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油松自然变异观察与形态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的异花授粉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的影响,油松在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理学特性等方面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形成了一些自然类型,为油松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关于油松自然变异与形态类型划分的研究,国内曾有过一些报道,但都不够系统。近几年来,我们在陇县八渡林场的16年生油松人工林内,开展了油松自然变异及形态类型划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介绍如下。一、自然条件和林分状况开展选择的林分位于陇县八波林场北沟工区,属关山支脉的尖山山脉。地理位置北纬34°33′、东经106°21′,海拔高1082~1607  相似文献   

2.
油松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有明 《林业科学》1990,26(4):337-343
本文研究分析了山西中条山产地油松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管胞长度自髓心向外,首先迅速增加,13年后管胞长度增加缓慢,20年后保持相对稳定。管胞长度沿树干主轴自基部向上逐渐增加,5.3m高处最长,然后向上变短,树冠区域管胞长度最短。形成层原始细胞长度随着原始细胞年增大,开始递增,达到最大值后又递减。管胞直径、胞壁厚度自髓心向外增加。管胞直径轴向变化由树干基部开始向上增大,然后又减小。管胞长宽比、壁腔比的径向变异与管胞长度的径向变异模式相似。生长轮内管胞长度从早材到晚材,开始减小,然后增加,最小值位于早晚材过渡处。  相似文献   

3.
太白山油松球果和种子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太白山油松天然群体中的30个家系(单株)的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油松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的遗传变异与相关性。结果表明,油松种实性状在家系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油松果重、果高、果宽和种长的家系遗传力都处于较高的水平(0.5696~0.7103),呈现出中强度遗传,而种子高度和种子宽度的家系遗传力较低。油松球果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而种子性状彼此间相关关系也比较密切。球果性状中果宽与种子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向相关,而球果高度与种子性状间相关不显著,果重除与种子宽度间相关不显著外,与种长和种高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实性状对千粒重的回归分析表明,种长、种宽和种高对千粒重的贡献显著,而果宽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油松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由42个种源组成的全分布区种源试验中,测定了后代在发芽,物候,生长,形态和抗寒性等方面的21个特征,并据此阐明了油松地理变异的基本特点:(1)地理变异很显著,很普遍;(2)非连续性变异即生态型变异突出位置,也存在着随机变异;(3)各种变异特征与地理气候因素的相关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5.
油松不同种源苗期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天然油松林的分布广达十二省(区)、市。分布区的生态、地貌条件复杂,受自然选择压力的作用,在久远的世代演替中,必然会发生适应性等多种变化,构成了异地间群体某些特性,以至生产力的差异。开展种源研究的目的,首先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为不同地区选择最佳种源区,以提高新造林分的生产力,同时在选择中也就做了树种的改良工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油松生态型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7.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分布最广的一个针叶树种。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东经101°30′~125°、北纬33°~44°的广大丘陵低山地带。在这一广大的分布范围内,很多地区目前还存在着大面积的天然油松林,形成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宝库。由于分布广,环境变异大,加之长时期不同程度的人为选择,因而不同产地的油松  相似文献   

8.
前言油松(Pinur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很广,达及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三个不同气候带的12个省(区)。我省南至巴山,北至黄龙、乔山,都有大面积天然林。由于各地天然选择压力不同及地理隔离和小群体作用,产地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遗传差异,形成了丰富的森林基因资源。据报导,中国科学院林土所1972年在辽宁省新民林场进行的油松24个产地两年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各产地生长差  相似文献   

9.
油松种源变异和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油松全分布区内,其种源间性状的变异具普遍性,其子代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各性状变异幅度的大小相去甚远。种源间子代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分化强烈,种源分布的范围越广,环境的差异越大,种源间适应性和生长的差异表现得越突出。根据适应性和生长将参试种源分为五种类型。在全分布区中,山西参试种源性状的表现处于变化的转折地带,其生长在山西居于前列。因此,山西省油松的造林用种基本上可不考虑从外地调入,并可实现在种源水平上的良种化。  相似文献   

