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南热带天然林资源变迁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带林是全球的财富,热带林逐渐消失已成为世界环境焦点之一。海南为我国仅有的两大热带林区之一,其热带林资源有着和世界其他地区热带林资源同样的命运.没有逃脱攫取木材、开辟牧场和刀耕火种之灾。了解热带林资源的变过历史,对于今天保护、恢复和发展热带林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介国际“热带林行动计划”李纯据1980年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全世界每年要消耗1130万公顷的热带林,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热带林的消耗速度还在加快。如1976~1980年,亚洲太平洋地区每年减少热带林200万公顷,从198...  相似文献   

3.
中国热带林遥感探索:分类方法与调查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了世界热带林研究现状、我国热带林特点及研究进展后,从中国的热带林研究出发,重点探讨了分类方法和调查方案。提出了研究区域性、乃至全球热带林的遥感方法。并指出宏观监测时遥感方法是不可代替的。在分类方面,建议在水热条件和高程预分类后,用遥感数据确定林分郁闭度,从而完成分类的方法。在调查方案中,提出了宏观和局部评估其面积和蓄积的方法,并用数据证明了可行性,同时与亚热带和温带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热带林的恢复与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能否保持的大问题,受全球的关注。菌根对热带林的恢复与发展具有独到的作用,不仅可促进苗木菌根化的进程,还可加速树木生长,提高苗木的抗逆性。菌根研究已成为热带林恢复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就亚洲热带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热带林菌根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进展作一综述,对我国热带林菌根的开展情况作一简介,并提出一些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5.
热带林永续利用示范区经营方案通过评审国际热带林木材组织在我国海南岛立项的热带原始林保护示范区项目实施计划(简称ITTO),共有四个子项目:1.热带林造林示范区;2.热带林经营永续利用示范区;3.热带林农林牧副结合示范区;4.热带原始林保护示范区。其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热带林菌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带森林的恢复与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能否稳定和维持的大问题 ,受全球关注。菌根对热带林的恢复与发展具独特作用 ,是研究热带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年来对热带树种有关外生及内生菌根的研究概况 ,至目前为止 ,已发现的热带常见树种科属的菌根类型 ,内生及部分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种类 ,以及对热带林菌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并对今后热带林菌根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热带林的消失及影响李铁龙编译(陕西省森林工业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82)所谓热带是指赤道两侧23°27'纬度带的广大地区。目前地球上的森林约有45亿hm2,其中43%分布在热带地区。这些热带林,按照旱季、雨季水分环境的不同变化,区分为热带雨林、热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热带林木材生产国国内生产、消费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对热带林木材主要贸易市场──日本、北美、欧共体及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出口、进口国贸易干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ITTO 2006年5月25日消息:ITTO对世界现存热带林进行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调查显示,热带林已逐渐转向可持续经营,但仍有95%的热带林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热带林、温带林、北方林的自然特征及地球变暖对热带林、温带林、北方林的影响 ,提出了温带林、北方林的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的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对降水、穿透水及林区溪水水质的动态观测分析,探讨了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砖红壤-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及山地雨林-砖黄壤-似斑状(钾长石)花岗岩两个植被-土壤-基岩体系的水化学性状、季节变化及水化学平衡特点。文章指出,降水和穿透水是热带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元素输入源,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水化学过滤、吸贮功能,元素的输出率可以大大降低,保持物质循环的封闭式平衡状态。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化学调节功能优于半落叶季雨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南岭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营养特征及重金属含量水平,测定了保护区16个优势树种叶片中N、P、K、Ca、Al、Na、Mg、Mn、Ni、Cu和Pb共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在叶片中的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叶片N、P含量均低于我国陆生植物叶片含量的平均值,叶片Ca、K、Mg含量处于陆地植物叶片的正常范围,叶片Mn含量与广东植物叶片含量接近;16个优势树种叶片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南岭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受P限制强烈;尽管16个优势树种叶片暂未受到重金属和Al毒危害,但因华南地区酸沉降引发土壤重金属活化的风险仍存在,应加强对该地区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和树木叶片化学元素含量的定期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3.

