学特性,阐述了对其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意义,对滁州鲫的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滁州鲫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滁州鲫在自然水体中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滁州鲫鱼体长生长速度以当年最大,体重增长率逐年增加,在生长拐点(5.84年)处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滁州鲫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48L2.8894,体长和体重的生长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别为Lt=53.3435×[1-e-0.1411(t+1.6801)]和Wt=4693.2160×[1-e-0.1411(t+1.6801)]2.8894。  相似文献   

7.
天然滁州鲫氨基酸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滁州鲫鱼中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氨基酸含量进行营养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滁州鲫鱼中氨基酸总量为86.35%(占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6.76%,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9.29%,必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草鱼、鲢、鳙鱼等鱼类。表明滁州鲫较之其他鱼类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的鱼类。  相似文献   

8.
滁州鲫的形态学和血清蛋白电泳谱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克俭 《水产学报》1996,20(4):352-356
滁州鲫的形态学和血清蛋白电泳谱型张克俭,万全(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李公行,徐广友(安徽省滁州市水产局,239000)关键词滁州鲫,形态学,血清蛋白,电泳分析MORPHOLOGYANDELECTROPHORET...  相似文献   

9.
滁州鲫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滁州鲫鱼的食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滁州鲫是一种杂食性鱼,它的主要食物组成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单胞藻类和有机碎屑等,随着体长的增长,食物中大型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对食物的摄食量上有季节性变化,在夏、秋两季摄食量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天然三倍体滁州鲫的系统进化地位,采用直接测序法获得滁州鲫线粒体基因组。其序列全长为16581 bp,碱基组成为31.6%A、26.2%T、16.1%G和26.1%C,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各基因的位置及组成与已公布的鲤科鱼类一致。除t RNA-Ser(AGY)外,其他21个t RNA的二级结构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结构;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余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COⅡ、ND3、ND4和Cytb基因的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其他9个基因均具有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AA或TAG。序列分析表明,滁州鲫与其他鲫属鱼类(方正银鲫A系和D系、鲫、淇河鲫、萍乡肉红鲫、黑鲫、日本白鲫和日本银鲫)在线粒体基因组上均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94%)。以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为外类群,基于线粒体13个蛋白质基因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构建上述鲫属鱼类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滁州鲫与方正银鲫亲缘关系最近,与黑鲫最远。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滁州鲫应为银鲫亚种的一个地方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