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3月初,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暴发"爬蜂病",此次发病范围广、患病蜂数多(近万群蜂)、发病突然.自从2003年以来,在豫西地区的灵宝市、陕县、渑池县、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县、宜阳县等均暴发了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爬蜂现象,蜂友们称之为"爬死病"或"爬蜂病"."爬蜂病"来势凶猛,暴发范围广,给养蜂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爬蜂病”在我地大流行。实际上 ,“爬蜂病” 2 0 0 1年已经开始流行 ,因为是短期发病 ,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给 2 0 0 2年暴发大流行留下了隐患。据笔者了解 ,凡是进行了预防的 ,危害程度都不大 ;相反损失则大。笔者根据自己蜂场预防的结果与走访情况在此一谈。1 发病情况2 0 0 1年大多数蜂场“爬蜂病”出现在 7月份 ,只是短期发病 ,因为蜜源条件好 ,大都不治自愈 ,没发现慢性麻痹病的症状。 2 0 0 2年发病的情况有些变化 ,在 5月份就出现“爬蜂病” ,并伴有麻痹病的发生 ,到 9月末又出现了“大肚病”和“油炸蜂” ,一直到入…  相似文献   

3.
去年在爬蜂病暴发的时候 ,我从爬蜂病严重的几个蜂群中提蛹脾和幼蜂组织了几个交尾中并单独摆放 ,事后发现组织的交尾群在以后的几个星期内基本不爬蜂了。根据这个“发现” ,今年 5月 2 0日 ,爬蜂病流行季节前 (刺槐流蜜期已结束 ) ,我将所有的蜂群都一分为二 ,老王带小幼虫脾、空脾留在原地 ,所有封盖蛹脾带蜂分群 ,介入一个成熟王台 ,以后隔日喂含 1万单位的“先锋 4号”(抗菌素 )糖浆 2 0 0克 (喂 1 0天 )。分后老王原群仍发生爬蜂 ,而分出群喂药后不爬蜂了。我猜测 :这么一分为二后 ,新分群头几天几乎没有采集蜂从外头采集东西进巢 ,把…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天,浙江省“爬蜂病”暴发成灾,给不景气的养蜂业雪上加霜。这是继1988年“爬蜂病”在浙江首次突然性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后的再次猖獗流行,且发病率和危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在参加浙江省畜牧管理总站主持的《蜜蜂“爬蜂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课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过早春繁的蜂群,“爬蜂病”出现早,发病率高;而且群  相似文献   

5.
马培德 《蜜蜂杂志》2006,26(9):24-24
近年来,“爬蜂病”像一枚“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蜂场内,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一旦暴发会给蜂场带来重大损失,严重阻碍养蜂业的发展。目前防治“爬蜂病”的方法不少,但效果不是很好,真正的有效药物尚未研制出来。笔者养蜂几十年,深受“爬蜂病”危害,决心致力于蜂病的观察试验。下面发表拙见一二供同行参考。要想解决好爬蜂的难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引起爬蜂的原因。目前普遍认为“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麻痹病、螺原体病几种病的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据本人数年观察,主要由孢子虫病引发的较多,因此就要细致观察并研究孢子虫病的发病特点。据…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蜜蜂“爬蜂病”于1986年初夏开始,1987年蜂群发病比较严重,几乎每个蜂场的蜂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笔者根据“爬蜂病”发病的规律、症状以及观察认为;“爬蜂病”是多病原引起的并发症,且能传染,类型分急性和慢性;“爬蜂病”的内因是蜜蜂自身消化系统代谢的障碍所致;柠檬酸有促进蜜蜂体内糖份迅速转化的作用,有利于蜜蜂消化、排泄,故对预防“爬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春季“爬蜂病”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松林 《蜜蜂杂志》2003,(12):23-24
意蜂“爬蜂病”自 1 988年在全国暴发流行以来 ,病情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2 0 0 3年春季又是“爬蜂病”较严重的一年 ,给养蜂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爬蜂病”虽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 ,但它的致病菌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笔者经多年的实践观察和调查研究 ,根据症状判断及显微镜检查 ,断定我地春季“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成蜂先天不足 ,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提出不用药物 ,通过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现就以孢子虫病为主症的“爬蜂病” ,谈一点我的见解 (据笔者定地养…  相似文献   

8.
浅析阳泉地区春季爬蜂病病因及预防1997年春季,阳泉地区暴发了严重的爬蜂病,范围之广,损失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近几十年所未见,有近30个蜂场、千余群蜂相继发病,死亡率达30%~50%。我们在李宪东所长的带领下,及时深入所有发病蜂场进行调查研究,现已初...  相似文献   