Context

Interactions of N and P cycles and those of other macro-elements in forests are scarcely known.

Aim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P cycle in two very different forest ecosystems where soil P availability is low (tropical dry forest in Mexico and Mediterranean forest in Spain) in relation to Ca, K, and Mg cycles.

Methods

Compiled data belonging to these two forest sites are discussed, comparing the P and base cation budgets and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among P and base cation cycles.

Results

Broad differences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ase cations were observed. Analysis of the P budget indicates P retention inside both forest ecosystems. The tropical dry forest has higher nutrient contents than those found in the Mediterranean temperate forest.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orest leaves and litters, and base cation?CP ratios varied according to soil P availability and cation concentrations. However, P resorption is higher in the tropical dry forest than in the temperate one.

Conclusion

This study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P retention at the ecosystem level in both forests, but suggested P limitation at the Mediterranean forest seems to be stronger than that occurring at the tropical fores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印度西部5种热带干落叶林中凋落物里生物元素的季节性变化和它们返回到新鲜叶中季节性变化进行研究。对5个树种:阿拉伯金合欢(Acacia nilotica L.)、金合欢(Acacia leucophloea Roxb.)、柚木(Tectonagrandis L.f.)、绒毛野独活(Miliusa tomentosa Roxb.)和紫矿(Butea mono-sperma Lain.)中凋落物的成熟叶、枝和再生部分的N、P、Ca、Mg、K和Na的浓度,以及老叶和幼叶中浓度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对这些树种的总干物质进行记录,并分析它们所含的N、P、Ca、Mg、K和Na的含量。其中阿拉伯金合欢叶子中N的含量最高,而金合欢的叶子里Ca和Mg含量最高。叶中含P最多的是阿托伯金合欢、金合欢和紫矿,而含P最少的是柚木和绒毛野独活。K和Na含量在这些树种中没有明显的区别。观察发现,N、P和K的浓度随季节变化大,但Ca和Mg则不然。唯有钾在所有树种中都是最稳定的,吸收N和P可以用于来年新叶的生长。从老叶和凋落物中吸收的营养会支持新叶的生长,并增加土壤的肥力。图1表4参30。  相似文献   

15.
火炬松人工林林木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费世民 《林业科学》1995,31(4):299-309
通过试验控制,定位观测和养分元素分析测定,定量地研究了莎下蜀林场15年生火炬松人工林林木矿质营养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06-05-2007-04对广西凭祥市7种主要林分凋落叶的N,P,K,Ca及Mg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凋落叶的N,P,K,ca及Mg含量全年月份动态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林木生长旺盛的高温雨季4-9月,林分凋落叶的N及P养分含量较高,而K的含量较低;在林木生长缓慢或休眠的干旱低温季10月至翌年3月,凋落叶N及P养分的含量较低,而K的含量较高,说明林分凋落叶的N与P含量与林木生长量成正相关,而K与生长量成负相关;Ca随月份的变化较小,但不同林分之间的差异较大;Mg随月份的变化较大;西南桦凋落叶N含量最高(14.44 g·kg-1),火力楠最低(5.11 g·kg-1);次生林凋落叶P含量最高(1.20 g·kg-1),马尾松最低(仅0.53 g·kg-1);K也以次生林最高(5.16 g·kg-1),马尾松最低(1.71 g·kg-1);Ca以杉木最高(达11.10 g·kg-1),马尾松最低(仅3.76g·kg-1);Mg以次生林最高(3.03 g·kg-1),马尾松最低(1.18 g·kg-1);7种林分凋落叶的N,P,K,Ca与Mg的最高与最低含量比值都超过2.  相似文献   

