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叶榉组培苗生根诱导和移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叶榉组织培养中生根难的问题,利用培养中得到的生长旺盛、茎长在2~4 cm的小植株作为试验材料,配合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配比进行诱导生根和移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叶榉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 ABT 2.0 mg/L,生根率可达97.3%,且生根的质量较好。炼苗阶段以黄心土和腐殖质土(质量比2∶1)为基质进行移栽,成活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白桦试管苗去琼脂生根培养及高效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基因白桦试管苗为试材,采用草炭、黑土、河沙和蛭石混合物取代琼脂进行生根培养、带坨移栽,结果表明,经复壮培养的白桦试管苗接种到生根基质中,10 d左右在无根苗基部即可产生密集的不定根,生根培养40 d后,再经15 d~20 d的逐渐开瓶炼苗后即可带坨移栽,成活率高达到99%。  相似文献   

3.
以虎杖带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虎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虎杖在MS 6—BA 2.0 mg/L IBA 0.2 mg/L 3%蔗糖 0.7%琼脂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培养30 d,增殖倍数达到3.4以上;在1/2MS IBA 0.5 mg/L 3%蔗糖 0.7%琼脂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100%,平均根长2.0 cm,平均苗高3.5 cm,以圃地表土为基质,在温室大棚内间歇喷雾的移栽成活率达96.25%。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红枫微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生根基质、炼苗时间、育苗基质、育苗穴盘类型等因素对美国红枫组培苗生根移栽影响。结果表明:用以草炭土为基质的培养基代替琼脂培养基对美国红枫生根率影响差异不大;生根后炼苗3d时的移栽成活率最高;以1号基质(进口草炭土∶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的美国红枫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且长势最好;以32孔的穴盘成活率较高,且便于后期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5.
以沙枣增殖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 mg·L-1+蔗糖20.0 g·L-1+琼脂4.5 g·L-1,生根率可达95%,平均生根数为每株4.5条,最多可达每株6.1条,平均根长2.1 cm,最长根为3.5 cm。在4种试管苗移栽基质中,适宜移栽基质为腐叶土与炉灰混合物,其比例为2:1,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新铁炮百合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球根鳞片做外植体培养,在MS+BA1.5+NAA0.6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大量小鳞茎,在MS+BA1+NAA0.05培养基上继代可繁殖出苗,系数5倍以上;生根培养以1/2MS+NAA0.5培养基为最好,生根率达98%;移栽基质以纯沙为最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叶芽组培西洋杜鹃最佳生根途径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西洋杜鹃(Eurhododendron)组培快繁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对其进行了组培最佳生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叶芽(茎尖)组织培养的新株,用生根粉处理进行扦插水培,其生根率达90%以上,较试管培养高16%,较基质扦插高50%;育苗周期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缩短约20 d;移栽成活率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分别高35%和84%。因此,用生根粉处理后进行扦插水培是西洋鹃最佳生根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1年生枝条水培萌发芽为外植体,用10%的次氯酸钠液消毒6~7min,通过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楸树初代诱导与继代增殖以培养基DKW+6-BA1.0mg/L+IBA 0.2mg/L+蔗糖25g/L+琼脂4.5g/L(pH值=5.8)较为适宜,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0.2mg/L+NAA 0.01mg/L+蔗糖10g/L+琼脂5.0g/L(pH值5.8),移栽适宜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V/V)4∶1。初代增殖系数为4.78,继代增殖系数为7.97,生根率可达96.69%,移栽成活率为99%。  相似文献   

9.
不同激素处理对厚荚相思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使用不同浓度的NAA、IAA、ABT、IBA和MET对厚荚相思无菌苗进行生根诱导,生根苗按使用不同的激素处理分别进行移栽试验.厚荚相思生根诱导率为11%~100%,其中以改良MS NAA1.0 mg/L的生根率最高,达100%;以黄心土为基质对生根苗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为41.25%~81.79%,其中成活率最高为使用NAA诱导生根的生根苗,成活率达81.79%.  相似文献   

10.
陈月德  章林  许刚 《吉林林业科技》2010,39(1):11-13,22
对黄快杨试管苗诱导生根和移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1/2MS+IBA0.05+NAA0.01为生根培养基,平均每株生根数为6.9个,根长为1.6 cm,根较粗壮,有侧根,较少产生愈伤组织,移栽后成活率较高。移栽基质分别采用珍珠岩(粗:细为1:1)、蛭石、蛭石:珍珠岩(1:1)、粗珍珠岩、细珍珠岩,其中,以珍珠岩作为基质的移栽成活率较高,尤以粗颗粒的珍珠岩基质最好,移栽成活率可达98.2%。  相似文献   

