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许多农户利用林果地配套养鸡。这种生产模式中,鸡为树木提供有机肥、啄食害虫,树木又为鸡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起到了种植、养殖协同发展的良好效果。但是,在采用这种模式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林果地的选择这种模式对林果地的要求不严,梨园、桃园、香蕉园、高架葡萄园、绿化林、用材林等均可养殖。但必须注意,由于鸡性情活泼,喜飞跃树木枝头,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不宜选择处于苗木期的林果地、树形矮小的林果地,如茶园、矮化柑橘园等。为了给鸡提供充足优质的青草,树木间可套种牧草如白三叶等。2.…  相似文献   

2.
张哲  杜桂娟  马凤江  杨姝  刘洋 《草业科学》2011,28(7):1296-1300
为研究豆科牧草的耐荫机理,在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百脉根(Lotus cornioulatus)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减弱,5种豆科牧草的株高、分蘖数、最长节间长度、根长及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其中白三叶变幅最小,百脉根次之;在23%透光下,白三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百脉根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而白三叶变化较小;沙打旺出现死亡现象。5种豆科牧草的耐荫性为白三叶最强,百脉根其次,紫花苜蓿和草木樨较差,沙打旺最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南方果茶园套种牧草的基本种植模式,重点综述果茶园套种牧草对果园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旨在加快果茶园套种牧草技术的广泛推广,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果茶园套种牧草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南方果茶园套种牧草的基本种植模式,重点综述果茶园套种牧草对果园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旨在加快果茶园套种牧草技术的广泛推广,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果园种植牧草根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运用挖掘法对黄土高原果园种植牧草根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冠花、鸡脚草、百脉根、白三叶、红三叶根系生物量和根长随深度均呈指数减少,0~20 cm土层为各牧草根系生物量和根系密集分布区,小冠花和百脉根根系生物量消减系数较大,具有较深根系特点,而鸡脚草、白三叶和红三叶消减系数较小,与果树根系基本呈镶嵌分布。0~20 cm土层为各牧草有效根集中分布区,是各牧草水肥利用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反映泸西县果园套草循环生态种养新模式的社会实践,从“果园套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等4个方面,认真梳理泸西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的社会实践.从基本情况,实施情况,经验和做法,主要成效、小结与体会等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泸西县开展果园种草养畜“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所形成的“果园种草-牧草养畜-畜粪发酵-沼液肥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田、果园、林地种草养畜技术适用于“三季不足,两季有余”、“两季不定,一季有余”的具有冬闲地、夏闲地、果(林)园空隙地的农区、半农区、半牧区的畜、禽、鱼、养殖户及小型饲养场。1选择草种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的牧草为主推品种。在农田、果园、林地种草养畜工作中,适宜南方推广的优良牧草品种包括一年生的多花黑麦草、黄花苜蓿、光叶紫草、苔箭舌豌豆、籽粒苋、串叶松香草、紫云英、苏丹草、墨西哥玉米、大麦、山黧豆、蕉芋等;多年生的黑墨草、柱花草、红三叶、白三叶等。适合北方推广的优良品种包括一年生的箭舌豌豆、…  相似文献   

8.
探索镇江丘陵地区经济林下牧草套种模式,选择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和草木樨4个多年生豆科牧草品种进行林下套种试验,试验分设4组,每组2个重复。结果表明:牧草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对比种植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内重复1均高于重复2(P>0.05);试验Ⅲ组牧草年产量最高;试验组内重复2均高于重复1,分别提高1.65%、1.74%、1.33%和1.73%,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5.09%、16.33%、24.59%和19.63%,平均粗蛋白产量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选择紫花苜蓿、红三叶是林下牧草最佳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曾丹娟  黄玉清  莫凌  黎彦余  王静  王三秋 《草业科学》2011,28(12):2170-2174
以菊苣(Cichorium intybu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鸡脚草(Dactylis glomerata)、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Hunter Rive、Overseason、WL525HQ、Eureka)和3个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品种(Haifa、Rivenda、Koala)为对象,研究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种植牧草后土壤养分的变化,为果园套种牧草选择适宜的种类。结果表明,菊苣、黑麦草、Hunter Rive和Haifa 4个牧草具有较高的草产量,黑麦草草产量主要集中在3月,Hunter Rive和Haifa以6月份的草产量较高,菊苣各月草产量较为平均,此4种牧草搭配,可满足家畜不同时期和牧草营养多样化的需求。种植牧草后的土壤中水解性氮和有机质的含量明显提高,土壤酸度降低,有利于促进果树生长。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在丰田华侨农场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采用“林—果—草—牧—沼”的生态模式,建立以果为龙头,充分利用果园中种植的牧草以及果产品废弃物(如香蕉杆、蕉籽等),饲养牛、羊、兔、鹅等草食性动物,以提高农民的收入。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果园牧草的种类与利用方式丰田农场生态果园,果树以龙眼、香蕉、芦柑为主,因此,可以利用果园梯埂套种南非马唐、鸡脚草,利用梯壁种植百喜草,利用梯台套种平托花生、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印度豇豆,利用空闲地种杂交狼尾草等牧草。在秋季,可以利用果园空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林草牧立体经营模式是将林果种植、牧草种植和畜禽饲养三方在同一或相邻的空间内紧密结合的经营方法。具体操作是在林果树下种植牧草,牧草饲喂畜禽,畜禽粪便施入林果园,循环利用,互相支持。与单一的种植和饲养方式相比,这种模式有较多优势:一是林果、牧草和畜禽三个环节互相支持和利用,降低了各环节原料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二是各环节互相利用时减少了废物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三是有利于生产高品质和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四是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改善小气候。我省近几年在农区发展了大量的林地和果园,为发展这种生态经营模式提供了空间条件…  相似文献   

