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适龄越冬蜂和幽王断子对蜂群越冬和春季繁殖与生产效果的影响。三个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比对照组 (A∶B、C∶D、E∶F)越冬蜂损失率分别低 2 3.2 % (p <0 .0 5 )、6 .3% (p <0 .0 5 )、37.6 % (p <0 .0 1) ,框均耗糖量分别低 0 .0 9kg(p>0 .0 5 )、0 .0 5kg(p<0 .0 5 )、0 .34kg(p <0 .0 5 ) ,越冬效果好 ;春季繁殖速度分别快 2 4 .5 % (P <0 .0 5 )、16 .1% (P <0 .0 5 )、37.4 % (P <0 .0 1) ,恢复期短 ;油菜、刺槐花期蜂蜜群均产量分别高 16 .4kg(P <0 .0 5 )、8.5kg(p <0 .0 5 )、2 3.2kg(p <0 .0 1) ,王浆群均产量分别高 99.8± 10 .2g(p<0 .0 5 )、81.4± 7.1g(p <0 .0 5 )、2 72 .0± 2 2 .7g(p <0 .0 1) ,质量好。适龄越冬蜂是蜂群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春季繁殖与生产的基础 ,幽王断子是保持适龄越冬蜂数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秋季培育适龄越冬蜂并适时幽王断子是定地饲养蜂群季节性管理中必须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1,62(8)
培育适龄越冬蜂问题,养蜂书籍均有介绍。但是,对初学养蜂的人来说,很多人是通过《中国蜂业》这本专业期刊学习养蜂技术,愿本文对初学养蜂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北京地区采用荆条花期的新王群,结合提前奖励饲喂培育越冬适龄蜂,能够比常规秋繁法培育出更多的越冬适龄蜂,从而使越冬蜂群保持有较强的群势。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繁殖群的群势以8~9框蜂最好。  相似文献   

4.
5.
葛蓬 《养蜂科技》2004,(5):10-11
对于北方来讲,进入8月时,将意味着一年的养蜂工作已接近尾声,面临着繁殖时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培育好越冬适龄蜂。越冬蜂是否适龄、健康和强壮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养蜂工作。由此而得出的经验为“养蜂的一年之计在于秋”。一般地区,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的后期蜂王所产的卵,正是越冬蜂。  相似文献   

6.
赵立平 《中国蜂业》2002,53(5):13-13
一年一度的越冬蜂繁殖期间 ,大家都注重怎样让蜂王多产卵 ,多培育越冬蜂 ,以使来年蜂群强壮。但我们往往重视培育越冬蜂 ,却忽视了喂越冬饲料的时间问题 ,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越冬蜂繁殖的效果。适龄越冬蜂应该是指那些没饲喂过幼虫、没有参加采集的蜜蜂。前几年 ,我 1 0月份才开始喂越冬饲料 ,而我地区 8月 2 0日至 9月 1 5日前后是繁殖越冬蜂的最佳时期 ,因此有部分越冬蜂参加过饲喂幼虫 ,致使越冬蜂因饲喂幼虫和搬运饲料提前衰老死亡 ,造成群势弱 ,直到来年刺槐流蜜期也难复壮 ,严重影响槐花蜜的产量。近几年 ,我一改过去的做法 ,采取在…  相似文献   

7.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9,29(9):21-22
养蜂者都知道,培育好越冬蜂对次年养蜂收入的多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总结我38年养蜂实践和近20年各地蜂友反映的实际情况,遵循蜜蜂进化规律,谈些本人看法及具体实施方法,希望让初学者一看能懂,做起来有据可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怎样培育好越冬蜂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9.
张富学 《中国蜂业》2002,53(5):13-13
泰沂山区定地饲养的蜂场 ,必须在 8月 3 1日前停止产浆 ,换上新秋王。新秋王产卵积极、卵圈大、停产时间晚。仲秋至深秋 ,外界白昼温差大 ,一定要让新王集中产卵 ,减少巢箱的巢脾数量。将巢箱的蜜粉脾和部分封盖子脾提至继箱 ,巢箱内留 2张上角有蜜的空脾 ,加隔王板。继箱内一定要有充足的蜜粉脾 ,3~ 5天后将 1张产满卵的子脾与继箱内的空脾对换 ,迫使蜂王在一张脾上集中产卵 ,这样子脾整齐 ,卵圈到边 ,轮换几次完全能达到产够强群越冬的群势。到 9月下旬 ,外界没有零星蜜粉源 ,蜂王产卵明显下降 ,将蜂王关入王笼放在继箱内 ,等巢箱和继箱…  相似文献   

