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至2003年8月底,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6.7hm^2以上的大户达到9046户。小流域治理大户,是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存在着投入不足、专项资金难以支持、多头管理、权益受损及包而不治等问题。推动大户治理,首先要提高认识,用好现有政策;其次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治理大户提供优质服务;第三是多方协作,归口管理,为大户治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是完善机制,加强监管,保护治理大户的合法权益;第五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认真推广新经验。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有大幅度增加,全省出台了一整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政策,大规模改善生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要抓住机遇,把山西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必须把黄河多沙粗沙区、黄土丘陵风沙区、大中型水库上游区和城市水保作为重点,大力推行专业队治理和报帐制,积极扶持水保治理大户,切实加强对小流域治理开发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水土保持大户治理的主体、治理开发模式等正向多元化发展 ,大户治理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促进山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户治理 ,应统一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明确政策、加强宣传 ,进一步调动治理大户的积极性 ,在搞好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的同时 ,应加强对治理大户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兴县小流域治理户近2000户,承包治理面积超过66.7hm^2以上的大户17户。大户承担的治理面积达到全县总治理面积的1/3。大户的主要经营模式为种养为主的牧工商一体型、以经济林为主的园区建设型和以林为主的生态经济型。大户治理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的集约化经营水平,推动了小流域治理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了在流域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水土保持治理大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把承包或购买33.33hm^2以上面积进行水土保持治理的户称之为治理大户。山西省现有水土保持治理大户4398户,承包、购买或租凭土地面积11859km^2,至2001年底已投次9550余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993.66hm^2,占总面积的16.8%。大户的治理模式主要有以经济林为主的山地园艺型、以种养加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型、以水保防护林为主的生态经济型、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畜牧开发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旅游经济开发型等五种类型。大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加快治理的生力军、结构调整的活典范、科技诉示范园、拓宽就业的新渠道、观念更新的促进器。发展壮大水土保持治理大户,应妥善处理好治理开发与预防保护、自身投入与国家扶持、规模治理与土地调整、消极治理与积极治理、政府协调与部门服务等六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内蒙古赤峰市兴隆庄小流域,总面积40896亩。有490户,2082人,分居在7个自然屯。这里交通方便,地处矿区,有着发展村办企业及副业的便利条件。 在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6.4%,年土壤侵蚀模数5800吨/平方公里,旱、洪、虫、雹、霜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人均有粮食不过百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 一、试点期间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 1985年兴隆庄被列为内蒙古重点治理小流域后本着“巩固提高治理成果,调整措施配置方式,加快治理速度,提高治理标准,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了全面规划,制定了分年实施方案。 (一)调整原有措施配置 1.坡面措施的调整 在原有的小鱼鳞坑、小方坑和工程稀疏地段,根据暴雨设计标准,因地制宜加修水平沟、鱼鳞坑。按阴、阳坡和土质特点、分别补植油松、落叶松、杨树、山杏等树种,在工程  相似文献   

7.
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家庄小流域经过十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度达到83%,植被覆盖率达到64%,年粮食总产达到100kg,年干鲜果品产量达到120kg,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以2700元,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其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是建立坡面防护,沟道防护和综合配套三大体系。治理特点:一是林果主导产业突出,二是措施科技含量高。  相似文献   

8.
李博 《水土保持研究》1998,5(3):40-42,55
随着小流域治理与开发一体化的推进.小流域经济推向了市场,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群众关注的中心由解决温饱到致富达小康。以乌盟永定河流域重点治理两期成效及治理特点为例,结合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探讨治理开发小流域,发展小流域经济的途径和方法,以阐明发展小流域经济是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正> 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一个明显的特征,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恶劣是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将治理与开发紧密结合,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挖掘资源潜力,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是当前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带着这一问题,笔者最近对浑源县小流域治理开发的重点乡村和部分农户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小流域能做大文章!浑源县位于晋北黄土高原的边缘,幅员面积1996km~2,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坡地占86%,水土流失面积就达72%,属全国八大片永定河上游重点治理区.近几年,该县将户  相似文献   

10.
11.
80年代以来,晋中市流域开发治理户在政府及水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十分迅速。截至目前,治理面积在13.3hm^2以上的治理大户就达382户,治理面积近2万hm^2,累计投资达3000万元以上,超过了1983年以来国家在该市的水保投资总和,成为流域治理的一支生力军。治理大户主要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购买“四荒”形式,开展园区建设型、林牧发展型、生态经济型、旅游开放型等模式的开放治理。由于其投入本金多、起点高、市场意识强、科技含量高、管理先进,开发治理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永定河上游乌盟重点治理区第一、二期工程从1983年开始启动,共完成68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702.33km2。治理区群众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建设基本农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人均产粮由1982年的不足300kg增加到500多kg,纯收入由治理前的一二百元提高到上千元,农业总产值比治理前翻了近两番,使大部分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十几年来 ,梅县在菏泗水小流域治理中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寓水土流失治理于经济开发之中 ,使山上的水土流失治理与农户山下的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创出了小庄园治理模式 ,不仅使广大农民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而且使水土保持工程的维护管理得到了切实落实 ,保证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地处沙区的宁夏盐池县刘窑头小流域,通过实施小面积高效开发和大范围封育保护,林草覆盖率由30%提高到85%,人均产粮由305kg提高到708kg,人均年纯收入由629元增加到1512元。刘窑头小流域的巨变表明:生态自然修复是生态建设中高效快速、费省效宏、安全可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展生态自然修复首先要妥善解决好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开展生态自然修复要有当地群众的广泛参与,有得力监管措施作保证。对宁夏实施封育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吉县蔡家川小流域水文响应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一美国Micro Images公司开发的TNTmips6.9上,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1:10000地形图为原始数据,经一系列处理得到该小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之后抽取出6个子小流域.使用自行编写的基于多流向算法的地形指数计算程序,以生成的DEM为源数据,计算出蔡家川小流域及6个子小流域的地形指数.在Excel中处理地形指数,得到各自的地形指数频率分布.以地形指数频率分布是否相似来判断小流域与子小流域水文响应是否相似,结果发现:小流域与4号、5号、7号子小流域水文响应相似.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金堂县爪龙溪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是爪龙溪小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通过对爪龙溪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即积极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动员群众,运用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完善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小流域治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北京水务人面对新挑战,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构筑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模式,完成了从小流域治理向小流域管理的转变。在连续7年大旱,水库来水锐减的情况下,密云水库保持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官厅水库三家店段全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三道防线建设的实质是在政策保障下,通过“封、移、补,节、治、调,清、育、保”措施和手段,对流域的水土资源进行综合管理,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防治水污染,促进节水和保护饮用水源的目的,实现了从小流域治理向小流域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高泉小流域的环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定西县关川河流域内的高泉小流域,以“全部降雨就地入渗拦蓄”为指导思想,分区建立了环境治理改造利用技术体系:荒山沟坡运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综合配置,拦截坡面径流,扩大林草覆盖,改善流域自然环境;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使降水就地拦蓄入渗,改善粮油作物的生产环境;村庄道路以营造小型拦水工程为主,发展“四旁”林果业,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以上三区系统有序治理,使全流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收到日益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房干村在大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利用小流域的自然优势发展生姜种植 ,根据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及当地消化型产业 ,同时狠抓农业技术推广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生态旅游 ,把昔日穷山恶水的“要饭村”变成了山清水秀、林茂粮丰的秀美山村 ,2 0 0 0年人均收入达到 45 0 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