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空心莲子草入侵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了空心莲子草宿根不同片断化程度以及不同土壤埋藏深度对宿根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宿根片断化程度越高,空心莲子草产生越多的萌芽来建立种群,而在宿根片断化程度低的情况下,则通过幼苗早期快速生长来建立种群。土壤埋藏深度对宿根萌芽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只要宿根能萌芽出土,经过充分的生长期,土壤埋藏深度对宿根萌发苗的生长是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在宿根片断化下,通过萌芽和幼苗生长的权衡策略,有利于空心莲子草的入侵;在防除空心莲子草方面,控制其宿根萌芽出土是关键,覆土深埋可以控制空心莲子草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陈中义  江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69-9970
[目的]探讨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片段引入频率对其种群建立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空心莲子草入侵机制和控制其蔓延提供基础。[方法]在2006年夏季,将空心莲子草地下茎片段和肉质根片段以不同引入频率埋植在带土塑料盆中,覆土2cm,每盆中的地下茎或者肉质根片段总数为15根,重复7次。最后一个地下茎片段或者肉质根片段埋植完成后,经过一个月的萌芽及生长,萌芽趋于稳定,不再产生新的萌芽,此时全部收获空心莲子草,测定每盆的萌芽数、分枝茎节数、总生物量。[结果]1次引入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地下茎和肉质根)片段的每盆总萌芽数显著低于多次引入(P〈0.05,n=7),多次引入(3次、5次、15次)之间萌芽数差异不显著(P〉0.05,n=7);1次引入和多次引入对空心莲子草的分枝茎节数、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n=7)。[结论]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的多次引入对于保证空心莲子草的萌芽数有利,但增加了入侵的风险;即使是1次引入,只要有一定数量的萌芽出土,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空心莲子草也能建立良好的无性系种群: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pH2.5、3.5、4.5、5.6的模拟酸雨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无性繁殖体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模拟酸雨降低了空心莲子草宿根和匍匐茎片段的出苗率以及幼苗成活率,并对其幼苗的叶片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而其他酸度的酸雨不影响其出苗率及成活率;喷洒酸雨后3d,空心莲子草的最长枝长、节闻长度、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不同pH的酸雨处理下均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酸雨酸度的升高,幼苗生长趋势出现下降;喷洒酸雨6d、9d、12d后,酸雨对空心莲子草生长无显著影响。由此表明,酸度高的酸雨对空心莲子草的萌发以及幼苗早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其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空心莲子草对酸雨会产生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早期生长对盐胁迫的响应。[方法]用分别含有浓度为0(对照)、100、200、300 mmol/L NaCl的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处理早期生长阶段的空心莲子草,研究NaCl处理对空心莲子草的茎节数目、叶片数目、茎长、鲜重和干重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NaCl处理对空心莲子草的茎节数目、叶片数目、茎长、鲜重和干重均产生影响,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影响逐渐显著。中高浓度的NaCl处理能显著抑制空心莲子草的生长,主要表现为抑制空心莲子草的茎节数目、茎长、鲜重和干重的增长,减少空心莲子草的叶片数目,其中茎长和鲜重是2个较易受影响的指标。[结论]开展空心莲子草的抗盐研究对了解其对盐碱地环境的适应性,防止其在盐碱地环境的入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菊科入侵植物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埋藏深度的适应机制,通过砂培法研究菊科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比较分析不同埋藏深度下(0、0.5、1.0、2.0、3.0 cm)3种入侵植物种子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的出苗率、出苗速率和出土时间等参数的差异,探究菊科入侵植物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埋藏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3种入侵植物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出土时间则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埋藏深度0~1.0 cm、0~0.5 cm和0分别为白花鬼针草、假臭草和胜红蓟种子较适出苗环境;在幼苗生长实验中,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幼苗的根长、鲜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长呈下降趋势,较适宜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幼苗生长的埋藏深度为0~1.0 cm;胜红蓟幼苗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其幼苗的根长、茎长、鲜重均呈下降趋势,较适宜胜红蓟幼苗生长的埋藏深度为0~0.5 cm。3种入侵植物对埋藏深度的耐受能力依次为:白花鬼针草假臭草胜红蓟。结果表明,农耕深度分别为:白花鬼针草2.0 cm,假臭草1.0 cm,胜红蓟0.5 cm。  相似文献   

6.
