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敏  潘祥华  张慈仁  王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32-9333,9427
[目的]研究配方施肥对福宁薯12号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从栽培上提高福宁薯l2号的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施肥处理,即A1插后35 d追肥,A2插后50 d追肥,B1复合肥562.5 kg/hm2,B2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B3复合肥337.5 kg/hm2+硫酸钾157.5 kg/hm2+尿素67.5 kg/hm2,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调查福宁薯12号收获期的主要性状和产量.[结果]A因素间差异不显著,B因素间差异在0.01水平显著,处理A1B3和A2B3产量间差异不显著,其他4个处理均比处理A1B3和A2B3减产达0.01显著水平.[结论]配方B3对福宁薯12号增产有显著作用,也就是以复合肥337.5 kg/hm2+硫酸钾157.5 kg/hm2+尿素67.5 kg/hm2的配方最佳,可在扦插后35 ~ 50 d施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配方施肥对宁薯10号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从栽培措施方面提高宁薯10号的产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具体为:A1:插后35 d追肥;A2:插后50 d追肥;B1:施用复合肥562.5 kg/hm2;B2:施用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B3:施用复合肥337.5 kg/hm2+硫酸钾157.5 kg/hm2+尿素67.5 kg/hm2,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调查宁薯10号收获期的主要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A因素间差异不显著,B因素间差异极显著,处理A1B3和A2B3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A1B3与A2B2、A1B1、A2B1、A1B2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因此,配方B3对宁薯10号增产有显著作用,也就是说施用复合肥337.5 kg/hm2+硫酸钾157.5 kg/hm2+尿素67.5 kg/hm2的配方最佳,可在扦插后35~50 d施用。  相似文献   

3.
谷子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谷子施肥技术,为谷子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谷1号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采用A(N70%底肥和30%追肥)和B(N 30%底肥和70%追肥)2种施肥方法和N与P、K(作底肥)不同的施肥量,研究施肥与谷子产量的关系。[结果]在2种施肥方式下,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谷子产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施N 100与50 kg/hm2和150与50 kg/hm2产量差异极显著,施N 150 kg/hm2与100 kg/hm2的产量差异显著;施P肥量由35 kg/hm2增加到70 kg/hm2时,谷子单产提高7.2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K肥量由30 kg/hm2增加到60 kg/hm2时,谷子单产提高8.07%,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就A与B 2种施肥方式相比,B施肥方式产量明显高于A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4.
插秧稻氮肥追施时期及施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氮肥不同追肥时期及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插秧稻在全生育期施纯N 27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45kg/hm2的施肥水平下,水稻插后9~10 d追施纯N 54 kg/hm2,倒四叶和倒二叶时期各追施纯N 27 kg/hm2产量最高;水稻插后9~10 d追施纯N 54 kg/hm2,倒四叶时追施纯N 54 kg/hm2产量次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氮肥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采用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的施肥量,探讨氮肥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A(2/3底肥,1/3追肥)、B(1/3底肥,2/3追肥)2种施肥方式下,随着氮肥施用数量的增加,产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施肥量1001、50与50 kg/hm2相比,产量差异极显著;施肥量150与100 kg/hm2相比,差异显著。A、B 2种施肥方式相比,产量差异显著。[结论]考虑到经济与环保方面的因素,谷子氮肥施用量以100 kg/hm2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李殿平  王桂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03-10805,10875
[目的]以超级稻东农431(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重点研究了水稻渗落式全程深施肥模式的增产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施肥处理:渗落式全程深施肥(DAF)[施基肥(氮肥和钾肥各50%,磷肥100%)之后进行翻地;追肥分别于幼穗分化前施氮30%,抽穗前施氮10%和钾50%,齐穗期施氮10%;灌水方法为浅、湿、干交替,追肥在晒田干至有裂纹时结合灌水施下,"裂纹渗落,以水带氮"];全层施肥(IAF)[施基肥(氮肥60%,钾肥为50%,磷肥为100%)后耙地;追肥分别于分蘖始期施氮20%,抽穗前施氮15%和钾50%,齐穗期施氮5%];表层施肥(SAF)(耙地后将基肥施入,追肥同全层施肥);不施氮肥(对照CK)(纯氮为0 kg/hm2,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方法同表层施肥)。各处理施纯氮150 kg/hm2,N∶P∶K=4∶2∶1,即尿素262.5 kg/hm2,磷酸二铵163.5 kg/hm2,硫酸钾75.0kg/hm2。[结果]全程深施肥方法中,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较其他施肥方法分别提高了17.18%~23.73%和14.08%~18.96%;最高分蘖临界期较其他施肥方法延长了7 d左右且有效分蘖数达到361个/m2,较其他施肥方法提高了29~39个/m2;从灌浆始期(IS期)至灌浆末期(LS期),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以全程深施肥方法为最高,且呈如下顺序: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区;从拔节期(JS期)至成熟期(RS期),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全程深施肥方法为最高,且呈如下顺序: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区。全程深施肥处理的产量达到11 580.0 kg/hm2,较其他施肥方法提高了2 112.0~2 844.0 kg/hm2。[结论]全程深施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适于在北方寒地稻作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冀西北食用向日葵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冀西北食用向日葵的肥料效应。[方法]以近年筛选出的优良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新品种进行不同N、P、K施肥水平的研究,以摸索新品种的最佳施肥效益、最佳施肥组合。