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蚜虫俗称腻虫、蜜虫,是石榴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云南危害石榴的蚜虫主要是棉蚜,该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
蚜虫俗称腻虫、蜜虫,是石榴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云南危害石榴的蚜虫主要是棉蚜,该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1、发生规律石榴蚜虫在云南省一年发生25代左右,以卵在被害树枝梢、芽腋、小枝杈与杂草根基部越冬。每年2月中、下旬随气温回升,蚜虫开始孵化。而2~5月正值云南少雨干旱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农用有机硅、激健和领美矿物油作为增效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作为防治蚜虫药剂,研究吡虫啉减量30%时分别添加农用有机硅、激健和领美矿物油3种增效剂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减量30%,并添加激健或领美矿物油,对棉花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相对较好,可以推荐作为今后棉蚜防治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它作为防治棉蚜最有效的药剂之一。大量不合理使用吡虫啉是棉蚜对其产生抗药性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从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发展现状及抗性治理策略进行简要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氟啶虫酰胺和吡虫啉是新疆棉田防治棉花蚜虫等常用杀虫剂,而大草蛉是本区重要的天敌昆虫,对蚜虫等农林害虫具有较强的捕食作用。本文研究了氟啶虫酰胺和吡虫啉LC25剂量处理棉蚜作为大草蛉食物对其捕食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草蛉取食吡虫啉处理的棉蚜后,与对照组相比,大草蛉1、2和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下降31.79%、11.47%、5.76%,处理一头棉蚜所用时间分别延长0.0223 d、0.0191 d、0.0023 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下降10.63、73.36、72.46头/皿;氟啶虫酰胺处理后1~3龄幼虫瞬时攻击率分别下降22.65%、8.28%、6.04%,处理一头棉蚜时间分别延长0.0119 d、0.0013 d、0.0004 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下降6.9、13.46、17.39头/皿。氟啶虫酰胺或吡虫啉处理后,大草蛉的产卵期、产卵量、雌虫体重和孵化率均显著降低,两种药剂相比,吡虫啉对大草蛉繁殖和捕食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毒力较高的药剂用于防治设施大棚的辣椒蚜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辣椒蚜虫对5种烟碱类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棉蚜对啶虫脒和烯啶虫胺较敏感,LC50分别为0.935 8、1.729 9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9.151 1 mg/L。桃蚜对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敏感,LC50分别为1.279 4、2.196 4、2.273 8 mg/L;吡虫啉的活性最低,LC50为12.866 5 mg/L。5种农药对棉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胺噻虫啉吡虫啉;对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噻虫胺噻虫啉烯啶虫胺吡虫啉。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正玉米蚜虫怎么防治?答:蚜虫又名棉蚜虫。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受害瓜株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防治玉米蚜虫,可选用20%正业吡虫啉3000~4000倍,或70%吸刀吡虫啉8000~10000倍喷雾防治。棉花伏旱天气注意什么?答:伏旱容易导致蕾铃大龄脱落和棉株早衰。因此这个时期及早灌水抗旱,是棉花高产的关键措施。抗旱时间要看天、看地、看苗灵活掌  相似文献   

8.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苹果棉蚜又称白色蚜虫、赤蚜、棉蚜,属同翅目,棉蚜科。该虫原产美国,后随苗木传到世界各地。棉蚜主要以1~2龄的若虫在果树根部、枝、干、病虫伤疤边缘缝隙、剪锯口、残留的蜡质棉毛下越冬。受害皮层肿胀成瘤,易感染其他病害。树干、枝条和根系受害严重处,逐渐形成瘤状突起,被覆许多白色棉絮状物,用手拨去棉毛状物,可见红色蚜虫体。  相似文献   

