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土地整治,是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挖掘农村土地潜力,促进城乡用地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缓解建设占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探索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首先构建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城乡协调度高值区、城乡协调度较高值区、城乡协调度中值区和城乡协调度低值区。针对不同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适应城镇扩张型土地整治模式、基础设施改进型土地整治模式、中心村辐射带动型土地整治模式和特色农业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土地整治,是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挖掘农村土地潜力,促进城乡用地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缓解建设占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探索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首先构建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城乡协调度高值区、城乡协调度较高值区、城乡协调度中值区和城乡协调度低值区。针对不同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适应城镇扩张型土地整治模式、基础设施改进型土地整治模式、中心村辐射带动型土地整治模式和特色农业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3.
定西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根据《甘肃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国家对市级土地整治的要求,结合定西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定位,全面评价该市各县、区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潜力,重点分析评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1、土地整治与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与水土保持是研究土地整治,滩涂开发,中低产田改良工程,湿地资源保护,恢复与实地利用,水土保持。土地整治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土地整治是盘存量土地、强化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土地整治作为一种国土资源系统近年来提出的新名词,更多的是一种概括性的概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东部山区部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居民点过密。针对此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3种土地整治模式,即中心城区耕地保护模式、东部山区生态保护模式和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旨在加强土地的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治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措施,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以夏津县为例,分析夏津县土地整治现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探索夏津县在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中的思路及方法,寻求适合夏津土地整治开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在加快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形成土地资源使用矛盾。本文就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现状出发,简要阐述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基础,重点分析农村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对策,包括重视乡村景观特点研究、强化土地多功能性、加强流域生态过程研究、完善土地整地工程建设以及拓展土地整治项目机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于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辽宁鞍山为例,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价研究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而提出做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曾毅  麻战洪  周盼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192-194
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全面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以及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笔者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诸如农村土地的产权、征地、集体土地流转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深入探究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该研究旨在对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受耕地细碎化、宅基地空置化、土地利用粗放化、耕地保护严峻化和新型四化同步推进的多维驱动影 响,乡村土地顺畅流转并带动城乡资源高效整合成为我国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互动机制创新的难点。为此,从土地 产权流转、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三个层面,论述了乡村土地资源整合模式。研究表明院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 转移和收益再分配,农用地整治是土地自然属性与利用方式的重构和调整,而居民点复垦、新村建设和建设用地增 减挂钩是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优化和整体效用的提升。尽管从土地产权和工程改造层面,构建了特定区域或特定目 标的土地产权流转模式和田-水-路-林-村工程建设模式,但尚未形成“协调、互动、统筹”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模式 体系。因此,如何将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融为一体,通过政策引导与工程改造双向加力,搭建城乡资源高效整合和双 向流动的统筹链,成为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耦合模式创新的关键点。而该模式的创新发展,既应突破土地流转体制 障碍,又应突破新增耕地受路、沟、渠、林等占用多且乱的限制,农业产业化受土地细碎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的限制, 城乡建设用地受置换不对接的限制,还应吻合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现实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指导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工作,根据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新一轮土地整治实施项目进行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工作,不仅能有助于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会 《吉林农业》2010,(7):216-218
农村土地整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各项土地整治资金,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益实践,也是支农惠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对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科学准备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资金的合理引导和标准化推广。有利于优化土地结构,促进耕地保护和集约土地保护,有利于统筹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促进区域环境治理和充分发挥土地调控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土地整治规划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和主要影响,构建了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为重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7-4880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偏重城市用地规模外延扩展、村镇建设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原则,提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切实转向内涵挖潜、多途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即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统筹和控制,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升土地人口、生态和经济承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保护耕地与用地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整治在缓和城乡用地矛盾、提升耕地质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对依托土地整治项目提升耕地质量的具体路径进行分析、探讨,助力耕地质量的有效提升,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5):82-84
以都匀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调查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都匀市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整治潜力实施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整治潜力总规模为6 966.2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 534.23 hm~2,新增耕地率22.02%。其中耕地整治规模4 957.46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95.69 hm~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模31.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25.14 hm~2;工矿废弃土地复垦规模47.98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4.93 hm~2;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模1 929.42 hm~2,可补充耕地规模1 408.47 hm~2。通过土地整治可提高研究区域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效解决人地矛盾,保障城市建设发展对土地资源的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等土地利用工程事业的发展,将土地利用工程作为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手。"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整理农用地5.3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3亿亩,补充耕地2 767万亩,补充耕地70%来源于土地整理复垦,巩固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方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陕南秦巴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宜耕后备资源少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方式,在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应综合考虑区域生产、生态、景观功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20.
落实城乡统筹。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新格局。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着眼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具体措施是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最终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