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栽桑养蚕,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栽桑模式、养蚕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七十年代主要是四边桑,以大队、生产队集体养蚕,量小面大。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四边桑逐步向小桑园、间作桑发展、分户养蚕。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亩栽3000株桑的速成密植桑园,仍分户养蚕,虽然养蚕量、产茧量有较大增加,但质量没有提高,蚕桑生产大起大落,为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提高蚕茧生产质量和效益,笔者认为,集中发展,规模经营,是今后蚕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蚕桑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现象,其影响源远流长.蚕桑文化产品则是以蚕桑文化为基础建立的综合产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在概述蚕桑文化的意识形态载体和非意识形态载体的基础上,提出当代蚕桑文化产品的市场将向着高质量、绿色低碳、多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并指出四川省当前蚕桑文化产品产业发展应以实现超大集群的产业规模、培育壮大具有文化属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杜懿 《北方蚕业》2007,28(3):69-70
中国是蚕桑生产的发源地,栽桑养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蚕桑这一古老的产业历尽岁月的沧桑,以其非凡的魅力,至今仍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是我们祖先长年累月积成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引导小学生认识和了解种桑养蚕历史,弘扬蚕丝文化,普及养蚕技术,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于4-5月组织蚕桑专家免费到南宁市星湖路小学、云景路小学、南湖小学、天桃小学、陈东小学、清川小学、民主路小学等学校开展蚕桑科普进校园活动,举办蚕桑科普教育专题讲座。课上,专家们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与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同学们图文并茂地介绍蚕桑历史与现状、蚕  相似文献   

5.
<正> 镇安县是我省的老蚕区之一,群众历来就有栽桑养蚕的习惯。清乾隆年间的《镇安县志》曾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一些蚕桑学者在县推广蚕桑生产的功绩,解放以后的1960年,全县年产蚕茧也曾达到12万斤。以后,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镇安的蚕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在总结山区生产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的结构,把兴桑养蚕作为发展生产、改变山区面貌的重点项目之一,深受群众欢迎,短短两三年内自育自栽桑树约400万株,为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1980年县政府所作《关于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中要求全县实现栽桑五千亩,  相似文献   

6.
宁南县属于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极利于栽桑养蚕,是蚕桑专家美誉的"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宁南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蚕桑产业作为种植业中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小、长短结合好的产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六铁镇树基村的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通过栽桑养蚕脱贫致富,挤进了全县前50名养蚕大户之列,成为彝族同胞脱贫致富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特别是中青年大量向城镇转移,传统的蚕桑生产面临不少新的问题与困难。在新形势下发展蚕桑生产,必须正确分析当前蚕桑生产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发展模式。1蚕桑生产面临的问题1.1养蚕劳力日渐老化目前农村养蚕人员主要是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妇女,不少人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对扩大养蚕规模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我省蚕桑生产的技术优势,是蚕桑科研和生产部门储备了不少优良桑、蚕新品种和配套的科学种桑、养蚕技术,而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千家万户养蚕量小面宽,多数蚕农文化程度不高,加之蚕桑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薄弱,导致科学栽桑养蚕知识普及程度差,多数蚕农缺乏管桑、养蚕技术。当前,我省  相似文献   

9.
发明养蚕和制作丝绸的技艺,是古代中国对于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文章对新疆蚕桑丝绸产业的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当代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回忆,并就21世纪的迅速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为新疆蚕桑丝绸产业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历史的简要回顾。据史书记载,宝鸡的蚕桑生产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1980年岐山何家村西周宫殿遗址中,发掘的佩饰玉蚕和陪葬品丝绸,都显示了周代蚕桑生产的盛况。秦、汉、隋、唐时代,宝鸡地处京畿,蚕桑生产、丝织、印染工艺都具有较高水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1962年作出“东部植棉,西部养蚕”规划,1968年桑园面积达到1.42万亩,产茧72吨,相继建成年产三万张种的蚕种场和年需270吨干茧加工企业宝鸡县丝绸厂,  相似文献   