17.
The African tulip tree, Spathodea campanulata, the most common tree in Puerto Rico, forms novel forest types with mixtures of native and other introduced tree species. Novel forests increase in area in response to human activity and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We established allometric relationships and chemically analyzed plant parts of African tulip trees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and standing stock of chemical elements (C, N, P, K, Ca, Mg, S, Mn, Al, Fe, Na), and ash. Trees ranged i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from 8 to 85 cm and in height from 8.8 to 28 m. The concentrations of N, P, K, and Ca in leaves of the African tulip tree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native pioneer Cecropia schreberiana and higher than those of mature forest tree species in Puerto Rico. The over bark wood volume of African tulip trees in nine forest stands where it was dominant ranged from 163 to 849 m3/ha. Aboveground biomass ranged from 60 to 296 Mg/ha, and N and P stocks ranged from 190 to 988 and 32 to 137 kg/ha, respectively. Novel forests on abandoned agricultural lands can store more biomass and elements than native and plantation forest stands of similar age.  相似文献   

18.
揭示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器官所需营养元素变化以及土壤肥力对其影响,对于桉树营林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选取广西隆安县小林镇和田东县思林镇的桉树2代萌芽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个人工林嫩叶、成熟叶、黄叶的C、N、P、K、B、Ca、Mg以及土壤C、N、P、K、Ca、Mg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N、P、K、Mg营养元素转移规律是黄叶向成熟叶和嫩叶转移,但C、Ca、B营养元素则是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逐渐积累,黄叶中含量最高,说明施肥时应关注Ca、B元素的持续和有效供给。两片人工林都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说明土壤肥力的差异不影响桉树人工林叶片营养元素的内循环规律。桉树嫩叶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学特征具有与成熟叶和黄叶不同的表征,在营养物质研究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油茶采穗圃里油茶春梢叶片和茎段内各种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从而给油茶采穗圃的标准化管理和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对长林18号和53号春梢穗条在腋芽萌发至木质化各个生长阶段的矿质元素和干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穗条中的氮、磷和钾含量在穗条从腋芽萌发至木质化的生长过程中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品种和叶片与茎段的不同部位间均存在差异;氮和锰元素,叶片内的含量均高于茎段内的含量;磷和钾元素,叶片内的含量却低于茎段内的含量;镁元素在叶片和茎段内的含量差距较小;在穗条生长初期,茎段内镁含量高于叶片内镁含量,随着叶片的不断生长,其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两者含量逐渐相近。镁、锌和锰元素在茎段内的含量均较稳定,锰元素在叶片内的含量变化较大。氮、磷、钾含量在叶片和茎段内的含量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叶片内氮与镁、锌和锰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较强,而叶片中锰与钾元素的含量间呈负相关;茎段内的磷与镁、锰元素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内微量元素镁与锌间呈负相关,而茎段内镁与锰间呈显著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条在各个生长阶段的氮、磷和钾含量呈现出协同变化的趋势,茎段内各营养元素的含量比叶片内的更丰富,叶片内氮含量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影响较大,锰含量的增加对钾含量有影响。穗条中的单位干物质含量随其木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增加,且长林53号高于18号;穗条含水率,两个品种间变化趋势一致且下降幅度接近。  相似文献   

20.
青冈常绿阔叶林死地被层和土壤性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明坚  陈启常 《林业科学》1996,32(2):103-110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死地被层现存量为14.141t/hm2,其中H>F>L.死地被物中9种元素含量和贮量大小依次为C>N>Ca>Mn>K>Mg>P>Zn>Cu,而土壤中为C>N(K)>K(N)>Mg>Mn>Ca>P>Zn>Cu。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土壤中Mn和N的含量较高而P和Ca较低.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自表层至深层,C、N、Ca、Mn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的含量均在表层较低,并在深层有较高的含量;而P、Cu和Zn则以H与A层的含量为最高.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特征因元素和层次(种类)而异。各元素中以Ca的富集系数最高,N次之,Cu和Zn最低;一般而言,藤本、草本和下木层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程度比乔木层和亚乔木层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