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不同指标对紫外辐射UV-B增加反应敏感性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比较了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的指标对紫外辐射UV-B增加反应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不同指标对紫外线增加响应的敏感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趋势表现为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生殖生长指标>营养生长指标。在拔节-孕穗期小麦各指标对紫外线增加响应的敏感性最大,且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对紫外线增加响应的敏感性也有显著的差异。试验结果对评价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对紫外线增加响应的敏感性适用指标以及合理的选育抗紫外线品种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乡村小康和谐社会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市)为研究单元,应用两阶段聚类法,对广西乡村小康和谐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揭示各研究单元与指标变量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西76个县(市)可分为4种发展类型:高度协调发展类型Ⅰ,中等协调发展类型Ⅱ,初级协调发展类型Ⅲ和整体发展滞后类型Ⅳ。各类型的发展水平差异有明显地域联系和分异特征,总格局为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空间结构呈点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观察来源于16个小麦基因型在有、无灌溉条件下,旗叶保卫细胞长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灌溉及基因型和灌溉互作与旗叶保卫细胞的长度及其分布有密切关系.在灌溉条件下,旗叶保卫细胞相对较短,分布范围较集中,在旱地中,旗叶保卫细胞相对较长,分布范围也较集中.在水地和旱地中,小麦旗叶保卫细胞长度分布相同者一般为耐旱性较强的品种.反之,则为耐旱性较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荧光图谱法探讨增强UV-B辐射对钙调蛋白的影响。以8.00kJ/(m2.d)、10.08kJ/(m2.d)、12.00kJ/(m2.d)3种不同剂量UV-B辐射的小麦为材料,经过多次离心、(NH4)2SO4盐析沉淀法、透析法、疏水层析等步骤得到了钙调蛋白的提取液,通过SDS-PAGE测定钙调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检验纯度。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钙调蛋白分子量为16000左右,电泳图谱为一条带。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绘制钙调蛋白的荧光图谱,同时设置多组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根茎叶中钙调蛋白的含量不同,而且增强UV-B辐射后小麦中整体钙调蛋白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根茎叶中钙调蛋白受到不同的UV-B处理后变化程度不同,茎中钙调蛋白随着UV-B辐射的影响变化最为明显,根中钙调蛋白的变化次之,叶片中钙调蛋白变化最少。  相似文献   

5.
小麦花粉植株中保卫细胞长度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小麦植株叶片保卫细胞长度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472丛小麦花粉植株叶片中保卫细胞长度的分布在36—84μ之间,453株普通六倍体小麦叶片保卫细胞长度分布在57.6—81.6μ之间,二者分布有交叉重迭.经分析检验,花粉植株中叶片保卫细胞长度达65.0μ以上的,可以认为该植株已自然加倍了.经应用于花粉植株的倍数鉴定,准确率达93—94%.  相似文献   

6.
UV-B增加对小麦及玉米物候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观察了UV-B增加对小麦及玉米物候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增加对小麦及玉米物候期具有明显的推迟效应,且这种推迟效应可能与UV-B增加影响作物的营养供给无关;UV-B增加对小麦群体内小气候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气温和土温显著升高,UV-B增加对小麦物候期的推迟效应与UV-B增加条件下作物群体内小气候的变化无关;初步探讨了紫外线UV-B增加对作物物候影响的机制,并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Corn.  PS 余显权 《种子》1991,(3):72-74
胚芽鞘长度在两个半矮生小麦品种内和品种间的变异与种子体积有关。品种Banks和Kite的种子体积、根据宽度经过筛分,划为72.75,2.75~2.50。2.50~2.25和2.55~2.00(mm)4个体积等级,未分级样品的平均粒重为43.1ms(kite)和34.3mg(Banks),已分级的子样品粒重分别为52.4、37.9、30.4和20.7mg(Kite)及41.4、33.2、25.8和19.1mg(Banks)。体积等级对芽鞘长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1)。两个栽培品种的种子粒重每减少1mg,芽稍长度减少0.37mm,总的来说,Kite生长的芽鞘(87.5mm)比Banks的芽鞘(59.0mm)长,但仅有3.3mm的差异可由两品种平均粒重的差额(8.8mg)和粒重对芽鞘的影响(0.37mm/ms)来说明。除了成熟植株的高度,看来品种间的芽鞘长度大多数是遗传上的差异,这就要考虑基因型内的遗传变异。在品种Banks中,种子宽度72.75mm(每粒种子41.4mg),其胚芽鞘生长长度为24~89(mm)(平均651.1mm),建议如果以较长的芽鞘对基因型进行选择要考虑更宽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矮秆糯小麦材料的遗传规律,以4个矮秆糯小麦材料为母本,5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13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倒5节间长、退化小穗和千粒质量5个性状外,其余性状主要由加性基因决定。除结实小穗外,其余各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株高及各节间长与各产量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指出小麦高产育种应注意协调好穗下节长与株高之间的关系,各节间长度与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系,从而实现糯小麦高产稳产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9.
