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粒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溶出量。采用Shimadzu VP-ODS(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在270 nm波长下进样10 μL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在0.08~0.4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平均回收率为97.11%~101.08%,该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所测定的淫羊藿苷溶出量随着淫羊藿粒径的变小而增加,但粉碎到100目以上时,淫羊藿苷的溶出量不再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黄芪,淫羊藿普通粉和超微粉对其多糖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超微粉中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提取量较普通粗粉分别提高了117.13%和315.15%。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苷对生殖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淫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心叶淫羊藿及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仙灵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虚之阳痿滑精、尿淋漓、筋骨痿软、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等,是中药中常见的助阳药,具有很强的促进生殖效果。  相似文献   

4.
淫羊藿属植物含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淫羊藿多糖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增殖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淫羊藿总黄酮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淫羊藿苷能促进体外软骨生长和软骨细胞增殖,淫羊藿总黄酮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有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淫羊藿药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旨在优化淫羊藿多糖醇沉条件并研究不同浓度乙醇醇沉的淫羊藿多糖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采用乙醇沉淀法从淫羊藿多糖提取物中获得淫羊藿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浓缩比、乙醇浓度、乙醇体积倍数、醇沉时间为自变量,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淫羊藿多糖最佳醇沉条件。用浓度为400、500、600、700、800mL/L乙醇醇沉的淫羊藿多糖,采用体外培养法,测定淫羊藿多糖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最佳醇沉条件为浓缩比为1∶2,乙醇浓度为800mL/L,乙醇体积倍数为4倍,醇沉时间为12h;每个乙醇浓度醇沉的淫羊藿多糖均具有良好的活性,500mL/L乙醇醇沉的多糖活性最好。结果显示,淫羊藿多糖对巨噬细胞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别名仙灵脾,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 Epi-medium grandiflorum Morr.、心叶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等的茎叶。辛甘而温,入肝肾二经,为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首选药物。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滑精阳痿、小便淋漓、腰肢痿软;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不仁、筋骨挛急。李时珍说:“淫羊藿,牲温而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据现代药理研究,淫羊藿含羊藿甙、皂甙、苦味质、鞣质等,具有性激素、免疫、扩张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5):105-107
用在体和离体试验研究淫羊藿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与成熟的影响。健康雌性小鼠分组灌服0.1、0.3、0.5和0.7 mg/d淫羊藿苷或2、6、10及14 mg/d淫羊藿水提液,并设生理盐水灌服对照组,取连续灌服7d和14d小鼠卵巢卵泡卵母细胞作体外成熟培养与体外受精,统计第一极体(pb I)排出率和受精率。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按高(5μg/m L)、中(0.5μg/m L)、低(0.05μg/m L)剂量添加淫羊藿苷,经24 h成熟培养后进行体外受精,观察并记录卵母细胞pb I排出、受精和卵裂情况。结果表明,分别连续灌服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水提液后,各组小鼠卵母细胞细胞体外成熟率均有所提高,连续灌服7 d后,淫羊藿苷0.3、0.5和0.7 mg/d组小鼠卵母细胞受精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连续灌服14 d淫羊藿水提液6 mg/d组卵母细胞pb I排出率和受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和卵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b I排出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本试验表明,连续灌服淫羊藿苷7 d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与成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低剂量淫羊藿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具有促进作用,但高剂量反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蛋用小公鸡快速育肥添加剂对增重影响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淫羊藿、红花和淫羊藿、红花、黄芪作为快速育肥添加剂,用雌激素为作为增重剂饲喂6到10周龄蛋用小公鸡,观察对试验鸡增重和部分器官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淫羊藿、红花组试验鸡平均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增重剂组试验鸡末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增重比对照组高5%。各组肝、肌胃平均重量无明显差异,淫羊藿、红花组睾丸重高于对照组,而增重剂组睾丸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粒径淫羊藿与淫羊藿总黄酮溶出量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 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5~25.0μg/mL淫羊藿苷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 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8%,平均回收率为97.45%~99.60%,不同粒径淫羊藿中总黄酮的溶出量随粒径的变小而增加,但当粒径达100目后,淫羊藿总黄酮的溶出量不再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用淫羊藿-蜂胶佐剂0.2mL和0.4mL分别对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并于24日龄时以相同剂量重复注射1次,以注射后不同时间检测鸡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28日龄小白鼠隔日皮下注重注射淫羊藿-蜂胶佐剂0.2mL,并以环磷酰胺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佐剂捅显著提高雏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中0.4mL剂量组明显优地0.2mL剂量组;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能明显增强,并能拮抗环磷酰胺的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粒径大黄中有效成分溶出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粒径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溶出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溶出量。结果:随着粒径变细,其溶出量都在增加,但粉碎到300目以上时,其溶出量反而下降。结论:大黄超微粉的应用以200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不同大小刺梨的果实品质特征及重要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确定刺梨产品加工中原料鲜果的质量分级提供依据。以贵州6个县(区)种植的4~5年生‘贵农5号’刺梨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大小等级的果实重、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析不同大小果实的品质指标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等级大小的刺梨果实的品质特征差异明显,种子多、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低是刺梨大果的品质特征;中、小果的品质特征是种子少、出汁率及可食率和含酸量较低,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高。在每100g小型果的果肉中,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比大型果高276.67mg和1307.38mg。在刺梨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增加,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随单果重的增大而降低。果实大小与种子数、出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不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与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刺梨的中、小型果实也是产品加工的优质原料鲜果,在刺梨果实质量分级中不宜仅以果实大小作为判定质量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超声提取法提高益母草总碱提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提取益母草总碱时,超声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相比较,具有省时,节能,提出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葛根经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后加工成40-65、65-100、100-200、200-300目不同粒径粉末,分别用水和30%乙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素的含量,比较不同粒径葛根粉中有效成分葛根素溶出率的差异。结果其水提葛根素含量分别为2.68%、2.95%、3.03%、3.13%、3.20%;醇提葛根素含量分别为3.10%、3.17%、3.35%、3.55%、3.66%。该结果表明,随着葛根粉碎粒径的变小,葛根素的溶出率显著提高,醇提葛根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水提葛根素。  相似文献   