9.
毕志武 《蜜蜂杂志》2006,26(6):12-12
近几年来,我通过实际观察和试验性的管理,加之对蜂友们的访问、交谈,总结了“爬蜂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爬蜂病”的发病时间多为3月上旬(惊蛰)至4月上旬(清明)前,气温在15 ̄20℃的春繁时期。外界温度达到25℃以上即慢慢消失。发病蜂多为外出采集受风寒侵袭的归巢老蜂,也有不归巢就死于箱外的蜜蜂。病蜂症状多表现为先爬后蹦,蹦后再爬,反复发作直至死亡。另一种则是蜜蜂爬出蜂箱,一直向前,直到死亡。发病严重的蜜蜂腹部简单剖析:肠道里存有黄褐色的花粉和黑褐色的液体,并有较大的腥臭气味。近年来为防治“爬蜂病”,我曾做了多种试验。…  相似文献   

10.
陈宜斗 《蜜蜂杂志》1994,(12):27-28
浅谈“爬蜂病”的观察及防治方法山东省鱼台县陈楼乡陈集蜂场(272345)陈宜斗意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出现的急性蜂病,一旦蜂群患了“爬蜂病”,群势很快衰落,蜂场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笔者认为“爬蜂病”有早春型、夏秋型和晚秋型三种,患病原因有侵入性感染和非侵...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越冬蜂交替期,也是调整群势的关键时期。许多养蜂人调整群势时不考虑天气因素,有的在气温低时仍在检查蜂群,有的在上午气温未回升前开始工作,其结果是引起爬蜂。笔者观察,查蜂次数多的蜂群引发爬蜂的比率较高。开始出现爬蜂时为"中风型"爬蜂病,不排除老龄工蜂腹部积有大量病菌,因养蜂人开箱调整蜂群,巢内温度降至35℃以下,蜜蜂为了提高巢温需要多消耗蜂蜜。春季爬蜂并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朝阳市是丘陵山区 ,近年来连续出现“爬蜂病” ,给养蜂造成重大损失。“爬蜂病”时重时轻 ,蜂群见子不见蜂。在气温高时 ,病蜂能飞走 ,但一去不复返 ;气温低时则爬在箱前 ,到了秋后子脾越来越少 ,所以蜜蜂也越爬越少。本人总结出几点防治“爬蜂病”的经验 ,供蜂友参考。a.治好蜂螨 :抓住秋、春季断子期进行根治 ,喷药 2~3次 ,第二年夏秋季再挂 2次“螨扑”就可以了。假如没有治好 ,再下一年发现螨害就要认真对待。可 3天打 1次药 ,连续 3~ 4次 ,不给从子房出来的螨再到子房里去繁殖的机会。小蜂螨一般 5~ 6月开始出现 ,北方晚一些…  相似文献   

13.
“爬蜂病”的一大原因——治螨不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爬蜂病”是养蜂人在蜂群管理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它直接影响着蜂业的发展和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除病菌、有毒蜜粉源、农药及受污染的水源等许多原因引起“爬蜂病”外,笔者在蜂群管理中发现,繁殖期用水剂治螨时,药量过大,频频治螨,操作不当,都能引起“爬蜂病”的发生。其危害程度不容忽视。2002年春,我购来4箱5脾蜂,在蜂脾上发现有大蜂螨,就用水剂喷雾治螨。半个月后,全场40多群蜂惟独这4箱蜂出现了爬蜂,开始几天有少量爬蜂,后来越来越严重。爬蜂是一些刚出房几天将要试飞的幼蜂。死蜂外观齐全,无残缺,不卷翅,后肠积有粪便,吻伸出…  相似文献   

14.
我养蜂多年 ,以前多次遇到爬蜂 ,都用中草药控制住了。但在 2 0 0 0年晚秋 ,我的 90多群蜂都患了“爬蜂病” ,却怎么也治不好 ,到 2 0 0 1年早春合并后只剩 4 0余群 ,爬蜂仍然不断。油菜花期只采到 2 5 0kg蜜 ,洋槐花期滴蜜未收 ,只取了 6 0kg王浆。 2 0 0 1年 8月 ,我只好又把蜂群并成 2 8群 ,每群蜂只有 4框。对此病我十分苦恼。我突然想起败酱草可治疗五脏浓肿并能止痢。我就用黄花败酱草(干品 ) 2 5 0g ,煎水 2 5kg ,掺入白糖 5 0kg ,分作 2晚饲喂 ,后来 ,爬蜂消失了。用败酱草防治“爬蜂病”@李应林$安徽省繁昌县新港下高安村…  相似文献   

