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牡丹江青梅林场25年生红松人工幼龄林为对象,通过氮肥、磷肥和钾肥等3种肥料不同剂量的施肥处理,研究其对红松开花结实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磷肥,钾肥效果不明显;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本次实验选出最佳的施肥组合为N2P2,即氮肥为每株0.6kg,磷肥为0.3kg。  相似文献   

2.
油茶幼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氮肥、磷肥和钾肥3种肥料,采用3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同时,单位面积配施相同施肥量的有机肥,2013年、2014年连续2年对油茶幼林进行施肥试验,共设11个处理;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观测树高、地径和冠幅,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年施肥后,磷肥和钾肥相同的处理,其2年的树高的增长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氮肥和钾肥相同的处理,其2年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氮肥、磷肥相同的处理,其2年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氮肥对地径和冠幅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施肥效果最好的处理是配方中钾肥施用量最大的处理。建立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效应模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5.7 kg/667 m2、磷11.6 kg/667 m2、钾13.2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对立地指数为12~14的23 a生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不同肥种与配比施肥4 a后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氮、磷、钾3种肥料对马尾松胸径、材积以及经济产量增长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对胸径与经济产量影响效应主次为磷肥>钾肥>氮肥,而对材积增长影响效应主次则为磷肥>氮肥>钾肥,并3种肥料对树高的影响中仅钾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氮肥及磷肥的影响不明显.(2)磷肥对木材比重有显著影响,而氮肥和钾肥的影响不明显,施用磷肥将给木材比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其影响的显著性程度以磷肥施用量300 g/株为阀值.(3)对经济产量具有显著性影响的肥种有磷肥和钾肥,尤以磷肥的影响为最大.(4)肥种间交互作用明显,全营养配方施肥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肥种,在土壤较为贫瘠,磷、钾缺乏的林地进行氮、磷、钾全营养配方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最优配方施肥单位面积材积与经济产量可提高104.4%和81.2%;在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地地位指数为12~14的马尾松天然林最佳施肥配方为氮肥50 g/株,磷肥300 g/株,钾肥150 g/株.(5)不同立地条件其施肥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宁南县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印楝栽培,试验研究表明:及时补充施肥是确保幼树生长的重要措施。对印楝幼树补充施肥时,应以氮肥和磷肥或氮肥与磷肥、钾肥配合施,能较好地促进印楝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对重庆市南川区优质乡土竹种楠竹林进行单施氮肥、氮磷配合施肥、氮磷钾3要素配合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区楠竹林单施氮肥能显著增产,但不能长期单施;楠竹具有内生菌根,适宜在中酸性环境下生长,不宜氮磷配合施肥,楠竹施磷肥,需选择酸性或中性的磷肥品种;以培养竹秆为主的楠竹林氮磷钾3要素配合施肥的最佳比例为:N:P2O5:K2O=1:0.4:1.2,以培养笋用林为主的楠竹林氮磷钾3要素配合施肥的最佳比例为:N:P2O5:K2O=1:0.3:0.3。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施肥试验,初期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单施磷肥效果次之,单施钾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氮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应予多施。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的生产长期处于半野生状态,产量及品质差异很大,进行施肥试验非常必要。对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施肥种类与产量、每花序成果数和座果率的影响进行了3年连续试验,结果表明:(1)在目前山茱萸生产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产量与氮肥关系最为密切,与磷肥则关系不大;(2)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每花序成果数,在施氮肥的前提下磷肥也可以提高每花序成果数;(3)氮肥与磷肥均可提高座果率,氮肥的作用远大于磷肥。  相似文献   

