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协优413自1995年引入汉中试种以来,参加了1996 ̄1998年陕西省水稻区试,平均产量9.46t/hm^2,比对照汕优63平均增产7.8%,生产试验较汕优63平均增产13.0%,表现熟期适宜,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抗病抗逆,1999年1月通过了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正> 协优901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协青早A与本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9019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已连续2年参加省区试,产量均居第1位;平均亩产601.5千克,比对照汕优63亩增产稻谷49千克,增产幅度达8.87%。是我所自育成协优57以来,又一连续2年比汕优63增产幅度较大的组合,也是我省杂交中籼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号”是通过品种间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主要优点是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3年区试结果,平均产量7896.0kg/hm^2,比对照增产5.7%,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78979.5kg/hm^2,比对照增产7.6%^,为吉林省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培敌64S/9311和培敌64S/E32进行了示范,全县15个点共10.1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288kg/hm^2,其中6.8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563kg/hm^2,比Ⅱ优58等当地推广品种增产38.9%~39.4%。对该两组合提出了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Ⅰ优4761在南方稻区的农艺性状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1997年全国区试资料,对Ⅰ优4761的产量,生育期,稻瘟病抗性及稻米品质4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Ⅰ优4761在一季中稻的39个试点中,平均产量为8605.5kg/hm^2,比对照首,比对照组合汕优46增产14.9%,按参试点在计有57.5%的试点(23个)比对照组合增产。按省级地域计有66%的省(8个)比对照组合增产。Ⅰ优4761全生育期对照组合增产。按省级地域计有66%的省(8个)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鄂籼杂1号系用新恢复系092-8-8与珍汕97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耐肥、耐寒、抗倒、较抗病、再生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1993 ̄1995年在全省已累计示范种植3.4万hm^2,平均单产7.5t/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组合“8优161”及其三系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8优161即“8204A/R161”是一个高产、优质兼备的杂交晚粳优良新组合。1991 ̄1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三年均比对照寒优1027增产,平均增产8.56%,1993年生产试验比寒优湘晴平均增产11.1%,南方稻区杂交粳稻联合鉴定,比对照秀水04增产12.88%,大面积试种产量在9000kg/hm^2以上,1996年最高产量达到11497.35kg/hm^2。米质优良,主要  相似文献   

8.
协优9516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籼粳交杂交水稻新组合,经1995年、1996年两年在全省试种和试验表明,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好以及熟期适中为一体的籼粳交杂交水稻新组合,是一个极有推广前途的籼粳交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表现协优9516组合1995年首次参加浙江省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8812”计划(以下简称“8812”)联品试验,在单季参试的15个组合中,该组合名列第一,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8%,比协优413增产9.2%,达极显著水平。1996年该组合除了参加“8812”富阳、金华、  相似文献   

9.
元丰优86     
元丰优86是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元丰A与本所选育的恢复系明恢86配制的高产抗病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参加福建省感光组区试,全生育期两年平均166.2d,比对照汕优70早熟12.3d,在桂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3.9d。2008-2009年参加福建省感光组区试,两年平均产量562.59kg/666.7m2,比对照汕优70增产2.28%;参加桂南  相似文献   

