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美是人类在历史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美蕴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感受着美的存在。美学之父鲍姆嘉指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美的艺术的理论。从美入善,由善生美,美与善是相通的。善即是美,美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美与善是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完美。一个人道德、情操、人格的培养与美关系最为密切。健康的审美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美学的双重维度:人和物;强调图书馆美学的研究和图书馆之美的建构中要有两个追求,即人和物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的互动分享。  相似文献   

3.
《山居秋暝》作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美学意蕴。本文将通过对此诗的意境解读,解析其蕴含着的诗画美、音响美、空灵美、人格美和社会美。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美"的研究在公元前就有文献可查,在景观设计美学这个具体的领域,通常又归为设计美学这个范畴,在西方是一门涉及建筑学、规翔1]学、地理学、艺术学、社会学等领域综合性美学研究的问题.由于艺术设计学不可避免的综合性从而带来审美的多样性及多角度.因此,探讨景观设计美学的结构.必须是多角度多视点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建筑,它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工作、学习、生产、娱乐、政治、经济、宗教、体育、军事等的活动场所,使人类社会在建筑的保护下得以繁衍、发展。人们离不开建筑,建筑物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该在精神上提供某些感受,所以建筑的美学问题就不容忽视。本文对美学规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香"在中国美学研究中并不"吃香",而事实上"香"却扮演着重要的审美角色。"香"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待遇"与它自身扮演的审美角色并不相称,因而考察、探讨"香"的美学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以《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涉及"香"的文论为考察中心,通过深入考察和探讨,"香"的美学意义可归纳为:(1)作为客观物品的"香",不仅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审美对象,而且还能为艺术创作和欣赏营造一种虚静、恬淡的审美氛围;(2)作为客观属性的"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由"善"的价值判断升华为"美"的审美判断的客观可能性;(3)作为主观感受的"香",使主体不仅能获得感官的快适,更能获得一种超越感官感受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7.
大树移植是园林绿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研究多是以成活率为目标的技术研究,对于成本和美学目标关注不够。文章从成活率、成本、美学三个目标出发,初步探讨了有关大树移植的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法,期望以科学的技术、合理的成本营造出更美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8.
动画已经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其独特的美学特征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对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阐述了当代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结合中国动画产业现状对当代美学视域下的动画艺术发展进行探讨,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学是人类艺术的重要标志成就之一。英语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维度,赏析篇章的艺术美、修辞的形式美、精神的崇高美,从而实现从知识型课堂向多元化人文型课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华茶艺源远流长,通过茶艺教学可以展示中华茶艺和中华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凸显.茶艺教学中采用问题式学习联合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美的本质     
人类的审美活动随时随地的发生在我们周围。自然界的山水花鸟,社会生活的人物事件,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人作为审美主体与客观美的对象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凡是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总称为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有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等等形态。美的本质,就是指这些广义美的共同的根源和一般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犬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生物,它与人类有着息息相关的历史,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人类对于犬的美学标准也不断发展变化,这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与犬的美学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辽阔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孕育了淳朴的牧人、天籁的长调、驰骋的骏马、翱翔的雄鹰、温暖的毡房、圣洁的敖包、醇香的奶茶等,这一切构成的图景,便是对美最好的诠释。随着现代化进程,内蒙古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城牧区整体的物质精神建设也呈现出独特的美学意蕴。在本文中,笔者试以富有察哈尔特色的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的城建为例,对草原城镇建设中的美学意蕴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凤鸟纹饰是荆楚地区古代的一种图案和符号,反映了几千年楚风装饰的历史积淀,体现了古代楚国人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本文从构图、造型、色彩三个方面对凤鸟纹饰的美学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凤鸟符号的现代运用及文化象征意义。本文将发掘凤鸟纹饰的美学艺术价值,总结探讨其美学规律,传承和创新凤鸟纹饰的美学艺术精华,不断丰富和升华凤鸟纹饰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重在传递原文的神和形,尽可能作到形神兼备。本文欲从等值论的角度分析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的美学价值。林译文无论是从字、词、句还是到篇章都译得丝丝入扣,完整再现了原文的形美和神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修辞学与美学、交际修辞与美学修辞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将交际修辞升华为美学修辞的过程中,美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性关系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文学作品中亦如此。尤其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社会现实中,男性作家与其塑造的女性形象之间的微妙关系成为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议题。这些议题多以两性对立冲突的立场为出发点,而实际上,文学艺术中男性与女性作为人类生存的主体应该存在和谐美好的一面。在男性主权社会,男性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审美过程中所体现的生理、精神方面的融通更能体现这一和谐特质。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人生观提出趣味(即审美)塑造生活康健的人,这与以审美为本质的当代旅游塑造和谐的人有着一致性。他提出的“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趣味有高等和下等之分等论点对当代旅游中忽视旅游文化性和审美性、不能有效满足游客的情感需求和求趣需求、对一线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教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茶艺",古代包括艺茶、茶叶烹制与品饮艺术.艺茶,即茶树种植技术;茶叶烹制即茶叶煮泡技艺;品饮即包括鉴赏、品评技艺,三者技艺达到如火纯青的高度即为艺术.从现代意义看,茶艺已不包括茶树种植和制茶技艺了.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美,茶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艺,而是达到一定艺术境界高度的高雅文化了.  相似文献   

20.
以接受美学的新视角来研究多模态语篇.从读者中心地位、期待视野、文本未定性和审美接受等角度对多模态语篇识读做了分析,重点探讨主体价值取向、融合价值取向、多元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取向在多模态语篇识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