15.
对4种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未退化草甸、轻度退化草甸、中度退化草甸、重度退化草甸)土壤种子库种子用不同大小孔径分析筛进行分离处理。结果表明:未退化高寒草甸可萌发种子粒径主要为0.5~2mm,其余3种退化草甸可萌发种子粒径为0.25~0.5mm。高寒草甸土壤种子库中可萌发种子总量的94%~98%集中于0.25~2mm粒径。粒径大于6mm的可萌发种子数占2%~6%,小于0.25mm粒径土样中未发现可萌发种子。双子叶植物在5~7d内开始萌发,单子叶植物在10d左右萌发,种子萌发主要集中在第2~3周内。因此,直接用0.25mm土壤分析筛分离土样种子库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荷叶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荷叶中芦丁提取率为考核指标。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料液比对荷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荷叶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是: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为250 W、料液比1∶20。结论:此工艺操作简便、稳定性较好,可用于荷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中药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水煎、超声波和回流法进行总黄酮的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回流组和超声3组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超声2组、超声1组和水煎组(P<0.01),超声2组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超声1组和水煎组(P<0.01),超声1组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水煎组(P<0.01)。说明采用回流法(用80%乙醇回流)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水煎法提取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优化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45%、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 h,总黄酮提取量可达26.21 mg/g。该工艺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6.5%。  相似文献   

19.
李红  李波  李晨阳  杨曌 《草地学报》2022,30(3):750-757
为了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 L.)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特性,本研究以苜蓿干粉为试验材料,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考察树脂种类、上样液pH值和体积、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对苜蓿总黄酮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比较纯化后苜蓿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纯化苜蓿总黄酮效果较好,上样液pH值为3、体积为2 BV、质量浓度为0.8mg·mL-1纯化参数条件下,吸附率和解析率分别为92.72%和75.99%,此条件下苜蓿总黄酮纯度为31.46%。纯化后的苜蓿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8mg·mL-1时,对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46%,92.23%,87.79%和86.73%,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Vc,其它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较Vc有所降低,纯化后苜蓿总黄酮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苜蓿黄酮对大鼠生长、繁殖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3个苜蓿黄酮剂量组(120,400,1 200 mg/kg)和2个对照组(己烯雌酚0.5 mg/kg、空白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对大鼠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生长激素(GH)检测,并对大鼠繁殖相关的指标,包括子宫湿重/系数、卵巢湿重/系数、采食量、日增重、产仔数、初生窝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剂量的苜蓿黄酮显著提高了性成熟雌鼠的E2水平以及子宫湿重/系数(P<0.05),显著降低了卵巢湿重/系数(P<0.05)。对未性成熟雌鼠,苜蓿黄酮对激素的影响不显著,但中、低剂量组显著降低了子宫湿重(P<0.05)。此外,苜蓿黄酮和对照组比,在采食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性成熟大鼠的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有提高的趋势,中、高剂量组的产仔数和空白对照比,分别提高0.4%和2.2%。中、高剂量组的初生窝重和空白对照比,分别提高5.14%和0.10%,但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配种前灌胃不同剂量的苜蓿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性成熟和未性成熟雌鼠的激素分泌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但未能明显改善雌鼠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