11.
1发展与现状 蚕桑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五千多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是首先发明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丝绸的民族,其制作丝绸用品更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和文化交流,史称“丝绸之路”.四川在历史上曾是蚕丝业的鼻祖,是蚕丝业的发源地之一,曾经的蜀锦、嘉定大绸等享誉海内外.几千年来,勤劳的巴蜀人民发明了养蚕抽丝,使巴蜀成为我国的丝绸之源.四川丝绸声名远扬,自秦汉至唐宋的千余年间,成都丝织业十分繁荣,是全国蚕桑丝绸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也是西南丝绸的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是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蚕桑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如何开发并延伸其潜在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使之成为蚕业今后新的增长点,休闲蚕庄建设是破解难题的方法之一。休闲观光蚕庄集蚕桑产业、生态、健康、绿色、休闲、科普、文化教育功能为一体:休闲观光蚕业利用养蚕的生产场所、生产过程、蚕业成果.以及连带的休闲产品,为人们提供集观光、休闲、益智、品尝等功能性的生产形态,是一个融合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动态综合系统,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等功能.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十年来在桑蚕新品种引进推广、养蚕新技术模式创新利用、蚕桑资源利用及产品开发、蚕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展示,以及蚕桑产业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浅谈规模养蚕大户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充具有4000多年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悠久历史,素有"丝绸之乡"的美誉,被中国丝绸协会命名为"中国绸都",是四川重要的蚕桑丝绸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速,农村劳力紧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作为南充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蚕桑生产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地方已出现了有桑无人养蚕、甚至挖桑毁桑的现象,传统的零星分散养蚕方式已严重制约了产  相似文献   

15.
1 龙南县蚕桑生产现状龙南蚕桑生产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是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之一。随着茧丝价格的多次大幅波动 ,以及管理和有关配套措施跟不上 ,严重萎缩到1997年初全县桑园面积仅存 4 6 67hm2 ,面对龙南蚕桑生产的严峻形势 ,龙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经深入分析认为本县发展蚕桑的有利条件 :一是全县种桑、养蚕有 10多年的历史 ,大部分蚕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桑养蚕经验 ,蚕农从事种桑养蚕得到了实惠 ,尝到了甜头 ,虽然茧丝价格不稳 ,对他们影响很大 ,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 ,大部分农民还是对种桑养蚕抱有希望 ;二是茧价虽然变化大 ,但与其它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相比 ,种桑养蚕还是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三是种桑养蚕投资少 ,见效快 ,经济效益高 ,回报周期长 ,发展蚕桑是调整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的理想模式 ;四是发展蚕桑是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是全县建立的四级蚕桑科技推广网络和一批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蚕桑科技队伍是发展蚕桑的主力军 ;六是利用世行贷款建起的年产 12 0吨白厂丝的缫丝厂 ,可就地消化本县年产全部蚕茧 ,使蚕茧销售无后顾之忧。权衡利弊 ,龙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97年开始启动新一轮全县蚕...  相似文献   

16.
乐波灵 《广西蚕业》2007,44(2):52-55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丝绸古国,丝绸是我国的瑰宝,曾作为东方文明的使者,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古丝绸之路”,成为中华民族辉煌灿烂文化的代表。我国种桑养蚕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发现原始野蚕的泌丝机能可以被利用以后,至迟在五千多年以前,就逐步进行室内野蚕人工饲养,并经无数代的选择留种,最终把一种野蚕驯化成家蚕。  相似文献   

17.
栽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悠久的蚕桑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遗产。从山西省夏县西阴村遗址发掘的距今5 600~6 000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半个蚕茧”,芮城县西王村遗址出土的距今5 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晚期的陶蚕蛹,闻喜县酒务头商代墓地出土的商代晚期的玉雕蚕形佩饰,夏县师村遗址出土的6 000年前仰韶文化早期的石雕蚕蛹和陶制蚕蛹,还有闻喜县上郭遗址出土的5 200年前仰韶文化晚期偏早的石雕蚕蛹,绛县横水倗国墓出土的距今3 000年前的丝织物“荒帷”,运城博物馆馆藏的清代《蚕桑图》条屏,运城市盐湖区出土和征集的战国到汉代的茧形壶等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物,证明了华夏根祖文化之一蚕桑篇的源远流长,中国的蚕桑丝绸在黄河中下游至少起源于6 000年前,较黄帝时代“嫘祖始蚕”要早1 300余年。山西省运城市是探索中原蚕桑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8.
1 郁南蚕桑生产的现状郁南是全省十大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现有桑地面积1200公顷,是人多田少的贫困山区县。种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种桑养蚕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桑地667公顷,年产蚕茧达4千多吨。在都城、连滩两镇,设立有桑市和茧市,在白木有蚕种制造场,蚕农有自己种桑、养蚕、织布做衣服、蚊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大竹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蚕桑文化亦相当丰富。在家蚕饲养过程中会发生蚕病,尤其是在当前蚕桑产业的转型期,蚕桑的养殖由零星向规模发展,一旦发生蚕病就会给蚕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大竹县对新时期家蚕脓病的综合防治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桑枝生产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蚕桑业已形成完善的栽桑、养蚕、缫丝和织绸四大蚕桑支柱产业。目前,全国桑园面积已经超过80万hm2,桑树除采叶养蚕外,其枝、根、果实和桑叶均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特别是桑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