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汉墓遣策出土的基本情况,结合古代丧葬和遣策制度,发现汉墓遣策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汉代丧葬文化的信息,为我们研究汉代丧葬文化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从汉代画像石看汉代的牛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燕 《农业考古》2006,(1):132-135
两汉时期是我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时期。推动这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铁犁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乃至基本上普及于全国。铁犁和牛耕技术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生产力是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两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汉代重视葬俗,视死如生,所以。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前活动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汉代人们田间耕作场景和牛耕技术,本文拟就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的牛耕图来探讨两汉的牛耕技术。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砖)是汉代的建墓用材,它的出土范围涵盖了河南、鄂西北、山东、苏北、皖北、陕北、晋西北、四川等广大地区,其中有许多是反映汉代农事风俗的画面,现结合考古新发现及文献资料对其中的农俗图像及所折射出的汉代农俗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画像石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遗存品,乐舞文化是汉画像石的审美景观之一.本文从民俗特征入手对汉画像石乐舞艺术进行研究,分析汉画像石乐舞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得以发展的社会因素;探讨楚文化、民族融合、厚葬等民俗文化对汉画像石乐舞艺术发展的影响,以期对汉代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5.
丧葬仪式是个体去世后,后人总结死者今生,并用其遗志、精神激励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Y 村的丧葬仪式从临终准备、初终仪式、葬礼仪式、葬礼后续的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Y 村丧葬仪式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画像石作为一门墓葬艺术,是绘画与雕塑结合的具有装饰作用的绘画形式,具有题材丰富、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层次分明、雕刻精湛、纹饰精美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研究它的艺术风格对我们了解汉代社会的精神风貌、艺术追求、审美趋向大有裨益.汉画像石无论是从构图、造型、雕刻手法还是装饰特色等方面将成为当今美术考古与学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梧桐兼指梧桐(青桐)与泡桐(白桐)。《庸阝风.定之方中》云: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清代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卷二十八云:《定之方中》之桐,白桐也,……名泡桐。泡桐易生速长,纹理通直,材质优良,易于剖析、雕斫,适用范围非常广;古代的桐木制品一般是取材于泡桐,笔者将有系列考论。  相似文献   

8.
1邹城市社会与自然概况邹城在夏代属徐州之域,商代隶属奄国,西周初年颛顼后人曹侠受封于此,国号曰邾,附属于鲁国,为子爵。春秋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遷于繹,在峄山之阳建造规模宏大的邾国都城;邾穆公时改邾为驺。秦统一后,在邾国故地  相似文献   

9.
从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中的关于庭院植物的形象描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是很有特点的:不仅可以看到类似西方园林植物的整齐而规则的排列方式,同时也可以看到汉代庭院配置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并且与建筑的形体及形式相得益彰;更可贵的是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饱含着向自然化、生态化和艺术化等近似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形式的探索。图6参10  相似文献   

10.
汉代牛耕画像石的出土区域,多属农业开发程度较低的汉代边郡地区,在汉代农业较发达的关中、中原、成都平原等地却鲜有发现。大体上表现出一种牛耕画像石分布与农业发展程度呈负相关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有二:其一,巨大的投入成本抑制了铁犁牛耕在内地的推广;其二,国家行为促进了铁犁牛耕在边地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国稻作文化的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及与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业技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维译汉的作品为载体,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作品中词句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和对应,探讨这种差异或对应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使我们更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周永健 《农业考古》2012,(1):45-50,70
考察三峡地区的稻作文化,不乏从农业发展史角度进行研究的论述。其实,传统时代的稻作生活已经深刻地融入该地的民俗文化事象之中,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拓展三峡稻作文化研究的视角,揭示三峡文化的丰富内涵。一.因地制宜,推广水稻种植在三峡地区流行着如下农谚:五谷杂粮,水稻为王;水田多种稻,养儿多读书。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生文化消费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全国部分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文化消费特征,提出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中的作用:规范校园文化市场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文化用品;弘扬主旋律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陶冶大学生情操;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逐渐形成的。他对资本主义文化所作的批判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面对当前我国文化中出现的缺乏创新、缺乏批判意识、商业化、娱乐化和三俗现象等问题,需借鉴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结合我国的现实实际,推动我国文化更加健康、合理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邹海燕 《吉林农业》2010,(10):230-230
所谓人的思考习惯是指: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共同拥有的一种认知习惯的总和,它是人们每天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思考和行为模式的基本,这些集合起来就成了文化。换句话说,遵循某种语法构造来说话时,话语所衍生出来的意思是以说话人的认知习惯为前提在文脉中产生的。在这里面,又是和作为文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只有有内、外区别这种认知习惯的文化,才产生了礼貌用语的使用。所以,可以说要弄清楚作为文化基本要素的人们的习惯性思考,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语言。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以语言为载体体现出来。每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受社会历史的影响吸收大量的外来词汇,而这些词汇的背后又有着文化的渗透。本文主要从土族语的词汇来分析汉藏文化对土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软实力”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产物,其经营在中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唐盛世的形成即是文化软实力导引国家走向强盛的成功典范。刘汉王朝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走了一条通过经营忠文化以提升国家导向力、凝聚力、亲和力、吸引力的路径,从而启发我们,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准确性、突破点的精选性、方法的得当性、理论文化的创新性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如何将这一舶来品恰当地运用于本土的社会服务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对一个现实个案的分析,论述了文化敏感对社 会工作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个崇尚礼仪的国家,赠答行为可以称为日本的一种国民性行为。人们通过互送礼物向对方传达自己的友好与敬意,实现感情的交流,加强彼此的联系。本文从赠答行为入手,通过研究赠答行为发生时的语言表现、礼物的内容与包装以及赠答行为中的义务,来了解日本以心传心的体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