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雀梅     
盆中雀梅桩景,一本双干,一直一斜,高矮得体,刚柔相济,呼应自然,是一盆难得的佳作。作者在整体造型中从构图的完整性考虑,在主干与副干上成功地运用了下飘枝的造型;将主干与副干中下部的空白处做了极为妥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市场上买回一株大阪松,高干树型,虽已有初步形状,但其造型零乱,观赏性较差。经过初步观察,笔者发现这株大阪松有以下特点:主干高耸直立,略微倾斜,总体枝量较稀少;枝条多集中于树冠中上部,中部位置有一较长下垂的枝条,树冠上部枝条分布较为均匀。树体主干及整体走势向右侧发展,这也是整个树体造型"取势"的方向,即所有枝条布局要围绕这一树体走势展开。笔者经过反复推敲,初步确定造型要点:整体树势向右侧取势,上部结顶部位枝条要"长‘缩’短‘扎’、左收  相似文献   

3.
三干大树型必定是一头三干,既有别于常规的三干小林型,又有别于双干大树型;因它多出一干,造型难度也相对提高。顾名思议,三干大树型造型上着重于大树的整体风貌与格调,以古榕型相近。但,古榕型不止三干,同时也具有气根的特点。三干大树型揉合了常规三干和古榕型二者之间的特点,树相雄浑、厚重、伟岸、悍霸,有如相扑力士、霸王举鼎;随桩而异,完全凭作者的意趣,随意发挥,自由驰骋,是一种破格的造型形式。喜爱雄壮树相的作者,其挑战  相似文献   

4.
《归乡行》是一盆三干的老榆桩配之龟文石而成的水旱盆景,虽有不足之处,但也颇见作者的功力。以图片而言,临水枝处理的确不尽人意,就象有的同志所言“风格极不统一”,“显得极其呆板,缺少生气”。这些评语虽然偏激一些,但不无道理。从图可知临水枝造型手法与主干(中干)和右干是不协调的。后二者形态较灵动自然,富有生机,属于自然形的造型;临水枝修剪得过于整齐,闷闷乎就象块馒头,属于云片式的造型。由于二者之间造型手法不一,所以看起来就不太顺眼协  相似文献   

5.
风格·景·境     
发表在贵刊1992年11期彩色插页上的盆景照片《归乡行》给我的第一眼感觉便是作品主景榆树的造型风格极不统一。榆树主干与右侧枝二者态势一致:蓬勃向上,生意昂然,充满了自然生趣,是典型的大树型造型风格。然令人深感意外的是左侧临水一枝与主干的自然蓬勃向上的态势完全不同,显得极其呆板,缺少生气。究其原因,显然是造型风格(手法)的不同:主干属于自然式;而临水枝属于云片式。我以为临水这一枝是个败笔!解救的办法是:将临水一枝整个除去,效果会理想得多。  相似文献   

6.
《碧云天》(右下图)为继木,立意、命题好。缺点是未能把握好此一造型的主要特征。从树照看此是一“石上树”款式的造型。树桩设有裸露的板根,有如一巨石置于盆面。造型上应把原有的三枝小干,塑造成石上的三棵小树,分出主、次。采用蓄枝的方法,尽量使干  相似文献   

7.
一本多干大树型的特点是:同种、同头、多干。各干在同一树干的矮干位分出,也即是离开泥面后的主干要有一定的干距,3、5、10厘米不等,但不是同在泥面上已分干,否则成了多干丛林型。干要有主有次,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正、斜、倚、侧不等,但合乎画理,要求争让得体,承破、布局、取势合理。既具有丛林型的选干要求,又包含有古榕型的造型特点。与古榕型的区别是:古榕型有气根,树相矮霸,成型后一般桩相的横展度大于高度。一本多干大树型则兼纳了古榕型的造型特点,树相峻峭伟岸,具有主帅的风范。各类枝法,各种造型形式都可以在各干的造型  相似文献   

