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将3株能适应于造纸废水的降解性真菌投入反应器,对活性污泥进行生物强化实验。结果表明:生物强化反应器的活性污泥废水处理能力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曝气时间缩短1h。进水COD为1 352.15mg/L,生物强化组平均COD去除率为76.05%,对照组平均COD去除率为71.57%,COD去除率提高6.26%。提高进水负荷至1 651.64mg/L,生物强化组COD去除率为68.70%,对照组COD去除率为64.09%,COD去除率提高7.19%,反应器接入真菌后抗进水负荷冲击能力提高。当进水p H改变时,生物强化组仍具有较高的COD去除率。因此,反应器引入真菌后,活性污泥的造纸废水处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3株芽孢杆菌对刺参池塘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修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质环境,根据菌株对底泥中有机质(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NO_2~--N)的去除率,从刺参养殖池塘底泥和商品益生菌中筛选高效降解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并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的产酶能力和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1株细菌中经过筛选最终获得3株优良菌株(N1、DL、R),它们能同时高效降解底泥中COD、NH_4~+-N和NO_2~--N,5 d内对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71%、23.98%、24.97%,对NH_4~+-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0.54%、36.15%、36.74%,对NO_2~--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2.10%、14.41%、28.82%;根据菌株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N1、DL、R菌株分别为白翎芽孢杆菌Bacillus baekryungensi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降解益生菌及复方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76-9777,9872
[目的]为了分离、筛选出Orbal氧化沟中高效降解菌。[方法]以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基质,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中的微生物进行接种培养,并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进行COD降解试验。[结果]筛选出5株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经过2次复筛得到3株能高效降解废水且降解效果稳定的细菌。研究表明,大多数细菌在18h左右降解效率达到最高值。[结论]这对于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青藏高原牦牛粪中分离出1株可降解毒死蜱的细菌,经形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细菌。对其进行重离子诱变并筛选出菌株Sph-25-T1,该菌株对100mg.L-1毒死蜱的72h降解率达98.44%,比出发菌株提高27.37%。对Sph-25-T1进行传代培养,第5代时其对毒死蜱的降解率依然保持在90%以上。以喷洒毒死蜱1周后的不同土壤浸出液或蔬菜叶片做培养基时,Sph-25-T1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29.68%~78.40%。  相似文献   

5.
木霉Y对毒死蜱和甲胺磷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从连续施用毒死蜱的土壤中分离了1株可降解毒死蜱和甲胺磷的真菌,经鉴定为木霉属,命名为木霉Y.木霉Y对毒死蜱和甲胺磷的降解效能测定结果表明:木霉Y对50mg·L-1的毒死蜱作用1d后,降解率比对照提高了19.75%,7d后达到88.53%;对500mg·L-1的毒死蜱作用1d后无降解作用,3和7d后降解率分别提高了33.75%和47.67%;对5000mg·L-1的毒死蜱作用1d后无降解作用,3和7d后降解率分别达到19.62%和21.87%;对50mg·L-1的甲胺磷作用1d后,降解率提高了41.33%,3d后即达到100%;对500mg·L-1的甲胺磷作用1d后无降解作用,3和7d后降解率分别达到38.58%和80.38%;对5000mg·L-1的甲胺磷无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飚  吴紫薇  张现  王双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84-13985,14093
[目的]测定酵母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讨论厌氧处理对不同分子量范围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方法]采用普通血清瓶培养法与UV254分光光度法。[结果]酵母废水经厌氧降解,COD去除率达到78.4%,BD为80.6%,表明利用厌氧生物法处理废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厌氧降解后分子量0~1、1~3、3~10、10~30、〉30k的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85.9%、71.4%、56.7%、83.5%和68.6%。[结论]焦糖色素、大分子蛋白质是酵母废水中难降解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7.
