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生姜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姜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经济作物。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主要生理活性物质,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生姜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近年来研究表明,生姜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正>栽培桑树以采叶养蚕为主要目的,收获对象为重要的同化器官——桑叶,如何处理“采叶养蚕”和“留叶养树”的关系,历来是桑树栽培有别于一般作物栽培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的桑树栽培无论是采取春伐为主的北方蚕区,还是夏伐为主的长江流域,都沿用一次剪伐及采摘片叶的收获方法。采摘片叶的方法虽然有利于桑树生理及生长发育,但采叶用 相似文献
4.
桑树/苜蓿间作对其生长及土地和光资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树(Morus albaL.)/苜蓿(Medicago sativaL.)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特性、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地利用率以及桑树和苜蓿光合特性,旨在提高松嫩平原牧区的饲草产量.结果表明:在第2次刈割时,间作桑树的株高、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叶片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单作桑树增加了9.2%,36.4%,61.1%和12.7%;间作苜蓿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单作苜蓿增加了8.7%,26.7%,11.4%,20.5%和21.4%.间作桑树根际土壤的有机氮含量、速效氮含量、脲酶活性分别比单作桑树增加了3.3%,21.5%和32.7%;间作苜蓿根际土壤的有机氮含量、速效氮含量、脲酶活性分别比单作苜蓿增加了3.4%,26.6%和32.3%.桑树/苜蓿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29,大于1.间作桑树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比单作桑树提高了15.0%,39.3%和20.7%;间作苜蓿的LSP,LCP和Pmax分别比单作苜蓿降低了15.6%,33.9%和17.6%,桑树/苜蓿间作增加了桑树和苜蓿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研究表明桑树/苜蓿间作提高了桑树对强光和苜蓿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从而使间作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蚕桑发展历史悠久,自古有桑不隙地之说。桑树宽行稀栽,合理与旱地作物配套,对提高现有桑园产值,助农增收意义重大。西瓜是葫芦科西瓜属的栽培种,是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其生长期短,株行距大,是一种非常适合于间种的作物。桑树大行间种西瓜,在春蚕期4-5月,桑树给西瓜幼苗提供遮荫条件,促进幼苗生长,大蚕采叶后6-7月正是西瓜需要强光照的结果期,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力,大幅度提高桑园效益,形成桑(茧)—西瓜模式。1西瓜对环境的要求西瓜是喜温耐热耐旱怕涝作物,前期生长缓慢,爬地生长。适宜生长发育温度为18℃~32℃,不适宜<10℃或>40℃的极高温度。西瓜对土壤适 相似文献
6.
7.
3月至5月对桑树加强管理,可显著增加桑叶产量,同时对桑树的正常生长、保持树势健壮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桑树春管提出实用性技术措施,为蚕农和蚕业工作者从事蚕桑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浅谈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桑树资源的特点、经济价值和生态效能进行综合阐述,分析我国目前桑树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视基础研究,建立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实行桑树条桑收获是桑树收获技术的重大突破。本研究指出了必须把握的关键技术环节选栽适宜品种是基础,培养树型建骨架,转型阶段把好关,收获阶段应得法,配套措施要完善;提出了一套适合山西特点的桑树条桑收获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浅析桑赤锈病对桑树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赤锈病是危害桑树芽叶病害之一,在河池各地蚕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桑芽、嫩叶、嫩梢。发病时,芽叶上布满金黄色病斑,造成叶片畸形卷缩,黄化脱落。严重时,桑芽不能萌发,已萌发的桑芽盘曲变形,甚至导致整个桑园无一张完整叶,严重影响了桑叶产量和质量,影响到蚕茧的品质。桑赤锈病在河池以秋、冬季为害较重,蚕农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用药不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