10.
棉蚜属同翅目蚜虫科,又名腻虫、油汗、蜜虫等。棉蚜寄主很多,有寄主植物74科285种,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县棉花种植面积大,每年苗蚜、伏蚜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近年来为害损失最重的是苗蚜。一、芮城县棉蚜发生情况1. 棉蚜主要寄主作物 越冬寄主(第一寄主)如花椒 、石榴、木槿、夏至草、紫花地丁等;夏季寄主(第二寄主)如棉花、瓜类、茄科、菊科等植物。2. 田间发生消长规律 棉蚜属于转移寄生性昆虫,它不是固定在一种植物上生活,而是在冬春寄主和夏季寄主上相互转移生活。3月上中旬气温达6℃左 右时, 越冬 卵陆续 孵化 为干母,气温达1…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对宁夏枸杞种植区吡虫啉的施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枸杞蚜虫是宁夏枸杞种植地区主要的防治对象,而吡虫啉是多年以来防治枸杞蚜虫的最重要药剂之一,枸杞园平均每年施用吡虫啉5~6次,各枸杞种植区吡虫啉施用浓度逐年加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吡虫啉是一种对蚜虫特效的低等毒性化学农药,其剂型多为可湿性粉剂,且在海南已应用数年。为了解5吡虫啉%乳油对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于2005年10月在海南进行该产品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7~1994年经对浙江省主要桔区的调查结果,浙江省柑桔蚜虫有7种,分别为桔一棉蚜,绣线菊蚜,桔蚜,桔二叉蚜,桃蚜,樟修尾蚜和芒果声蚜,其中有一棉蚜已上升为柑桔蚜虫的优势种群,桔-棉蚜上升为桔桔蚜虫优势种群的原因有3:(1)感虫品种温州蜜柑的大量栽培,(2)桔-棉蚜比桔蚜对桔园常用的有机磷农药耐药性好,(3桔园常用农药对桔-棉蚜天敌杀伤严重。  相似文献   

14.
防治棉花蚜虫,可以在棉蚜盛发期喷施10%(有效成份含量200克/升)吡虫啉20克/亩、21%噻虫嗪9.5毫升/亩、20%丁硫克百威60毫升/亩、4.5%高效氯氰菌酯44.4毫升/亩、50%氟啶虫胺腈4毫升/亩、50%氟啶虫胺腈4毫升/亩或40%氧化乐果27.5毫升/亩,推荐轮换交替施用延缓棉蚜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苹果棉蚜亦称血色蚜虫,属同翅目棉蚜科,又名赤蚜,俗称棉花虫,是苹果的重要检疫性害虫。苹果棉蚜在伊犁地区主要以若蚜在根蘖基部、枝干裂缝、伤疤边缘、剪锯口周围越冬。4月中旬出蛰,5月上旬转移到当年生枝条叶腋、芽基部危害,5月中旬开始扩散蔓延。在18~25℃条件下完成1代需12天。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福蝶吡虫啉拌种防治马铃薯害虫试验,通过对蚜虫、地下害虫的防效分析及产量测定,结果表明:福蝶吡虫啉拌种对蚜虫防治效果极显著,对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显著,增产明显,在临洮县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棉蚜对主要冬寄主的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棉蚜在不同越冬寄主上的产卵量及卵粒的大小,并对木槿、石榴和花椒三种越冬寄主上棉蚜各蚜型不同时期所占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肥地区,木槿、石榴和花椒上着卵量较少,木槿棉蚜的产卵期早于石榴和花椒,但产卵盛期和产卵末期基本一致。棉蚜有翅蚜在木槿上适合度较大,明显优于石榴和花椒。  相似文献   

18.
对宁夏固原市马铃薯田蚜虫进行种类鉴定与为害时间调查.在薯田采集到蚜虫共10种,其中6种只有有翅型,主要优势种为棉蚜和桃蚜.蚜虫的出现期因蚜虫种类而异,棉蚜发生期早,发生量最大,分布最广;桃蚜出现期最早,终结期迟且数量较多.有翅蚜迁入高峰期后1个月,马铃薯病毒病进入发病高峰期.病毒病能通过种薯传播,是重病田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替代甲胺磷防治棉花蚜虫(苗蚜)药效筛选试验及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蚜虫是我省棉花上的主要害虫,而甲胺磷是防治棉蚜的主用药剂,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后,急需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防治棉蚜的替代农药品种。2006年在我省棉花集中产区盐湖区,进行了替代甲胺磷的药效筛选试验,初步选出啶虫脒等6种药剂可以替代甲胺磷的结果。2007年在苗蚜发生危害期又进行了大面积示范,进一步确定了这6种药剂对棉花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娜  郎志飞  贺康  李飞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377-3383
【目的】对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进行抗性监测,了解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抗性发展情况,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用药水平最低的新疆南疆种群作为相对敏感种群,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离体酶活力测定、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新疆南疆、河北邢台及江苏南京3个地区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潜在的代谢抗性机制。【结果】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的棉蚜对丁硫克百威仍处于敏感阶段;但对吡虫啉的抗性已有所发展,抗性水平分别为4.87和8.72倍,为低水平抗性阶段。解毒代谢酶活力对比研究发现,3个地区田间种群之间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江苏南京种群的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新疆南疆种群。定量PCR分析表明,河北邢台地区棉蚜的羧酸酯酶表达量较高,是新疆种群棉蚜的3.28倍。【结论】田间棉蚜已对吡虫啉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酯酶活力升高在棉蚜对吡虫啉低水平抗性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