8.
岭南桩景的造型过程,也就是干、头、根、枝相互协调调统一、合理搭配、争让取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取势的“要枝”就显得格外重要。何谓要枝?必须与干、头、根相配合,成为树姿中最抢眼、最醒目、最得势的一枝才为要枝。它多在干身中根系表现特别健旺、树气强劲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初得一株黑松,斜曲干型,已经放养两年有余,树形杂乱无章,正面侧方有一蜿蜒飘枝,干上细枝密布、上多下少。植株根茎部位较粗,从根茎部往上,鳞片层叠,古朴苍劲,观察其主干变化,过渡较自然。初步构思:树冠上部多有细枝,可作分层处理,整体树势变化迂回曲折多变,上层枝叶以"聚"为主,下层飘枝与上层枝叶间形成"散"式,整体树形因势利导,可作"行云式"造型。背部树型上下枝交错纵横,下部粗枝已转向前侧方而成为候选"飘枝",上部顶端较长侧枝可转为主干"延续枝",作结顶用,其余各侧枝经过删  相似文献   

10.
曾先生的《绘图造型》(1993年期)一文,给桩景制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尤其是曾先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绘图解说,更为盆景爱好者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该文中,曾先生就临水曲干式的造型,设计了三个方案(见图一~三),最后确定了图三的造型方案。其实这三个方案,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图三中的造型,动感较强,临水效果明显,大飘跌枝很有特色。但缺点也显易见:主干的中下段空白处太多(如树的垂高为80厘米,那第一枝片以下的空白处为40厘米到50厘米);文中提到的“唯中部一段横干稍长、少变化”的缺点没有解决,使主干的  相似文献   

11.
墨线图1是双干榕盆景《相依》原桩相,改坯时有两个方案:一是截去副干,改成单干;二是将主干的A、C、D三侧枝及副干的E、G枝截去,育成双干式。对比分析,实施方案一后,A枝明显大于主干,D枝向前后方生长,与主干不协调。方案二能改出较理想的双干型桩坯,两干头根相连又各有根爪,长相基本相似,一粗一细,一高一矮,各干刚中有柔,粗细变化均匀,主副干争让适度。不足之处是:截去D、E枝后,伤疤过大,有碍观赏。  相似文献   

12.
劫后余生     
“姿势入神巧天工,龙钟苍老郁葱葱”。该榆树主干已全部枯死,桩体仅为上窄下宽的树皮半片,树皮边缘向内翻卷,颇为奇特。作者造型时因斜倾取势,主干左侧,上部右转,偏中结顶。经过作者十余年的精心培育,截干蓄枝,细扎,精剪,使本作品枯荣相济、生机盎然。纵览全树枝条,结顶自然,疏密有致,左右收放,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13.
这确是盆"出"得别具一格的小型雀梅盆景。它的造型似怪非怪,它只有一长挑侧枝却大气凛凛,可谓是怪树中的珍品。该树原来只有一弯柔的主干,从基部起就横卧边陲,旋即向上生长,重心严重飘出。此树的造型如按常规作法,不是将其主干略为竖起就是干脆倒挂成悬崖式。但从该树的头部来看,其结果都不会理想,无非只是一般的"盆栽"而已。作者从主干内侧中部培育出一与主干反方向的横向侧枝,该侧枝平直而前,如藏锋行笔,至逆锋收尾后向上出分枝,形成树冠。该盆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只有这一横向长侧枝,作者大胆设计让它长到80多厘米,才在该树的整体结构上平衡了"雀梅"的重心,并在构图上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让人以虚代实去品味"无画处也皆画"的意境。该侧枝除了在运笔回收后形成的树冠与主干的顶冠上下顾盼呼应外,亦如武学上的用劲讲究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有往必收一样。可见,艺术  相似文献   

