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总结深圳市供水隧洞设计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正在开展的供水网络干线大鹏支线隧洞工程,就小断面长有压隧洞衬砌断面型式从结构承载、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旨在通过工程实践与设计理论的结合,以促进隧洞设计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小断面长有压隧洞在地质条件尚好,采用选择城门洞型断面对于施工、设计是合适的,也说明不同条件下隧洞断面型式的优化设计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用素混凝土做二衬的圆拱直墙型水工隧洞的底板,在完工后局部会产生纵向裂缝。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作用。用排水减压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施工难度、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张敬博  张文强  刘辉 《农业工程》2021,11(10):86-90
为了研究农田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中初次支护与二次衬砌联合承载时的荷载分担问题,以云南临沧市某无压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设计为例,按照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以7∶3的荷载分担比例进行复合衬砌结构内力计算,探讨在复合衬砌结构设计中采用7∶3的初次衬砌与二次衬砌承担比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对圆拱直墙型无压水工隧洞复合衬砌结构中二次衬砌结构内力进行分析,以期对同类型的输水隧洞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隧洞内衬钢板灌胶加固技术是在钢筋混凝土隧洞内壁通过植锚栓的方式安装薄钢板,而后在钢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灌注结构胶,使钢板与混凝土共同受力,满足钢筋混凝土隧洞结构加固的需要。在灌注结构胶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灌注压力的作用,薄钢板抗外压失稳问题将受到特别的关注。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薄钢板抗外压稳定计算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简化水电站有压隧洞经济直径计算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动态经济效益,推导了按动态经济分析方法确定水电站不衬砌有压隧洞经济直径的公式,并以实例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东部供水工程整条输水线路中,其中隧洞占60%,输水隧洞均采用钻爆法开挖,由于钻爆设计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开挖实际进度大多数落后于计划进度,部分承包商为减少开挖投入不愿采用光面爆破,产生超欠挖或局部顺层塌方掉块,造成模注衬砌时增加大量工时处理欠挖或超坍混凝土,延长了施工工期,增加了工程投入,从而影响全线按时通水的目标,为改善隧洞开挖钻爆中存在的问题,现对隧洞钻爆开挖设计进行总结提高,仅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距离小断面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的特点,项目法人组织参建各方结合实际情况就隧洞针梁式台车衬砌施工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加强管理和QC小组活动,从止水带安装、立模、混凝土拌制、浇筑振捣等环节入手,优化马蹄形断面、整体式隧洞衬砌施工工艺,系统地解决了针梁式台车在小断面隧洞中因缺乏针梁式台车衬砌施工经验导致施工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达到一次性通过验收的目的,避免了返工、修复,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南山隧洞局部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类别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奥法”支护该隧洞Ⅲ~Ⅴ类围岩,即初期支护为锚喷,二次支护为模注混凝土和灌浆处理。“新奥法”技术在本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再次证明了该技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隧洞施工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穿越岩溶地区隧洞在施工开挖期极易遭遇涌水突泥现象,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减少隧洞渗流量一直是热点问题。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建立岩溶地区复杂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点考虑洞顶回填混凝土、洞周注浆圈、混凝土防渗墙3种防渗措施,研究了隧洞开挖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及隧洞渗流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防渗墙和注浆圈渗透系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对隧洞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非常大,防渗墙之间水位降低程度明显,而洞周注浆圈对隧洞渗流量的影响最大,施工时要保证注浆圈的质量;孔隙水压力随着与隧洞中心水平距离增加而增加,随着与隧洞中心竖直距离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注浆圈或防渗墙渗透系数增加,注浆圈或防渗墙区域内的孔压增长速率逐渐降低,隧洞渗流量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0.
对6YK-65型压块机作了简单介绍,对影响物料压块成形的物料含水率、压模筒长度、压模筒夹紧力三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了物料含水率在14%~17%、压模筒长度在320~370mm范围时,锯末物料便可压制成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为简化水电站有压隧洞经济直径计算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动态经济效益,推导了按动态经济分析方法确定水电站不衬砌有压隧沿经济直径公式,并以实例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观测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规律,根据罗斯法水利枢纽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边墙的温度观测成果,采用嵌固板理论对衬砌的混凝土边墙的温度应力进行了简化计算分析。得出了特殊点温度历时曲线和典型点应力历时曲线,并对衬砌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模袋混凝土护岸技术在惠州大堤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模袋混凝土技术简介1.1 模袋混凝土技术原理及特点模袋混凝土是利用高强化纤编织成双层并能控制一定间距的袋体 ,在其内部充填混凝土 (或砂浆 )使之形成一个刚性的板状防护块体 ,并能适应地形变化而紧贴在岸坡或河床上而起到抗冲防护层作用的混凝土新技术。模袋起到软性模板作用 ,混凝土通过压力吹填至密实成型 ,适合应用于水下护底、护岸、护坡等工程。1.2 模袋产品的种类模袋按混凝土的作用可分为透水型 (有过滤点 )和不透水型 (无过滤点 )两种 ;按其结构形式不同 ,通常又分为以下 5种类型。( 1)均匀断面型。双层土工织物间通过相距…  相似文献   