[结果]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的产量影响较大。常规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71.7 kg/hm2、P2O548.3 kg/hm2、K2O 68.4 kg/hm2,此时产量达3 052.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67.2 kg/hm2、P2O550.1 kg/hm2、K2O 68.3 kg/hm2,此时产量达2 909.7 kg/hm2。杂交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65.1 kg/hm2、P2O566.5 kg/hm2、K2O 154.4 kg/hm2,此时产量达3 302.4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 72.8 kg/hm2、P2O557.8 kg/hm2、K2O 138.8kg/hm2,此时产量达3 291.3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品种推广利用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腐殖酸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制订合理的小麦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裂区试验,主区为2种磷肥种类(添加腐殖酸与否),副区为4种追肥方式(不同量的普通尿素和不同量的腐殖酸尿素),研究腐殖酸与尿素配合施用对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底施普通磷酸二铵375 kg/hm2+普通尿素150 kg/hm2,追施300 kg/hm2腐殖酸尿素可有效促进小麦植株的株高、叶面积系数及地上部干物质量,追肥中尿素添加腐殖酸能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系数。[结论]尿素中添加腐殖酸追肥增产效果好于底肥,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河北省丰宁县小窝铺大栅子村玉米种植基地土壤基础肥力及玉米目标产量,确定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量为基肥施二铵450 kg/hm~2、尿素112.5 kg/hm~2、硫酸锌22.5 kg/hm~2,追肥秆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112.5 kg/hm~2;当地农民常规施肥量为基肥施二铵600 kg/hm~2,追肥施尿素750 kg/hm~2。研究了2种施肥方式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种施肥情景下,测土配方施肥的玉米产量、穗粒数、穗粒重、秃尖率均高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但差异不显著;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断根分层施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产量的影响,为冬小麦早春机械追施化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不追施化肥作对照(CK),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断根分层施肥[断根10 cm(A1)、断根15 cm(A2)、断根20 cm(A3),包膜尿素施用量75 kg/hm2(B1)、112.5 kg/hm2(B2)、150 kg/hm2(B3)]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拔节期至灌浆期的小麦地上部干重随生育期呈递增趋势,均以断根深度为10cm,施用包膜尿素112.5 kg/hm2的处理(A1B2)最高,分别为3.5 g、14.4 g、28.0 g和47.4 g;各施肥处理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小麦开花后14 d达最大值,以A1B2最高,为43.3 mg/g DW;净光合速率随时间呈逐渐降低趋势,在小麦开花后,平均净光合速率以A1B2最高,达25.44 μmol/(m2·s);断根施肥处理均减少小麦的单位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以A1B2最高,较CK高9.46%。【结论】采用断根深度10 cm、包膜尿素112.5 kg/hm2的小麦产量增幅最大,较CK增产9.46%,可大面积推广;小麦断根分层施肥智能精密控制装备具有操作方便、省工省时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适于当前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2.
垦区水稻施肥指标体系与施肥技术参数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施氮量及基追肥比例试验和配方校正试验的研究,探索垦区水稻施肥参数,制定水稻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贡献率占主导地位,钾肥次之,磷肥对产量影响不大。当施纯N 272.3 kg/hm2、P2O5119.6 kg/hm2、K2O 97.6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10 689.0 kg/hm2;当施纯N 269.3 kg/hm2、P2O5 112.5 kg/hm2、K2O 83.2kg/hm2时,水稻最佳产量为10 674.7 kg/hm2。氮肥基施比例为43.5%~49.4%。作物产量与基础产量相关方程为Y=1000X/(151.97+0.066X);目标产量平衡系数法确立氮、磷、钾肥施用量是适宜的。播后上水氮肥追施量苗肥、蘖肥和穗肥所占比例分别为15%、20%和15%;幼苗旱长分别占17%、25%和15%。磷、钾肥一次性基施。氮素(尿素)当年利用率为39.0%,磷素(重钙)利用率为7.2%,钾素(硫酸钾)利用率为15.9%。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南校205的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荫飞  简峰  沈青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98-7400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南校205施肥模型。[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3因素5水平20个处理,通过试验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南校205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为:单产7 304.2 kg/hm2,纯收益10 287.40元/hm2,施N量216.84 kg/hm2、P2O5111.97kg/hm2、K2O243.97 kg/hm2 南校205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单产7 466.2 kg/hm2,纯收益9 995.92元/hm2,施N量300.67 kg/hm2、P2O5146.90 kg/hm2、K2O240.63 kg/hm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方案比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产投比高。N与P2O5、N与K2O的互作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结论]采用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比最高产量施肥方案收益增加291.48元/hm2,效果良好。种植南校205时要特别注意磷、钾肥对氮肥施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施肥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云麦53为材料,运用田间肥料裂区试验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时期施氮肥能在0.01水平显著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并且效果优于施磷、钾肥及不施肥处理。[结论]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优施肥方式是把16%过磷酸钙525 kg/hm2和50%硫酸钾225 kg/hm2全部作种肥一次性施入,46%尿素600 kg/hm2分不同时期施用,其中150 kg/hm2作种肥、225 kg/hm2作分蘖肥、225 kg/hm2作拔节肥。  相似文献   

15.