14.
盘螭作势     
“盘螭作势”的桩胚是作者叶世树于一九八二年在浙江安吉觅得。胚长70余公分,主干基部苍劲,但有一根横卧的树梢较僵硬,同行劝其截去,然而他从整体布局考虑,依然保留。在枝法处理上,他一改苏派盆景片层浑厚的模式,根据树胚特点,按自然走势立意构图。经三年养护,就使主干与侧枝,侧枝与分枝之间粗细比例适当,节节放开,舒展流畅。整体造型恰似一条盘曲的蛟龙,龙头低卧,龙尾甩出,作  相似文献   

15.
这盆盘旋而生的《惊蛟搏浪》原是一株直干黑松树桩,主干瘦长,缺乏变化,两托一顶,轮枝互生,第一轮出枝离基部有40厘米,第二轮出枝离第一轮有30厘米。要做文人树造型,分枝基部离针叶太远,且针叶厚重,实无文人雅气之感;如做大树型培养,不但没有壮实的隆基,而且树身瘦高,节间稀疏,是一个弃之可惜、留之头痛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江苏如皋盆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高雅古朴。它的传统造型有“文树”、“一弯半”、“两弯半”三种。何谓“文树”?按传统说法,是根据元朝书画家倪云林的画意制作的,意境清旷、孤高,是一种文人的风格,所以叫“文树”。“文树”盆景的树坯,主干基部生有多数副干。造型时,主干顶端作一主顶,顶为半圆形,中间隆起,四周微垂,称之留海顶。主干前面的副干,根据高矮,分别蟠扎成1—3个小顶,称  相似文献   

17.
木棉格盆景,是木棉型盆景的俗称,是岭南盆景主要艺术型式之一;造型雄伟挺拔,参天擎日,备受群众欢迎。木棉格盆景,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格”式,如主干挺拔,平行出枝,树冠叠托,层次分明,下大上小,基部膨大,根爪四出等等。它的问世,有过喜人的阶段。但陈陈相因,墨守成规,缺少新意,侧枝软弱,出枝呆板,过分强调“层云叠托”,失去了老龄树那种久经风雨磨砺,百折不挠的神韵,已成为时下木棉格盆景的通病。只顾造型,不重视立意,又为木棉格盆景作者所忽略。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讲截桩是造型的先决步骤呢?因为桩材不管是野生桩或苗圃桩,树木都已有一定的年龄,干径、枝托已有一定的粗度,不可能人为地去随意塑造,只能因势利导,根据作者自己的立意逐步达到追求的意境利艺术效果。这就是常说的因材造型。同一桩胚,在不同的作者手里,因立意不同,造型效果也不同。即使是同一作者,也可以变换出多个不同的造型方案。不同的造型也就引发出不同的截桩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四、树根雀梅盆景枝的培育制作方法1.截干蓄枝法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造型的主要技法。截干是将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截去。蓄枝是将选定的枝条定好位后蓄养。截干蓄枝的造型技法贯穿在根桩雀梅盆景栽培造型的过程中,按造型设计要求决定盆树整体的高度及树木形态,并进行剪截。当定植萌发新枝后,定好枝的位置,引导枝形的走向,待蓄养到粗度适宜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及时剪截,依此类推。经多年的剪截,反复交替蓄枝,直至剪截成"鸡爪"、"鹿角"的枝干状态,那时就会曲折苍劲,自然入画。这个剪截过程的做法,便是"截干蓄枝技法"。  相似文献   

20.
拖枝是桩景造型中的一种优秀造型枝。主脉圆转流动,与干身走向相同,有如关羽临阵时所用的拖刀。起托的位置较高。多用在曲斜干的造型中,有断后押却之意。自然界中的拖枝拖枝在自然界中没有飘枝和探枝较普遍。飘枝、探枝表现的是一种恭谨谦让的情怀,一种友谊的互相关怀与礼让的气氛。拖枝则有一种锐进的奋发向上的动感,有如"飞天""奔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