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甘膦对油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甘膦为除草剂,研究其对油茶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处理60天后,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均受到极显著的抑制,分别比对照减少了44.7%、58.2%和54.7%;草甘膦处理150天后,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仍极显著少于对照,但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草甘膦处理60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草甘膦处理150天后,土壤脲酶的活性则由抑制转变为激活,高于对照7%;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则有所增加。草甘膦处理60天、150天后,土壤、油茶果实、叶片中均未检测出有草甘膦残留。  相似文献   

2.
不同抚育措施对油茶林土壤养分 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宁地区不同抚育措施油茶林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分间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林分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随取样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锄抚林地在土壤养分、微生物总数和酶活性方面明显高于未抚育和刀抚林分。相关分析表明,这3种林分的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与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等主要养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指标间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3.
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及其利用,已列入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这从当前和长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油茶低产林改造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低产原因分析油茶低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技术方面的几个主要问题,加以论述。 1.品种(类型)混杂,劣株比例大。现有油茶林大多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留下来的,有的虽是60—70年代造的新林,由于当时良种  相似文献   

4.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余林根蓝林江叶镜祥王子水(德兴市林业局334200)关键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法成效油茶是我市主要油料树种之一,面积大,分布广,但由于管理粗放、技术不到位,产量一直很低,通过几年的低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在试验中进行的几种...  相似文献   

5.
油茶低改工程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工程,油茶低产林改造效应的研究,为油菜低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低改后的生长效应、结实效应、生态效应方面论述了油茶低改增产机理,分析了效应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茶低改措施组合进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改造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龙川县采取梯带、梯级、小平台改地等多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获得大面积增产、增收效率。本文对该县低产林改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茶林低产的问题,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低改技术措施对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增产效果因低改措施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以处理A(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土壤垦复+平衡施肥)的改造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371.4%.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郴州市的主要食用木本油料树种,面积大、分布广,但单产很低。苏仙区油茶低产林改造一期项目,采取选用良种、调整林相、改良个体结构、深挖抚育、保持水土和施用肥料等综合技术措施改造油茶林2.87万亩,3年平均亩产茶19.07kg,比改造前净增17.36kg。  相似文献   

9.
宜春市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宜春市油茶低产林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并对该市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1983年,衡东县开始对4000亩油茶低产林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改造技术措施,改造后,亩产油由1983年的4.2kg提高到1989年的19.9kg。改造分3种类型进行:1.成林低产类型.改造面积1700亩,分布于新塘镇和石湾镇;立地为页岩发育的丘陵红壤,土层较深,肥力中等偏低,品种为衡东大果,50年生左右;直播造林,多株丛生,株行整齐,每亩70株左右,常年亩产油5—6kg。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油茶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全省油菜林典型县中,共抽样标准地80块,测单株3610株,调查样地立地条件,林内外环境,测定油茶测树因子计算油茶表象因子与产量关系,首次编制了油茶产量表,测定油茶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油茶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全省油茶林典型县中,共抽样标准地80块,测单株3610株,调查样地立地条件,林内外环境,测定油茶测树因子计算油茶表象因子与产量关系,首次编制了油茶产量表,测定油茶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湖南岳阳、宁乡、株洲、娄底、耒阳5地抽样调查了25块样地。结果表明:湖南油茶林蜘蛛计20科52属89种;蜘蛛群落多样性随地理纬度升高呈递减趋势;同时,油茶林内植被等生态环境也对蜘蛛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水平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油茶皂素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溶剂法提取油茶枯饼中的皂素 ,以油茶皂素为材料对大肠杆菌 ,桔青霉 ,黑曲霉 ,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 117产朊假丝酵母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均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黑曲霉抑制作用较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对有效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在 0 .6 2 5 %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茶林地土壤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油茶分布广,面积达6000多万亩.中国油茶林地土壤类型的划分,为油茶林地选择及土壤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应用土壤发生学分类方法,建立了土类、亚类、土属、类型四级分类系统.将中国油茶林地的土壤划分为4个土类、5个亚类、28个土属、107个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每个发生类型作为样本,A层和B层有机质、全氨、全磷、全钾含量等8项指标作为变量,用系统聚类方法对4个亚类分别进行聚类,归并为13个肥力类型.  相似文献   

16.
对油茶复合林总辐射能量的垂直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林分不同层次上光辐射具明显规律性,全年抵达林冠层、黄花菜层和黄连层的总辐射分别为:4227.9.653.3、382.0MJ·m-2;一年中的光辐射林冠上层变幅较大,而下面植物层面却相对稳定;林冠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特性与冠层发育状况关系密切;复合植冠层的辐射特征与单一林冠层的不同;总辐射日变化在各层次均表现为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17.
茶油产品品质等级标准制订说明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茶油富含人体必须的油酸,是优质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植物油。为规范油茶生产和茶油等级,因而必须制定标准。本标准包括油茶产地生态环境条件、无公害油茶林生态系统管理和茶油质量等级3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湖南省桃源县不同经营措施的油茶林设置标准地、计算各器官鲜重,测算林木层生物量及其垂直分配,油茶各器官相对生长关系及油茶净光合经济指数。  相似文献   

19.
东案乡油茶生产现状与发展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案乡的油茶生产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管理粗放、树龄老化、品种混杂以及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按照规模化、集聚式发展以及产品绿色、无公害化发展的原则,实行良种选育和苗木培育,发展油茶良种造林基地,进行低产林嫁接换种,发展油茶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油茶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