双季早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适合庐江县的水稻施肥配方。[方法]通过对早稻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探索双季水稻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函数模型,选择最佳的水稻施肥配方。[结果]早稻产量与N、P、K施用量有明显关系,得到的最佳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59 kg/hm2、五氧化二磷81 kg/hm2、氧化钾174 kg/hm2。估算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02.50 kg/hm2、磷肥施用量为90.00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35.00 kg/hm2,对比不施肥料的田块,产量增长74.43%,增长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庐江县双季早稻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钾肥对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de Boiss.)生物量、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其人工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宁多巴镇采用单因素6水平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宽叶羌活钾肥施用量试验。钾肥6个施用量水平分别为0、37.5、75.0、112.5、150.0、187.5 kg/hm2。[结果]钾肥用量对羌活株高和复叶数没有明显影响;而对羌活的根茎粗、侧根数、地上部分干重、根长、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根部干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钾肥施用量在75.0 kg/hm2时,对羌活的侧根数促进作用最大;钾肥施用量在112.5 kg/hm2时,对根茎粗、地上部分干重促进作用最大;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羌活根产量、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但当钾肥施用量达到15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钾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对羌活根长、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根部干重、根产量、挥发油含量和醇浸出物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考虑到生产成本,选用112.5 kg/hm2为羌活的最佳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氮肥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优质强筋小麦不同施肥次数和施肥时期的试验表明:2次追肥的产量和品质优于1次追肥的,更优于不追肥的对照.春季1次追肥的处理,返青期追肥与拔节期追肥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黑胚率和客重分别比拔节期追肥增1.0%,减2.3 g,灌浆期喷施尿素肥料增产幅度为1.8%~3.1%.主要表现为千粒重增1~2 g,容重增1~3 g,黑胚率增减1%左右.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越冬期追尿素1125kg/hm2+药隔期追112.5 kg/hm2+灌浆期叶面喷肥,可获得最佳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确定茄子的最佳施用氮肥量和最佳运筹方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不同运筹方式对茄子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茄子产量和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330 kg/hm2时,茄子的产量反而下降,硝酸盐含量则以更大幅度增加。氮肥分次优化施用处理产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和氮肥全部用于追肥处理,硝酸盐含量则在0.05水平显著低于农民习惯施肥和氮肥全部用于追肥处理。[结论]当地茄子最佳施氮量为330 kg/hm2,最佳运筹方式为分次优化施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的栽培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研究3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下(F0:空白,对照;F1:种肥磷酸二铵5 kg/667 m2,无追肥;F2:种肥磷酸二铵5 kg/667 m2+追肥磷酸二铵10 kg/667 m2和油渣26 kg/667 m2)新大豆1号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结果]F2处理下的小区产量与F1、F0存在显著差异.在F2施肥处理下,新大豆1号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总量均最大;净同化率的2次高峰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结论]在F2施肥处理下,新大豆1号高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是3.85,总光合势达264.82×105 (m2·d)/hm2;净同化率的2次高峰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分别为5.87和5.15 g/(m2·d);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1 330.9 kg/hm2.  相似文献   

20.
耿基玉  黄秋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76-8176,8186
[目的]为了寻求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两系杂交组合两优6326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2个试验,密度试验设5个处理,施肥水平试验设4个处理。[结果]从实际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12.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折合9865.95kg/hm2;30.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折合9332.1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折合10293.45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折合9454.35kg/hm2。从理论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2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3531.5kg/hm2,12.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9865.95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为12412.50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为9855.00kg/hm2。[结论]综合实际产量、理论产量等方面因素,提出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22.5万株/hm2;基肥施尿素225kg/hm2,氯化钾1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180kg/hm2,氯化钾120kg/hm2;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3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