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了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潜力,对红壤稻田的轮作制度布置了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能够促使分蘖速度加快,增加水稻有效穗和粒数,早稻有效穗比稻-稻-冬闲(对照)增加83.1万/hm2,每穗粒数比稻-稻-冬闲增加29,晚稻有效穗比稻-稻-冬闲增加48.0万/hm2,每穗粒数比稻-稻-冬闲增加18。(2)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使水稻生育期延迟2~7d成熟,结实率比稻-稻-冬闲降低3.1%~5.1%;(3)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尤其是生物产量,水稻稻谷总产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54081.1kg/hm2,增幅26.4%;水稻稻谷平均产量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1088.0kg/hm2。水稻稻草总产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44109.1kg/hm2,增幅27.1%;水稻籽粒平均产量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882.2kg/hm2。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油松水源保护林主要养分元素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油松水源保护林的生物量为92.627 kg/hm2,油松林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储存量为695.17 kg/hm2,各器官中5种养分元素储存量排序是针叶>枝>干>根。油松林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5种养分元素量为85.37 kg/hm2,吸收量占0~30 cm土层中5种养分元素总量的0.34%、有效养分量的3.30%;年吸收量中存留量为35.91 kg/hm2,凋落物归还量为49.46 kg/hm2,降水输入的养分元素量为26.04 kg/hm2。5种养分元素的吸收系数排序为N>P>K>Ca>Mg,利用系数排序为Mg>K>P>N>Ca,循环系数排序为Ca>N>P>K>Mg,周转期排序是Mg>K>P>N>Ca。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水稻产量和品质,确定汉中稻区晚熟稻最佳施N量、降低施肥对生态环境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和参照汉台区农民习惯施N量为对照,研究不同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种的每穗粒数在一定施N量范围内随施N量的递增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值后呈下降趋势;结实率及千粒质量在施N量递增到254.1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递增而增加,但超过254.10kg/hm2呈下降趋势;产量在施N量递增到277.2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递增而增加,超过277.20kg/hm2产量呈下降趋势;施N量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碱消值除协优527的直链淀粉含量在施N量超过277.20kg/hm2呈下降趋势外,其余指标均随施N量增加而增大;其胶稠度、垩白米率随施N量增加而减小;其糙米率在施N量递增到277.2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增加而增大,超过277.20kg/hm2则呈下降趋势;精米率及整精米率在施N量递增到254.1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增加而增大,超过254.10kg/hm2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烟—稻轮作模式下,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作植烟可导致烟—稻轮作晚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高,因此晚稻产量与氮肥用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强,氮肥施用过多,晚稻产量和氮肥效益反而下降。结果指出:耒阳市烟区晚稻栽培最佳经济施氮量以39.3 kg/hm2为宜,其对应最佳经济产量可达到7 639.5 kg/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1:0kg/hm2。收稻后旋耕撒播小麦(茬后种麦)分2个处理,分别为CK2:于11月5日播种;CK3:于11月15日播种。稻套麦大田用种量225kg/hm2,茬后种麦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结果]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施用拔节肥225 kg/hm2后其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CK1。但与稻茬后撒播小麦相比,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稻套麦产量要低于适期茬后种麦水平,高于迟播小麦。[结论]该研究可为稻套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紫云英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紫云英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惯施肥量减半配施紫云英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提高土壤p H值,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施用紫云英鲜草22 500 kg/hm2配施习惯施肥量减半水稻产量最高,为8 959.5 kg/hm2,比习惯施肥量的处理增产1 138.5 kg/hm2,增幅14.6%,建议紫云英鲜草施用量以22 5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张家港稻区进行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4点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6.66%、10.74%、7.94%.氮、磷、钾肥对产量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粒数,对粒重作用不太明显.水稻在产量水平为6 726.28 kg/hm2时,每100kg产量需吸N、P2O5、K2O2.18、0.98、3.26 kg.在氮、磷、钾三要素施肥缺区,水稻生长当季的土壤养分供应量依次为K2O>N>P2O5,土壤供N、P2O5、K2O的量分别为86.02、59.62、191.2 kg/hm2.在施肥缺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34、0.69、0.64,水稻对当季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表现为N(26.42%)>K2O(21.92%)>P2O5 (7.28%).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高产优质高效的水稻施肥技术,在大田条件下,以迟熟中粳糯稻"皖稻6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不同追氮时期和不同氮磷钾比例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追氮时期和不同氮磷钾比例对产量有显著影响;[2]施氮量300.Okg/hm2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337.5kg/hm2处理产量次之,产量如果要获得10000kg/hm2以上生产水平,需施纯氮300.0~337.5kg/hm2;(3)在施氮量为300.0kg/hm2、氮肥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7:3、追氮时期在倒4叶至倒3叶期时,产量最高;(4)施氮量为300.0kg/hm2、基蘖肥和促花肥比例为7:3、氮磷钾比例在1:0.3:0.3~0.6时.有利于"皖稻68"高产.  相似文献   

9.
滨海沙地尾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及碳氮养分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滨海沙地10年生尾巨桉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及其碳氮归还量进行为期1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尾巨桉人工林年凋落量为6 739.92 kg/(hm2·a),叶是凋落物的主要形式;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双峰”型,即5月和7月出现2次高峰;凋落物各组分碳含量差异不明显,介于45%~50%;凋落叶的氮含量是皮和枝的2倍多,氮含量大小排序为碎屑>叶>果>枝>皮.碳氮元素养分年归还量为3 325.86 kg/(hm2·a),其中:碳归还量为3 267.48 kg/(hm2·a),氮归还量为58.39 kg/(hm2·a);C/N值为55.96,高于同试验区其他树种,大小排序为皮>枝>果>叶>碎屑.  相似文献   

10.
木麻黄林微量元素的生物循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惠安15年生木麻黄林微量元素生物循环定位观测结果表明:该生态系统的微量元素总积累量为23.022kg/hm,养分元素的年存留量为2.71kg/hm,养分的年归还量为2.986kg/hm,养分吸收量为5.057kg/hm.该林分微量元素循环的平均速率达59.0%,各元素的生物循环速率大小顺序依次为铁>锰>锌>硼>铝>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