14.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大岗山水电站尾水隧洞进行地震反应数值模拟,采用振型反应谱法,考虑了隧洞正常运行充水工况下的地震反应。模型为二维平面模型,采用plane 42单元划分网格,两侧宽度和底部厚度分别为隧洞宽度和高度的10倍,围岩类别为Ⅲ类,衬砌为C20混凝土,两侧和底边边界采用法向固定约束,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不同类别围岩下、衬砌弹模变化的情况下以及固结灌浆对衬砌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类别的变化对衬砌应力和变形有较大的影响,而衬砌弹模变化或固结灌浆时,衬砌应力和变形的变化相对较小。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Preissmann窄缝法计算了城门洞隧洞中的明满交替水流的水力瞬变过程,给出了城门洞拱顶内的水力瞬变计算参数公式。实例研究表明在不考虑城门洞洞顶气囊或气腔内空气体积变化的情形下,城门洞内水流由无压流变为有压流时将产生较大的压力变化,由有压流变为无压流时压力变化较小;城门洞隧洞内断面流量变化越快,明满流交替产生的压力变化也越大;靠近流量变化越近的隧洞断面其水力瞬变程度越急剧。  相似文献   

16.
隧洞施工中,混凝土衬砌是制约工期和保证质量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对于特长隧洞尤为重要。以某重点供水工程为研究背景,着重对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研究,通过设计、调整、试配和优化,配制出了满足施工技术指标要求的混凝土,确保了隧洞衬砌混凝土的质量。同时,通过优化有效地节约了水泥等胶凝材料用量,节省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7.
柱塞式压块机压块成形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锯末、秸秆等物料的压块成形原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了压模筒内物料所受轴向压应力与径向压应力之间的关系及其沿压模筒长度的分布;还推出了活动压模筒的柱塞压力与压模筒夹紧力之间的关系。本文用锯末进行了压块试验研究,得出了压块机功率、柱塞压力与饼块密度的回归关系,还验证了活动压模筒的柱塞压力与压模筒夹紧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提出在小型水电站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引水隧洞进水口岸坡低缓,岩石条件较差,不宜于采用靠岸进水口的情况。如修建塔式进水口则是有利的,但对无机械设备的山区农民施工队伍来说,修建塔式进水口有一无法克服的困难——高空立模及混凝土运输。笔者在安徽省潜山县大关水电站设计中,就遇到此类问题。大关水电站水库为小(一)型,总库容154万m~3,装机2×500kW,引水流量  相似文献   

19.
冬季衬砌混凝土施工面临的寒潮等问题,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江坪河放空洞有压段洞口段衬砌厚度为1.0 m的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围岩特性以及在遭遇寒潮时保温与否等6种不同的方案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温控方案和温控标准供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导流洞边墙衬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研究进一步采取综合温控措施防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施工过程与温控措施进行仿真计算,用等效热传导方程,将水管冷却的降温作用视为混凝土的吸热,按负水化热处理,在平均意义上考虑水管的冷却效果。通过多方案的综合分析研究,分析边墙衬砌混凝土开浇后开始通水冷却通水时间的长短对水管冷却的效果。根据特定断面的表面点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应力值,进一步了解溪洛渡导流隧洞边墙衬砌混凝土这一特定工程的温度应力情况,以提供今后隧洞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参考采用。因此,对于隧洞衬砌结构施工期的前期温变效应进行仿真分析有着重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