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杂交猪34头,采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育肥结束体重和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结束体重在85~110 kg阶段对试验猪的生长肥育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屠宰体重除对屠宰率形成显著差异外,对试验猪的其它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影响不明显;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对试验猪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体重在95~100kg阶段结束育肥并屠宰的试验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最大.因此,在该试验日粮水平下社莱商品猪的适宜育肥结束及屠宰体重为95~100kga.  相似文献   

2.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杂交猪34头,采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育肥结束体重和屠宰体重对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结束体重在85~110 kg阶段对试验猪的生长肥育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屠宰体重除对屠宰率形成显著差异外,对试验猪的其它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影响不明显;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对试验猪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体重在95~100kg阶段结束育肥并屠宰的试验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最大。因此,在该试验日粮水平下杜莱商品猪的适宜育肥结束及屠宰体重为95~100k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 1 8头体重约 2 8kg的杜× (大×长 )三元杂交猪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饲喂添加0 ,1g/kg甜菜碱 (以纯品计 )的玉米—豆粕型饲粮 (生长、肥育期粗蛋白水平分别为 1 7 0 %、1 5 0 % ,消化能浓度为 1 3 3 0MJ/kg) ,直至体重约 96kg左右结束。结果表明 ,甜菜碱有提高生长猪(约 2 8~ 60kg)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趋势 ,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不影响血清钙、镁、钾、钠、氯、尿素氮浓度。肥育猪 (约 60~ 96kg)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因甜菜碱添加而有降低趋势 ,采食量不受影响。甜菜碱不影响肥育猪血清镁、钾、钠、尿素氮浓度 ,但对氯、钙浓度有影响。纵观全期 ,甜菜碱不影响生长肥育猪全期的生产性能。甜菜碱提高了屠宰率 (P <0 0 5) ,同时胴体瘦肉率有增加趋势 ,脂肪率有降低趋势 ,其余胴体性状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提示 ,在本试验条件下 ,在生长肥育猪全期添加甜菜碱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但对胴体品质可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甜菜碱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昕陟  刘家胜 《养猪》2006,(1):33-34
选用18头平均初始体重60kg左右的大白×长白杂交肥育猪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甜菜碱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0.125%甜菜碱可以极显著地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并可降低背膘厚度。  相似文献   

5.
γ-氨基丁酸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曹德瑞  邹晓庭 《饲料工业》2007,28(23):31-34
选择96头体重43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试验要求分成4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0、10、20和40mg/kg)的饲粮,研究γ-氨基丁酸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γ-氨基丁酸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10mg/kg组效果最为显著,全程日增重增加了13.08%(P<0.01),料重比降低了7.81%(P<0.01),屠宰率增加了3.64%(P<0.01),眼肌面积提高11.89%(P<0.05)。但不同剂量的γ-氨基丁酸对猪内脏器官重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 40头体重约 2 8kg的杜× (大×长 )三元杂交猪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饲喂添加0、2 0 0、 40 0、 60 0 μg/kg铬 (吡啶羧酸铬 )的玉米—豆粕型饲粮 (生长、肥育期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 7 0 %、 1 5 0 % ) ,直至体重约 95kg左右结束。结果表明 ,铬水平对生长期 (约 2 8~ 60kg)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无显著影响 ,也不影响血清钙、镁、钾、钠、氯、尿素氮浓度。虽然肥育阶段 (约 60~ 95kg) 40 0 μg/kg铬组的日增重和 60 0 μg/kg铬组的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有降低趋势 ,但各组间日增重、料重比、采食量差异不显著。铬不影响肥育猪血清镁、钾、钠、尿素氮浓度 ,但对氯、钙浓度有影响 (P <0 0 5 )。纵观全期来看 ,铬不影响生长肥育猪全期的生产性能 (P >0 0 5 )。虽然 60 0 μg/kg铬组有增加瘦肉率、降低脂肪率的趋势 ,但肥育猪各组间胴体性状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提示 ,在本试验条件下 ,添加 2 0 0~ 60 0 μg/kg铬 (吡啶羧酸铬 )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1采用适宜的肥育方法饲养瘦肉型肥育猪应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采用这种肥育方法,就是在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30~60千克,后期60~90千克或以上;或者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90千克以上。