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肉果秤锤树核果为试材,以白菜籽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肉果秤锤树(Sinojackia sarcocarpaL.Q.Luo)核果甲醇浸提液,得到石油醚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4个分离组分,进行发芽抑制物质生物测定,并对各个萃取液组分进行鉴定和相对含量测定,进一步研究了肉果秤锤树核果内源抑制物与种子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含有的抑制物活性依次为:甲醇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一步分离与鉴定,确定发芽抑制物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发现肉果秤锤树核果中包含辛酸、十七烷酸、油酸等发芽抑制物。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基质材料、不同激素浓度、不同年龄插穗处理对秤锤树硬枝插穗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雾试验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BA、基质、树龄对扦插成活率均有影响,幼龄树木、混合基质和高浓度BA处理对秤锤树硬枝扦插最为有利。5a生硬枝作插穗,用1 000mg/L的BA速蘸插条基部,扦插在河沙∶珍珠岩∶泥炭=1∶2∶2的混合基质中,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90.34%。  相似文献   

3.
根据秤锤树的生物学特性,概述了秤锤树的种苗培育、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以及促进秤锤树生长的管护方法,为丘陵山区造林和城乡绿化建设,提出了优质种苗的培育技术与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对保护秤锤树种质资源,调整丘陵山区的树种资源和森林结构,构建稳定的北亚热带丘陵低山地区森林落叶混交林森林群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白菜种子为试材,以新鲜岗梅果实不同部位(种子、果肉、果皮)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溶剂提取的方法,提取不同极性提取物后稀释成不同浓度(0.100、0.067、0.033、0.017 g·m L-1)处理白菜种子并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提取物对白菜种子发芽及发芽后胚根长的影响,以期确定岗梅果实发芽抑制物存在的类型和存在部位。结果表明:岗梅果实3个部位中均含有内源性发芽抑制物。种子部位石油醚浸提物、水浸提物能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果肉部位石油醚浸提物、甲醇浸提物显著降低了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而乙酸乙酯浸提物则显著降低了白菜种子的胚根长;果皮部位乙酸乙酯、甲醇、水浸提物能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而石油醚浸提物、甲醇浸提物、水浸提物显著降低了白菜种子的胚根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番茄、花椰菜植株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0.025、0.050、0.075、0.100 g/mL 4个浓度梯度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玉米化感效应最强,水浸提液浓度越大,化感效应越强;番茄、花椰菜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玉米根长、芽长的抑制率明显不同,花椰菜植株水浸提液抑制率最强,番茄植株水浸提液抑制率次之,番茄根际土壤水浸提液抑制率最弱,花椰菜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玉米根长、芽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化感作用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而应用植物化感作用防除农田杂草是目前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蒿属植物早就是我国中医中常用的药用植物,为探究蒿属植物在农田生态除草方面的应用,选择资源较为丰富的牛尾蒿为研究对象,通过用牛尾蒿水浸提液对莴笋、小米菜、萝卜、黑麦草、野燕麦等植物种子发芽率的试验,表明牛尾蒿对这几种植物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并且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化感作用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浓度为5、10、20、40g/L的牛粪水提液处理大黄种子,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牛粪水提液对大黄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大黄种子发芽率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大黄种子的萌发活力表现为在浓度为0~10g/L时,随着牛粪水提液浓度的逐渐升高,大黄种子的萌发活力呈升高的趋势,在供试浓度为10g/L时种子萌发活力达最大值,然后随着牛粪水提液浓度的升高,大黄种子萌发活力呈降低趋势,且在浓度为40g/L时与对照相比,牛粪水提液对大黄种子萌发活力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水浸液对两种经济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疯树种子的萌发率、胚根长度、根活力指数、叶绿素及光合作用作为测量指标,以化感效应敏感指数RI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麻疯树对2种经济作物烟草和玉米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麻疯树器官水浸液对烟草和玉米的抑制程度不同:种子>叶>枝。烟草和玉米对低浓度麻疯树水浸液的反应不同:烟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没有受到明显抑制,而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则受到促进;玉米地下部分对麻疯树化感物质较地上部分敏感,烟草则无明显区别。