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欧李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混浊果酱、透明果酱、带果块透明果酱、带果块低甜度透明果酱和带果块低糖透明果酱等欧李果酱系列产品。对以上产品的加工工艺、产品配方及操作要点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朝鲜蓟发酵茶泡制工艺。结果表明,朝鲜蓟发酵茶的最佳泡制工艺为冲泡时间22 min,加水量243 mL,冲泡水温86℃,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0分。通过ABTS法和DPPH法检测表明,朝鲜蓟袋泡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欧李加工品种与贮藏加工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李是蔷薇科樱桃属的一种极矮生灌木果树,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可以进行果品的深加工。在分析欧李贮藏加工品种的研究现状、果实的采收与采后处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欧李产品(欧李汁、糖水欧李罐头、欧李果脯、欧李蜜饯)的加工流程和工艺要点,旨在为欧李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西兰花速冻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从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速冻时间三个方面,分析各处理因素对西兰花VC质量分数、颜色等级、速冻损失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为:漂烫温度为80~100℃,漂烫时间为1 min,速冻时间为15~20 min。  相似文献   

5.
欧李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原生于北方边远山区、荒原等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前,欧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在成熟时有人采集其果核出售给药材收购者。  相似文献   

6.
以辣木、猕猴桃和紫菜为主要原料,对辣木果蔬薄片生产中的几个关键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烫漂方法、调味料的配比、增稠剂的选择、干燥方法等4个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结果表明,用90℃热水对复合蔬菜热烫30 s时,其VC、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0.123 g/100 g、2.40%;复合辣木果蔬泥的最佳调味配方为:以浓缩后复合果蔬质量计100%,食盐添加量1.1%、味精添加量0.9%、白砂糖添加量1.5%,五香粉添加量0.9%,该配方下制得的复合辣木果蔬泥调味感官品质评分为14.5分;复合增稠剂的最佳配方为:CMC-Na添加量0.18%,黄原胶添加量0.19%,海藻酸钠添加量0.18%,在此条件下复合辣木果蔬泥的感官品质评分为96.1分。采用80℃热风干燥1.5 h,再用中档火力的微波炉干燥3 min进行联合干燥,此时得到的复合辣木果蔬薄片的VC含量损失较小,含水率适中,产品酥脆可口,感官品质评分为84.1分。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脱水豇豆质量的干时间小于3 h,加工后的脱水豇豆制品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8.
茯苓发酵茶的研制及安全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培养料配方、培养温度、料水比、pH和采收时间等方面探讨茯苓发酵茶的生产工艺;利用茯苓发酵茶水提取液对试验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等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茯苓发酵茶的生产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6,料水比为1:1.4 ̄1:1.6、采收时间为26d;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茯苓发酵茶以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毒性分级为无毒,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茯苓发酵茶作为饮料饮用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9.
黎蒿保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黎蒿长期保鲜的加工工艺。采用不同护绿剂,在不同烫漂条件下,对黎蒿护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黎蒿用质量分数为1.5×10-4的铜离子护绿液,在pH值为6.0,温度为90℃的条件下烫漂1.5min,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钙果(欧李)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钙果(欧李)进行种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通过无性系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三个步骤,培育获得了健壮的无性系钙果试管苗。实验表明MS+BA1.0+IAA0.2是较好的诱导分化培养基;MS+BA0.5+IAA0.2培养基试管苗增殖培养较好;1/2MS+IAA0.7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发酵型茶酒的品质,以政和功夫红茶与砂糖橘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柑橘红茶酒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柑橘汁与红茶汁质量比1∶15、初始糖度24%、初始pH值4.5、酵母接种量7%、发酵温度24℃、发酵时间7 d的条件下制得的柑橘红茶酒酒体丰满,酒香、果香、茶香协调,感官评分达到90.12分,酒精度为10.9%vol,茶多酚含量为1 195 mg/kg。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共检测出30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苯乙醇、异戊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异丁醇、乙酸乙酯、十二酸乙酯等。该研究为柑橘与红茶的深加工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丰富了柑橘深加工产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以杜仲叶与新鲜茶叶为主要原料,经漂烫、萎凋、揉捻、发酵及干燥等工序研制出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以茶叶的感官评价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漂烫工艺参数为:漂烫温度95℃,漂烫时间2 min;萎凋工艺参数为:萎凋温度30℃,萎凋湿度20%,萎凋时间3 h;人工揉捻工艺参数为:轻压10 min-重压10 min-轻压10 min;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发酵湿度95%,发酵时间5 h。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品质、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以及充分利用红茶、青梅营养价值,以红茶、青梅为原料研究红茶梅蜜饯加工工艺,以制品的形态、色泽、适口性和滋味为评价指标,研究糖渍浓度、红茶添加量、柠檬酸浓度、煮渍温度、煮渍时间等因素对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糖液浓度为60%、红茶添加量为2.5 kg/100 kg、柠檬酸浓度为1.5%、煮渍温度为100℃、煮渍时间90 min时,制得红茶梅蜜饯较好。  相似文献   