12.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世界上栽培广泛,也是我国南方人工草地的主要多年生豆科牧草,具发达的匍匐茎,耐牧、耐践踏、再生性强。本文分析了白三叶禁和牧草地土壤质量和春季体牧的草地种群能量积累及分配特点,探讨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白三叶根、茎、叶之间的能量联系与能量分配特点及有关白三叶种群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幼龄果园间作6种多年生牧草,结果表明,幼龄果园土壤含水量增加,杂草生长得到抑制,6种多年生牧草品种在果园间作的适宜度大小顺序为:白三叶(Haifa)>紫花苜蓿(Empress 2000)>杂三叶(Aurora)>沙打旺(普通)>鸭茅(Amba)>多年生黑麦草(Toya)。  相似文献   

14.
《湖北畜牧兽医》2008,(4):36-36
红、白三叶草原产于欧、亚、非三洲,目前世界温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它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也是最适合于放牧的豆科牧草.在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红、白三叶是重要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全力打造以红枣、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总面积达49.21万亩。其中,不适合套种其他农作物、树龄在4年以上的果树达10万亩。为充分发挥果园的综合效益,阿克苏市引导果农在果树下种上了苜蓿等草类,并放养起了果园鸡,使果园养鸡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全力打造以红枣、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总面积达49.21万亩.其中,不适合套种其他农作物、树龄在4年以上的果树达10万亩.为充分发挥果园的综合效益,阿克苏市引导果农在果树下种上了苜蓿等草类,并放养起了果园鸡,使果园养鸡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不仅优化资源,延伸林果产业链,而且拓宽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和来源,实现了林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遮阴对三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豆科牧草在遮阴条件下生态适应性及寻求适度的遮阴比例,系统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0%,48%,70%,95%)对3种豆科牧草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提高,白三叶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减小,紫花苜蓿与草木樨在适度遮阴条件下可维持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3种豆科牧草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逐渐降低,且相同遮阴处理下白三叶均高于其他2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在Y3处理条件下表现为叶绿素a/b值最大;3种豆科牧草PSⅡ受到损伤的程度为紫花苜蓿>草木樨>白三叶;遮阴会使白三叶与草木樨的ΦPSⅡ和qP略有降低,但在Y3处理条件下,白三叶的ΦPSⅡ和qP会略有增加,而紫花苜蓿随着遮阴强度的提高,其ΦPSⅡ和qP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种豆科牧草的耐阴强度顺序为:白三叶>草木樨>紫花苜蓿,其中,白三叶在70%以上的遮阴强度下仍然可以长势良好,而草木樨在48%的遮阴强度下有利于生长,紫花苜蓿则受遮阴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牛、羊采食新鲜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豆科牧草,在瘤胃内经微生物脱氨分解发生瘤胃急性臌胀,为兽医临床所常见。治疗不及时常造成病畜死亡,用硫酸钠泻下治疗,具有疗效好,病程短,费用低,投药方便等优点。现介绍如下:1 临床表现 牛、羊采食过量新鲜豆科牧草发生瘤胃急性膨胀。表现为左腹部急剧膨大,左肷窝突出,按压可感腹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发鼓音。听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用于滇西北大狼毒型退化草地补播治理的优良草种,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西南野古草3种适应高寒气候条件的牧草为受体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穴盘培养法,开展大狼毒根浸提液对3种优良牧草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种供试牧草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方面均会受到大狼毒根浸提液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其对3种牧草的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能力抑制作用表现为西南野古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对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表现为西南野古草>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综合而言,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较耐化感,适合用于滇西北高寒地区大狼毒型退化草地的补播治理。生产中建议将两者搭配使用,以实现更好的补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秦文利 《草业学报》2023,32(1):48-62
为明确行间生草种类对华北平原苹果园春季土壤蒸发、果树冠层空气湿度、土壤贮水的影响特征,揭示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效水分的影响规律,于2019-2021年在河北省武邑县武罗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开展苹果树行间生草试验,采用田间定位观测方法研究了苹果树行间套种越年生牧草(二月兰、毛叶苕子、小黑麦)和多年生牧草(鸭茅、白三叶)后牧草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透射率、土壤温度、水分蒸发、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贮水量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4-5月苹果树行间套种越年生牧草时土壤蒸发量大于多年生牧草,平均增加3.14 mm。越年生牧草切碎覆盖还田前后对土壤蒸发的影响不同。还田前,越年生牧草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大于多年生牧草,抑制率平均增加20.5%,这与越年生牧草生长速度快,群体LAI大、PAR透射率低,0~25 cm土壤温度低和土壤含水量下降相关。还田之后,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小于多年生牧草,抑制率平均降低29.0%。越年生牧草对果树冠层1 m高度空气相对湿度的改善效果大于多年生牧草,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增加15.5%。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变化与1 m土体内土壤贮水减少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越年生牧草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量大于多年生牧草,平均多消耗土壤贮水39.20 mm。行间生草后土壤蒸发量平均降低27.80 mm,土壤贮水消耗量平均增加52.50 mm。因此,华北平原苹果园行间生草后春季土壤蒸发减少量难以弥补牧草生长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量,降低了果园土壤有效水分。越年生牧草比多年生牧草更有利于改善春季果园空气湿度,但对土壤水分消耗较大,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特征优化果树春季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