麻疯树水浸液对玉米和烟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在生理上表现为:抑制光合作用、减少气孔开放和胞间CO2浓度、降低根活力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种子吸胀过程中的主动吸收,增强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蚀、药剂、低温层积以及清水浸泡结合变温处理方法对破除马蔺、大苞鸢尾2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及诱导和提高种子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酸蚀、药剂、低温层积的处理方法对破除马蔺、大苞鸢尾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作用不明显;通过清水浸泡结合变温处理对马蔺和大苞鸢尾的种子萌发率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分别达到30.37%、10.7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沙巴’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探讨生物活性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以‘沙巴’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为试材,研究其70%(ω)乙醇提取物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其多酚和黄酮含量。【结果】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多酚与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植株各部位多酚含量(ω,后同)介于1.51~274.72 mg·g~(-1),黄酮含量介于0.66~111.94 mg·g~(-1),嫩叶多酚及黄酮含量最高,果肉最低;3种抗氧化活性体系研究结果均表明,嫩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果皮次之,果肉最弱;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也以嫩叶醇提物最强,其次为根和茎,各部位抑制活性均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中,嫩叶醇提物多酚及黄酮含量最高,其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强,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对采集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经过4个月的冷藏后进行种子发芽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尼泊尔鸢尾种子吸水性较好,种子经浸种24h即可萌发。光照对室温浸种的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而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因此,成熟的野生尼泊尔鸢尾种子在秋季采集后可先进行4℃冷藏或低温层积处理,于翌年春经45~65℃的温汤浸种或0.3%~0.5%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后于25℃暗环境下发芽,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2.
吴岚  陈双林 《食用菌》2009,31(4):18-19
目的:为了提高脱皮马勃单孢子菌种的分离效果、以及探讨脱皮马勃孢子萌发对自然生境条件的要求,方法: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营养物及浓度和光照等条件对其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25℃是脱皮马勃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2%葡萄糖和Bonar液可促进孢子萌发,而氯化钠则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光照或黑暗对孢子萌发无影响;来源于两个不同年份的孢子萌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番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文材料证明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重量存在一定差别.以这些材料配制的杂交组合,组合间发芽率及发芽势也不相同,绝大多数F1呈现杂种优势,但个别组合明显低于亲本,尤其是有携带nv、ah基因材料的组合更为明显.经方差分析表明,组合间及正反交效应差异均极显著.同一组合正反交种子的重量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和发芽率及发芽势无关.配合力分析初步说明,加性、非加性及细胞质效应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都是重要的.来自95148×红100的F2代分离群体不同个体间发芽率变化幅度为54%~100%,发芽势为29%~97%.因此,有必要在配制杂交组合时对亲本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影响千层金腋芽萌发及愈伤组织诱导因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芬霞 《北方园艺》2010,(8):152-154
为建立千层金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用新生顶芽和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灭菌剂、取材季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硝酸银浓度对千层金腋芽萌发及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使用0.1%氯化汞64%的存活率相比,5%的次氯酸钙是最环保有效的灭菌剂,用其浸泡5 min,有60%存活率;在春秋两季取材,平均诱导率在92.0%以上;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是MS+KT 1.0 mg/L+NAA 0.1 mg/L;使用3%的硝酸银,与对照相比,诱导率从70%提高到92%,玻璃化率从33.7%下降到10%。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猕猴桃种子,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用5~20℃变温处理比0~15℃变温处理种子萌发早,在处理后第18天开始萌发,第25天接近最大值,低变温处理在第37天开始萌发,第60天接近最大值;在猕猴桃种子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发芽势明显增强,平均发芽数在播后第20天(发芽势记载日期)比对照高38.3%~80.1%,在播后第19天高67.2%~140.4%,同时萌发的时间缩短,比对照早2~4 d;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有增效作用,浓度越大,发芽率越高,在播后第19天的发芽率在39.3%~56.5%之间,第24天的发芽率在94.3%~99%之间。  相似文献   

16.
茴香种子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王明友 《北方园艺》2011,(19):38-39
以“德农1号”和“夏津多茬”茴香为试材,研究浸种时间、催芽温度、种子大小及是否遮光对茴香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旨在探求茴香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条件.结果表明:茴香种子在15℃水温下浸种2h,20℃、遮光条件下催芽时发芽最好,千粒重越大发芽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