14.
枸杞叶茶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枸杞叶茶的制作工艺,探讨了烫青、炒青、微波火力杀青,以及不同烘炒方式对叶茶感官质量、茶汤色泽、茶香和叶茶复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生长期为6~15 d色泽较好,水分适中,厚实饱满的枸杞叶最为适宜,炒青则更容易彰显出茶汤的香气;烫青时采用质量分数0.04%乙酸锌和0.02%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烫青,4%的蔗糖溶液和0.3%氯化钙硬化液浸漂可改善叶茶的组织状态;烘制能较好地保留叶绿素的含量,能保证茶汤的悦人色泽,但香气和口感欠佳;枸杞叶茶采用处理烫青和炒制为最佳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5.
摘 要:以稍微粗老的晒青茶为原料,接种白参菌进行固态发酵,对比研究发酵前后的品质及安全性。结果表明白参菌发酵茶品质综合评分较原料提高31%,品质明显改善,汤色由黄绿转变为橙红,粗老味消失,滋味变醇,又增添了菌香味,口感较为协调。白参菌发酵茶和原料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效果一样,小鼠给受试物后观察14天,体重增长,全部存活,最大耐受量(MDT)大于15000 mg/(kg·bw),相当于成人每日平均拟用量6 g[100 mg/(kg·bw)]的150倍,参照急性毒性试验标准,白参菌茶和原料一样属无毒级茶饮品。  相似文献   

16.
以沙棘鲜果为原料,通过酶解、酒精发酵、澄清处理等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沙棘发酵酒酿造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沙棘发酵酒酒精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SO2添加量,酒精发酵最佳工艺组合为:酵母接种量为0.08%,发酵温度为28℃,SO2质量浓度为80 mg/L,在该最佳条件下的酒精度为11.7%。通过澄清试验确定壳聚糖澄清效果较好,质量浓度为1 200 mg/L时,沙棘发酵酒透光率达95%。生产的沙棘发酵酒果香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普洱茶(熟茶)不同发酵阶段在制品水提物的降血脂效果。采用脂代谢紊乱模型——预防性给受试物法,观察普洱茶(熟茶)不同发酵阶段在制品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以明确普洱茶(熟茶)不同发酵阶段在制品降血脂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熟茶)不同发酵阶段在制品均具有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脂的功能,其降血脂效果具有轻微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不同发酵阶段在制品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脂的下降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中普洱茶(熟茶)一翻混合样、普洱茶(熟茶)二翻混合样的降血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燕麦甜醅加工的基础上,以脱皮燕麦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燕麦甜醅的发酵工艺参数,得到最佳加工工艺为:浸泡时间2.0 h,蒸煮时间1.0 h,加曲量2.0 g/kg,发酵温度28.0℃,发酵时间52.5 h,在此工艺参数下加工的燕麦甜醅,具有甜醅特有的色泽、香味,风味柔和,酸甜适口,麦粒分明,有一定咀嚼性,感官评分达到96.1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