15.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对蜜蜂爬蜂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治应讲究方法 ,否则会陷入被动 ,带来不良后果 (污染蜂蜜 )。笔者在此谈谈防治蜜蜂爬蜂病的方法和体会。1 爬蜂病的症状大体有三种 :一是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 ,东北地区爬蜂主要因孢子虫引起 ,其症状是在地上一蹦一跳地爬 ,多为采集蜂 ,拉开肠道为白色 (正常为棕色 ) ,后肠有积水 ,并有谷粒状物质 ;发病时间 6月初至 8月末。二是麻痹病引起的爬蜂 ,此病症的爬蜂爬行速度极慢 ,后肠膨大。主要表现为病蜂身体震颤 ,翅膀一直震颤 ,不能飞行 ,大肚是一种类型 ,“油炸蜂”是另一种类型 ,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16.
蜂螨危害可导致“爬蜂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蜜蜂“爬蜂病”一直是蜂群管理中最让养蜂人头痛的一大病害“。爬蜂病”的发生与否不仅关系到蜂群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爬蜂病”的发生,除了与细菌、病毒、气候及管理不善有关外,蜂螨的危害,也是造成“爬蜂病”的重要原因。2003年7月,我场蜂群普遍患“爬蜂病”,其中有3群蜂爬得比较严重,在3次用药治疗后,其它蜂群很快痊愈,惟独这3群蜂治愈后很快复发,其主要症状是:部分幼虫及蜂蛹死亡,伴有白头蛹症状,出房的幼蜂翅膀残缺不全,在地面上蹦跳着爬行,腹部膨大。爬行蜂中有中、青年蜜蜂,但都是以幼蜂为主,这种症状在雨后的…  相似文献   

17.
谭健生 《蜜蜂杂志》2005,25(6):18-18
2003年6月,我饲养的8群意大利蜜蜂出现爬蜂,采用许多方法医治也没有治好,原80脾蜜蜂,10只蜂王,到2004年春繁时仅剩下1脾蜂1只蜂王,最后找出发生“爬蜂病”的原因是蜂种退化。为了恢复生产,我引入4个繁殖群,邮购山东省实验种蜂场的蜂王1只。在蜂王未到之前,学习了《蜜蜂杂志》有关“诱王”的文章,最后总结出“两步诱入法”:将季福标的巢础包王笼——介绍新蜂王[1],刘华兴的“杀蜂保王法”介绍蜂王[2]联合使用。第一步,用铁纱王笼挂入蜂路中间一天,并杀死笼外工蜂;第二步,换上巢础包竹丝王笼挂入蜂路中间,第二天检查时,蜂王已开始产卵。使用此…  相似文献   

18.
侯爱国 《中国蜂业》2007,58(6):22-23
养蜂人都知道,爬蜂病是顽症,发生后再治确实棘手,造成爬蜂病的原因有多种。我的蜂场坐落在太行山深山区,秋繁缺粉少蜜,越冬群势弱,每年从春季到秋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爬蜂。虽然采取了  相似文献   

19.
养强群抗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安水 《中国蜂业》2003,54(5):16-16
我一直是定地加小转地养蜂。全年仅有两个大蜜源可采 ,要想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常年养强群。我地刺槐花每年在 5月中旬流蜜 ,因春季繁殖期短 ,为了保证刺槐花蜜丰产 ,必须在上年秋季保证强群入冬。 2 0 0 2年在本县下良乡西故村放蜂采刺槐花 ,平均群产蜜 36千克 ,是沿途蜂场中最高的 ,获得高产原因是强群。1 997年我地白垩病暴发 ,来势迅猛 ,邻近的多家蜂场损失惨重 ,究其原因一是弱群抗病力差。而我 6 4群蜂一片药没有喂 ,群群蜂强壮 ,基本不染病 ,强群显威力。2 0 0 2年春季我场有 2群蜂染上爬蜂病 ,我一直坚持密集群势 ,并保持蜜…  相似文献   

20.
蜜蜂“爬蜂病”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成年蜜蜂急性传染病。为了寻找“爬蜂病”的主要病原和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组织开展了“蜜蜂爬蜂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该项目为“浙江省1990年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在“爬蜂病”的病原学、流行规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研制出一些较有效的综合防治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