10.
培育健康适龄越冬蜂是蜂群安全顺利越冬和来年繁殖与全年生产的坚实可靠基础,这个环节必须抓紧抓好。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华蜜蜂的秋季管理是四季管理的重要环节,决定来年蜂群复壮与扩群。管理中最重要技术措施是如何准确确定时间段,培育足量的适龄越冬蜂,进而保障蜂群安全越冬。笔者经过多年的中华蜜蜂养殖指导生产实践,总结提炼了一种在中国北方确定中华蜜蜂(土蜂)适龄越冬蜂培育时间段的方法,并经过多次生产验证,可以取得明显的生产成效。此方法是在秋末进行越冬准备的基础上,参考本地气象记录,预先确定当年本地气温在后期可能下降到7℃的日期。以此日期为起点,向前推算培育适龄越冬蜂的起始时间点,促使蜂王连续产卵20天后让其停止产卵。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哺育蜂子,直至所有新蜂出生之后让其外飞排空,达到临界7℃的气温之日,关小巢门,促使整群蜂结团,进入越冬状态。此方法能有效提高越冬蜂成活率,保障蜂群安全越冬,为来年开春蜂群的快速扩繁复壮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适龄越冬蜜蜂是出房后未负担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 ,一定要抓住 1 0月份前后这个时期 ,做好适龄越冬蜂的培育。1 .选好场地蜂场周围要有蜂粉源 ,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树荫下 ,要求高燥、避风 ,让蜂群处于半阴半阳的地方 ,以便后期断子和减少盗蜂。2 .平衡群势真正能越冬和参加下年早春复壮阶段哺育第一批子脾的是最后一批 3— 5张子脾出房的蜜蜂 ,中等蜂群一般能培育 3— 5张子脾 ,而且能保证质量。所以 ,应把继箱群拆成平箱群。满箱的平箱抽出部…  相似文献   

13.
彭光宇 《中国蜂业》2001,52(5):15-15
南方茶区广泛的茶花 ,是养蜂业秋冬季节一个良好的蜜粉资源 ,它的特点是粉量大 ,蜜汁多 ,花期长。如皖南的茶花从 9月下旬始花一直能开到年底 ,茶花期能繁蜂 ,也能生产王浆和茶花粉 ,能提高全年的养蜂经济效益。但是若管理不当繁殖举措失误 ,也会直接影响越冬适龄蜂的培育。如何做到既能充分利用茶花蜜粉源来提高养蜂经济效益 ,又能繁殖好越冬蜂为笠年丰收打好基础 ,是所有茶区蜂场和采茶花蜂场都关心的问题。为此特根据我的养蜂实践 ,谈谈茶花期繁殖举措及培养越冬蜂技术 ,供同仁参考。一、适时扣王断子 ,力争螨净入场。近年来我国蜂群中螨…  相似文献   

14.
张永华 《蜜蜂杂志》1998,(10):27-28
培育越冬蜂,是每一养蜂年度的开始,其优劣对下一年的生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谚云“良好的开端,等于完成了事业的一半”,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培育越冬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越冬蜂的培育,二是越冬饲料的饲喂,两者必须兼顾。如忽视后者,将会影响越冬蜂的寿命和在...  相似文献   

15.
蜂疗用蜂大都单群即单箱,由于蜂疗工作者的养蜂技术多欠佳,蜂群的越冬问题成为蜂疗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蜂疗工作的开展。笔者从事蜂疗工作十余年,总结出了几点不成熟的小经验,供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1,62(9)
秋繁新蜂大量羽化后,越夏蜂基本被更替。此时,便可着手培育越冬适龄蜂了。秋季培育出的幼蜂已作排泄飞行,未曾参加抚育、酿蜜、采集等巢内外繁重工作的工蜂被称为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的最大特点便是生理上的年轻。  相似文献   

17.
采集蜂毒对培育越冬蜂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1,62(9)
越冬蜂的寿命决定蜂农的效益,唯有健康长寿的蜜蜂才能节约越冬饲料,健康长寿的蜜蜂是一年繁蜂的基础,这项工作主要是在秋季蜜蜂积累能量。根据书本上的强群越冬与我个人多年总结而来的越冬蜂管理技术,在某些地方与传统的养蜂技术相悖。我认为不能只看越冬蜂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越冬蜂质量。为了繁殖健康、强壮的越冬蜂,应从以下几个地方入手。  相似文献   

19.
春季油菜是仙桃市的重要蜜粉源 ,2 0 0 3年种植面积已扩大到约 4 6 7万hm2 (70多万亩 ) ,相比2 0 0 2年油菜面积扩大近一倍。近几年通过实践证明 :要想在油菜花期获得丰收 ,必须要有强大的蜂群作保证 ,强大的蜂群来源于强壮的适龄越冬蜂。可见怎样提高越冬蜂的数量和素质 ,直接关系到蜂场来年油菜蜂蜜的收成。现将仙桃市养蜂研究会王齐敏同志“突击提子促繁培育适龄越冬蜂”的方法推荐给广大养蜂员 ,供在繁殖越冬蜂时参考。1 确定越冬蜂的最佳繁殖时间根据当地蜜粉源和气候条件 ,一般是选择在最后一个蜜粉源期培育越冬蜂。仙桃地区可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一、从8月份抓起,囚王断子,对治螨有利,不利的方面是因断子而削弱群势。9月份放王后,往往是青老年蜂,没有10日龄幼蜂哺育的越冬蜂,浆量足而且质量高,青老年蜂再吐浆哺育蜂儿,要消耗大量的糖和花粉,才能再次分泌王浆,而且养分差,质量低,因而越冬不健壮,寿命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