10.
11.
油松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油松两批种源(共36个)在甘肃四个试验点的生长等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生长与年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油松地理变异趋向于不连续变异的格局。经1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和各种源生态价、生产力的计算,将参试油松种源分成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三类。分布在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分布在边缘地带的种源,普遍生长缓慢。并综合选择出一批适合甘肃不同气候类型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2.
对油松外生菌根的分支方式、颜色、大小、光泽,菌丝套的表面质地、菌丝组织结构、细胞大小、形状以及菌索、外延菌丝、囊状体等形态和解剖特征进行观察,共描述26种油松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其中包括17个担子菌、9个子囊菌,不同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不同;首次描述一娄疣杯菌的外生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可以用于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种、属鉴定,而且随着不同外生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数据资料的积累,形态鉴定将在外生菌根的生态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979和1983年设置的两批、四个试验点的油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全分布区内油松的地理变异规律和不同种源在我省不同地区的生长和适应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试点的不同种源间在生长量和适应性上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与种源所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本研究依据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两个指标,为我省各试验点所在的地区选出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4.
油松局分布区种源地理变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生态型中的24个种源或林分的种子在本溪、兴城、北票3个试验地研究油松避分布区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油松是遗传性具有较大地理变异的树种、各生态型间和生态型内部种源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生态型间的地理变异要比生态型内部种源间的地理变异大得多,多种源的生长量指数和稳定性指数与其原生地的经续度多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高相关不紧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阐明油松侧枝的节间特征及其变异规律,了解当年生节间枝条和针叶的异速生长关系,揭示侧枝空间构型、活力和光合产物分配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本研究在35 a生油松林内选取了5株标准木的标准枝,通过枝条解析截取了372个节间,采用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油松枝条多分为3级,近90%的节间分布在2级和3级枝,直径生长周期为1~4 a、具有针叶着生和光合功能的节间占节间总数的83%;节间直径和长度均随枝级增加而显著下降,均随节间生长周期(或形成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后者在枝级间及枝级内的变异均远高于前者,后者受枝级和着生位置光照环境的影响明显高于前者。全枝70%以上的枝条生物量分布在1级枝节间,80%以上的针叶分布在2级和3级枝节间;1级和2级枝的生物量以枝条为主,3级枝以针叶为主。直径生长周期为1~3 a的节间生物量以叶为主,4 a的以枝条为主,4 a以上的以完全以枝条为主。当年生节间的不同特征变量间均成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而非成比例变化。【结论】节间是侧枝的基本单元,其数量、质量、生长发育及其在不同枝级和形成时间的变异,以及其主要构件的异速生长关系是影响侧枝空间构型、活力和光合产物分配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秦岭—伏牛山区油松种源在生长及形态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在生态区内进行种源选择具有增产意义。种源高生长、生物量、抽梢能力、针叶长等性状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温度和水份影响种源地理变异,一月均温对种源生长及形态特征影响尤为明显。根据观测的16个性状,把参试种源分为东,西部两群。西部群的商县杨斜、商县药王坪、洛南油泉及洛南寺耳生产力最高,生产上应首先采用。  相似文献   

17.
油松生长发育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我们主要对油松针叶、冬芽、新梢、花及果实生长习性进行了观察分析。现介绍如下。1 观察区概况观测地点设在洛南县古城林场2工区人工林中,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0′,北纬34°05′,属秦岭东段(山莽)岭山系,海拔780m,坡度30°,土壤为褐土,林下主要植被有蒿类、酸枣、白茅等。本地区属北暖温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1月份平均气温-2℃,7月份平均气温23.4℃,年降水量772.3mm,相对  相似文献   

18.
油松地理种源试验研究苗期变异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是绿化荒山荒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油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很广,由东经103°20′~124°45′,北纬3l°00′~43°33′,达12个省(区),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所以,油松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为研究油松地理变异的规  相似文献   

19.
油松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变异和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5~1995年在河南省卢氏县油松种子园连续观测了31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产量,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量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两者无性系重复力在分析的6a中分别高于65.12%和86.49%。无性系雌、雄球花量与年度的互作效应亦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分别为12.03%和37.94%。由于雌、雄球花量存在大小年现象,无性系选择尚须在稳定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年份稳定性差异大,所分析的31个无性系中,雌、雄球花量稳定的无性系各有20和22个,因此,选择花量大且稳定的无性系建园是可能的。此外,还就雌、雄球花量变异对球果中饱籽和空籽数及种子遗传组成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油松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变异和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5-1995年在河南省卢氏县油松种子园连续观测了31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产量,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量无性系间差异极极显著水平,两者无性系重复力在分析的6a中分别高于65.12%和86.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