根据肥育猪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需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体重约20.4kg的三元杂交[杜×(大×长)]猪96头 ,分为3个处理 ,每个处理4个重复 ,分别饲喂3种营养需要模式的饲粮 ,生长期猪体重为20~50kg,肥育期为50~92kg,研究3种营养需要模式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胴体瘦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建议的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 ,获得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胴体瘦肉增重和无脂瘦肉增重以及胴体瘦肉成分与采用NRC(1998)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相近 ,而且20~90kg 期间无脂瘦肉增重已达到NRC(1998)认为的具有中-高瘦肉生长速度。采用中国(1987)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 ,其生产性能、胴体瘦肉增重和无脂瘦肉增重都极显著低于上述两种营养需要模式的饲粮 ,综合胴体品质也较差。从本试验结果看来 ,建议的营养需要模式可满足杜×(大×长)生长肥育猪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宁乡猪生长肥育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针对宁乡猪早熟、易肥、蓄脂力强的种质特性和耐粗饲传统观念,按15~35kg、35~55kg、55~75kg和15~35kg、35~60kg、60~70kg体重阶段分别设计阉公猪和母猪“玉米-豆粕-鱼粉”型饲粮,探讨宁乡猪的肥育及胴体性能。结果表明,阉公猪生长肥育全期日增重达719.46g,阉公猪、母猪分别表现为前高、中低、后回升和前低、中高、后回落的日增重曲线。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阉公猪比母猪分别高48.74%、1.76个百分点、5.34%和0.44个百分点,料重比、6~7肋背膘厚、皮厚、三点均膘厚和肥膘率比母猪低22.89%、13.64%、9.43%、7.11%和2.55个百分点,表明阉公猪的生长肥育性能优于母猪。同时,与历史资料比较表明,宁乡猪生长肥育性能的可塑性强,优化饲粮是提高宁乡猪肥育性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米糠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米糠和不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饲养试验选择体重(49.72±4.28)kg的肥育猪6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即(Ⅰ组)玉米-豆粕型饲粮;(Ⅱ组)含15%米糠的饲粮;(Ⅲ组)Ⅱ组+200mg/kgVE;(Ⅳ组)Ⅱ组+200mg/kg抗氧化剂。试验猪75kg左右时屠宰。结果显示:日增重Ⅱ组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1),Ⅲ组显著低于Ⅳ组(0.01相似文献   

11.
三阶段和四阶段肥育法对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乔建国  闫素梅 《养猪》2003,(1):17-19
以3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作为试验动物,研究三阶段和四阶段肥育法对于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三阶段肥育法相比,四阶段肥育法有利于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成本,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胴体组成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2.
董殿元  王满江 《养猪》2012,(4):52-53
为研究饲喂果寡糖对肥育猪后期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头体重约60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商品代肥育猪,按照窝别胎次、公母比例一致性原则,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果寡糖350 mg/kg(以纯品计)。试验结果表明,果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肥育猪后期平均净增重提高5.48 kg,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133.65 g,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10.29%,而果寡糖组生猪的平均屠宰率、胴体瘦肉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71%和4.1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四种商品猪肥育性能与肉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体重25kg左右的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巴克夏猪各20头,分二栏饲养(二个重复),每栏10头,试验期饲喂相同水平日粮97d,试验过程中记录饲料消耗和增重数据,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1)大约克猪全期日增重最高,且显著高于巴克夏猪(P0.05),而试猪全期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杜洛克和大约克猪最低;(2)巴克夏猪屠宰率、眼肌面积和胴体组成中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试猪(P0.05或P0.01),后腿比、胴体斜长、三点膘厚、三点皮厚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巴克夏猪肉的红色度a1*值、大理石纹、熟肉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试猪(P0.05),而其贮存损失则显著低于其他3种试猪(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和大约克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较好,适宜于做终端杂交父本;长白猪肥育性能中等而屠宰率、瘦肉率较高,适宜于做杂交父本或母本;巴克夏猪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较差,但肉品质相对较好,是地方猪种配套生产优质猪的适宜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占1/2,单栏饲养。