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利用2010—2018年济南章丘站逐日08:00和20:00 L波段雷达探空数据,统计分析了济南市低空逆温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逆温与空气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0—2018年济南市低空逆温发生频率为74.4%,20:00发生频率略高于08:00,夏季发生频率最低,冬季最高;低空呈现多层逆温共存的廓线形态,多出现1~3层逆温,极少出现4~5层逆温。(2)逆温厚度平均为147.4 m,主要分布在40~290 m;逆温温差平均为2.2℃,主要分布在4.5℃以下;逆温强度平均为1.8℃/100 m,主要分布在0.4~3.0℃/100 m。(3)污染越严重,逆温层数越多,逆温层越低,逆温越厚,逆温温差越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牡丹江2006~2007年较详细每日环保大气监测资料以及探空资料,来分析牡丹江山区出现逆温的属性特征,重点分析并对逆温的生消规律、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及出现逆温和没有逆温情况下的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来分析逆温对大气主要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江出现逆温主要以地形辐射逆温为主,逆温在08:00和20:00有逆温强度中心峰值,并对大气污染物浓度产生较大影响。当出现逆温时,在05:00~08:00、20:00~23:00时间段,污染物浓度增大,其他时间段浓度较小或变化不十分明显:没有逆温时,大气处于不稳定层结状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浓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4.
浅谈逆温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逆温受地面辐射、暖湿气流、锋面和地形等因素作用而形成,无论哪种因素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低空区,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5.
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农用塑料薄膜光谱透射率及其对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拟田间试验和仪器测量方法,研究了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农用塑料薄膜光谱透射率及其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透明塑料薄膜)相比,变色塑料薄膜在400-900mm部分透过率在30%~50%,遮阳效果显著;变色塑料薄膜具有极好的阻隔紫外线能力,在190-340mm部分透过率在0~10%,最大下降幅度高达100%;变色塑料薄膜在变色状态和非变色状态时的光谱透射率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部分(380~900nm)变化率在40%~60%,红/白变色塑料薄膜的光谱透过率下降幅度较黑/白变色塑料薄膜要大;变色地膜覆盖在高温时可使地温比普通透明地膜低3—4℃,低温时迅速升温,较普通地膜高出2~3℃,降温时,地温较普通透明地膜高1~2℃;变色棚膜覆盖,中午强日照时温度比普通棚低3~4℃,而太阳初升时迅速升温,温度较普通棚高出2~4℃;红/白变色塑料大棚内/外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PPF、光照度FC与LUX实测值的差异很小,说明温致变色塑料薄膜对400~700mm的可见光透过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种子萌发的逆温耐性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预处理后,种子在萌发阶段对高温和低温的耐性变化,结果表明,大白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10℃低温和35℃高温下萌发,种子活力显著下降。通过适度的低温预处理可提高种子在高温下萌发的活力,通过高温预处理也可以提高种子在低温下的萌发能力,进一步证明了植物对不同胁迫交叉适应现象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冬季逆温规律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气稳定度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的程度 ,而逆温是大气稳定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哈尔滨市最近 10年的逐日 0 7时的实测探空资料 ,着重对冬季底高在 10 0 m以下的逆温 ,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哈尔滨市冬季近地面层逆温的厚度、强度等方面的演变规律 ,对逆温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西农业学报》2022,(4)
为了科学利用逆温资源有效防御霜冻,利用天水市大面积果园近地气温、风速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季(35月)近地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速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处的气温呈现出一峰一谷的月变化特征,在15月)近地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速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处的气温呈现出一峰一谷的月变化特征,在110 m高度范围内,3月(4月、5月)的逆温在17:00至次日8:00(7:00、7:00)出现,从中高层(810 m高度范围内,3月(4月、5月)的逆温在17:00至次日8:00(7:00、7:00)出现,从中高层(810 m)最先开始形成,在近地层(110 m)最先开始形成,在近地层(12 m)最先开始消亡;3月、4月、5月逆温的可连续维持时间分别为15、15、14 h;逆温形成集中在17:002 m)最先开始消亡;3月、4月、5月逆温的可连续维持时间分别为15、15、14 h;逆温形成集中在17:0019:00;3月、4月逆温消亡时间集中在8:0019:00;3月、4月逆温消亡时间集中在8:0010:00,5月逆温消亡时间集中在7:0010:00,5月逆温消亡时间集中在7:009:00;19:00;110 m逆温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特征,3、4、5月分别在24:00至次日7:00、24:00至次日6:00、22:00至次日4:00较强;在逆温存在时间段内,当风速小于(或大于)3.3 m/s时,逆温较明显(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业学报》2016,(4)
为了科学利用逆温资源有效防御霜冻,利用天水市大面积果园近地气温、风速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季(3~5月)近地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速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处的气温呈现出一峰一谷的月变化特征,在1~10 m高度范围内,3月(4月、5月)的逆温在17:00至次日8:00(7:00、7:00)出现,从中高层(8~10 m)最先开始形成,在近地层(1~2 m)最先开始消亡;3月、4月、5月逆温的可连续维持时间分别为15、15、14 h;逆温形成集中在17:00~19:00;3月、4月逆温消亡时间集中在8:00~10:00,5月逆温消亡时间集中在7:00~9:00;1~10 m逆温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特征,3、4、5月分别在24:00至次日7:00、24:00至次日6:00、22:00至次日4:00较强;在逆温存在时间段内,当风速小于(或大于)3.3 m/s时,逆温较明显(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利用L波段探空雷达数据,分析了安庆2011—2020年逆温基本特征。结果表明,08:00、20:00逆温层平均出现的层数分别为1.9、1.5层,发生的频率分别为85.4%、79.7%。接地逆温发生的频率低于脱地逆温。统计期间内逆温出现的频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接地逆温层顶平均高度为222 m,08:00接地逆温层厚度大于20:00逆温层厚度,第一脱地逆温层起始高度及层顶高度的变化区间跨度大,厚度是接地逆温层厚度的1.6倍。逆温强度有微弱上升趋势并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逆温强度小、次数少,冬季强度大、次数多。 相似文献
11.
由阜阳站迁址看气象探测环境对气温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阜阳站迁站带来的探测环境的变化对气温要素的影响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探测环境的更加开阔和更具代表性使平均气温的增长趋势变缓,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降低,但对最低气温影响更加显著,使温度的变化幅度增大。介绍了由于迁站对气温各种特征量影响的按月评估情况,并由此提出了探测环境保护和气候评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气象学原理,选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2005-2011年、临河区2006-2008年夜间有云能天连续观测年份的自动站地面A文件资料,对乌拉特中旗、临河区夜间2:00-7:00时天气状况下的最低地温和最低气温差值的年、月平均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拉特中旗、临河最低地温与最低气温之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而且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与夜间不同天气状况关系较大,与站与站之间以及春秋两季季节关系不大。基于不同天气状况对最低地温与最低气温差值的影响程度个别有相近之处,归类建立了4个以最低气温为基础的最低地温预报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的相关性检验得到了它们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建立的预报方程可以为短期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10年6月吉林省出现了长时段的低温天气,全月共有23d气温低于常年同期。1-24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6.9℃,比历年同期低2.1℃,居建国以来同期低温第3位。其中11-12日全省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低5.7℃,位居同期低温第1位。通过连阴雨天气及其背景下的其他气候要进行统计,分析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