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池塘精养投放鱼种一要抓早放,二要抓大规格。但目前有些养鱼专业户仍习惯于春放鱼种,有的甚至推迟到春后,此时,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低,是池塘养鱼低产的根本原因之一。下面将池塘投放鱼种关键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猪粪养鱼的技术要点猪粪是养鱼的好饲料,利用猪粪养鱼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一、鱼塘的选择利用猪粪养鱼的地塘,首先要保证水源充足,具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及增氧设备。池塘水深要在1.5米以上。二、鱼种的选择与放养利用猪粪养鱼,应以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及鲤、鲫...  相似文献   

3.
冬放鱼种新技术河南省潢川县水利局张德珠养鱼科技户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闻名全国“鱼鳖致富”的潢川经验,只有“冬放鱼种”,才能早开食、早生长、见效快、收入多。全县11万亩水面,现在年产商品鱼高达600万公斤,比1978年前“春放”效益...  相似文献   

4.
高产池塘精养投放鱼种一要抓早放,二要抓大规格,这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但目前部分地区某些养鱼专业户仍习惯于春放鱼种,有的甚至推迟到春后,此时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低,是池塘养鱼低产的根本原因之一.现将抓好池塘投放鱼种关键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高产池塘精养投放鱼种一要抓早放,二要抓大规格,这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而春放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低,是池塘养鱼低产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6.
<正>池塘养鱼冬季投放鱼种效益高。渔谚说得好:"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鱼冬季投放鱼种效益高,渔谚说的好:“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经过渔民的实践证明,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主要有三:①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而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②冬季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③可及早恢复和补充鱼种在越冬及运输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使鱼摄食生长.提高鱼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不少养鱼户一般采用"春放冬捕"的传统养殖方式养鱼。实践证明,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冬季放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在第二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一年两季鱼是指同一鱼塘内上半年养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实现成鱼、鱼种双丰收。在目前鱼价低迷的市场行情下,一年两季鱼可提高鱼塘利用率,提高养鱼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1 鱼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改造鱼池,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整,放干池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能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可促进其早春生长。一、鱼塘改造利用冬  相似文献   

12.
自贡市养鱼专业户张泽君,承包池塘养鱼,成鱼亩产超千斤,年收入上万元。其经验是:1.选塘改塘。养鱼塘应是东西方向的长方形,面积以5~10亩为宜。要清除鱼塘周围的杂草、垃圾和塘底过多的污泥,水深要保持在2.5米以上。同时,水源要充足,水质要良好,进、排水设施要配套,能排能灌。2.投放大规格鱼种。要缩短养殖周期,做到当年放鱼种,当年见成效。因此,投放的鱼种规格要大,鲤、鲫鱼种要求2~3寸,草、鲢鱼种要求4~5寸。  相似文献   

13.
利用艾蒿可提高草鱼种成活率从草鱼鱼苗育成春片鱼种的成活率只有30%左右。利用艾蒿可提高成活率40%以上,并且体质好、无病,放入大塘后抵抗力也较强。其方法是:当草鱼苗长至5厘米时就在鱼塘的四周放艾蒿。一般每667平方米用300公斤,每堆75公斤,并打捆...  相似文献   

14.
<正> 许多养鱼场和养鱼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冬季投放鱼种,既可提高鱼苗成活率,减少损耗;又可促进早春生产,使成鱼增产30%左右。因此,冬放鱼种值得提倡。 在通常情况下,冬放鱼种的时间,应在当年冬至到第二年立春之间。其技术要点是: 1 清塘消毒。宜在投放鱼种前10天、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方法有两种:一是干塘法。将鱼塘中的水抽掉,只留下10cm,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4~5kg,兑水全池泼洒;二是带水法。在鱼塘水深1m的情况下,每667m~2用生石灰150kg,或用含氯30%的  相似文献   

15.
我地有一口面积1.2公顷的小山塘,由于塘瘦水冷,长期以来只能用来蓄水灌溉。往年也曾有人在这口山塘养过鱼,但一年下来捞不到100公斤鱼,赚不到钱还白贴人工。1992年,村民刘明军承包了这口山塘养鱼,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先进技术,养殖名优鱼种,经过科学管理,当年产鲜鱼8000多公斤,亩产450公斤。之后,鱼塘年年获得高产。1998年,亩产达733公斤,总产值9.2万元,利润达6万多元。现将他养鱼7年的高产诀窍措施介绍如下:一、合理密放混养根据多年来的市场调查,刘明军连续7年均选择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南靖县农村推行专业承包责任制以来,充分利用水面优势,大力发展养鱼业,投资少,效益大,不仅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还繁荣了农村经济。 1983年全县淡水养鱼5050亩,总产量12311担,比1982年总产9381担增长31.2%,1984年计划实现总产量13000担,力争丰产丰收。山城公社养鱼专业户吴三民,全家三个劳力,83年承包鱼塘28亩,承包金额1180元,产鱼4600斤,收入4160元,商品率达97%,扣除成本后纯收入2032元。南靖县养鱼发展较快,主要是大抓科学技术。县举办了养鱼训练班,提高了技术素质,采用了先进技术措施。其要点有:①选优良高产鱼种;②改春放为冬放,延长了养殖时间;③改少品种为多品种混养,实行合  相似文献   

17.
冬季池塘水温低水质稳定,鱼类活动力弱,适应性强,鳞片紧密,捕捞和运输时不易受伤,可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鱼类仍能摄食生长,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期。实施冬放鱼种能及早得到稀疏放养,提早适应环境,提早摄食,加快生长。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塘冬季整修与消毒,改善鱼塘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寒露霜降天气凉,加喂精料促膘长,新鲜菜草酌情喂,鱼塘施肥可少量。立冬小雪冬天到,鱼种池塘管养好,鱼种越冬要保膘,鱼塘还应投喂料。大雪冬至天气冷,捕捞成鱼要抓紧,家庭养鱼要提倡,抓住农闲挖鱼塘。”一、加喂精料,促膘肥壮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多种青饲料已变枯?..  相似文献   

19.
杨保国 《新农村》2005,(1):20-20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能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1998,(1)
池塘养鱼,最好在饲养鱼开始摄食生长前尽早放好鱼种。渔谚说:“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事实证明“冬至”到“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此时放养鱼种具有很多优点:(1)气温、水温较低、鱼类活动能力较弱,运输鱼种装运量大,运输成活率高。(2)鱼种在拉网、运输时,不易受伤,从而减少了发病机会。(3)冬季水温低,有利于病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