植物形态方面的影响包括植物的株高、节间距及叶片等。总结了国内UV-B辐射对植物形态方面的影响,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小麦株高构成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株高及构成因素采用行区法种植,研究其相关性,为以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株高的构成因素中以穗下节的遗传力为最高。通径分析中,亦以穗下节对株高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最高,即穗下节在株高中占的比例最大,对株高的贡献也最大,因此在选育新品种中,一定要选育基部节间短而穗下节可相对较长的材料,以达到矮秆半矮秆的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花药愈伤组织无性系株高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H1花药单倍体试管苗基部,取尚未分化绿苗的胚性愈伤组织建立的体细胞无性系,获得4丛R1结实株系。从田间R2的观察中发现,R1的4株后代中有1株4个穗繁衍的86个单株发生了变异,R2的株系变异率为25%。经过这株变异的R2、R3的株高连续观察发现:株高变异范围均很大,并有超亲现象,R2的变异大于R3;穗系间和穗系内的变异均极显著,穗系间变异大于穗系内变异;R3有8.14%的株系已稳定;R2和R3的  相似文献   

12.
小麦株高相关性状与SNP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广凤  陈建省  田纪春 《作物学报》2015,41(10):1500-1509
株高是影响小麦产量和控制倒伏的重要因素,研究小麦株高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对高产育种具有指导意义。以205份中国冬麦区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株高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共发现38个与株高相关性状显著关联(P0.0001)的SNP,分布在1B、2A、2B、3A、3B、3D、4A、4B、5A和6D染色体上。其中,11个位点至少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可用于开发CAPS标记。同时,发掘了一批株高性状相关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如降低株高的等位变异Bob White_c48009_52,平均降低株高12.9 cm;控制穗下节间长的等位变异BS00039422_51-C和IAAV1698-A,分别调控穗下节间长5.9 cm和6.6 cm。本研究发掘的控制小麦株高基因位点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小麦株高复杂性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株高旱胁迫系数分析小麦发育中的抗旱性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仙山  王正航  昌小平  景蕊莲 《作物学报》2008,34(11):2010-2018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 × 鲁麦14)为材料,根据雨养(DS)和灌溉(WW)条件下5个年点环境中5个发育时期的株高估算反映材料发育过程中抗旱能力的旱胁迫系数(DS|WW),分析抗旱性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年点环境间,不同发育时期的条件旱胁迫系数(CDS|CWW)、非条件旱胁迫系数(UDS|UWW)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发育中后期的抗旱性在部分年点环境中趋于一致。各个年点不同发育时期DS|WW间的10个相关系数,UDS|UWW间除Ch05环境的5个相关系数不显著外,其他所有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而CDS|CWW间仅3~6个相关系数显著,相邻发育时段之间的抗旱性关系密切。同时,任一时期的UDS|UWW总与其前面至少一个时段的CDS|CWW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某发育时期的抗旱性可归因于该时期之前的一个或几个时段的抗旱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苗至拔节期(CDS1|CWW1)、抽穗至开花期(CDS5|CWW5)的抗旱性对成熟期株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小麦苗期苗高和主根长的QTL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苗期苗高和主根长是鉴定小麦苗期耐盐性的重要指标。利用小麦品种花培3号×豫麦57获得的DH群体168个株系,在去离子水(对照)以及50,100,2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进行苗高和主根长的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影响苗高和主根长的25个QTL,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4.19%~23.72%。位于3D染色体区间Xgdm72-Xbarc1119上影响主根长的QTL位点具有最大的遗传效应,贡献率为23.72%;在100 mmol/L和50 mmol/L NaCl处理下,在2D染色体Xwmc170.2-Xgwm539区段,同时检测到影响苗高的2个QTL位点,其贡献率分别为12.59%和8.40%;在100 mmol/L和200 mmol/L NaCl处理下,在4D染色体Xc-fa2173-Xcfe188区段,同时检测到影响主根长的2个QTL位点,其贡献率分别为8.77%和5.70%;在对照和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在5BL染色体Xgwm213-Xswes861.2区段,同时检测到影响苗高的QTL位点,其贡献率分别为17.49%和6.28%。另外,在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4B染色体Xwmc657-Xwmc48区段还定位了1个影响苗高的QTL位点,其贡献率为12.59%;在染色体3A和染色体7D上各检测出与主根长有关的1个不同的QTL;在5A染色体Xbarc358.2-Xgwm186和Xcwem40-Xbarc358.2区间分别检测到1个影响苗高的QTL。这些主效QTL可用于苗高和主根长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小麦抗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株高优异等位变异挖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解北方冬麦区小麦抗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筛选株高相关标记的等位变异,选用117个均匀分布于小麦各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对136份小麦抗旱品种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48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12.6个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2~42个,供试材料的多态性遗传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016~0.941,平均为0.640。