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心莲子草Alter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又名喜旱莲子草、水花生,是苋科莲子草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空心莲子草是入侵破坏性很强的植物种,生长速度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均超过一般作物.其以根茎进行营养繁殖,匍匐茎发达,并于节处生根,茎的节段亦可萌生成株,借以蔓延及扩散[1-3].有些外来植物可分泌对其他植物有抑制作用的化感物质等来排斥其他物种[4].空心莲子草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后,往往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是否与该植物对周围杂草、农作物也产生化感效应有关,目前仅有少量报道[5-8].对空心莲子草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其生物学特征、防除和对环境中重金属的处理[9-15]等方面,而对其化感作用的研究较少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匍匐茎片段(来源于水体)和宿根片段(来源于陆生环境)萌生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主要结果为:2种来源的空心莲子草幼苗(陆生苗和水生苗)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全光照、33%光照、9%光照),具有基本相同的生长格局,对光照强度的变化也具有相似的反应。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甚至在9%光照时,空心莲子草的总分枝数、最长枝长、节间长度、叶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地上茎直径显著减小;在中等光照条件下(33%光照),其叶面积发生补偿性增大;就生物量的分配而言,随着光强的减弱,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减少,而茎、叶的生物量只有在光强极低的条件下(9%光照)才显著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一方面空心莲子草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形态可塑性,另一方面,空心莲子草基本的空间生长格局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生长策略上的权衡可能是空心莲子草成功入侵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分别研究了不同大小的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地下茎片段(带1个节长度2cm、带2个节长度4cm、带3个节长度6cm)和肉质根片段(长度为0.2cm、1cm、3cm、5cm、7cm)在不同埋植密度(1根/盆、3根/盆、5根/盆、7根/盆、9根/盆)下的萌芽和幼苗生长。结果表明,随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地下茎和肉质根)片段引入数量增加,每盆片段的萌芽数、幼苗的分枝茎节数以及植株的生物量显著增加;除0.2cm长的肉质根基本不能萌发外,随着无性繁殖体片段大小的增加,每盆片段的萌芽数和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无性繁殖体片段的大小和数量交互作用对萌芽数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分枝茎节数无显著影响。这表明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片段越大、引入数量越多,其种群建立越易成功,入侵的风险就越大。  相似文献   

9.
吴俊  何国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61-1463,1470
[目的]探讨芦苇种植对空心莲子草从陆生境向水生境扩散的影响。[方法]模拟河岸带芦苇与空心莲子草生长状态,比较混种和控制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扩散及生物量变化。[结果]与控制条件下相比,芦苇种植使空心莲子草在陆生境纵向(沿陆地向水中的方向)与横向(与纵向垂直)扩散日变化率显著下降(P〈0.05);水生境中均未出现显著差异;陆生境中横向和纵向扩散符合指数生长模型:Y=ae^bx+y0;根生物量显著下降,达到50%;茎生物量下降16%,但其占比却上升62%。[结论]芦苇存在时,陆生境空心莲子草所受到的抑制要强于水生境;空心莲子草会通过提高其地上生物量占比,对芦苇抑制做出反应,以获取更多的光照。  相似文献   

10.
空心莲子草是全球性入侵杂草,其贮藏根是陆生型和扎根挺水型空心莲子草的重要越冬和繁殖器官,在种群生长和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种土壤基质(沙土和壤土)及4种水分条件(旱生、湿生、挺水、漂浮)的组合生境,研究水分、基质、水分与基质组合生境对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诱导形成贮藏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沙土还是壤土,旱生和湿生生境均有利于诱导空心莲子草不定根形成贮藏根;挺水生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空心莲子草的不定根膨大形成贮藏根;漂浮生境下,空心莲子草不能形成贮藏根,其根系接触到土壤基质是形成贮藏根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对在不同生境下的空心莲子草防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pH值和重金属浓度对水花生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传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95-5696,5709
