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茶是茶叶生产中占用劳力最多,季节性最强的作业。一个拥有几千亩茶园的茶场,每逢采茶季节,都要招请成百上千的临时工,对茶场的经营管理压力很大。采茶季节正值农忙时期,在劳力调配上相当紧张,有“插得秧来茶变草,采得茶来秧又老”之势。这个矛盾随着茶园单产的提高和面积的扩大将更突出;为此,采茶机械化是茶叶生产,特别是大型国营  相似文献   

2.
机械采茶具有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等优点,推广机采已成为茶区尤其大中型茶场的迫切要求。大中型茶场,茶园面积大,而且集中,采茶高峰期需要雇用大量劳力采茶,但手工采茶费工、费时,成本又高,采摘质量也差,而且粗采乱采现象严重,影响茶树生机和茶叶经济价值发挥。机采省工、效率高,不仅可以把握住采茶上的主动权,解决采茶劳力不足的矛盾,而且还能做到嫩采,充分发挥鲜叶原料的经济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但机采是一次性采摘,选择性较差,故对茶树的要求较高,要求茶树有良好的树冠结构,高度与幅度适中(一般在85cm左右),冠面平整,发芽整齐,长势旺盛,新梢持嫩性强。现有大中型茶场的茶园,多为六七十年代种植,品种比较混杂,管理水平不一,园貌树势差异很大,冠面参差不齐,大多不适应机采的要求,而且这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11月9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泽群、管彤等人一行深入贵州省黎平县天益家庭茶场采访。这是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为纪念"黎平会议"召开80周年赴黎平县开展慰问演出活动期间的一个片断。黎平天益茶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高屯镇,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家庭茶场,茶园基地于2007年春开始植苗,按生态茶园建设管理,茶园中间种有桂花树、青钱柳、油茶树、红豆杉等树种,总面积420亩。在茶场主人欧帮根的带领下,著名主持人张泽群、管彤来到茶山上与正在采茶的姑娘们交流,采茶姑娘们热情地唱起了当地的侗歌。张泽群一行在茶场参观、品茶并听欧帮根介绍了手工炒茶过程及茶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4.
长沙县为了加快步伐,把茶叶生产搞上去,于二月中旬在金井区举办茶叶技术训练班,参加的有社队茶场管生产的场长、技术员、农业和商业部门茶叶培植干部共一百一十五人。这次培训主要是以加强现有茶园培育管理,提高大面积茶园单产为中心内容。培训班邀请了省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继尧、张觉晚同志讲授茶树栽培和病虫防治技术,参观了金井公社茶场和长沙市农业机械所研制的采茶机修剪示范。长沙县茶园面积四万三千亩,采摘茶园二万六千亩,一九七八年产茶二万二千  相似文献   

5.
采茶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而费工,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采茶用工多而外来采茶女工又日趋减少,利用机械采茶已势在必行。1机采茶园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1.且节省劳力,提高1效,降低成本笔者对本市冬瓜岩茶场、黄龙茶场、九曲精制茶场调查,三个茶场茶园面积计666公项,本引用机采前约须采茶工200人左右,引进机采后,只需采茶工50人左右。机采平均台时产量360公斤,平均每人每台时产量70公斤,而手采平均每人每小时只可采8公斤,机采比手采提高功效8倍多。机采平均每斤茶青包括机器损耗,油费等只需0.1元,而手采每斤茶育…  相似文献   

6.
詹锡根 《中国茶叶》2009,31(3):29-30
浙江省龙游县地处浙江金衢盆地,茶业是当地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县现有茶同面积近3万亩,年产名优茶和出口绿茶、红茶3000余t,茶叶产值5000余万元。由于大宗茶生产比重偏大,与采茶工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随着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加剧。“采茶难”已成为制约龙游县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县农业技术人员自1996年开始,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规模茶场,将手采茶园改造成为机采茶园。  相似文献   

7.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一项作业,采摘合理与否对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生育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手工采茶所花的工时要占茶园常年管理用工的50%以上.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采茶旺季,一些大中型茶场,劳力不足已成为茶叶产出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限制因素.江苏省农林厅茶叶站近年来在部分茶场开展了机械化采茶的试验研究,并在有条件的茶场积极进行推广,以提高工效.为探讨实行机械化采茶后对茶园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而进行本项跟踪调查与田间取样分析,目的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提供田间施肥与管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浙江珠茶主产区的嵊县和新昌县,自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与修剪的新技术,两年来的实践表明,机械化采茶显示了不少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茶农的普遍欢迎。大多数购机的茶园承包户和茶场认为,机械化采茶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够集中作业,避免采雨水叶;二是采摘费用低,仅为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宁德地区1990年茶业工作会议于8月16至18日在福鼎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及九县市的茶业管理局、茶叶技术推广站、重点茶场及省茶科所等单位.会议主要针对茶园低改和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普及机械化采茶的过程中,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活跃着10多支机采专业服务队,这些服务队专业为各茶场开展机采服务.服务的方式:有的一支服务队与一个茶场结对,有的几支服务队与一个大茶场结对,也有的一支服务队与几个小茶场结对.几年来,机采服务队本身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同时,使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的机械化采茶得到了迅速普及.目前,两区有采茶机247台、修剪机80台,机采面积达到1320hm2,占茶园总面积的53.1%.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涟源县桂花公社跃进茶场,是在一九五八年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建立起来的,一九六五年他们又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办起了一个红茶初制厂。茶场共有耕地面积206亩,其中茶园面积190亩,采茶面积120亩;初制厂只有萎凋槽一条,湘新式揉茶机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采茶是当前茶叶生产上的一项解决采茶劳力不足,增强茶叶生产活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浙江省新昌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于1990年秋季开始进行千亩示范方机械化采茶综合技术的研究。原计划参加的茶园为1500亩,实际参试面积为1684亩,参试单位为5个乡的19个村(场),基本属集中连片的条植专业茶园,其中多条密植茶园有385亩,占22.9%,群体种茶园924亩,占54.9%,福鼎大白茶、鸠坑种等  相似文献   

