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平  孙文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44-9247
根据农村数据的可得性,立足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选取1个1级指标、4个2级指标、20个3级指标建立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将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各地区循环经济水平测评发现: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综合得分最高;邢台市、邯郸市、廊坊市、沧州市和保定市综合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衡水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综合得分处于低水平。同时,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邯郸市、保定市、秦皇岛市、邢台市、廊坊市、沧州市和衡水市为第1类,石家庄市、唐山市为第2类,张家口市、承德市为第3类,这反映河北省各地区农村循环经济状况取决于地理上的接近和地貌特点的近似性。提出了增加政府对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投入、从产业政策视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相邻地区农村循环经济市场建设、实行强制性公众参与的相关建议,以期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6,(2):95-99
合理配置农村道路对农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和新型山区城镇化理念的提出和发展,在西南生态脆弱、生产条件差的丘陵山区,农村道路的建设越显重要。笔者通过文献综述法总结了西南地区农村道路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农村道路设计、农村道路网络、农村道路景观生态和农村道路供给度和满意度四个方面。结合生态文明和新型山区城镇化理念,对农村道路研究提出了展望:加强丘陵地区农村道路研究,制订农村道路设计标准体系;进行路网动态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要数量、保质量、重生态"综合发展;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反馈机制。旨在为实现西南地区新型山区城镇化,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京津冀地区13个地市1999—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11个生态环境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环境因子”评价指标,其次运用系统聚类将13个地市分为4个地市类型分别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4个地市类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分别与综合环境因子进行回归拟合,建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第一类和第二类地市农村经济指标与综合环境因子的最佳拟合为三次曲线模型,且均已过曲线拐点,处于曲线上升阶段;第三类与第四类地市农村经济指标与综合环境因子呈倒“U”型关系,地市发展仍处在曲线左侧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4.
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各一级指标得分情况进行分析,依据东部、中部、东北、西北这4个地区发展水平的均值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5类型地区。并按照发展水平类型对各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差异,造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现不均匀分布。最后,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三产融合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应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业融合、加快电子商务与工业融合、提升电子商务与服务业融合水平等具体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粮食生产能力、经济作物生产能力5个方面,以16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四川农业发展综合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四川省21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综合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法将21个地区分为四种类型:农业现代化区、农业条件优势区、农业条件一般区、农业条件劣势区。最后根据不同地区的得分情况,结合其地区特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陈韦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99-15002
基于行政村空间尺度,运用模糊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葛仙山镇20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集约度空间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葛仙山镇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普遍较低,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在葛仙山镇下辖的20个行政村中,有4个村属于居民点土地中等集约利用类型,其他16个村属于低度集约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结合国内外测度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以黑龙江省15个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的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样本县域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打分、排名、归类。研究发现,就绪度因子、应用度因子、影响度因子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核心要素;尚志市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克东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最低;将15个县域聚成5类,不同类别的县域之间存在共性和差异性。最后提出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层次分析法,在考虑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我国省域为尺度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具体计算出了各省低碳发展水平综合值,并对30个省级区域进行了评价和类型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某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时,需要考虑其经济发展程度,使评级体系具有弹性;各省低碳资源类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其他类指标,我国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总体开发不足;必须加快低碳技术研发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省低碳技术类指标得分均高于其他类指标,低碳技术开发相对充分,低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函数法,对2003年江苏省13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反映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将13个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第Ⅰ类为宿迁、徐州、镇江、淮安、常州、无锡、扬州,平均值为1.349;第Ⅱ类为南通、苏州、泰州、南京,平均值为1.547;第Ⅲ类为盐城、连云港,平均值为1.837.其次,通过障碍度计算,对2003年限制研究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诊断.发现有7个城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环境安全,4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受到资源减量投入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左艳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92-195
以广东省农村统计数据为依据,将广东省20个地级市(深圳市除外)作为研究地域单元,从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水平、农业生产投入、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科普与机械化程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等角度选取25个经济指标来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基于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国31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道建  刘素霞  张赞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77-16279,16281
以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科学合理地选取了10个指标,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终提取出了4个综合因子并给出了综合排名,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农业经济发达区、农业经济较发达区、农业经济欠发达区和农业经济不发达区4类。  相似文献   

12.
史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6-15298,1530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旅游发展又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晋中市喜村的晋商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喜村开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信用社改革模式的多元化是公认的,用完全统一的模式去推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自然是不合理的,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根据我国信用社改革具有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每个时期、阶段所采取的模式应该符合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合作制名不副实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国情、农民、信用社身份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合作制是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特别是中西部)改革的一个理想模式。同时,还从成本角度分析了信用社合作制模式的困难,得出一些建议性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杨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65-4767
农村公共物品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农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其原因在于供给机制缺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改革和创新当前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5.
巴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58-1860
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观察河北省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五千年文化的主要承载地是农村。因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显著增长,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对保证整个和谐社会主义大家庭平安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文化建设应当顺从其发展规律,走农民参与管理和认同的途径。即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创新发展农村文化产品与特色服务;拉动地方农业旅游业,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使农村文化产业朝着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完成我国城市化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罗御  罗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88-3489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摘要: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转型的“蓄水池”,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发挥农业保险在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的抓手的“助推器”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面临的弊端,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田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53-3655,3696
基于安徽省1990~2006年间的农村金融数据和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负面影响也不是太显著;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应构造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在分析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和金融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支持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是当前国家经济工作重点内容。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是农村经济转型,而农村中小企业是构成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转型对扩大内需、新农村建设、农业现化及农村工化具有重要意义。市场拉力、政府推力及企业自身驱动力是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转型的主要动力。农村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发展转型路径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