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Ⅱ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是沿海地区农科所继特优559、汕优559、协优559之后配组育成的又一个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盐恢559穗型较大,花时早而集中,花期较长,制种田父母本花期容易相遇。盐恢559系列组合高产制种策略是:父母本保足穗,争大穗,母本主攻提高异交结实率,稳定粒重。田间管理上采取“前促、中控、 ”的促控原则。  相似文献   

3.
“八五”期间三系杂交稻研究和应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春季,在海南南繁基地进行了为期10d的考察。走访了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辽宁、海南等省的农大,农科院以及中国水稻所、中日种子公司海南分公司等共18个单位。现将三系杂交水稻的考察情况综述如下:据不充全统计,“八五”期间全国共有四十多个不同类型,不同熟期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新组合通过省级以上的审定。其中:早籼型:汕优016、威优404、351制选等;中他型:金优桂99、特优559、汕优195、Ⅱ优501等;晚籼型:威代晚3、Ⅱ优6078、岗优501、K优1号、博优桂99等。这些新组台具有较好的丰产性、较强的抗…  相似文献   

4.
杂交中籼Ⅱ优559高产制种特性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Ⅱ优559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即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安全相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采取辅助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注重病虫条防治,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5.
闽恢3139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明恢70与盐恢559杂交育成的籼型强恢复系,具有株型好、恢复谱广、配合力强、抗稻瘟病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与野败型、印水型、D型、矮败型及红莲型不育系配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其中杂交稻新组合Ⅱ优3139、谷优3139于2006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汕优63一直是江苏省杂交中籼稻的主栽组合,年种植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但该组合种植时间长,抗倒性较差,不抗白叶枯病,生产上迫切需要一批综合性状优于汕优63的新组合,特优559等强优新组合的育成,满足了这一需求。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新组合的丰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抗性作物水稻6个品种为对象,研究酸雨对其萌发过程的响应。以吉粳41(吉林)、Ⅱ优7954(浙江)、冈优2009(四川)、扬粳9538(江苏)、Ⅱ优1273(福建)和特优559(安徽)6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定时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异状发芽率。结果表明,6个品种种子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pH从5.0至3.0),发芽率(势)、发芽指数(活力)都呈先增后减的变化。当胁迫时间一定时(7d),pH2.0强度下各个品种水稻种子皆不发芽;pH为2.5时出现异状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各个品种种子伤害阈限为pH2.5-3.0。当胁迫强度一定时,pH3.0-4.0胁迫下无明显的抑制现象,pH2.5时各指标为零的起始胁迫时间为Ⅱ优1273和扬粳9538(长于7d,3d,7d,长于7d)、Ⅱ优7954(7d,3d,7d,7d)、吉粳41(7d,3d,7d,6d)、冈优2009(长于7d,3d,7d,6d)、特优559(6d,3d,6d,7d)。6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抗酸雨能力为:扬粳9538、Ⅱ优7954、吉粳41、Ⅱ优1273〉特优559、冈优2009。  相似文献   

8.
刀忠文 《杂交水稻》2002,17(6):40-41
Ⅱ优6078是重庆市作物所和四川农业大学合作选育而成的大穗型杂交籼稻组合。该组合在景谷种植,具有丰产性好,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较好等特点,已被列为景谷县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Ⅱ优明86分蘖力中等、茎粗抗倒、穗大粒多、熟相清秀、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具有较大的推广前途。其高产栽培策略是低群体,壮个体,保证穗数,主攻大穗,努力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10.
Ⅱ优92(原名Ⅱ优20064,Ⅱ-32A/20964),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和浙江省杂交稻新组合开发联合体共同选配而成。经儿年来试种、示范,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栽培,表现成熟期早,分蘖中等偏强,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全生育期125天,一般亩产450公斤,高的超500公斤。  相似文献   

11.
特优559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559(恢复系)配组而成的舢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年从漳州市农科所引进试种,1995~1997年早季在漳州市萝城区石亭镇试种示范17hm2,现将试种结果报导如下。一、产量表现特优559在漳州地区作早、中、晚稻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5~9.ot,高者达10.st以上。1995~1997年早季在漳州市的萝城区、龙文区、龙海市、长太县等地作早、中、晚稻试种示范120hm’,一般每公顷产量8.5~9.ot’,高者达10.st以上,比对照种增产10%左右。1996年早、晚季在漳州市萝城区石亭镇新居村进行杂…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汕优559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包括与Xa21相匹配的鉴别菌系在内的12个国际鉴别小种和中国7个病原型,接种由明恢63、盐恢559的Xa21转基因单拷贝抗性纯合系与珍汕97A杂交获得的转基因杂交稻汕优63 (汕优63-Xa21 73个 F1群体和转基因杂交稻汕优559(汕优559-Xa21 13个F1群体,测定转基因杂交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这2个转基因杂交稻组合具有优良的广谱抗性, 抗谱与Xa21基因供体IRBB21相同,非转基因杂交稻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3-2004年丰优559大面积制种实践和制种特点,提出丰优559高产制种策略是:父母本保足穗、争大穗、主攻提高异交结实率.相应的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采取辅助措施,早喷重喷"九二○",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保护国审品种邯棉559、邯棉802和河北省审定品种邯郸885的品种权,减少棉种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棉农种上优质的棉花品种,选择了4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检测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这44对核心引物多态性好,鉴别能力强,广适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丰优559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粤丰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优质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2006年小面积引进试种成功,2007年在永安市小陶镇上吉村作早稻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19     
中棉所19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和Ⅱ级抗蚜虫,1992年和1993年分别由陕西、河南和全国审定。该品种霜前皮棉平均亩产65.9公斤,并且出苗好,发育快,株型紧凑,茎秆硬,多毛抗倒伏,赘芽少,第一果枝节位高,...  相似文献   

17.
Ⅱ优598以Ⅱ-32A×浙恢205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该组合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合衢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优559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丰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合作用粤丰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3和2004年先后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杂交籼稻区作单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Ⅱ优明 86系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Ⅱ - 32A与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恢复系明恢 86组配而成的中熟大穗型三系杂交晚稻组合。具有穗大粒多 ,耐肥抗倒、抗稻瘟病、后期转色好、适应性较广、米质较优等特点。泰宁县种子公司于 1998年开始进行Ⅱ优明 86烟后制种技术摸索 ,目前大面积制种单产达 2 2 5kg/ 6 6 7m2 ,部分农户达 30 0kg/ 6 6 7m2 以上 ,现将主要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母本Ⅱ - 32A播始历期 84~ 86d ,主茎总叶片数 14~ 15片 ,叶片宽窄适中 ,叶色深绿 ,分蘖期长、耐肥 ,对“九二O”反应较珍汕 97A…  相似文献   

20.
Ⅱ优118系江苏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用Ⅱ—32A与华恢118配组育成。该组合具有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品质较优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