11.
非洲菊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几年来非洲菊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筛选、移栽管理等方面,并提出了需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影响非洲菊离体培养器官分化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非洲菊的 4个不同切花品种 ,主要通过对花托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从基因型、激素组合、基本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等方面研究了非洲菊器官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 :幼小的花托是非洲菊最适宜培养的外植体。虽然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 ,但在 2个月内均能从愈伤组织上直接产生不定芽。芽的产生以IAA 0 1mg/L及BA 10mg/L为最佳激素配比 ,而基本培养基诱导芽分化的效果是B5>1/ 2MS >MS ,1%蔗糖较之高质量分数蔗糖更有利于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用秋水仙碱处理离体的非洲菊愈伤组织与丛生芽,研究了4种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非洲菊芽增殖和染色体加倍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05%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 h效果较好,变异率达38.46%;叶片表皮细胞的气孔数量减少、体积增大以及植株叶大根粗等外部形态特征均可作为鉴别非洲菊多倍体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4.
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非洲菊不同品种以及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以花托为外植体,非洲菊不同品种的成愈率为80%~90%,但诱导愈伤组织成芽率差异极明显,只有0号和1号再生能力较强,其诱芽率分别为38.0%和50.0%,而其他几个供试品种的愈伤组织只有成苗趋势。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为SH>B5>MS。不同激素种类及比例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为BA+IAA>KT+NAA,BA10+IAA1>BA10+IAA0.5。不同附加成分对愈伤组织继代也有影响,其中附加Glu效果最好。在芽苗继代繁殖中,植物激素KT的继代效果好于BA。在最佳培养基上,非洲菊0号和1号的芽苗继代繁殖率为30d4.8株,完全能达到工厂化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银中杨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中杨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系统.试验结果表明,MS为最适基本培养基;各激素对诱导不定芽的作用大小为TDZ>6-BA>KT,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1TDZ+蔗糖20 g·L-1+琼脂0.7%;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光质为白光或黄光;生根培养基以1/2MS+0.5 mg·L-1IBA+蔗糖2...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百部(Stemona Shandongensis D.K.Zang)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启动培养基为MS+6-BA 5.0mg.L-1+NAA0.1mg.L-1+糖30g.L-1+琼脂6.5g.L-1;分化培养基为MS+6-BA 4.0mg.L-1+NAA0.05mg.L-1+糖30g.L-1+琼脂6.5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1+糖30g.L-1+琼脂6.5g.L-1,通过正交试验也证明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柠檬的茎尖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柠檬的嫩茎尖作外植体,通过组培育苗,培养出完整的柠檬瓶苗并移栽成活。最佳培养基分别为:改良MS+6-BAa+IBAc诱导茎尖;改良MS+6-BAc+IBAa培养不定芽增殖;改良MS+IBAc+ABTa诱导生根。初次培养采用全暗条件;诱导、增殖阶段适宜温度25±5℃;生根阶段适宜温度20±5℃;培养基pH值均约5.8。结果表明:一个茎尖年繁殖系数为312个,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乌桕茎段诱导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乌桕茎段诱导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萌孽条中部未木质化部分的茎段是理想的外植体材料,采用含6%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与0.1%HgCl2溶液交替消毒,外植体灭菌效果好,存活率高;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2,4-D 1.0 mg.L-1;适合不定芽分化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1 mg.L-1,分化系数达4.68;不定芽在1/2MS+IBA 0.5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苗移栽到珍珠岩、蛭石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黄金宝树基部半木质化萌芽条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6-BA、KT、NAA对黄金宝树组培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金宝树组培育苗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初代培养基MS+6-BA 0.3 mg.L-1+KT 0.5 mg.L-1+NAA 0.3mg.L-1+蔗糖30 g.L-1+卡拉胶8 g.L-1、增殖培养基MS+6-BA 0.5 mg.L-1+KT 0.3 mg.L-1+NAA 0.3mg.L-1+蔗糖30 g.L-1+卡拉胶8 g.L-1、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5 mg.L-1+蔗糖20 g.L-1+卡拉胶8 g.L-1。初代培养诱导率达80%以上,有效芽条增殖率达3倍以上,生根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组织培养培技术对金线莲茎段组培苗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 min效果比较好,杀伤力小,容易获得无菌材料,消毒之前剥开叶柄基部鞘状抱茎消毒效果好;芽增殖培养基用MS+糖30 g·L~(-1)+琼脂粉4.5 g·L~(-1)+马铃薯汁10 g·L~(-1)+激素以6-BA3.0 mg·L~(-1)+NAA0.5 mg·L~(-1)有利于金线莲的增殖与生长;在生根阶段以1/2MS+糖30 g·L~(-1)+琼脂粉4.5 g·L~(-1)+马铃薯汁10 g·L~(-1)+活性炭0.5 g·L~(-1)+NAA1.0mg·L~(-1)效果最理想,生根率达95%,根系发达,叶子展开墨绿色;种植理想的基质为泥炭土∶椰糠∶细沙=5∶3∶2,种植成活率高达97%,幼苗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