10.
协优 0 84系采用协青早 A与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 Xa-7强优势恢复系——镇恢 0 84 ,配制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 ,具有三大优点 :一是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二是米质明显优于协优 63和汕优 63 ,达国家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 ;三是产量高于协优 63和汕优 63 ,在江苏单产 9t· hm-2 左右 ,比汕优 63增产 1 2 %以上 ,高产田块生产潜力可达 1 1 .2 5t· hm-2 以上。目前已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西、云南等省试种 ,杂种优势突出 ,是一个突破性新组合。主要特征1 综合丰产性好 ,品质优良 有效穗 2 …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新品种健优38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新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应用于生产,用新选育的三系恢复系黔恢1388与健645A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健优388,经贵州省2008—2009年区域试验鉴定,平均产量9.4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5.14%;生产试验鉴定,平均产量8.88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0.33%;平均生育期155.3d,比对照早熟1.8d;在贵阳地区进行高产栽培试验,最高产量达13.71t/hm2。健优388的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都优于对照,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冀花10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102为母本、87-7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油用型小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等特性。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4128.00 kg/hm2,较对照鲁花12号增产20.71%;在河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3694.20 kg/hm2,较对照鲁花12号增产22.60%。该品种籽仁脂肪含量为56.82%。2012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通禾857以辽粳5号为母本,通95-7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70.3 kg/hm2,比对照品种秋光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853.9 kg/hm2,比对照品种秋光增产6.6%。该品种主要优点是高产、抗逆性强,主要缺点是单一氮肥施用量过高,整精米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豆5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84A,恢复系为JLR1。杂交豆5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全省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3 473.2 kg,比对照增产14.1%;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2 962.9 kg,比对照增产12.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3 227.6 kg,比对照平均增产19.7%,籽粒脂肪含量22.25%,蛋白质含量38.79%,蛋脂合计61.04%。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酿饲兼用高粱杂交种平杂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杂8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用高粱雄性不育系永1762作母本、恢复系平恢8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粱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淀粉、赖氨酸含量高,成熟时茎、叶青绿,饲喂效果好,综合利用价值高,适应性广.在2003-2004年的国家高粱区试中平杂8号平均折合产量8 019.0 kg/hm2,较对照晋杂12和锦杂93分别增长5.3%和6.8%.在2004年国家高粱新优组合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512.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8.1%.适宜在甘肃、陕西、宁夏、河北、山西及辽宁锦州、朝阳等高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氮高效组合协优9019的氮肥运筹规律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设施化学氮素时期和施氮量8种处理,采用L8(4×24)正交设计,以不施化学氮素为对照,进行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协优9019的适宜施氮量在172.5~243.45 kg/hm2,以施纯氮172.5 kg/hm2的处理增产较高,增收效益最明显,氮肥利用效果最好。在施172.5kg/hm2纯氮的合理运筹下,其氮素农学利用率为25 kg/kg氮素,每生产100 kg稻谷只需施纯氮1.76 kg,比对照增加产值7762.5元/hm2,每千克纯氮增收45.00元,单位面积增收7012元/hm2,增效相当可观。[结论]协优9019氮肥合理施肥模式应是:基蘖肥各施纯氮69.0kg/hm2,保花和齐穗期各施纯氮34.5 kg/hm2。再次验证协优9019是氮高效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三因素的随机区组分析 ,得出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不同茎蘖苗、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不同茎蘖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组合以协优 5 7的产量较高 ,密度和秧苗素质以 2 2 .5万穴 /hm2 和 3个茎蘖苗的产量较高 ;组合×不同茎蘖苗以汕优 6 3在茎蘖苗为 3个时产量较高 ,而协优 5 7因其成穗率高 ,穗子大 ,在不同的茎蘖苗下均能获得较高产量 ,说明其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甘蔗新品种闽糖93—73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糖93—730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川57—416为母本、CP57-614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糖、早熟、宿根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3—730每公顷蔗茎产量94.972t,11~2月份平均蔗糖分15.39%,每公顷含糖量14.594t,比对照种增产1.48%、蔗糖分提高0.36个百分点、增糖4.40%。  相似文献   

19.
大穗型杂交晚稻威优1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恢复系198与威20A配组育成的威优198,是一个中秆大穗、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优良迟熟杂交晚稻新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及杂交制种措施已经配套,4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及杂交制各在穗型杂交制种措施已经配套,4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威优198全生育期120-125d,产量在9t/hm^2左右,米质达部分布二等优质米标准,中抗稻瘟病和白叶  相似文献   

20.
协优57正交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秧龄对三系杂交中籼协优57产量的影响最大,氮素水平次之,密度和施钾量的影响较小。协优57在合肥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以5月18日播种,秧龄43d,施纯氮262.5kg/hm2,密度22.5万~35万穴/hm2 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