聚类分析把同一地区或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具有共同亲本的姊妹品种聚为一类,部分相近年代选育的品种也分别聚在一类,国外材料的基因导入对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产生了影响。关联分析表明,在旱地条件下与株高显著相关的标记有19个(P0.01),其中6个极显著相关(P0.001);在水地条件下与株高显著相关的标记也有19个,其中7个极显著相关。水、旱两种条件下共检测出与株高极显著相关的标记9个,分别是Xbarc125(7D)、Xbarc168(2D)、Xgwm126(5A)、Xgwm130(2B)、Xgwm212(5D)、Xgwm285(3B)、Xgwm495(4B)、Xgwm95(2A)和Xwmc396(7B),其中Xgwm285的220bp、Xgwm495的181bp、Xgwm212的99bp和Xbarc125的167bp等位变异是与矮秆关联的优异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6.
普通小麦品种"南农9918"经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获得一个矮秆、多蘖、长穗突变体"NM9",在该突变体中定位到一个新的矮秆突变基因Rht_NM9。内源激素在普通小麦株高建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解析Rht_NM9致矮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南农9918及其矮秆突变体NM9为材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测定了不同生育期各节间内源赤霉素(GA)、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分析小麦发育关键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株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矮秆突变体NM9中GA、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南农9918,而ZR含量则显著低于南农9918,IAA含量在南农9918和突变体NM9之间无明显差异。此外,突变体NM9各节间中GA/ABA比值显著高于南农9918,而IAA/ABA、(IAA+GA)/ABA、ZR/ABA比值显著低于南农9918。以上结果表明小麦株高受多种激素调控,突变体中内源ABA含量升高,IAA/ABA和ZR/ABA比值降低会抑制植物株高伸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自交系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在摸拟光照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玉米不同自交系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叶期UV-B辐射处理6 d后,供试的48个自交系中近一半以上材料的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10%以上,其材料比例分别为64.6%,47.9%,54.2%;而有62.5%的材料胞间CO2浓度表现为显著增加;相关分析发现,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值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气体交换参数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程度将48个材料分成6类,其中对增强UV-B辐射反应比较敏感的材料和能够忍耐UV-B辐射增强的材料均占12.5%。说明玉米不同自交系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UV-B辐射增强反应敏感程度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从中能够筛选出对UV-B辐射增强反应敏感和有忍耐能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蒋国梁  陈兆夏 《作物学报》1991,17(5):346-351
用5个不同的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轮回选择群体对其抗赤霉病性和株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次或两次轮回选择,不论是长期库 LC_1、LC_2或抗源库 RC_1、RC_2,其群体可育株平均单穗发病小穗数均比基因库原始群体 C_0少。群体中出现抗病植株频率逐年增大,感病植株频率逐年减小。群体抗性方差长期库无显著变化,抗源库呈明显下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对株高、株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个普通小麦品种与13个不同显性矮源杂交回交数代以上产生的4套近等基因系,于2006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二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株高株粒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3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8.3~73.2 cm,显性矮源株高与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68 9)。显性矮源株高提高到62.4 cm以上时,既可达到或超过轮回父本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其中,具有SWO7,RHT21,SWO5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使轮回父本株高(92.6 cm)分别降低到73.2,72.4,69.5 cm。但具有SWO2和SWO4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分别是59.7,56.9 cm,均达5%的显著差异。显性矮源对株粒重的影响上,具有SWO5,SWO7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粒重17.6,15.9 g,显著高于其他矮源(14.0 g以下)和轮回父本(14.0 g)。RHT10矮源对轮回父本的株高和株粒重的影响最大,使轮回父本株高株粒重分别降低了58.7%,57.1%。推荐株高在60~75 cm的显性矮源SWO5、SWO7、Rht21、奥尔森、雨D用于小麦矮化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