13.
浙江新昌县于1990年冬在拔茅镇茶场开展了建立塑料大棚覆盖茶园的试点工作,面积达3亩,1991年又在拔茅村茶场试点,建立了1亩面积的塑料大棚覆盖茶园。两年来,两地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技术经验,估计这项技术将会出现较猛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最多,时间性很强的一项作业,在面积较大的国营、乡村茶场或专业户,往往因劳力短缺,特别是春插、双抢期间,经常出现老茶和滥采现象,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使用采茶机  相似文献   

15.
茶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叶采摘是耗工最多,季节性很强的茶园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还由于劳动力缺少,乃粗采,漏采,茶叶总体质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低下.要从根本上解诀茶叶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是当务之急.因此,从1998年起,我区布点于福安王家茶场、福安高坂茶场、霞浦大京茶场等地,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总结经验,以便在全区普及推广.1、闽东茶叶机械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1.1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差.整体一看,闽东茶叶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低,目前茶园机采机剪机械不足三十台,与江苏等…  相似文献   

16.
去年安徽省有关部门应省农垦总公司的要求,组织了联合调查组于6月21日至30日,历时10天,深入皖南茶区,对农垦所属的7个国营茶场和1个经销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总的印象是:这些国营茶场基础良好,优势潜力很大,但目前困难重重,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启动,省农垦总公司上下正在寻求改革办法,决心战胜困难,走出困境.基本情况安徽省农垦茶场,大多建于50年代,有40年的种茶历史,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现有职工1万多人,拥有集中成片茶园52000亩,茶叶初制厂62座,精制厂11座,茶机制造厂1座,茶树专用肥料厂1座,职工家庭茶场3000户,采茶、修剪、制茶、灌溉等各类机械500多台(套),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科研的技术人员近200名,技术和设备优势及茶园基础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茶场以生产绿茶为主,兼产红茶、乌龙茶、蒸青茶等多种茶类,常年产茶6000吨左右,1993年创历史最高记录,达6550吨,采摘茶园平均亩产145kg,亩  相似文献   

17.
我县东由镇东由村茶场于90年秋露茶期间,引进由日本川崎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双人、单人”采茶机各一台,在山地茶园开展区域性生产试验,该场从90年秋露茶至今年春茶使用机械采茶后,据茶农反映,使用效果良好,并具有以下优点: 1.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该场现有单、双人两台采茶机平均日采青量8000~10000斤,基本上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
长沙县金井公社茶场现有三个工区,102人,茶园面积754亩,其中采摘面积420亩。十年动乱给茶场带来了严重损失,茶园管理粗放,茶树末老先衰,茶蔸裸露,缺蔸短行严重,导致茶园单产低,茶叶收入少,加之经营管理不善,茶场频临散伙。一九七五年公社党委从切实加强对茶场  相似文献   

19.
浙江新昌县近年来试验推广了采茶机采茶,这对于茶叶承包大户和专业茶场来说,具有不少优越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收入等等。但是,要在全县短期内全面推广采茶机,却有不少困难:一是目前茶区还不富裕,难以承受上万元的机具投资;_二是多数茶区乡镇工业不发达,剩余劳力较多,采茶仍为当地妇女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他们不希望甚至反对承包大户购买采茶机采茶;三是茶园经营规模小,全县有72%的茶园是分户经营,平均每户还不到1亩面积,普遍存在“一户多块、一园多主”的分散现象。因此,多数地区一时难以推广机采。而目前手工采茶,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成本高,已使种茶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若要坚持按标准  相似文献   

20.
崇儒公社岚下大队社员梅李清,去年10月份与沙江公社沙塘里大队订立了一项承包合同,该队茶场的200亩茶园,以及所属田园、果树等由梅李清承包12年。承包后,梅李清立足长远,着眼当前,认真抓好茶园的垦复、施肥、改造,使茶园面貌焕然一新。 沙塘里大队茶场创办于1971年,现有茶园面积200亩。遍布于十三岗十二弯。这些茶园主要是1971年和1976年以后垦植的,由于垦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