8.
以人工马尾松幼林为供试对象,采取完全随机区组方案设计不同的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马尾松幼林施肥应以磷肥为主,少量施肥钾肥,基本上不可施氮肥。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北五味子果林母树果实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进入结实盛期的北五味子果林母树为试验材料,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为处理因素,每种处理因素设置3个试验水平,连续3个年度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果实增产效果显著,3种肥料之间的交互作用效果亦显著,其中以施用氮肥150 kg·hm-2、磷肥150 kg·hm-2、钾肥90 kg·hm-2的施肥量配比增产效果最佳,果实比...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红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结实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红松无性系幼龄种子园进行的氮肥、磷肥和钾肥3种肥料,每种肥料设置4个水平的施肥试验,研究分析了氮肥、磷肥和钾肥3种肥料,以及每种肥料的不同施用数量,对促进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幼龄母树结实的效果,提出促进红松无性系幼龄植株结实的适宜施肥数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施肥对中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生长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中肥力区凹叶厚朴良种“洪塘营7号”的5年生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测定与统计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凹叶厚朴幼树的生长量及其树皮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并建立树高生长量与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施氮、磷、钾肥对中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的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幼树树皮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的含量。施氮、磷、钾肥对中肥力区凹叶厚朴幼树树高、地径生长量影响的排序分别为氮肥>磷肥>钾肥和磷肥>氮肥>钾肥,对树皮药用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酚含量影响的排序分别为磷肥>钾肥>氮肥、钾肥>氮肥>磷肥和钾肥>氮肥>磷肥。在中肥力区的凹叶厚朴幼树树高最大生长量为122.02 cm,对应的施肥量为N 190.80 g·株-1、P2O5 126.40 g·株-1、K2O 79.69 g·株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幼林计量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立潮 《广西林业科学》1999,28(1):10-15,28
根据林木施肥的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在测定土壤平衡解吸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马尾松幼林郁闭时林分的基础生物量、平均生物量和目标生物量等,产前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马尾松幼林的施肥量,并布置了肥效校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中等立地条件下,单施氮肥对马尾松幼林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都无显著影响,增大氮肥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磷肥有效,增产幅度在8%以上,增大磷肥的施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钾  相似文献   

14.
对5年生不同苗木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苗木以选择马尾松切根裸根苗为宜,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40.79%和61.19%,单纯P肥效果次之,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31.41%和43.58%,单施K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造林施肥宜选用磷肥为主,少量施钾肥,氮肥在马尾松幼林地上可不施用,或少量施用,尽量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林地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花岗岩立地上杉木幼林施肥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4年杉木幼林的施肥试验表明,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对磷肥的生长效应最大,单施钾肥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单施氮肥对幼林生长我效,而磷钾、磷氮混施能明显促进林木生长。氮、磷、钾这三种肥料的效应与施肥时间有关,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优地分年施入的效果,而氮肥、钾是分别于造林后第二年和第三年施入为好。所有处理中,以(100kgP2O5+10kgK2O)/hm^2的处理肥效最好,(100kgN+50kg  相似文献   

16.
曾和生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5):55-57,54
对5年生不同苗木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苗木以选择马尾松切根裸根苗为宜,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40.79%和61.19%,单施P肥效果次之,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31.41%和43.58%,单施K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造林施肥宜选用磷肥为主,少量施钾肥,氮肥在马尾松幼林地上可不施用,或少量施用,尽量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林地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油松容器育苗的施肥效应及其诊断施肥综合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设立不同的肥料种类及用量梯度,对油松容器育苗进行了施肥效应的试验,并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1年生的油松容器苗进行了营养状况诊断。结果表明:试验所施用氮肥的第2、3水平(每千克基质混施氮肥0 22~0 43g)及施用磷肥的第2、3水平(每千克基质混施磷肥1 0~2 0g)对苗木的高及生物量的增长有利;应用DRIS对1年生油松苗木的营养综合诊断重要参数为N/P、N/K、K/P,它们的最佳值分别为:5 7921、1 2673、4 723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容器育苗氮肥、磷肥施用量和基质配比的最佳组合.[方法]以秦岭北坡华山松天然分布区为试验地,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华山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与氮肥、磷肥施用量和基质配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华山松苗高的因素主次为:磷肥>氮肥>基质配比;地径:氮肥>磷肥>基质配比;针叶数: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在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双溪村进行湿加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湿加松对肥料反应相当敏感,肥效持续时间长。湿加松施肥应以施磷肥为主,配合施氮肥效果更佳。施肥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花岗岩母质红壤严重水土流失区,植树造林成效与养分因子的关系。用赤桉(Elcalyptus camaldulensis)裸根幼苗造林,基肥用N、P、K和垃圾肥按正交表L_(16)(2~(15))和L_(27)(3~(13))等表设计,多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肥料对赤桉的高生长效应比对照增高165.8%,其中施垃圾肥和氮肥优于磷肥,肥效都极显著,施钾肥不显著;肥料单施效应不显著,氮肥与垃圾肥或氮肥与磷肥配合具有正的显著相互作用效应。赤桉每株施尿素25g+垃圾肥2.5kg或施N11.5g+P_2O_515g经济效益较佳;氮肥、磷肥和垃圾肥的配比效应方程式,可供花岗岩水土流失区赤桉造林选择较佳的施肥方案作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