李慧峰  黄津辉  周绪申  林超  罗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04-1206,1292
[目的]初步研究两株耐冷低温菌对污水CODCr的降解效果。[方法]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分离获得了两株对污水具有降解能力的耐冷细菌,并对筛选出的单菌株在6℃条件下对模拟生活污水CODCr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两株耐冷菌初步鉴定为K 36睾丸酮假单胞菌,K 38居泉沙雷氏菌。单个菌株对模拟生活污水CODCr去除率存在差异,菌株K 36去除率为23%,菌株K 38的降解率为53%。生长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活性。[结论]K 36和K 38存在在污水治理中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筛选与鉴定浒苔降解菌。[方法]从连云港海域浒苔生长环境的海水、海泥及浒苔腐烂液中分离出11株细菌和5株真菌,利用分离所得菌株进行浒苔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菌株H1对浒苔降解效果最好,3 d降解率即可达68.10%。通过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菌株H1为假交替单胞菌属海洋细菌。[结论]筛选出的H1菌株可快速有效降解浒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获得可在低温环境下高效降解粪污水的芽孢杆菌。[方法]从大型养殖场及活性污泥、下水道等低温环境下采集样品,分离并筛选耐冷菌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获得菌株的形态特征,分析其16S rRNA基因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确定菌株的菌属;对其进行鉴定后将其添加到污水生物反应器中对猪场粪污水进行净化,分析粪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及溶解氧(DO)变化情况。[结果]这4株菌均为蜡样芽孢杆菌;在粪污水里添加这4株菌的复合菌液后,粪污水的COD值从5 585.40 mg/L降至1 093.97 mg/L,去除率达80.40%;BOD值从680.00 mg/L降至600.00 mg/L,去除率为11.76%;DO值大幅度上升,增加率为75.00%。[结论]复合菌在粪污水处理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降解能力,可为污染物生物修复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寅峰  张孟婧  黄小帅  郝燕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47-14849,14875
[目的]为光合细菌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技术资料。[方法]从宁波大学南门商贸街旁河道水体中富集到4株光合细菌,选取生长速度快、易纯化并具有脱氮功能的PSB-3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脱氮能力鉴定,并进行了污水处理试验。[结果]PSB-3经常规方法和16SrDNA基因分析初步鉴定为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比对显示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和粪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相似性均达到98%。经测定,该菌脱氮效果明显。将该菌挂膜后配合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种菌混合作用使NH3-N、NO3--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8%、63.3%和33.7%,比仅使用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混合菌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3%、8.1%和3.5%,而且该菌在氨氮的去除过程中有明显减少NO2--N积累的效果。[结论]分离鉴定了1株脱氮能力强的红假单胞菌PSB-3。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screen and isolate microorganisms capable of degrading nicosulfuron, five strains of microorganisms coded as YF1, YB1, YB2, YB3, and YB4 that can take nicosulfuron as the only source of carbon, nitrogen, and energy were obtained by enrichment culture.Of the five strains, YF1 was a fungus and the others were bacteria. All of the microorganisms were inoculated into the culture media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icosulfuron and shaking culture was performed for 5 days at 30°C and 150 r·min−1.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nicosulfuron and calculat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the five strains of microorganisms were higher in low concentrations than 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icosulfuron. YF1 had the highest degradation rate of 80.31%, followed by YB1 and YB2 with degradation rates of 78.18% and 73.72%, respectively. However, YB3 and YB4 had lower degradation rates of 36.82% and 25.75%, respectively. Upon primary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ree strains of microorganisms with higher degradation rate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YF1 was Aspergillus niger, while YB1 and YB2 were Bacillus sp.