研究不同pH值和不同重金属浓度对水花生生根情况的影响。试验表明,水花生的适应性很强,在pH值为2~13范围内的溶液中均可生根。总体而言,水花生在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生根情况好,当pH值在8.85左右时生根情况最好,根长为26.2 mm,根数为60根以上。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其对水花生生根的抑制作用加大,但不同重金属离子对水花生的生根影响不同。当溶液中Pb2+浓度在10 mg/L左右时,水花生生长最好,根长达22.3 mm,根数达37根;当溶液中Cr3+浓度在5 mg/L以下时,水花生生长最好,根长为39.0 mm左右,根数为40根以上。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控制其入侵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合肥市7种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盖度、出现频率、密度、垫状厚度和叶面积,明确其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喜旱莲子草在7种生境中的出现频率为100%;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密度最大,垫状厚度和平均盖度也最大(分别为66.3%和58.3%),茎较长、较粗(分别为23.89、12.67 cm和0.77、0.64 cm);路边喜旱莲子草根最长(16.3 cm)、叶面积最大(1.53 cm2);耕地内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最多;林地喜旱莲子草伴生植物种类最多(11种133株);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和伴生植物种类最少(1种16株)。[结论]喜旱莲子草在合肥市广泛分布,且在不同生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章文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9-12960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多花黄精人工栽植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郁闭度和坡位的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郁闭度和坡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根茎总长、根茎直径和根茎鲜重等生长指标,尤其是对根茎鲜重的影响更大,不同郁闭度根茎鲜重表现为0.6~0.80.4~0.60.8以上,不同坡位根茎鲜重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结论]多花黄精人工栽培时要做好适度遮阳和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对光、氮及其互作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管理与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对其在光照和氮沉降及光氮互作的表型可塑性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通过增加株高、节长,降低根重比,提高叶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来适应较低的光照环境,其株高、节长、总生物量对光照的表型可塑性指数较大;随着土壤氮素的增加,喜旱莲子草植株的株高、节长、茎粗、叶长、叶宽、总生物量和叶绿素都显著增加,其对氮沉降的可塑性指数在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上较大;氮沉降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对光照反应可塑性的增加,从而补偿低光环境导致的生长不利。因此,若在持续高氮沉降的情况下,喜旱莲子草种群有向贫瘠土壤和弱光环境拓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空心莲子草茎段扦插,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茎段一个节上在早期主要产生不定根,其后根数量逐步减少,生长到56 d后,其数量基本保持在2~4条。根的长度逐步增加,出现两次峰值,分别在63 d和98 d(P<0.01)。根直径生长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是28 d(根直径0.142 cm)5、6 d(根直径0.256 cm)、98 d(根直径0.384 cm)。根的干重在77 d后快速增加。根直径与主枝长度、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情况,可把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划分为大致3个时期,即膨大前期(<28 d)、膨大期(28~84 d)、膨大后期(84~105 d),这为选择合理的喷药时期来防控空心莲子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空心莲子草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苹  肖少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46-4046,4048
[目的]评价空心莲子草对鱼类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为灭螺药物成分的提取提供指导。[方法]在室内常温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试空心莲子草水浸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限。[结果]空心莲子草水浸液对斑马鱼24、48hLC50分别为587、497mg/L,其安全浓度为107mg/L,斑马鱼死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结论]空心莲子草水浸液对斑马鱼为中等毒性,其安全浓度低于杀螺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来入侵物种空心莲子草花粉形态和生活力。[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空心莲子草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采用花粉萌发试验、碘-碘化钾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了其花粉的生活力。[结果]空心莲子草结籽比例很低,小于1%;花粉呈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24~32μm,扫描电镜下,多数花粉发育畸形,萌发孔壁发育不完全,有断裂;花粉萌发率很低,约4.3%,碘-碘化钾和醋酸洋红的染色率也很低,分别为5.4%和6.8%;空心莲子草有性繁殖能力较低。[结论]花粉不育可能是空心莲子草结籽率很低或不结籽的主要原因;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应重点考虑其无性繁殖能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周文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25-18026
[目的]研究人工养殖蚯蚓的采收技术。[方法]以采自南京蚯蚓养殖基地的蚯蚓"大平2号"为试材,通过养殖试验研究利用水花生水提液采收赤子爱胜蚓的效果。[结果]水花生粗提物浓度为2:1、3:1、4:1和8:1时,1 h内试验蚯蚓的平均采收率分别为91.65%、83.30%、58.35%和16.65%,而清水对照蚯蚓的平均采收率为0。方差分析表明,水花生粗提物浓度对蚯蚓的1 h内采收率影响极显著。多重比较表明,水花生粗提物浓度为(2~3):1时,蚯蚓的1h内采收率最高。随着水花生粗提物浓度的下降,蚯蚓的1h内采收率逐渐降低,清水对照的采收率最低。当水花生粗提物浓度为2:1时,如果蚯蚓不能在1h内爬出,则会死在培养料里。[结论]利用该法采收赤子爱胜蚓简便、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