试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3065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以及30100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每头猪的空腹体重及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于试猪平均体重达100 kg时屠宰采样,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肌肉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3065 kg阶段添加25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以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虽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通过增加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而改善猪肉营养价值;以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二花脸猪肥育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于 1998年按照母系对二花脸肥育猪进行了性能测定。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猪的选择从 5个家系中分别选择 3头母猪与 5头公猪交配。在每头母猪的后代中挑选 2~ 3头体重均匀的个体作育肥试验。1 2 方法所有试验猪饲喂自配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 :CP 14 3 %,DE 12 18MJ/kg。阉割后半个月、体重平均达 2 5kg左右时空腹称始重 ,75kg时空腹称末重 ,统计饲料消耗 ,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每个家系中选取 2头肉猪作屠宰测定 ,进行胴体品质分析。对各性状测定数据采用方差分析。2 结果与分析2 1 肥育性能试验猪肥育性能见表 1。表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三元肥育猪生产性能、血液参数、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体重约为(47±4.2)kg,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各处理分别饲喂低(12.9%)、中(15.4%)、高(18.7%)3个蛋白质水平日粮.试验第46天后,分别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显示,3个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及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均无影响(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尿素氮以及生长激素均以中蛋白质水平组最高;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肥育猪血清胰高血糖素有降低的趋势(P=0.089).以上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到12.9%并不影响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湘岭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实验选择30 kg左右的湘岭猪、沙子岭猪、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各20头,公母各半,按品种分为4组。育肥试验全期98 d,实验期间各组猪饲喂相同营养水平日粮,育肥实验结束后,选择80 kg左右的沙子岭猪4头、90 kg左右的湘岭猪6头、巴沙沙猪和沙巴沙猪各4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6个体尺指标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湘岭猪的体长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在体重相近的情况下,巴沙沙猪的腹围极显著小于沙子岭猪。在肥育性能方面,湘岭猪的全期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全期耗料增重比低于其他3组。在胴体性能方面,湘岭猪的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最高,三点均膘厚和脂率在组间最低;肌肉品质方面,湘岭猪a1值在组间最高,失水率、贮存损失和熟肉率在组间最低。综上所述,湘岭猪在体长、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上比其他3组有明显优势,但肌肉品质略差。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选取体重2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168头,按体重、公母一致分成二组,分别应用干湿饲喂器和水泥饲槽,每组4个重复。在20-90kg阶段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显著提高生长猪的生产性能,与水泥饲糟相比:末重提高13.2%(P<0.01),平均日增重提高9.7%(P<0.01),平均日采食量提高4.6%(P<0.05),平均料重比下降了8.4%(P<0.01)。同时,应用干湿饲喂器对试验猪的屠宰率、瘦肉率、肉色、肌肉滴水损失、眼肌面积、背膘厚、肌内脂肪、肌肉pH值等无不良影响。本研究表明,应用干湿饲喂器在提高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同时仍能保持优良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不同肥育阶段使用不同剂量的β-兴奋剂对肉猪肥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①各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提高范围在14.50%~20.66%,但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②在相同使用阶段(60—90 kg)不同添加剂量的各试验组间,以每公斤饲料添加10 mgβ-兴奋剂为佳,猪胴体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09%和14.73%;③在相同添加剂量(25mg/kg)不同使用阶段的各试验组间,以在60—75kg阶段添加效果较佳,猪胴体瘦肉率比对照组提高8.37%。试验说明,在60—90kg阶段的肉猪饲料中,按每公斤10mg的剂量添加β-兴奋剂,可显著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但添加剂量过大则会抑制肉猪生长,降低胴体瘦肉率。  相似文献   

20.
选择60头长白×大蒲莲猪杂种商品猪,研究其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60头试验猪35~100kg阶段平均日增重688.39g,料重比2.79。4头屠宰测定,宰前重95.25kg,胴体瘦肉率60.22%;肉质优良,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45、3.33,pH为6.38,滴水损失较低为1.57%,剪切力较小为46.80N,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3.78%。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2.09g、17.11g、9.14g,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7.45%和41.35%,肌肉营养价值较高。背最长肌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90%、12.53%、44.58%和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