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2007, 9(3): 275–279 [译自: 农药学学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浮萍和金鱼藻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构建小型水培污水净化系统,以浮萍和金鱼藻2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水培时间下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28 d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萍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80.8%、92.4%、89.7%、85.3%,金鱼藻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79.5%、92.1%、88.6%、86.9%,对照组中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71.8%、76.5%、75.4%、59.8%。[结论]浮萍和金鱼藻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良好,在水培污水净化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可渗透反应屏(PRB)技术不同介质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方法]模拟地下水环境,以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设计2个PRB反应器,分别采用负载生物介质、零价铁-活性炭两组反应材料作为PRB装置的反应介质,考察其对污染的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当水温为13~15℃、PH值7.2~7.5时,负载生物介质硝酸氮去除率可持续达到90%左右,COD的去除率也稳定保持在80%左右;零价铁-活性炭反应介质硝酸氮去除率稳定停留在50%左右,COD得去除率保持在15%~30%之间。[结论]负载生物介质的去除效果更稳定,相对较好,以负载生物介质作为反应材料的PRB用于原位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治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斌  王桂玉  赵志萍  李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09-11109,11116
[目的]研究水体pH对化学混凝除COD的影响。[方法]以新配制的COD标准溶液为研究对象,选取PAC、PAFC、PA胯和PFS4种絮凝剂,考察pH对化学混凝除COD的影响。[结果]PAC、PAFC、PA砖的最佳絮凝pH为6i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8.8%、28.8%和27.3%;PFS的最佳絮凝pH为9,COD去除率达到40.7%。[结论]该研究可为水体COD的化学混凝去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红霞  李耀仓  肖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51-12153
[目的]研究环保型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以天然生物制品壳聚糖(CTS)、硫酸铁(Fe2(SO4)3)以及聚合氯化铝(PAC)为主要原料制备了4种环保型絮凝剂,并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以污水COD、浊度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复合絮凝剂配方、絮凝剂用量、水体pH变化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CTS/PAC和CTS/Fe2(SO4)3复合絮凝剂对污水COD和浊度去除率比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有较大提高;CTS/PAC最佳体积配比为1.0∶5.0,每500 ml水复合絮凝剂CTS/PAC最小投加量为4.0 ml,对水体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在pH=7.2时效果最佳,分别为78.5%、98.4%,比单独使用PAC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36.5%,对于浊度的去除率提高21.5%。[结论]CTS/PAC是一种理想复合絮凝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衣十妹  武鹏  张鹰  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07+12408-12307,12408
[目的]研究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方法]通过室外盆栽试验,研究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结果]菖蒲、美人蕉、黄花鸢尾、水葱对水体中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23%、80.21%、79.68%、89.45%,TP的去除率分别为80.17%、88.00%、78.95%、83.33%,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0.23%、82.71%、88.04%、69.33%。[结论]4种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良好并对水体COD、TN、TP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降解毒死蜱的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应用最大或然数(MPN)法,通过添加适量复苏促进因子(Rpf)从多种土壤及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活的非可培养(VBNC)资源菌种,根据文献报道的已知毒死蜱降解菌株的系统关系综合分析,初步筛选出与已知降解毒死蜱菌种近缘的VBNC菌株并进行降解试验.[结果]共筛选出6株具有毒死蜱降解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CHZYR63对毒死蜱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强,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降解率可达70.15%.[结论]可培养化VBNC菌种资源在残留农药降解方面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为揭示受染环境中VBNC微生物的形成及其活性化、环境污染物质的共代谢等微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固化载体的选择及对养殖水体的作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适合在海水养殖中使用的高效、廉价、易得的微生物固化载体。[方法]通过4种载体对光合细菌吸附效果的比较,选择合适的固化载体和固化时间,通过测定固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COD、NH3-N、底质中有机质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分析其对养殖水体的作用效果和固液比的影响。[结果]炉渣对光合细菌的吸附能力最强,合适的固化时间是8~10 h,其对养殖水体中COD、NH3-N和底质中有机质和硫化物在20 d内的去除率可达66%、52%、57%、82%。[结论]火电厂的炉渣是一种非常适合在海水养殖中使用的固化载体。使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固液比,避免微生物残留培养基对水体负荷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